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挖导杆式窄墙防渗施工用液压抓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12751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挖导杆式窄墙防渗施工用液压抓斗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一种旋挖导杆式窄墙防渗施工用液压抓斗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及防渗墙施工技术领域体来说,涉及一种旋挖导杆式窄墙防渗施工用液压抓斗。
[0003]
【背景技术】
[0004]为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我国对土地的供应量进行限制,在城市化建设中对土地的利用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部分建筑需要有效利用地下空间。地下连续墙的的施工是使建筑物对地下空间进行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
[0005]目前,深基坑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技术已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已被大量应用于城市建设之中。当基坑深度大于1m时,可考虑采用地下连续墙。但传统的连续墙抓斗,不仅结构复杂,施工成本高,而且存在施工周期长,成槽较厚的缺点。
[0006]

【发明内容】

[0007]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操作简单、施工精确,同时能够缩短施工周期的旋挖导杆式窄墙防渗施工用液压抓斗。
[0008]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旋挖导杆式窄墙防渗施工用液压抓斗,包括:动力头、旋挖钻杆、导向架、液压缸和两个抓斗;
所述旋挖钻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向架和所述动力头连接,所述动力头驱动所述旋挖钻杆带动所述导向架运动;
所述液压缸安装在所述导向架上,并与两所述抓斗传动连接,用以驱动两个所述抓斗合拢或打开。
[0009]较优地,还包括绞盘和液压马达,所述绞盘和所述液压马达连接,并在所述液压马达的驱动下旋转;
所述液压缸的液压管缠绕在所述绞盘上。
[0010]较优地,还包括连接法兰;
所述旋挖钻杆通过所述连接法兰与所述导向架连接。
[0011 ] 较优地,两个所述抓斗上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齿轮啮合机构。
[0012]较优地,两个所述抓斗上均设置切削装置。
[0013]较优地,所述液压缸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液压缸分别与两个所述抓斗传动连接。
[0014]较优地,所述液压缸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液压缸分别与两个所述抓斗传动连接;
所述绞盘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液压缸的液压管分别缠绕在两个所述绞盘上。
[0015]较优地,还包括与外部移动设备连接的桅杆8 ;
所述动力头安装在所述桅杆上。
[0016]通过采用所述动力头驱动所述旋挖钻杆带动所述导向架运动;并且所述液压缸与两所述抓斗传动连接,用以驱动两个所述抓斗合拢或打开的技术方案使得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施工工艺简单,施工周期短,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0017]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发明的旋挖导杆式窄墙防渗施工用液压抓斗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绞盘;2液压油管;3导向架;4液压缸;5连接法兰;6抓斗;61切削装置;62齿轮啮合机构;7旋挖钻杆;8桅杆;9动力头。
[0020]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1所示,一种旋挖导杆式窄墙防渗施工用液压抓斗,包括:动力头9、旋挖钻杆
7、导向架3、液压缸4和两个抓斗6 ;旋挖钻杆7的两端分别与导向架3和动力头9连接,动力头9驱动旋挖钻杆7带动导向架3运动;液压缸4安装在导向架3上,两个抓斗6均连接在液压缸4的活塞杆上,液压缸4驱动两个抓斗6合拢或打开。其中两个抓斗6可以通过旋转轴连接起来,围绕旋转轴做相对旋转以完成合拢或打开。
[0023]工作时,动力头9驱动旋挖钻杆7旋转,进而带动导向架3以及通过液压缸4与导向架3连接的两个抓斗6向旋转,当两个抓斗6旋转到正确的工作位置时,液压缸4的活塞杆伸出使两个抓斗6打开,随着旋挖钻杆7下降进行挖土,让后通过液压缸4的活塞杆缩回使两个抓斗6合拢,完成抓土工作,并通过旋挖钻杆7的上升和旋转将挖的土移动到其他位置,再通过液压缸4的活塞杆伸出使两个抓斗6打开将土排出,完成一个工作周期。通过液压缸4驱动两个抓斗6合拢或打开来完成抓土和卸土工作使工作周期变得更短。
[0024]其中操作人员根据成槽的深度要求来调整旋挖钻杆7,同时可以通过调整旋挖钻杆7与地面的垂直度来调整两个抓斗6与地面的垂直度,从而保证设备的整体垂直度。从而保证了成槽的垂直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旋挖导杆式窄墙防渗施工用液压抓斗可直接在预定的位置进行挖掘开槽施工,不需提前进行导土作业,灌注泥浆与开槽可同时进行。该设备用于窄墙防渗墙技术,例如成槽厚度为300mm,400mm, 500mm, 600mm。
[0025]较优地,两个抓斗6上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齿轮啮合机构62。如图1所述齿轮啮合机构62可以为两个模数相同并且相互啮合的扇形齿轮,当其中一个抓斗6旋转时,通过齿轮啮合机构62的啮合作用,使另一个抓斗6能做同步的相对旋转。保证了两个抓斗6的工作一致性。
[0026]更优地,两个抓斗6上均设置切削装置61。切削装置61可以是焊接在抓斗6上的具有刃口的金属块,当两个抓斗6进行抓土工作时,切削装置61可以直接对槽壁进行切削,使槽壁更加规整,避免开槽出现塌方,保证了工作质量。
