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区地下室支护构造

文档序号:9989815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软土地区地下室支护构造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护结构,特别涉及软土地区地下室支护构造。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的高速推进,地下室工程领域有了巨大发展。基坑深度及规模加大、周边环境趋于复杂、施工工期愈发紧迫等因素给地下室支护技术的更新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工程安全问题。特别是软土地区,特殊的地质条件使这些工程安全问题更加复杂化。如何既能保证地下室施工安全又能降低成本是工程技术人员要面对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软土地区地下室支护构造,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0004]为此,地下室支护设置两道放坡,第一道放坡和第二道放坡顶部铺设混凝土板,混凝土板厚度为12mm,第一道放坡坡度为35°?45°,第一道放坡高度为1.5m?2m,第一道放坡外侧端部设置止水帷幕,止水帷幕采用双排深层搅拌粧,深层搅拌粧搭接长度为200mm,深层搅拌粧深度为15m,水泥掺量为15%。第一道放坡坡角部位设置槽钢挡堰,槽钢挡堰厚度为12_,槽钢挡堰高度为第一道放坡高度的1.2?1.3倍,槽钢挡堰外侧设置混凝土筒,混凝土筒的内径为400?500mm,混凝土筒内侧铺贴土工布,混凝土筒中间设置排水管,排水管直径为50mm,排水管底部设置钢丝网,钢丝网下面包裹土工布,排水管与混凝土筒之间空隙填塞卵石,第二道放坡坡度为30°?40°,第二道放坡高度为1.5?2m,第二道放坡水平段中间设置负压井,第二道放坡坡角设置排水沟,排水沟深度为30?35mm,护坡粧采用钻孔灌注粧,钻孔灌注粧直径为800?1000mm,护坡粧深度为地下室深度1.5?2.5倍,护坡粧顶部设置压顶梁,第一道锚杆通过锚具固定在压顶梁,锚杆坡度为25°?30°,锚杆自由长度为6m,锚固长度为10m,压顶梁埋设预埋钢板,预埋钢板厚度为20mm,上斜撑与预埋钢板焊接,上斜撑水平间距为5?7m,上斜撑采用无缝钢管,上斜撑通过千斤顶张拉后固定在角钢上面,角钢与预埋在混凝土支墩的钢板焊接。压顶梁设置吊筋,护坡粧内侧设置中间梁,中间梁一方面通过预埋钢筋与护坡粧联接,另一方面通过吊筋与压顶梁联接。中间梁通过下斜撑支承在混凝土支墩上面。第二道锚杆通过锚具固定在中间梁,锚杆坡度为25°?30°,销杆自由长度为6m,销固长度为10m。护坡粧内侧设置被动土加固区,被动土加固区采用旋喷粧,被动土加固区宽度为1.2?1.5m,深度为1.1?1.2倍地下室开挖深度。
[0005]本实用新型施工成本低,施工工期短。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软土地区地下室支护构造示意图。
[0007]各附图中:1、止水帷幕,2、混凝土板,3、混凝土筒,4、槽钢挡堰,5、土工布,6、排水管,7、卵石,8、负压井,9、锚杆,10、护坡粧,11、排水沟,12、压顶梁,13、上斜撑,14、中间梁,15、吊筋,16、下斜撑,17、预埋钢板,18、混凝土支墩,19、角钢,20、被动土加固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08]本实施例中地下室支护设置两道放坡,第一道放坡和第二道放坡顶部铺设混凝土板2,混凝土板2厚度为12mm,第一道放坡坡度为40 °,第一道放坡高度为1.Sm,第一道放坡外侧端部设置止水帷幕1,止水帷幕I采用双排深层搅拌粧,深层搅拌粧搭接长度为200mm,深层搅拌粧深度为15m,水泥掺量为15 %。第一道放坡坡角部位设置槽钢挡堰4,槽钢挡堰4厚度为12mm,槽钢挡堰4高度为第一道放坡高度的1.25倍,槽钢挡堰4外侧设置混凝土筒3,混凝土筒3的内径为450mm,混凝土筒3内侧铺贴土工布5,混凝土筒3中间设置排水管6,排水管6直径为50mm,排水管6底部设置钢丝网,钢丝网下面包裹土工布5,排水管6与混凝土筒3之间空隙填塞卵石7,第二道放坡坡度为35°,第二道放坡高度为1.Sm,第二道放坡水平段中间设置负压井8,第二道放坡坡角设置排水沟11,排水沟11深度为30mm,护坡粧10采用钻孔灌注粧,钻孔灌注粧直径为900mm,护坡粧10深度为地下室深度2倍,护坡粧10顶部设置压顶梁12,第一道锚杆9通过锚具固定在压顶梁12,锚杆9坡度为25°,锚杆9自由长度为6m,锚固长度为10m,压顶梁12埋设预埋钢板17,预埋钢板17厚度为20mm,上斜撑13与预埋钢板17焊接,上斜撑13水平间距为5?7m,上斜撑13采用无缝钢管,上斜撑13通过千斤顶张拉后固定在角钢19上面,角钢19与预埋在混凝土支墩18的钢板焊接。压顶梁12设置吊筋15,护坡粧10内侧设置中间梁14,中间梁14 一方面通过预埋钢筋与护坡粧10联接,另一方面通过吊筋15与压顶梁12联接。中间梁14通过下斜撑16支承在混凝土支墩18上面。第二道锚杆9通过锚具固定在中间梁14,锚杆9坡度为25°,锚杆9自由长度为6m,锚固长度为10m。护坡粧10内侧设置被动土加固区20,被动土加固区20采用旋喷粧,被动土加固区20宽度为1.3m,深度为7m。
