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拱形预应力结构拼装式地下管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82437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上拱形预应力结构拼装式地下管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拱形预应力结构拼装式地下管廊。
【背景技术】
[000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仅仅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为了人多了、车多了、街宽了、楼高了的现代“城市景象”。随着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标准的提高,原来的地上基础设施已大部分改造成为了地下专用工程。以前非常单一的地下排水、供水、排污工程已和现在的公共交通、电力、通讯、热力、燃气、以及环境污染、管线扩容、交通拥堵、形象损伤等现象相关联,已成为特别复杂又特别专业的综合工程。
[0003]近几年来,我国城镇化的建设水平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因此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程度也越来越广。为了解决一部分新、老城区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有些地区已经在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用传统的工艺技术建造地下方形管廊。由于客观原因的影响,已建成的“地下方形管廊”存在着利用率低、功能差、成本高、适用范围小等不良因素,目前推行的进度很慢,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难题”和“现实问题”,只有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结构创新”和“功能创新”,才能推动地下管廊工程的发展。
[0004]地下综合管廊是城市建设现代化、科技化、集约化的标志之一,更是城市公用管线敷设综合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新趋势。近几十年来,各级政府都在积极的探讨、研宄和规划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对于地下管廊的建设也制定了许多的方针、政策,这已为建设城市地下管廊创造了条件。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科学分析,进行反复实验,进行系统研宄,才能打造出真正适用于新型城镇基础建设的地下综合管廊。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拱形预应力结构拼装式地下管廊,能替代用传统工艺、技术生产的方形管廊,是一种能提高管廊的建造水平,能提高工程质量标准,能降低工程成本,能延长使用寿命的新型结构体。
[0006]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种上拱形预应力结构拼装式地下管廊,包括下部为方形、顶部为拱形的混凝土管廊体和设置在管廊体内的由支拱筋和纵筋组成的骨架,所述骨架包括外层骨架和里层骨架,在外层骨架和里层骨架之间设置有上拱形筒管和纵向筒管,所述的管廊体的两端面与纵向筒管对应处设置有对接凹孔,管廊体两端的内孔外围设置有对接凹槽;在上拱形筒管和纵向筒管内设置有经张拉产生预应力用锚具固定的钢绞线;上拱形筒管内的钢绞线经张拉产生预应力后用锚具固定在管廊体下部,纵向筒管内的钢绞线经张拉产生预应力后用锚具固定在所述对接凹孔内。
[0008]所述外层骨架由外层支拱筋和外层纵筋构成,所述里层骨架由里层支拱筋和里层纵筋构成,在外层骨架和里层骨架之间设置有连接加强筋。
[0009]在对接凹孔和纵向筒管内设置有高强水泥填料,在对接凹槽内设置有遇水膨胀胶圈,在所述的管廊体的底部设置有托底定位梁,在托底定位梁两侧设置有定位垫板。
[0010]在若干管廊体连接而成的管廊段的端部设置有排水连接体,在排水连接体两侧的上、下部分别设置有预留凹角,在预留凹角内设置有连接纵向筒管内的钢绞线的连接器、高强混凝土填料,在排水连接体的下部设置有排水孔、体外排水管,在排水连接体的侧部设置有储水仓。
[0011]在若干管廊体形成的管廊段的端部设置有连接箱,在连接箱的两端部设置有和管廊体对接的对接管口,在对接管口和管廊体之间设置有伸缩变形缝,在伸缩变形缝内设置有用于连接对接管口和管廊体的橡胶止水带。
[0012]在管廊体内孔的侧部和底部设置预埋钢板,支撑架通过所述预埋钢板固定在管廊体内,在支撑架上分别设置有供水管、再生水管、电力管、供暖管、线缆管、通风管、通讯管。
[0013]在所述的连接箱的侧部通过对接管口连接有供水房,在供水房的侧部或下部设置有和储水仓相连接的体外排水管,供水房和连接箱之间设置有伸缩变形缝和通道,在伸缩变形缝内设置有用于连接对接管口和通道的橡胶止水带,供水房包括位于地平面以上的地上部分和位于地平面以下的地下部分。
