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强夯加固效果评价方法

文档序号:8376832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路基强夯加固效果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公路路基、铁路路基建设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路基强夯加固效果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强夯法具有冲击力大、加固效果显著、施工方便快捷等特点,在路基处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长期以来,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对强夯加固路基效果进行了很多研宄,取得了一系列的研宄成果。
[0003]目前,评价路基强夯加固效果主要采用以下试验方法:载荷板试验、动力触探试验和面波试验(瑞利波法)。采用载荷板试验可靠性高,但时间长、检测工程量大、成本高;而动力触探试验测试点间距过大时,容易漏测路基较薄弱部位,且受填料和路基性能影响大,特别土石混填路基和填石路基强夯处理后表层相当致密,不容易进尺,深层遇到未击碎的块石时,也会遭遇进尺困难问题,只有采用重型或超重型动力触探才具有可行性。瑞利波法作为一种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检测点可根据需要随意调节,检测结果直观易懂和可获取总貌等优点,作为大面积广泛检测的手段近年来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该方法需要建立波速和检测指标之间的回归关系,由于路基填料多样,变异性大,回归方程的代表性往往存在一定问题。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简便、效率较高、费用较低的路基强夯加固效果评价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路基强夯加固效果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I)整平测试点位,
[0007](S2)测定测试点位的路基动态模量EPi,
[0008](S3)强夯,
[0009](S4)整平强夯点位,测定强夯点位的路基动态模量EPi+1,以及
[0010](S5)计算动态模量比N = EPi+1/EPi,其中,若N彡1.05,则强夯工作结束;若Ν>1.05,重复步骤(S3)、(S4)、(S5),直至 N 彡 1.05。
[0011]根据本发明,采用PFWD测定测试点位的路基动态模量。
[0012]根据本发明,在采用PFWD测定测试点位的路基动态模量的步骤中还包括如下子步骤:
[0013](S201)将1kg的落锤提升至固定高度,然后释放使得落锤自由下落,
[0014](S202)使得落锤冲击承载板产生冲击荷载,在冲击荷载作用下,使得承载板产生竖向位移,以及
[0015](S203)通过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分别记录冲击荷载和竖向位移,并根据冲击荷载和竖向位移的峰值确定路基动态模量。
[0016]根据本发明,路基包括地基、路堤、路堑或半填半挖路基。
[0017]根据本发明,路基的填料类型包括可以作为路基填料的土质。
[0018]根据本发明,路基填料包括黏性土、砂性土、砂、碎石土、碎石、红砂岩或红黏土。
[0019]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0020]本发明的路基强夯加固效果的评价方法,即利用动态模量比N来评价路基强夯加固效果,试验仪器采用PFWD,包括如下步骤:(SI)整平测试点位,(S2)测定测试点位的路基动态模量EPi,(S3)强夯,(S4)整平强夯点位,测定强夯点位的路基动态模量EPi+1,以及
(S5)计算动态模量比N = EPi+1/EPi,其中,若NS 1.05,则强夯工作结束;若心1.05,重复步骤(S3)、(S4)、(S5),直至NSl.05。本发明的强夯加固效果评价方法具有概念清晰,应用简便,效率高、费用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发明路基强夯加固效果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现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路基强夯加固效果评价方法进行描述。
[0023]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路基强夯加固效果评价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4](SI)整平测试点位,
[0025](S2)测定测试点位的路基动态模量EPi,
[0026](S3)强夯,
[0027](S4)整平强夯点位,测定强夯点位的路基动态模量EPi+1,以及
[0028](S5)计算动态模量比N = EPi+1/EPi,其中,若N < 1.05,则强夯工作结束;若N>1.05,重复步骤(3)、(4)、(5),直至 N 彡 1.05。
[0029]具体地,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便携式落锤弯沉仪(PFWD)测定测试点位的路基动态模量。
[0030]当采用PFWD进行测定测试点位的路基动态模量时,本发明与其他强夯加固效果评价方法相比,具有主要以下优点:
[0031]1.测试仪器携带方便。标准配置的PFWD只有17kg重,I个人可很自由地携带,配上专用小拖车携带则更为方便。只要测试人员能达到施工现场,都可以携带PFWD进入现场测试。所以PFWD不受测试场地和运输的影响;同时,在长途运输时,将PFWD拆卸后可放入40cmX 60cm的行李箱中,适当加以塑料泡沫保护就可以随身携带。
[0032]2.测试时无需专用动力电源。PFWD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的工作电源为直流电源,可采用干电池或计算机串口电源。同时,PFWD的落锤只有10kg,其提升和释放均由人工操作完成。另外,由于PFWD轻便,现场运输可采用手提或小拖车,非常方便。