[0009]从地下室开挖的全过程来看,最大土体深层位移为10mm,本工程的土方开挖是安全可靠的。同时,还满足了施工成本低和施工工期短的要求。
【主权项】
1.一种软土地区地下室支护构造,其特征是地下室支护设置两道放坡,第一道放坡和第二道放坡顶部铺设混凝土板,第一道放坡外侧端部设置止水帷幕,止水帷幕采用双排深层搅拌粧,第一道放坡坡角部位设置槽钢挡堰,槽钢挡堰外侧设置混凝土筒,混凝土筒中间设置排水管,排水管直径为50mm,排水管底部设置钢丝网,钢丝网下面包裹土工布,排水管与混凝土筒之间空隙填塞卵石,第二道放坡水平段中间设置负压井,第二道放坡坡角设置排水沟,排水沟深度为30?35mm,护坡粧采用钻孔灌注粧,钻孔灌注粧直径为800?1000mm,护坡粧深度为地下室深度1.5?2.5倍,护坡粧顶部设置压顶梁,第一道锚杆通过锚具固定在压顶梁,压顶梁埋设预埋钢板,预埋钢板厚度为20mm,上斜撑与预埋钢板焊接,上斜撑水平间距为5?7m,上斜撑采用无缝钢管,上斜撑通过千斤顶张拉后固定在角钢上面,角钢与预埋在混凝土支墩的钢板焊接;压顶梁设置吊筋,护坡粧内侧设置中间梁,中间梁一方面通过预埋钢筋与护坡粧联接,另一方面通过吊筋与压顶梁联接;中间梁通过下斜撑支承在混凝土支墩上面;第二道锚杆通过锚具固定在中间梁,护坡粧内侧设置被动土加固区,被动土加固区采用旋喷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区地下室支护构造,其特征是混凝土板厚度为1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区地下室支护构造,其特征是第一道放坡坡度为35°?45°,第一道放坡高度为1.5m?2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土地区地下室支护构造,其特征是深层搅拌粧搭接长度为200mm,深层搅拌粧深度为15m,水泥掺量为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区地下室支护构造,其特征是槽钢挡堰厚度为12mm,槽钢挡堰高度为第一道放坡高度的1.2?1.3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区地下室支护构造,其特征是混凝土筒的内径为400?500mm,混凝土筒内侧铺贴土工布。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土地区地下室支护构造,其特征是第二道放坡坡度为30°?40°,第二道放坡高度为1.5?2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区地下室支护构造,其特征是锚杆坡度为25°?30°,销杆自由长度为6m,销固长度为10m。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土地区地下室支护构造,其特征是,被动土加固区宽度为1.2?1.5m,深度为1.1?1.2倍地下室开挖深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区地下室支护构造,其特征是地下室支护设置两道放坡,第一道放坡和第二道放坡顶部铺设混凝土板,第一道放坡外侧端部设置止水帷幕,第一道放坡坡角部位设置槽钢挡堰,槽钢挡堰外侧设置混凝土筒,混凝土筒中间设置排水管,排水管与混凝土筒之间空隙填塞卵石,第二道放坡水平段中间设置负压井,护坡桩顶部设置压顶梁,第一道锚杆通过锚具固定在压顶梁,压顶梁埋设预埋钢板,上斜撑与预埋钢板焊接,上斜撑通过千斤顶张拉后固定在角钢上面,角钢与预埋在混凝土支墩的钢板焊接;第二道锚杆通过锚具固定在中间梁,护坡桩内侧设置被动土加固区。本实用新型施工成本低,施工工期短。
【IPC分类】E02D29/045, E02D17/04, E02D19/10
【公开号】CN204898681
【申请号】CN201520435510
【发明人】叶长青
【申请人】叶长青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