[0014]在连接箱的侧部设置有通风房,通风房通过通风装置和通风管相连接,在连接箱的侧部还设置有功能房,通风房和功能房均包括位于地平面以上的地上部分和位于地平面以下的地下部分。
[0015]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
[0016]本实用新型采用上拱形的结构方式,在管廊体的下部施加预应力,属于结构创新,利用方形断面,在管廊上部加上拱顶,并在拱顶内设置连接加强筋,能几倍或几十倍的增加管廊体的抗压力,能彻底的解决因抗压而加大断面的“设计难题”,能提高地下管廊的“建造水平”,能提高工程“质量标准”,能为地下管廊工程节约数以亿计的工程投资。
[0017]本实用新型采用后张预应力的新工艺、新技术,在管廊体的角部和下部设计纵向筒管,在纵向筒管内用钢绞线把各节管廊进行串联,并利用托底梁和对接凹孔进行定位,能把1-6米以上的管节连接成30-300米以上的超长管廊道,还能通过用连接箱连接成纵、横交叉的地下管廊网,能把地下管廊打造成“组合化、功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地下系统工程。
[0018]本实用新型采用精致钢模板、可根据工况条件分节制造,能形成工厂化生产,能替代用传统模板制造的方形管廊,用半自动或全自动装配的钢模板可以更新施工机械,还可以节约大量的劳动力,还能节约大量的施工费用,实际上能完全的替代传统的施工方式,能把地下管廊推向产业化。
【附图说明】
[0019]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体断面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管体内上拱形筒管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管体连接示意图;
[0023]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管段与排水连接体的连接示意图;
[0024]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管段和连接箱连接侧立面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管线布置示意图;
[0026]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管体和储水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箱、供水房组合示意图;
[0028]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箱、通风房组合示意图;
[0029]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箱、功能房组合示意图。
[0030]在附图中:1管廊体、2外层骨架、3里层骨架、4外层支拱筋、5外层纵筋、6里层支拱筋、7里层纵筋、8上拱形筒管、9纵向筒管、10钢绞线、11对接凹孔、12排水槽、13托底定位梁、14预埋钢板、15对接凹槽、16定位垫板、17连接加强筋、18锚具、19灌浆孔、20对接管廊缝、21遇水膨胀胶圈、22高强水泥填料、23排水连接体、24预留凹角、25连接器、26排水孔、27体外排水管、28对接管口、29连接箱、30伸缩变形缝、31橡胶止水带、32供水管、33再生水管、34电力管、35支撑架、36供暖管、37线缆管、38通风管、39通讯管、40光控装置、41储水仓、42凹口封端板、43供水房、44通道、45地平面、46排水装置、47通风房、48功能房。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将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论述:
[0032]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管廊体I和设置在管廊体I内的外层骨架2和里层骨架3,外层骨架2由外层支拱筋4和外层纵筋5构成,里层骨架3由里层支拱筋6和里层纵筋7构成,在所述的外层骨架2和里层骨架3之间设置有上拱形筒管8和纵向筒管9,所述的管廊体I的两端面与纵向筒管9对应处设置有对接凹孔11,管廊体I两端的中空部外围设置有对接凹槽15 ;在上拱形筒管8和纵向筒管9内设置有经张拉产生预应力用锚具18固定的钢绞线10 ;纵向筒管9内的钢绞线10经张拉产生预应力后用锚具18固定在所述对接凹孔11内。所述的管廊体I的下部设置有托底定位梁13,在管廊体I的底部设置有排水槽12,管廊体I内的侧部和下部设置有预埋钢板14,在托底定位梁13两侧设置有定位垫板16。其中上拱形筒管8沿管廊体I的环向均匀设置,纵向筒管9沿管廊体I的纵向设置在管廊体I的四角和托底定位梁13上。
[0033]如附图2所示,在管廊体I内设置有外层支拱筋4、外层纵筋5、里层支拱筋6、里层纵筋7、纵向筒管9、连接加强筋17,连接加强筋17把外层骨架2、里层骨架3相连接,形成一个构架体。
[0034]如附图3所示,上拱形筒管8内的钢绞线10经张拉产生预应力后用锚具18固定在管廊体I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