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镇住区雨水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35035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镇住区雨水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雨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镇住宅雨水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水资源的日益匮乏、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和人们对于绿色环保、节水节能意识的日益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雨水资源的价值,并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因地制宜的进行雨水综合利用。
[0003]雨水作为天然水源,具有无偿使用性,污染度轻等特点。若能将雨水资源有序的利用起来,可实现节水、水资源保护及涵养、减少城市洪涝灾害、减少水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多重目标。
[0004]但是城镇住宅的雨水情况复杂,出现局部较大降水的时候,由于市政地下管道设计的限制,容易产生积水,小则影响行人出行,大则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发明内容】

[0005]发明目的: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镇住宅雨水回收系统。
[0006]技术方案:一种城镇住宅雨水回收系统,包括安全分流井、弃流控制器、复合流过滤器和蓄水池,所述安全分流井外接雨水汇流管,所述安全分流井通过弃流管与雨水管网相通,所述安全分流井通过雨水收集管与所述弃流控制器相连,所述弃流控制器通过管道与所述复合流过滤器相连,所述复合流过滤器通过管道与所述蓄水池相通,所述蓄水池的高于蓄水池存水水面50mm处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通过管道与雨水管网相通。
[0007]作为本发明中一种城镇住宅雨水回收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雨水汇流管与所述弃流管的标高一致,所述雨水收集管的标高低于所述弃流管200?300mm。
[0008]作为本发明中一种城镇住宅雨水回收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雨水收集管的管径不大于雨水汇流管的管径。
[0009]进一步地,所述雨水汇流管的管径为200?600_。
[0010]作为本发明中一种城镇住宅雨水回收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雨水收集管与所述弃流控制器通过承插接口相连。
[0011]作为本发明中一种城镇住宅雨水回收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弃流控制器设于弃流控制井的底部,所述弃流控制器外接一个控制柜,所述控制柜设于地表。
[0012]作为本发明中一种城镇住宅雨水回收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弃流控制器的前端设有格栅,格栅间距为3mm。
[0013]作为本发明中一种城镇住宅雨水回收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复合流过滤器设于复合流过滤井的底部。
[0014]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镇住宅雨水回收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雨水回收系统,将大量雨水滞留在场地内,直接或间接利用这部分雨水,使得场地内年雨水综合利用率大于85%,满足新建区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85%的要求,并达到开发后的外排水总量不大于开发前的水平。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城镇住宅雨水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安全分流井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
[0018]10-雨水汇流管20-弃流管
[0019]30-雨水收集管41-井盖
【具体实施方式】
:
[0020]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0021]具体实施例1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城镇住宅雨水回收系统,包括安全分流井、弃流控制器、复合流过滤器和蓄水池,安全分流井外接雨水汇流管10,安全分流井通过弃流管20与雨水管网相通,安全分流井通过雨水收集管30与弃流控制器相连,弃流控制器通过管道与复合流过滤器相连,复合流过滤器通过管道与蓄水池相通,蓄水池的高于蓄水池存水水面50_处设有溢流管,溢流管通过管道与雨水管网相通。
[0023]本实施例中,雨水汇流管10与弃流管20的标高一致,雨水收集管30的标高低于弃流管200mm。
[0024]本实施例中,雨水收集管30的管径不大于雨水汇流管10的管径。
[0025]本实施例中,雨水汇流管的管径为200mm ;
[0026]本实施例中,雨水收集管30与弃流控制器通过承插接口相连。
[0027]本实施例中,弃流控制器设于弃流控制井的底部,弃流控制器外接一个控制柜,控制柜设于地表。
[0028]本实施例中,复合流过滤器设于复合流过滤井的底部。
[0029]如图2所示,安全分流井的顶部设有井盖41。
[0030]使用时,初期雨水夹杂着大量的粉尘和泥沙,水质较差,应弃流至雨水排水管线,对后期为清澈的雨水进行收集储存。一般屋面雨水以初期2?3mm降雨径流为界,进行弃流和收集。当雨水蓄水池达到高水位时,应停止收集,对多余的雨水量进行弃流。
[0031]安全分流井:
[0032]安全分流井用于连接雨水汇流管、雨水收集管和弃流管,雨水汇集管与弃流管标高相同,高于雨水收集管。
