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千斤顶平衡支架的钢支撑活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50634发布日期:2020-11-19 19:38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带有千斤顶平衡支架的钢支撑活络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深基坑支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钢支撑加力千斤顶平衡支架的钢支撑活络头。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市政深基坑工程施工中,为保证深基坑稳定性,钢支撑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广泛,在基坑工程支撑体系中,采用的钢支撑一般由固定长度的钢管支撑与长度可作一定调节的钢支撑活络头组合使用。在钢支撑安装时,需对钢支撑施加轴向预应力,然后在钢管支撑端部与钢支撑活络头之间打入钢楔块,以保持钢支撑的轴向预应力。现场钢支撑加力作业时,通常用吊车吊起千斤顶悬空顶在钢支撑活络头上进行预加轴力。采用该方式加力时,千金顶往往不是水平状态,需要靠人工扶持千斤顶,压力逐渐加大,千斤顶顶升过程中,千斤顶面与钢支撑面不能紧密贴紧,容易造成以下两种不利影响:

(1)当千斤顶压力达到50mpa以上,千斤顶与钢支撑面有角度,千斤顶容易滑动,造成千斤顶泄力产生安全隐患;

(2)千斤顶未与钢支撑的钢制面紧密贴紧,受力面积减小,加压到设计值后,钢支撑预应力减小,钢支撑预加轴力不足,对基坑稳定性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带有钢支撑加力千斤顶平衡支架的钢支撑活络头,该钢支撑活络头可以确保千斤顶在加压时不会悬空,处于水平状态,千金顶面与钢支撑很好的密贴,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种带有千斤顶平衡支架的钢支撑活络头,包括活动部和固定部,所述活动部内设有移动腔,固定部的其中一端嵌入活动部的移动腔内,并可在外力的作用下在移动腔内移动,其特征在于:在活动部的另一端设有与钢支撑体系的管节段固定连接的连接板,并在固定部嵌入活动部的部分设有塞铁位,在活动部远离固定部的一端设有承力板,在活动部的两侧分别设有轴向千斤顶安放区,并在每侧轴向千斤顶安放区内设有千斤顶平衡支架;所述千斤顶平衡支架包括至少两根相互平行的水平支撑杆,至少两根水平支撑杆垂直焊接在轴向千斤顶安放区下部的同一直线上,并在轴向千斤顶安放到位后,将轴向千斤顶水平支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动部与承力板之间设有多个斜支撑板,所述轴向千斤顶安放区置于活动部两侧的相邻斜支撑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千斤顶平衡支架是由两根水平支撑杆组成,两根水平支撑杆之间的间距大于10cm,小于轴向千斤顶的轴向长度,两根水平支撑杆的水平延伸长度大于轴向千斤顶的直径,并在每根水平支撑杆的外端设有挡块。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部是由两块方形的支撑板组成,两块支撑板之间设有作为塞铁位的间隙;对应设置活动部内的移动腔分为两个,且两个移动腔的腔体高度和宽度均与固定部的两块支撑板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直接在钢支撑活络头上增加了轴向千斤顶平衡架,能够在千斤顶吊运到位后,通过轴向千斤顶平衡架对其底部进行支撑,保证轴向千斤顶在加压时,不会悬空,能够一直保持水平状态,使千斤顶的顶面与钢支撑很好的密贴,避免了出现千斤顶的滑动,造成千斤顶泄力产生安全隐患;也避免了因千斤顶与钢支撑不能紧密接触,导致受力面积减小,加压到设计值后,钢支撑预应力减小,钢支撑预加轴力不足,对基坑稳定性造成影响;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平衡架结构简单可以现场采用钢筋直接焊接,操作方便,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活动部,2—固定部,3—钢支撑体系的管节段,4—连接板,5—承力板,6—轴向千斤顶安放区,7—千斤顶平衡支架,8—轴向千斤顶,9—塞铁位,10—挡块,11—斜支撑板,12—楔形钢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实施例的附图,采用简化的方式绘制,仅用于清晰、简洁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以下对在附图中的展现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具体方案,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带有千斤顶平衡支架的钢支撑活络头,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活动部1和固定部2,所述活动部1是由金属板焊接而成的方形中空结构,在其内部设有两个移动腔,固定部2由两块方形的金属支撑板组成,两块支撑板之间设有作为塞铁位9的间隙,活动部1内的两个移动腔的腔体高度和宽度均与固定部2的两块支撑板相匹配,活动部1的两支撑板一端嵌入活动部的移动腔内,并且能够与活动部卡紧,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沿着移动腔移动;其活动部1与固定部2的连接可以采用现有普通的钢支撑活络头的连接方式,确保能够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进行移位进行长度调节。在活动部1的另一端设有与钢支撑体系的管节段3固定连接的连接板4,在活动部1远离固定部2的一端设有承力板5,活动部1与承力板5之间设有多个斜支撑板11,并在活动部1两侧的相邻斜支撑板11之间形成轴向千斤顶安放区6,在每侧轴向千斤顶安放区6内设有千斤顶平衡支架7。

实施例中的所述千斤顶平衡支架7如图1和图2所示,是由两根相互平行的水平支撑杆组成,两根水平支撑杆垂直焊接在轴向千斤顶安放区6下部的同一直线上,两根水平支撑杆之间的间距大于10cm,小于轴向千斤顶8的轴向长度,两根水平支撑杆的水平延伸长度大于轴向千斤顶8的直径,并在每根水平支撑杆的外端设有挡块10,如图3所示,在轴向千斤顶8安放到位后,千斤顶平衡支架7可以将轴向千斤顶8水平支撑。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如图3所示,先将钢支撑活络头固定部2的连接板4与钢支撑体系的管节段3焊接,然后将钢支撑活络头活动部1的承力板5与基坑钢围檩焊接,在钢支撑施加轴向预应力时,用吊车吊起千斤顶置于支撑活络头的轴向千斤顶安放区6,然后如图3所示,轴向千斤顶8水平置于千斤顶平衡支架7上,通过轴向千斤顶平衡架7对轴向千斤顶8底部进行支撑,在进行加力时,轴向千斤顶7不会悬空,能够一直保持水平状态,使千斤顶的顶面与钢支撑很好的密贴,避免了出现千斤顶的滑动,造成千斤顶泄力产生安全隐患;也避免了因千斤顶与钢支撑不能紧密接触,导致受力面积减小,加压到设计值后,钢支撑预应力减小,钢支撑预加轴力不足,对基坑稳定性造成影响;在轴向千斤顶加压完成后,在钢管支撑端部与钢支撑活络头之间的塞铁位9打入楔形钢块12,以保持钢支撑的轴向预应力。

综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列举的一个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以任何相同或相似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