[0027]作为一种可实施方试,还包括绞盘I和液压马达,绞盘I和液压马达连接,并在液压马达的驱动下旋转;液压缸4的液压管2缠绕在绞盘I上。
[0028]当旋挖钻杆7驱动导向架3下降时,液压缸4也睡着导向架3下降,二液压缸4的液压管2会随着液压缸4的位置变化伸长或缩短,通过采用液压马达驱动绞盘I旋转,调整缠绕在绞盘I上的液压管2的长度,能够使液压管2实时适应液压缸4的位置变化。其中绞盘I可以安装在动力头9的支架上,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采用其他的驱动机构来驱动绞盘I旋转。
[0029]具体地,液压缸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液压缸4分别与两个抓斗6传动连接;绞盘I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液压缸4的液压管2分别缠绕在两个绞盘I上。
[0030]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还包括连接法兰5 ;旋挖钻杆7通过连接法兰5与导向架3连接。这样能够便于该旋挖导杆式窄墙防渗施工用液压抓斗的拆卸或安装,给检修工作以及旋挖钻杆7的更换带来了方便。而导向架3通过连接法兰5连接在旋挖钻杆7上便于对导向架3进行调整,有利于纠偏工作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还包括与外部移动设备连接的桅杆8 ;动力头9安装在桅杆8上。这样可以通过桅杆8将该旋挖导杆式窄墙防渗施工用液压抓斗安装在外部移动设备(如旋挖钻机或其他能够移动的设备)上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所述动力头驱动所述旋挖钻杆带动所述导向架运动;并且所述液压缸与两所述抓斗传动连接,用以驱动两个所述抓斗合拢或打开的技术方案使得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施工工艺简单,施工周期短,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旋挖导杆式窄墙防渗施工用液压抓斗,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头(9)、旋挖钻杆(7)、导向架(3)、液压缸(4)和两个抓斗(6); 所述旋挖钻杆(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向架(3)和所述动力头(9)连接,所述动力头(9)驱动所述旋挖钻杆(7)带动所述导向架(3)运动; 所述液压缸(4)安装在所述导向架(3)上,并与两所述抓斗(6)传动连接,用以驱动两个所述抓斗(6 )合拢或打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导杆式窄墙防渗施工用液压抓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绞盘(I)和液压马达,所述绞盘(I)和所述液压马达连接,并在所述液压马达的驱动下旋转; 所述液压缸(4 )的液压管(2 )缠绕在所述绞盘(I)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导杆式窄墙防渗施工用液压抓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法兰(5); 所述旋挖钻杆(7)通过所述连接法兰(5)与所述导向架(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导杆式窄墙防渗施工用液压抓斗,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抓斗(6 )上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齿轮啮合机构(6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导杆式窄墙防渗施工用液压抓斗,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抓斗(6 )上均设置切削装置(6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导杆式窄墙防渗施工用液压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液压缸(4)分别与两个所述抓斗(6)传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挖导杆式窄墙防渗施工用液压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液压缸(4)分别与两个所述抓斗(6)传动连接; 所述绞盘(I)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液压缸(4)的液压管(2)分别缠绕在两个所述绞盘(I)上。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旋挖导杆式窄墙防渗施工用液压抓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外部移动设备连接的桅杆(8); 所述动力头(9)安装在所述桅杆(8)上。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挖导杆式窄墙防渗施工用液压抓斗,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头、旋挖钻杆、导向架、液压缸和两个抓斗;旋挖钻杆的两端分别与导向架和动力头连接,动力头驱动旋挖钻杆带动导向架运动;液压缸安装在导向架上,并与两抓斗传动连接,用以驱动两个抓斗合拢或打开。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施工工艺简单,施工周期短,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IPC分类】E02F3/60, E02F5/02, E02F3/58
【公开号】CN105133680
【申请号】CN201510563909
【发明人】杨明友, 潘宁, 王金凤, 徐吉根, 左上元
【申请人】固安飞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9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