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式初期雨水径流过滤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21524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箱式初期雨水径流过滤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初期雨水径流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城市化加快,不透水地表的面积比例越来越大,由暴雨径流产生的突发性、冲击性强的城市面源污染已经成为城市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我国由于点源污染矛盾突出,面源污染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面源污染的相关研究工作相对滞后,随着点源污染逐步得到控制,国内对面源污染的研究已经逐渐深入开展。
[0003]城镇地表如街道、商业区、广场、停车场等,聚集着一系列的污染物质,如油类、氮、磷、有毒有害物质及城市固体垃圾。在降雨发生时,雨水会冲刷地表上的污染物质,形成面源污染,通过排水管道或直接汇入城市受纳水体,造成城市水环境污染。径流中所携带的污染物质进入城市水体,不仅造成水质指标超标,更严重的是污染物质会影响到水生生物,并会通过食物链最终影响到人类本身的健康。
[0004]面源污染已经成为城市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在太湖、滇池等重要湖泊,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降雨径流携带的大量污染物是城市水体污染的重要因素。根据相关报道,在一些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的城市,城市受纳水体的B0D5年负荷的40°/『80%来自城市面源污染,暴雨径流引起的城市面源污染成为城市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丹麦国内270条河流中52%的磷负荷、94%的氮负荷是来自城市面源污染。奥地利北部地区汇入城市水环境的面源污染远比点源污染大。
[0005]面源污染控制通常可分为源控制、迁移段和汇控制。源控制即从源头控制面源污染的发生量,即减少径流的产生量,同时减轻径流对地表的冲刷,降低初期径流中污染物的浓度;迁移段控制即在径流的迁移流动过程中,通过植草沟、雨水花园、道侧绿地等生态处理措施,对受污染径流进行下渗、过滤等方面的净化处理;汇控制是在径流进入水系的终端,采用生态措施对汇集的雨水进行集中处理。
[0006]现已较广泛应用的城市雨水径流收集一处理系统大多采用物理化学的处理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运行安全可靠等优点,如调蓄一沉淀一过滤系统、绿化带盲沟系统、雨水渗透一滞蓄系统等,也有结合生物处理的组合式系统,如雨水生态绿地、塘一人工湿地组合技术、洼地一渗渠组合系统等,这些雨水处理系统对初期径流的处理与面源污染的控制具有较好效果。
[0007]但是,上述雨水处理系统需要在路面建设时期就配套建设,或者预留出相应的空间,而现实情况是路面与市政排水道基本已经建成,并未预留出修筑径流处理系统的空间,重新翻修建设也不切实际。所以上述雨水处理系统在已经投入使用的路面与市政排水道无法建设,需要寻找一种适用于现有街道路面的新型雨水径流过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8]针对现有雨水处理系统的局限性,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箱式初期雨水径流过滤装置,它能过滤现有街道路面的初期雨水径流。
[0009]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箱体中部用隔板分隔为两个半体,隔板底部留有连通两个半体的通口,隔板顶边装有倾斜的引水板,引水板遮挡在隔板一侧半体开口的上方,两个半体内填充有过滤填料。
[0010]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雨水篦子下方的排水沟内,初期雨水流量较少,从雨水篦子经引水板导入未遮挡的一个半体的开口中,雨水经该半体的过滤填料向下渗透过滤,再从箱体内底的通口进入引水板遮挡的一个半体向上透出过滤层,最后从该半体开口流出,进入市政管网。当雨水径流量增大时,大量雨水从引水板上流下来之后,不能通过本实用新型完成过滤过程,而是直接“冲出”箱体,进入市政管网。
[0011]所以,本实用新型设在雨水篦子下方,能对现有街道路面的初期雨水径流实施过滤。
【附图说明】
[0012]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放置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的俯视图;
[0015]图3为图2的主视图。
