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发泡装置的马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64711发布日期:2020-10-28 12:12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发泡装置的马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发泡装置的马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家用抽水马桶中普遍不存在隔离除臭杀菌功能,且普通马桶中内釉壁较差,单靠多次水的冲刷力很难将污物冲洗干净,同时由于大量冲水会使马桶内的大肠杆菌和其他细菌及排泄物臭味散发到空气中,严重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威胁人体健康,也会引起嗅觉及视觉的不适等问题。另外,在一些缺水地区,单纯依靠多次水冲刷是不现实,也是极不利于节能环保;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在马桶上加装发泡装置,然而现有的发泡装置通常设有抽水模块和抽液模块,通过抽水模块和抽液模块将清洁液和水抽至发泡箱内,并通过抽气模块向发泡箱加气进而混合产生泡沫,再将泡沫通过管道输送至水封,然而泡沫在输送通道内会产生一定的损耗,导致发泡效果较差,并且出泡速度较慢,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至少解决上述的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带有发泡装置的马桶,该带有发泡装置的马桶通过将清洁液直接与在水封内的水混合出泡,可以瞬间形成大量泡沫,迅速将水封覆盖,起到防臭效果,满足消费者使用需求,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并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有发泡装置的马桶,所述马桶具有与便池的水封相连通的喷射管道,所述发泡装置包括:

壳体,具有容纳腔;

储液罐,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用于储存清洁液;

抽液单元,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具有分别与所述储液罐及所述水封相连通的抽液通道;

启动单元,控制所述抽液单元的开闭;

其中,所述启动单元启动时,所述抽液单元通过抽液通道将所述储液罐的液体抽至所述水封内,以与所述水封内的水及外界空气进行混合发泡。

优选的,还包括具有抽气通道的抽气单元,所述抽气通道的进气端与外界大气相连通,所述抽气通道的出气端接通至所述抽液通道或直接接通至所述水封。

优选的,所述抽液通道包括沿进液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液通道、出液通道及汇流通道,其中,所述进液通道与所述储液罐相连通,所述汇流通道具有与所述出液通道相连通的第一进口、与所述抽气通道的出气端相连通的第二进口以及与所述水封相连通的出口。

优选的,所述汇流通道包括三通管和连接管,所述三通管的第一端为与所述出液通道相连通的第一进口,所述三通管的第二端为与所述出气端相连通的第二进口,所述三通管的第三端与所述连接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抽气单元包括气泵装置。

优选的,所述抽液单元包括液泵装置。

优选的,所述启动单元包括启动开关和电路板,所述启动开关通过所述电路板控制所述抽液单元开闭。

优选的,还包括水箱,所述发泡装置安装于所述水箱内,所述水箱内设有与所述喷射管道相连通的溢流管,所述抽液通道依次沿所述溢流管及所述喷射管道延伸至所述喷射通道的喷射口处。

优选的,所述水箱内设有排水阀,所述排水阀包括排水底座,所述溢流管安装在所述排水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对所述抽液单元供电的电源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发泡装置的马桶,马桶具有与便池的水封相连通的喷射管道,其特征在于,发泡装置包括:壳体,具有容纳腔;储液罐,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用于储存清洁液;抽液单元,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具有分别与所述储液罐及所述水封相连通的抽液通道;启动单元,控制所述抽液单元的开闭;其中,启动单元启动时,所述抽液单元通过抽液通道将所述储液罐的液体抽至所述水封内,以与所述水封内的水及外界空气进行混合发泡,本方案通过将清洁液直接与在水封内的水混合出泡,可以瞬间形成大量泡沫,迅速将水封覆盖,起到防臭效果,满足消费者使用需求,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并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2.还包括具有抽气通道的抽气单元,所述抽气通道的进气端与外界大气相连通,所述抽气通道的出气端接通至所述抽液通道或直接接通至所述水封,通过抽气单元将带有压力的气体送入水封内,进而使清洁液在水封内更快出泡,出泡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带有发泡装置的马桶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带有发泡装置的马桶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带有发泡装置的马桶的剖视图之一;

图4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带有发泡装置的马桶的剖视图之二;

图5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带有发泡装置的马桶的发泡装置与排水阀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带有发泡装置的马桶的发泡装置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带有发泡装置的马桶的发泡装置隐去壳体后的立体图之一;

