椭圆形多筒导管架基础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11061发布日期:2020-12-08 13:48阅读:63来源:国知局
椭圆形多筒导管架基础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风电基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椭圆形多筒导管架基础结构。



背景技术: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后,开始了风能利用的新时代,世界上很多国家开始制定计划,考虑开发海上风电场。针对不同的海上风电场,水深及海底地质条件有所不同,因此需要考虑不同型式的海上风机基础。随着海上风电的发展,风电场不断向深远海域推移,而重力式基础、单桩基础等就不再经济。

多筒导管架组合结构最早应用于海洋平台,分别是1994年draupnere立管平台和1995年sleipnert气体处理平台,所处水深超过50米。此后spt公司提出了七种多筒基础形式并且已有工程实例,分别是sip-1、sip-2、sim、jacketswithsuctionpilefoundations、siwt、spc。其中siwt基础型式是典型的多筒导管架组合结构,由3个吸力筒和导管架建立,适用于海上风机基础,所处水深可达60米,可支持风机高达10mw,该设计方案使得海上风机下部结构制造和安装的成本降低。其优势在于技术成熟,已在德国borkumriffgrund1和borkumriffgrund2海上风电场上运用。海上安装迅速,无噪音安装,环保,制造成本显着降低,具有综合冲刷保护系统。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英国dudgeon变压站成功安装四筒导管架作为海上变压站的基础。但是,上述多筒导管架基础均为传统的圆筒型基础,同时过渡段结构在使用时易应力集中,导致疲劳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可视化的堤坝渗漏点检测方法精度低、局限性大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的椭圆形多筒导管架基础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椭圆形多筒导管架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架、裙板、连接段、顶板、隔板、边板和分舱板;所述顶板为一椭圆形钢板;连接段为一钢管,布置在顶板椭圆形的长轴1/5-1/2的位置上,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导管架连接;顶板四周设有一圈边板;连接段和边板之间设置所述隔板;所述边板和隔板高度相同;所述连接段、顶板、隔板、边板通过焊接连接为一整体,形成椭圆形顶盖;所述顶板的下侧焊接所述裙板,裙板与顶板形成一半封闭的椭圆形空间结构。

优选地,椭圆形空间结构中垂直于顶板的椭圆形长轴方向设置1~3块分舱板,将半封闭的椭圆形空间结构均匀的分成2~4个独立半封闭空间。

优选地,所述椭圆形顶盖与裙板、分舱板形成椭圆形筒型基础。

优选地,所述椭圆形筒型基础为3-4个,均匀径向分布,椭圆形长轴指向圆形,连接段一侧靠近圆心,导管架底部与连接段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创新性地提出利用椭圆筒代替圆筒的构想,实现在不改变导管架根开的条件下,将部分筒壁外移,增加了单筒提供抗力的力避,从而提高整体结构抗弯能力。同时,椭圆形筒内部设置垂直椭圆长轴方向的分舱板,显著降低了基础结构浮运破舱后风险,提高了整体浮运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椭圆形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裙板和分舱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管架;2、裙板;3、连接段;4、顶板;5、隔板;6、边板;7、分舱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椭圆形多筒导管架基础结构,由导管架1、裙板2、连接段3、顶板4、隔板5、边板6、分舱板7组成。

连接段3、顶板4、隔板5、边板6组成一椭圆形顶盖结构;顶板4为一椭圆形钢板,椭圆形长轴12m,短轴8m,板厚25mm;连接段3为一钢管,内直径4m,壁厚45mm,高度1m,布置在顶板4椭圆形的长轴3m的位置上;顶板4四周设有一圈边板6,厚度25mm,高度0.8m;连接段和边板之间设置隔板5,厚度25mm;边板6和隔板5高度相同;连接3段、顶板4、隔板5、边板6通过焊接连接为一整体。

顶板4下侧设有裙板2,裙板2与顶板4形成一半封闭的椭圆形空间结构,裙板2高度12m,壁厚20mm;空间结构中垂直顶板4椭圆形长轴方向中间设置1块分舱板7,将半封闭的椭圆形空间结构均匀的分成2个独立半封闭空间,分舱板7厚度20mm,高度12m;顶板4、裙板2、分舱板7通过焊接连接为一整体。

顶盖结构与裙板2、分舱板7形成一椭圆形筒型基础;3个椭圆形筒型基础,椭圆形长轴指向圆心,均匀径向分布,椭圆形筒型基础中心到圆心距离12m;连接段3一侧靠近圆心;导管架底部与连接段焊接连接,形成椭圆形多筒导管架基础结构。

施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先将所述椭圆形多筒导管架基础结构在陆地预制完成,之后通过干拖或湿拖方式将基础结构运输至作业海域。

(2)通过自重使筒裙下沉至一定深度。再通过抽水形成压力差,使得筒裙在内外压差作用下继续下沉,直至设计深度。

(3)待基础结构沉放稳定后,可进行上部风机安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椭圆形多筒导管架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架、裙板、连接段、顶板、隔板、边板和分舱板;所述顶板为一椭圆形钢板;连接段为一钢管,布置在顶板椭圆形的长轴1/5-1/2的位置上,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导管架连接;顶板四周设有一圈边板;连接段和边板之间设置所述隔板;所述边板和隔板高度相同;所述连接段、顶板、隔板、边板通过焊接连接为一整体,形成椭圆形顶盖;所述顶板的下侧焊接所述裙板,裙板与顶板形成一半封闭的椭圆形空间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椭圆形多筒导管架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椭圆形空间结构中垂直于顶板的椭圆形长轴方向设置1~3块分舱板,将半封闭的椭圆形空间结构均匀的分成2~4个独立半封闭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椭圆形多筒导管架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形顶盖与裙板、分舱板形成椭圆形筒型基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椭圆形多筒导管架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形筒型基础为3-4个,均匀径向分布,椭圆形长轴指向圆形,连接段一侧靠近圆心,导管架底部与连接段焊接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椭圆形多筒导管架基础结构,包括导管架、裙板、连接段、顶板、隔板、边板和分舱板;所述顶板为一椭圆形钢板;连接段布置在顶板椭圆形的长轴1/5‑1/2的位置上,连接段与所述导管架连接;顶板四周设有一圈边板;连接段和边板之间设置所述隔板;边板和隔板高度相同;连接段、顶板、隔板、边板通过焊接连接为一整体,形成椭圆形顶盖,顶板的下侧焊接所述裙板,裙板与顶板形成一半封闭的椭圆形空间结构。本实用新型创新性地提出利用椭圆筒代替圆筒的构想,实现在不改变导管架根开的条件下,将部分筒壁外移,增加了单筒提供抗力的力避,从而提高整体结构抗弯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军;练继建;刘润;董霄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1.13
技术公布日:2020.12.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