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堤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91899发布日期:2021-09-18 01:56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堤坝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堤坝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柔性堤坝。


背景技术:

2.堤坝,堤和坝的总称,也泛指防水、拦水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例如要加紧修筑堤坝,以防水患。现代的水坝主要有两大类:土石坝和混凝土坝。
3.目前,堤坝受水土流失影响。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
4.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水坝、堤岸以及河岸分离,进而使得堤坝抵御风浪、水流的抗冲刷能力降低,以致于堤坝的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堤坝抵御风浪、水流的抗冲刷能力,进而延长堤坝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提供一种柔性堤坝。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柔性堤坝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柔性堤坝,其包括堤岸和坝体,所述堤岸有两个,所述坝体横设于两个堤岸之间,还包括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模袋混凝土层、固定件以及生态袋层,所述模袋混凝土层铺设于坝体迎水面一侧,所述生态袋层分别铺设于坝体背水面一侧以及两个堤岸相对一侧,所述固定件端部穿设于坝体,且所述固定件分别抵紧于模袋混凝土层以及坝体背水面一侧的生态袋层。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风浪或水流冲刷堤坝时,模袋混凝土层和生态袋层分别具有缓冲的作用,进而减缓风浪或水流对堤坝的冲刷。且堤岸相对一侧的生态袋层位于水下部分种植沉水植物、位于浮面的生态袋层种植浮水植物、位于水面以上的生态袋层种植挺水植物、以及坝体背水面一侧的生态袋层种植陆生植物,而固定件分别将模袋混凝土层和坝体上的生态袋层固定在坝体上,进而使得生态袋层不容易在水流的冲刷下剥离坝体。种植的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以及陆生植物对堤岸坝体上的土壤有吸附作用,以减少水土流失对坝体的损害,从而使得本方案具有改善堤坝使用寿命的效果。
9.可选的,所述坝体迎水面一侧呈突出状,所述坝体背水面一侧呈凹陷状,且所述坝体迎水面、堤岸相对一侧之间铺设有第一缓冲层。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坝体的迎水面呈突出状,进而增加坝体与水流的接触面积,坝体背水面呈凹陷状具有减缓水流的作用,第一缓冲层减弱了水流对坝体底部的冲刷强度,从而改善堤坝抵御水流的抗冲刷能力。
11.可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锚杆和十字加强杆,所述锚杆一端依次穿设于模袋混凝土层和坝体,所述锚杆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十字加强杆,且所述十字加强杆抵紧于模袋混凝土层;
12.或所述锚杆一端依次穿设于生态袋层和坝体,所述锚杆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十字
加强杆,且所述十字加强杆抵紧于生态袋层。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锚杆预埋于坝体,后模袋混凝土层和生态袋层分别穿过锚杆且抵接在坝体上,最后分别将十字加强杆旋入锚杆且分别抵紧模袋混凝土层和生态袋层,从而使得模袋混凝土层和生态袋层不容易脱离坝体。
14.可选的,所述坝体背水面一侧形成有种植框,所述生态袋层位于种植框内。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种植框的限位作用下,生态袋层不容易偏离种植框,当生态袋层损坏时,生态袋层内的营养土不容易流失。
16.可选的,所述堤岸相向一侧分别形成有防渗挡墙。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渗挡墙可以阻挡雨水洗刷堤岸和坝体,从而使得堤岸和坝体不容易因水土流失而造成损坏。
18.可选的,所述第一缓冲层包括石笼和锁链,所述石笼和锁链均有若干,若干所述石笼通过锁链依次连接于一起。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锁链将若干石笼连接于一起,可以提高若干石笼的整体性能,进而提高第一缓冲层的抵御水流的冲刷,从而可以减弱水流对堤坝的冲刷。
20.可选的,所述石笼之间设有锚桩,所述锁链缠绕于锚桩上。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石笼所受到的冲刷荷载可以通过锁链传递给锚桩,而锚桩可以将荷载传递给河床,所以石笼不容易在水流的冲刷下发生位移,进而不容易撞击堤坝。
22.可选的,所述加固组件还包括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二缓冲层呈阶梯状且分别形成于堤岸相对的一侧。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缓冲层可以减弱水流对堤岸的冲刷,而呈阶梯状的第二缓冲层的抗冲刷性能佳。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风浪或水流冲刷堤坝时,模袋混凝土层和生态袋层分别具有缓冲的作用,而固定件可以分别将模袋混凝土层和生态袋层固定在坝体上;
26.2.利用锁链将若干石笼连接于一起,可以提高若干石笼的整体性能;
27.3.石笼所受到的冲刷荷载可以通过锁链传递给锚桩,而锚桩可以将荷载传递给河床。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相对两堤岸的竖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图1中a