图8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带有发泡装置的马桶的发泡装置隐去壳体后的立体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发泡装置的马桶,通过将清洁液直接与在水封内的水混合出泡,可以瞬间形成大量泡沫,迅速将水封覆盖,起到防臭效果,满足消费者使用需求,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并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带有发泡装置的马桶1,马桶1具有与便池的水封1a相连通的喷射管道1b,发泡装置包括:

壳体20,具有容纳腔21;

储液罐30,安装于所述容纳腔21内,用于储存清洁液;

抽液单元40,安装于所述容纳腔21内,并具有分别与所述储液罐30及所述水封1a相连通的抽液通道;

启动单元,控制所述抽液单元40的开闭;

其中,启动单元启动时,所述抽液单元40通过抽液通道将所述储液罐30的液体抽至所述水封1a内,以与所述水封1a内的水及外界空气进行混合发泡。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具有抽气通道的抽气单元50,所述抽气通道的进气端与外界大气相连通,所述抽气通道的出气端接通至所述抽液通道或直接接通至所述水封1a,通过抽气单元50将带有压力的气体送入水封1a内,进而使清洁液在水封1a内更快出泡,出泡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抽液通道包括沿进液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液通道、出液通道及汇流通道,其中,所述进液通道与所述储液罐30相连通,所述汇流通道具有与所述出液通道相连通的第一进口61、与所述抽气通道的出气端相连通的第二进口62以及与所述水封1a相连通的出口,通过设置汇流通道使水路连接结构简单。

本实施例中,所述汇流通道包括三通管60和连接管70,所述三通管60的第一端61为与所述出液通道相连通的第一进口61,所述三通管60的第二端62为与所述出气端相连通的第二进口62,所述三通管60的第三端63与所述连接管70相连通,采用三通管60结构,能够减少接头数量,并且结构简单,容易装配。

本实施例中,所述抽气单元50包括气泵装置50,具体的,气泵装置50上连接有进气管51和出气管52,进气端形成于进气管51上,出气端形成于出气管52上,并且出气管52与第二进口62相接通,采用气泵装置50,抽气性能较佳,并且功能稳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抽液单元40包括液泵装置40,液泵装置40上连接有进液管41和出液管42,进液通道形成于进液管41上,出液通道形成于出液管42上,并且出液管42与第一进口61相接通,采用液泵装置40,抽液性能较佳,并且功能稳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启动单元包括启动开关10和电路板80,所述启动开关10通过所述电路板80控制所述抽液单元40开闭,同时,启动开关10通过电路板80控制抽气单元50开闭,采用电控机构控制抽液单元40和抽气单元50,操作方便、省力。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水箱2,所述发泡装置安装于所述水箱2内,所述水箱2内设有与所述喷射管道1b相连通的溢流管3,所述抽液通道依次沿所述溢流管3及所述喷射管道1b延伸至所述喷射通道的喷射口处,具体的,连接管70依次沿所述溢流管3及所述喷射管道1b延伸至所述喷射通道的喷射口处,通过将发泡装置安装于水箱2内,能够节省空间,并且与马桶的集成度更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箱2内设有排水阀4,所述排水阀4包括排水底座4a,所述溢流管3安装在所述排水底座4a上,具体的,储液罐30还设有加液盖31,通过开启加液盖31以对储液罐30加液,还包括安装在溢流管3上方的溢流扣3a,溢流扣3a设有插板,壳体20设有与插板卡接配合的插槽,当然,也可以采用壳体20直接与溢流管3相卡接配合的结构,通过将壳体20与溢流管3连接,使产品结构更为紧凑,整体性好,结构稳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20内还设有对所述抽液单元40供电的电源模块90,具体的,电源模块90采用电池盒,通过设置电池盒供电,无需设置连接线及插头,避免插头与插座连接带来的不便,同时有利于提升产品的美观性。

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按压启动开关10,启动单元通电路板80控制液泵装置40和气泵装置50打开,液泵装置40将储液罐30的液体依次经进液管41、出液管42及连接管70抽至所述水封1a内,并与所述水封1a内的水及外界空气混合发泡,同时气泵装置50将带有压力的气体经出气管52及连接管70送入水封1a内,进而使清洁液在水封1a内更快出泡,出泡效果更好。

本方案通过将清洁液直接与在水封1a内的水混合出泡,可以瞬间形成大量泡沫,迅速将水封1a覆盖,起到防臭效果,满足消费者使用需求,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并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