[0016]图中:1.箱体;2.引水板3.隔板;4.通口 ;5.过滤填料;51.海绵铁;52.钠改性沸石;61.长方形栅格面;62.立柱;63.横条;64.钢条;65.夹持部件;66.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1、箱体I中部用隔板3分隔为两个半体,隔板3底部留有连通两个半体的通口 4,隔板3顶边装有倾斜的引水板2,引水板2遮挡在隔板一侧半体开口的上方,两个半体内填充有过滤填料5。
[0019]上述的过滤填料5有海绵铁51和钠改性沸石52,海绵铁51填充于箱体I内的底层,高于通口 4,钠改性沸石52位于海绵铁51的上层。
[0020]由于本实用新型安放位置不确定,导致一部分初期雨水径流不能流入箱式初期雨水径流过滤装置,所以需要一种用于放置箱式初期雨水径流过滤装置的框架,避免初期雨水漏出箱式初期雨水径流过滤装置。
[0021]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用于放置箱式初期雨水径流过滤装置的框架,它包括长方形栅格面61和立柱62,长方形栅格面61位于框架的底部,长方形栅格面61的四角有竖直的立柱62,上部两个侧面设有横条63,每个横条63中部有直立的钢条64,钢条64顶端有连接雨水篦子的夹持部件65。它的主要作用是将装有过滤填料的箱式初期雨水径流过滤装置放置其中,并对箱体起到固定和支持的作用。
[0022]所述夹持部件65由两个螺母和两个夹板构成,两个夹板穿过钢条64位于两个螺母之间,两个夹板能适应所夹持的雨水篦子不同厚度和角度,实现与雨水篦子可拆卸连接。
[0023]考虑到过滤填料5比较重(箱体盛水之后更重),雨水篦子的强度可能不能承受这样的重量,于是,在长方形栅格面61的下方沿立柱62向下设置四个可伸缩的腿66, —方面,四个腿与边沟底部相接触,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不同路段的道路边沟的深度不同,可伸缩的腿长度可调节,能适应不同深度的边沟。
[002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有:
[0025]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简单,实施可行,巧妙地对初期雨水径流进行了处理,拦截、去除了初期雨水中大部分的污染物,如氨氮磷无机物、大颗粒污染物及部分有机物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
[0026]在现有的雨水篦子上进行了改造,因此不需要重新改造市政路面的排水设施,施工方便简单,可分期灵活改造,投入成本少。
[0027]改造后的雨水篦子规格统一,利用框架适应各种深度和尺寸的路面排水沟渠,有利于模具化和批量化生产使用,不受地形等条件的制约;装有过滤填料的箱体整体性强,易于更换,整体取出,整体更换,方便安装和使用。
[0028]改造后的雨水篦子增加了过滤填料的箱体,初期径流收集后将通过滤料部分,并且在过滤填料的箱体子中可以形成生物膜,同时,初期径流的水流方向是U型,有利于延长初期径流与滤料生物膜的接触时间,能够有效地处理初期径流高污染程度的问题,能够在线处理雨水中的NH3-N以及P的问题,形成处理率较高的初期径流处理系统。
[0029]在过滤填料上面种植蕨类植物,有利于改造路面生态环境和雨水截留处理能力。
【主权项】
1.一种箱式初期雨水径流过滤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I)、箱体(I)中部用隔板(3)分隔为两个半体,隔板(3)底部留有连通两个半体的通口(4),隔板(3)顶边装有倾斜的引水板(2),引水板(2)遮挡在隔板一侧半体开口的上方,两个半体内填充有过滤填料(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初期雨水径流过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过滤填料(5 )有海绵铁(51)和钠改性沸石(52 ),海绵铁(51)填充于箱体(I)内的底层,钠改性沸石(52)位于海绵铁(51)的上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箱式初期雨水径流过滤装置,它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1)、箱体(1)中部用隔板(3)分隔为两个半体,隔板(3)底部留有连通两个半体的通口(4),隔板(3)顶边装有倾斜的引水板(2),引水板(2)遮挡在隔板一侧半体开口的上方,两个半体内填充有过滤填料(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安装在雨水篦子下方的排水沟内,能对现有街道路面的初期雨水径流实施过滤。
【IPC分类】E03F5-04, E03F5-14
【公开号】CN204530968
【申请号】CN201520200253
【发明人】胡琬秋, 古励, 徐强, 张晓阳, 纪祎, 高泽晨
【申请人】重庆大学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4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