a线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堤岸;2、坝体;3、河床;4、加固组件;41、模袋混凝土层;42、固定件;421、锚杆;422、十字加强杆;43、生态袋层;44、第一缓冲层;441、石笼;442、锁链;443、锚桩;45、第二缓冲层;46、种植框;5、防渗挡墙。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柔性堤坝,参照图1、图2,其包括固定设在河床3上的堤岸
1、坝体2以及加固组件4,堤岸1有两个,两个堤岸1相对且间隔布置,两个堤岸1均沿河床3的长度方向延伸。坝体2的宽度方向与河床3的长度方向一致,坝体2的长度方向与河床3的宽度方向一致,坝体2的高度方向与河床3的高度方向一致。坝体2的宽度自底部向顶部逐渐均匀递减,坝体2横向设于两个堤岸1之间且与堤岸1间隔布置,同时坝体2底部固定设于河床3上。
33.坝体2与堤岸1之间分别固定形成有防渗挡墙5,防渗挡墙5为混凝土浇筑而成。每一防渗挡墙5的端部分别垂直远离坝体2布置,且防渗挡墙5底部固定穿入河床3底部。
34.加固组件4包括模袋混凝土层41、固定件42、生态袋层43、第一缓冲层44、第二缓冲层45以及种植框46。
35.模袋混凝土层41包括若干高压充灌有砂浆的模袋,若干模袋依次联结成整体。模袋混凝土层41抵接铺设于坝体2迎水面一侧,以缓冲水流对坝体2的冲刷。生态袋层43分别抵接铺设于坝体2背水面一侧,生态袋层43可以缓冲水流对坝体2的冲刷。
36.固定件42有若干,若干固定件42均匀分布在坝体2的迎水面和背水面,每一固定件42均包括锚杆421和十字加强杆422。每一位于坝体2迎水面一侧的锚杆421一端均固定埋设于坝体2内,每一位于坝体2迎水面一侧的锚杆421另一端依次穿出坝体2和模袋混凝土层41。十字加强杆422螺纹连接于穿出模袋混凝土层41的锚杆421端部,且十字加强杆422抵紧于模袋混凝土层41远离坝体2的一侧。
37.每一位于坝体2背水面一侧的锚杆421一端均固定埋设于坝体2内,每一位于坝体2背水面一侧的锚杆421另一端依次穿出坝体2和生态袋层43。十字加强杆422螺纹连接于穿出生态袋层43的锚杆421端部,且十字加强杆422抵紧于生态袋层43远离坝体2的一侧。
38.第一缓冲层44位于坝体2迎水面、两个堤岸1相对一侧之间的河床3上。第一缓冲层44包括若干依次阵列分布的石笼441,石笼441时装填有块石的生态格网,具有抵抗水流冲刷的能力。
39.若干石笼441之间铰接连接有锁链442,若干石笼441通过锁链442连接于一体。相邻的石笼441之间均布置有锚桩443,每一锚桩443的一端埋设于河床3内,每一锚桩443的另一端穿出河床3且位于坝体2、两个堤岸1之间的底部。
40.第二缓冲层45包括若干依次抵接连接的石笼441,第二缓冲层45分别抵接布置在两个堤岸1相对一侧,每一第二缓冲层45均呈阶梯状垒砌。生态袋层43还分别分布于第二缓冲层45远离堤岸1的一侧。
41.坝体2迎水面一侧形成有种植框46,种植框46与坝体2同时浇筑成型,位于坝体2迎水面一侧的生态袋层43均位于种植框46内,在水流的冲击下,种植框46可以减缓生态袋层43位移。
42.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如下:
43.施工步骤一,先沿河床3的长度方向间隔浇筑两个堤岸1,后在堤岸1相对一侧分别浇筑形成防渗墙, 每一防渗墙底部均穿设入河床3底部内;
44.施工步骤二,在两个防渗墙之间浇筑形成坝体2,且在坝体2背水面一侧浇筑形成种植框46,将若干锚杆421一端依次预埋于坝体2内;
45.施工步骤三,将锚桩443依次埋设入坝体2迎水面一侧的河床3内,后将第一缓冲层44分别沿沿堤岸1相对一侧呈阶梯状垒砌,且用锁链442将若干石笼441依次连接,将锚桩
443分别依次穿设入河床3内且使得锁链442缠绕相应的锚桩443;
46.施工步骤四,将模袋混凝土层41穿设于锚杆421且抵紧于坝体2迎水面一侧,将生态袋层43穿设于锚杆421且抵紧于坝体2背水面一侧,将生态袋层43铺分别设于第二缓冲层45相对一侧,且位于坝体2背水面一侧的生态袋层43位于种植框46内;
47.最后,堤岸1相对一侧的生态袋层43位于水下部分种植沉水植物、位于浮面的生态袋层43种植浮水植物、位于水面以上的生态袋层44种植挺水植物、以及坝体2背水面一侧的生态袋层43种植陆生植物,以改善水流对坝体2的冲刷。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