[0033]降雨初期,弃流控制器关闭,初期雨水经弃流管直接排入雨水排水管网;当弃流控制器开启时,雨水通过雨水收集管进入复合流过滤器,再进入蓄水池。当蓄水池达到高水位时,弃流控制器关闭。雨水收集管按照I年重现期的暴雨强度计算。
[0034]弃流控制器:
[0035]弃流控制器前端具有格栅,用于拦截大颗粒悬浮物,栅条间距3mm,雨停后将提篮格栅取出倾倒即可。弃流控制器一般安装于室外地下,此时附带控制箱需高出地面300_以上,控制箱具有雨量传感器,需露天安装。弃流控制器无需人工控制,由内置PLC控制程序进行多点信号监测控制,并对降雨的雨型、频次、雨量、PH值等进行记忆处理,根据测试数据调整弃流时间和流量,收集优质雨水。
[0036]弃流控制器与雨水收集管之间为承插接口,并根据雨水收集管管径确定。
[0037]复合流过滤器:
[0038]复合流过滤器采用折流、逆向流的复合流原理,不间断对雨水进行分离过滤。设备精度为1mm,无需人工操作,不设反冲洗过程。
[0039]复合流过滤器与雨水收集管之间为承插接口,并根据雨水收集管管径确定。
[0040]蓄水池:
[0041]雨水蓄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于室外地下,蓄水池应设置检查口、溢流管,通气管、污水压力排出设备等设施,同时蓄水池最低处设置污泥坑,池底应坡向污泥坑。
[0042]弃流控制器附带控制箱,内置PLC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用,可与系统主控制柜之间执行远传通信,可在主控制柜人机界面上显示弃流操作状态,具有故障报警功能。雨水弃流控制程序为多点信号程序控制,其原理如下:
[0043]常规方法获取弃流信号:由降雨开始时起,记录降雨量,当其达到2?5_时,开始记录汇流时间,当其达到根据汇流距离设定的雨水汇集时间后,弃流过程结束,开启弃流控制器闸板,允许雨水通过。
[0044]根据雨频确定弃流时间:由降雨结束时起,至第二次降雨时止,记录降雨间隔,当其小于24h时,跳过弃流过程,直接收集雨水。
[0045]根据雨水水质确定弃流时间:当雨水通过安全分流井内的水质传感器时,记录水质情况,当其降到某一设定值以下时,弃流过程结束。
[0046]蓄水池水位控制:当蓄水池内处于高液位时,关闭雨水弃流控制器闸门,阻断雨水进入蓄水池。
[0047]具体实施例2
[0048]与具体实施例1大致相同,区别仅在于:
[0049]1、本实施例中,雨水汇流管10与弃流管20的标高一致,雨水收集管30的标高低于弃流管300mm ;
[0050]2、本实施例中,雨水汇流管的管径为600mm。
[0051]具体实施例3
[0052]与具体实施例1大致相同,区别仅在于:
[0053]1、本实施例中,雨水汇流管10与弃流管20的标高一致,雨水收集管30的标高低于弃流管250mm ;
[0054]2、本实施例中,雨水汇流管的管径为400mm。
[0055]上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主权项】
1.一种城镇住宅雨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分流井、弃流控制器、复合流过滤器和蓄水池,所述安全分流井外接雨水汇流管,所述安全分流井通过弃流管与雨水管网相通,所述安全分流井通过雨水收集管与所述弃流控制器相连,所述弃流控制器通过管道与所述复合流过滤器相连,所述复合流过滤器通过管道与所述蓄水池相通,所述蓄水池的高于蓄水池存水水面50mm处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通过管道与雨水管网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镇住宅雨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汇流管与所述弃流管的标高一致,所述雨水收集管的标高低于所述弃流管200?30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镇住宅雨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管的管径不大于雨水汇流管的管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镇住宅雨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雨水收集管与所述弃流控制器通过承插接口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镇住宅雨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弃流控制器设于弃流控制井的底部,所述弃流控制器外接一个控制柜,所述控制柜设于地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镇住宅雨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弃流控制器的前端设有格栅,格栅间距为3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镇住宅雨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流过滤器设于复合流过滤井的底部。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城镇住宅雨水回收系统,其包括安全分流井、弃流控制器、复合流过滤器和蓄水池,安全分流井外接雨水汇流管,安全分流井通过弃流管与雨水管网相通,安全分流井通过雨水收集管与弃流控制器相连,弃流控制器通过管道与复合流过滤器相连,复合流过滤器通过管道与蓄水池相通,蓄水池的高于蓄水池存水水面50mm处设有溢流管,溢流管通过管道与雨水管网相通。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城镇住宅雨水回收系统将大量雨水滞留在场地内,直接或间接利用这部分雨水,使得场地内年雨水综合利用率大于85%,满足新建区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85%的要求,并达到开发后的外排水总量不大于开发前的水平。
【IPC分类】E03B3-02
【公开号】CN104652526
【申请号】CN201510057011
【发明人】王涌彬
【申请人】北京中外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2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