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缝子母锚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77645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管缝子母锚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锚杆领域,具体为一种管缝子母锚杆。
【背景技术】
[0002]管缝锚杆是一种全长锚固,主动加固围岩的新型锚杆,它立体部分是一根纵向开缝的高强度钢管,当安装于比管径稍小的钻孔时,可立即在全长范围内对孔壁施加径向压力和阻止围岩下滑的摩擦力,加上锚杆托盘托板的承托力,从而使围岩处于三向受力状态,并实现岩层稳固。在爆破振动围岩锚移等情况下,后期锚固力有明显增大,当围岩发生显著位移时,锚杆并不失去其支护抗力,它比涨壳式锚杆有更好的特性。但是现有的管缝锚杆的锚杆一般都是光滑的,只是靠锚杆与墙体之间的接触来对墙体施力,锚杆与墙体之间的摩擦力较小,容易造成锚杆脱离墙体。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管缝子母锚杆,增大了锚杆与墙体之间的摩擦力,使锚杆固定岩石更加稳固。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缝子母锚杆,包含有锚杆和锚杆托盘,所述锚杆后部设置有锚杆托盘,所述锚杆前端设置为楔形,所述锚杆外表面设置有三角状凸尖,所述三角状凸尖的底面固定连接在锚杆的表面上,三角状凸尖的宽端均朝向锚杆的后部,其尖角端均朝向锚杆前端。
[0005]所述凸尖设置为后部向外突出高,前部向外突出低,并延伸至与锚杆的表面相连接。
[0006]沿锚杆的轴向看,(即沿锚杆的纵向剖视图上看凸尖)凸尖上边部与锚杆轴线的夹角a设置为20度-30度,凸尖下部的长度设置为5-6mm。
[0007]本实用新型在锚杆外表面上设置有凸尖,增加了锚杆与墙之间的摩擦力,使锚杆固定更加稳固;凸尖设置为前端凸起低,后端凸起高,减小了锚杆进入墙体时的难度,增加了锚杆进入后,与墙体接触的牢固性;凸尖上边部与锚杆轴线的夹角a设置为20度-30度,使锚杆更容易进入墙体,并且当锚杆进入后,增大了锚杆与墙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锚杆与墙体之间的摩擦力,固定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0008]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10]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一种管缝子母锚杆,包含有锚杆I和锚杆托盘2,所述锚杆I后部设置有锚杆托盘2,所述锚杆I前端设置为楔形,所述锚杆I外表面设置有三角状凸尖3,所述三角状凸尖3的底面固定连接在锚杆I的表面上,三角状凸尖3的宽端均朝向锚杆I的后部,其尖角端均朝向锚杆I前端。
[0011]所述凸尖3设置为后部向外突出高,前部向外突出低,并延伸至与锚杆I的表面相连接。
[0012]沿锚杆I的轴向看,(即沿锚杆的纵向剖视图上看凸尖)凸尖3上边部与锚杆轴线的夹角a设置为20度-30度,凸尖3下部的长度设置为5-6mm。
[0013]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结构合理,很好了实现了锚杆与墙体之间固定的牢固性。
[0014]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管缝子母锚杆,包含有锚杆和锚杆托盘,所述锚杆后部设置有锚杆托盘,所述锚杆前端设置为楔形,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外表面设置有三角状凸尖,所述三角状凸尖的底面固定连接在锚杆的表面上,三角状凸尖的宽端均朝向锚杆的后部,其尖角端均朝向锚杆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缝子母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尖设置为后部向外突出高,前部向外突出低,并延伸至与锚杆的表面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缝子母锚杆,其特征在于:沿锚杆的轴向看,即沿锚杆的纵向剖视图上看凸尖,凸尖上边部与锚杆轴线的夹角a设置为20度-30度,凸尖下部的长度设置为5_6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缝子母锚杆,包含有锚杆和锚杆托盘,所述锚杆后部设置有锚杆托盘,所述锚杆前端设置为楔形,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外表面设置有三角状凸尖,所述三角状凸尖的底面固定连接在锚杆的表面上,三角状凸尖的宽端均朝向锚杆的后部,其尖角端均朝向锚杆前端。本实用新型增大了锚杆与墙体之间的摩擦力,使锚杆固定岩石更加稳固。
【IPC分类】E21D21-00, E02D5-74
【公开号】CN204385734
【申请号】CN201420862903
【发明人】王运来
【申请人】王运来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