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垫层的铺设方法

文档序号:9448599阅读:7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垫层的铺设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垫层的铺设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混凝土垫层是钢筋混凝土基础与地基土的中间层,作用是使其表面平整便于在上面绑扎钢筋,也起到保护基础的作用,现有技术中,建筑用混凝土垫层的铺设方法较多,但其表面平整度的偏差一般在1mm之内,不利于更好的发挥混凝土垫层的作用。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垫层的铺设方法,通过对现有的铺设工艺进行改进,降低其表面平整度的偏差,便于混凝土垫层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垫层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01:进行材料准备:
水泥采用32.5号娃酸盐水泥或矿渣娃酸盐水泥;
细骨料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2.5% ;
粗骨料采用碎石和卵石,其中,碎石和卵石的质量份数比例为1.2-2之间,碎石的粒径大于卵石且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大于混凝土垫层厚度的三分之一,含泥量不大于1.5% ;混凝土添加剂,掺量是水泥质量的3.5-4%之间;
502:清除基层的淤泥和杂物,其中,基层表面平整度控制在1mm之内;
503:根据墙上水平标高控制线向下量出垫层标高,在墙上弹出控制标高线;
504:进行混凝土搅拌,其中:
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投料顺序为碎石、卵石、水泥、中砂、混凝土添加剂、水,搅拌时间为3-4分钟,饶筑时,混凝土的對落度为20-24mm ;
按照《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制作试块;
505:将基层的表面进行湿润并在基底上刷一道界面结合剂,其中,需要至少两个工作人员进行配合,一部分进行刷界面结合剂,且另一部分工作人员在其后进行铺设混凝土,两个工序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3min,其中:
05A)混凝土垫层采用分区段浇筑,根据变形缝位置、不同类型的建筑地面连接处和设备基础的位置进行划分区段,且与设置的纵向、横向缩缝的间歇相一致;
05B)铺设混凝土从一端开始,由内向外铺设;
05C)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浇筑的间歇时间不大于1.5h ;
05D)室内地面的混凝土垫层,设置横向缩缝和纵向缩缝,其中:
横向缩缝间距小于1m并做成假缝,假缝宽带为8-14mm之间,深度为混凝土垫层的0.25,缝内填充水泥砂浆;
纵向缩缝间距小于5m并做成加肋板平头缝,当垫层厚度大于1.5m时做成企口缝,加肋板平头缝和企口缝的缝间不得放置隔离材料;
05E)若混凝土垫层铺设在基土上,长期处于0°C以下的温度,在混凝土垫层上设置施工缝;
506:用铁锹铺混凝土,用水平控制粧和找平墩控制标高,其中,虚铺厚度高于找平墩,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厚度超过20cm时,应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其移动距离不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
507: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进行混凝土表面找平:
07A)设混凝土垫层的尺寸为长L,宽M,其中,L大于M,将混凝土垫层均匀划分成p*q个分块;
07B)顺次对每一个分块以及分块之间的连接处进行表面找平;
07B1)—水平刮杆横跨一个分块,水平刮杆的两端设置有两个水平的导轨,水平刮杆通过滑块沿着导轨水平移动,其中,水平刮杆底部呈长方体,其靠近前进方向的侧壁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力传感器且水平刮杆的底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接触觉传感器,水平刮杆顶部设置有三面挡板用于放置刮出的多余的混凝土,所述力传感器、接触觉传感器分别与单片机相连,所述单片机还分别与显示器、报警器相连,单片机将力传感器、接触觉传感器的位置以及采集的数值通过显示器显示;
07B2)当力传感器的数值大于设定的值时,报警器报警且水平刮杆停止移动,通过人工休整,将高出的地方铲平,直到力传感器采集的数值小于设定的值水平刮杆才继续移动;07B3)根据显示器结果进行人工休整,凹的地方处补平;
07B4)人工休整完成后再进行混凝土表面找平,直到显示器结果满足要求,即所有的力传感器采集的数值均小于设定的值,所有的接触觉传感器采集的数值都在误差范围内;
508: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垫层,应在9-10h用草帘加以覆盖和浇水;
509:检查和验收。
[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原材料选材、配比等进行优化,铺设工艺进行优化、找平工艺进行深度优化,大大提高了混凝土垫层的表面平整度,便于混凝土垫层更好的发挥其作用,且改进成本低,便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06]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0007]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垫层的铺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01:进行材料准备:
水泥采用32.5号娃酸盐水泥或矿渣娃酸盐水泥;
细骨料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2.5% ;
粗骨料采用碎石和卵石,其中,碎石和卵石的质量份数比例为1.2-2之间,碎石的粒径大于卵石且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大于混凝土垫层厚度的三分之一,含泥量不大于1.5% ;混凝土添加剂,掺量是水泥质量的3.5-4%之间;
502:清除基层的淤泥和杂物,其中,基层表面平整度控制在1mm之内;
503:根据墙上水平标高控制线向下量出垫层标高,在墙上弹出控制标高线; 504:进行混凝土搅拌,其中:
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投料顺序为碎石、卵石、水泥、中砂、混凝土添加剂、水,搅拌时间为3-4分钟,饶筑时,混凝土的對落度为20-24mm ;
按照《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制作试块;
505:将基层的表面进行湿润并在基底上刷一道界面结合剂,其中,需要至少两个工作人员进行配合,一部分进行刷界面结合剂,且另一部分工作人员在其后进行铺设混凝土,两个工序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3min,其中:
05A)混凝土垫层采用分区段浇筑,根据变形缝位置、不同类型的建筑地面连接处和设备基础的位置进行划分区段,且与设置的纵向、横向缩缝的间歇相一致;
05B)铺设混凝土从一端开始,由内向外铺设;
05C)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浇筑的间歇时间不大于1.5h ;
05D)室内地面的混凝土垫层,设置横向缩缝和纵向缩缝,其中:
横向缩缝间距小于1m并做成假缝,假缝宽带为8-14mm之间,深度为混凝土垫层的0.25,缝内填充水泥砂浆;
纵向缩缝间距小于5m并做成加肋板平头缝,当垫层厚度大于1.5m时做成企口缝,加肋板平头缝和企口缝的缝间不得放置隔离材料;
05E)若混凝土垫层铺设在基土上,长期处于0°C以下的温度,在混凝土垫层上设置施工缝;
506:用铁锹铺混凝土,用水平控制粧和找平墩控制标高,其中,虚铺厚度高于找平墩,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厚度超过20cm时,应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其移动距离不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
507: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进行混凝土表面找平:
07A)设混凝土垫层的尺寸为长L,宽M,其中,L大于M,将混凝土垫层均匀划分成p*q个分块;
07B)顺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