[0033]3.测试速度快。将PFWD置于平整的测点,人工抬起落锤后释放即可进行测试,I个测点砸6锤,一般情况下I分钟以内即可完成。
[0034]4.操作简单。PFWD的数据采用双向传输,即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的测试数据可传输到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可以发出命令控制PFWD。所以,每次测试时,PFWD可由笔记本电脑控制,也可以由PFWD上的控制面板进行控制。因此,现场测试时,操作非常方便,所有测试工作可以由一个人完成。
[0035]5.测试结果可靠。PFWD的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都是采用高精度动态测试传感器,其中压力传感器的精度为0.lkN,频率为O?400Hz,位移传感器的精度为I μπι,频率为0.2?300Hz。其精度和频率都满足冲击荷载测试的要求,相应的测试记过稳定可靠,重复性好。
[0036]具体来说,在采用PFWD测定测试点位的路基动态模量的步骤中还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
[0037](S201)将1kg的落锤提升至固定高度,然后释放使得落锤自由下落,
[0038](S202)使得落锤冲击承载板产生冲击荷载,在冲击荷载作用下,使得承载板产生竖向位移,以及
[0039](S203)通过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分别记录冲击荷载和竖向位移,并根据冲击荷载和竖向位移的峰值确定路基动态模量。
[0040]进一步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路基可以包括地基、路堤、路堑或半填半挖路基。路基的填料类型包括可以作为路基填料的土质。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路基填料可以包括黏性土、砂性土、砂、碎石土、碎石、红砂岩或红黏土。当然应当理解,本发明路基、路基填料和填料类型均可以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而定,本发明不局限于此。
[0041]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路基强夯加固效果的评价方法,即利用动态模量比N来评价路基强夯加固效果,试验仪器采用PFWD,包括如下步骤:(S1)整平测试点位,(S2)测定测试点位的路基动态模量EPi,(S3)强夯,(S4)整平强夯点位,测定强夯点位的路基动态模量EPi+1,以及(S5)计算动态模量比N = EPi+1/EPi,其中,若N彡1.05,则强夯工作结束;若N>1.05,重复步骤(S3)、(S4)、(S5),直至NSl.05。本发明的强夯加固效果评价方法具有概念清晰,应用简便,效率高、费用低等优点。
[004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路基强夯加固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1)整平测试点位, (52)测定所述测试点位的路基动态模量EPi, (53)强夯, (54)整平强夯点位,测定所述强夯点位的路基动态模量EPi+1,以及 (55)计算动态模量比N = EPi+1/EPi,其中,若N<1.05,则强夯工作结束;若心1.05,重复步骤(S3)、(S4)、(S5),直至 1.05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基强夯加固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PFWD测定所述测试点位的所述路基动态模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基强夯加固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采用PFWD测定所述测试点位的所述路基动态模量的步骤中还包括如下子步骤: (5201)将1kg的落锤提升至固定高度,然后释放使得所述落锤自由下落, (5202)使得所述落锤冲击承载板产生冲击荷载,在所述冲击荷载作用下,使得所述承载板产生竖向位移,以及 (5203)通过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分别记录所述冲击荷载和所述竖向位移,并根据所述冲击荷载和所述竖向位移的峰值确定所述路基动态模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基强夯加固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包括地基、路堤、路堑或半填半挖路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基强夯加固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的填料类型包括可以作为路基填料的土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路基强夯加固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填料包括黏性土、砂性土、砂、碎石土、碎石、红砂岩或红黏土。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路基强夯加固效果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整平测试点位,(S2)测定测试点位的路基动态模量EPi,(S3)强夯,(S4)整平强夯点位,测定强夯点位的路基动态模量EPi+1,以及(S5)计算动态模量比N=EPi+1/EPi,其中,若N≤1.05,则强夯工作结束;若N>1.05,重复步骤(S3)、(S4)、(S5),直至N≤1.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简便、效率较高、费用较低的路基强夯加固效果评价方法。
【IPC分类】E02D1-08, E02D3-046, E02D1-00
【公开号】CN104695416
【申请号】CN201510105289
【发明人】郑长安, 姜华, 陈宇亮
【申请人】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