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边坡可更换硬韧组合双层曲纹网状透水管用的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52000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新型边坡可更换硬韧组合双层曲纹网状透水管用的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设及排数工程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新型边坡可更换硬初组合双层 曲纹网状透水管用的连接件。
【背景技术】
[0002] 在公路、水利、岩±等工程中的边坡处治工程里,布设水平仰斜排水孔是经常采用 的排水处治方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边坡建设期安装的原仰斜排水孔采用的是PVC塑料 管外包±工布或软式透水管等材料的传统设计方法,经过一段时间后,极易出现堵塞,进入 营运期后的排水功能逐渐衰减,甚至失效,使得边坡治理工程的长期效果得不到保障,危及 工程稳定性和公路交通安全。另外PVC或者软式透水管等传统材料抗压强度不高,在长期 的雨水作用、渗流及动水压力综合作用下,材料易出现诱蚀或者破裂,从而影响仰斜排水孔 的耐久性。后期一旦出现渺堵,需要重新打孔布设或废弃,或者为保证排水效果而盲目加 密、增多排水孔数量,造成工程浪费,养护费极高,因此传统仰斜排水孔和PVC塑料管外包 ±工布或软式透水管等材料不适于在边坡、路基与隧道等排水工程等领域应用。
[0003]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HJTDF10-2006)规范,可W采用仰斜式排水孔排除地下 富水区的水,对排水孔的构造与施工技术作了规定,经过对公路高边坡深层仰斜排水孔现 场调研、室内试验、模型试验发现,边坡深层仰斜排水孔渺堵的原因在于排水孔本身结构和 材料使用不合理,而且当时市场上没有合适的材料成品,排水孔的功能得不到保证。加上由 于外包材料的不合理,造成排水孔在使用两年W后发生渺堵,由于该工程是隐蔽工程,经过 多次清洗尝试,效果不理想,不得不重新钻孔布设新的排水孔。
[0004]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对路基渗流场、排水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有较多的成果,深层 排水管在边坡加固工程中已开始得到应用,但就总体而言,国内外在运方面还处于初始阶 段。但是随着高速公路养护年限的增加,运种结构的排水管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渺堵,严重影 响工程安全。而深层仰斜排水孔的长期性能及渺堵排除措施研究还少见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边 坡可更换硬初组合双层曲纹网状透水管用的连接件,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排水管受到了不 同程度渺堵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7] -种新型边坡可更换硬初组合双层曲纹网状透水管用的连接件,包括有顶盖、底 盖、海绵虚支撑体、外管接头和内管接头;该顶盖安装于外管的顶部,该顶盖为带孔锥形结 构;该底盖安装于外管的底部,该底盖为带孔平口排水堵头;该海绵虚支撑体设置于内管 和外管之间;该外管接头连接于相邻的两外管之间;该内管接头连接于相邻的两内管之 间。
[0008] 优选的,所述外管接头的内外壁面光滑,其上形成有多个通孔。
[0009] 优选的,所述内管接头的一端具有内牙螺旋丝扣,另一端具有外牙螺旋丝扣。
[0010] 优选的,所述海绵虚支撑体为硬海绵,其上带有密集小孔,小孔孔径不大于2mm,硬 海绵的厚度为30mm。
[0011] 优选的,所述外管接头和内管接头均为皿PE材质。
[0012] 优选的,所述顶盖和底盖均为皿PE材质。
[0013]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 方案可知:
[0014] 通过配合利用顶盖、底盖、海绵虚支撑体、外管接头和内管接头,实现了新型边坡 可更换硬初组合双层曲纹网状透水管的组装,其结构新颖,采用一次性热挤出成型具有无 数小孔,无须另外人工钻孔,施工方便,整体耐久性与可靠性高,本产品重量轻,便于运输, 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不会污染生态环境,施工简单,质量过硬,渗排水性能超强,使用寿命 长,维护方便且维护成本低,属于一种新型节能环保型产品。
[0015]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 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001引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外管的横向截面图;
[0019]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外管的主视图;
[0020]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内管的横向截面图;
[0021]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内管的主视图;
[0022]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内管接头的连接示意图;
[0023]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外管接头的示意图;
[0024]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顶盖的示意图;
[00巧]图10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尾盖的示意图;
[0026]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尾盖的左视图。
[0027] 附图标识说明:
[002引 10、外管 11、第一曲纹肋
[0029] 12、第一透水孔 13、不透水层
[0030] 14、透水层 20、内管
[0031] 21、第二曲纹肋 22、第二透水孔
[0032] 30、顶盖 31、通孔
[0033] 40、底盖 41、通孔
[0034] 42、平口 50、外管接头
[0035] 51、通孔 60、内管接头
[0036] 61、内牙 62、外牙
[0037] 70、海绵虚支撑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请参照图1至图1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 有外管10、内管20、顶盖30W及底盖40。
[0039] 如图3和图4所示,该外管10为半透型曲纹网状透水管体,该外管10的外壁面上 形成有第一曲纹肋11和第一透水孔1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管10的外径为110mm,该外 管10为改性皿阳材料,并且,所述外管10为1/3半透型曲纹网状透水管体,其具有不透水 层13和透水层14,不透水层13占据管体的1/3面积,所述外管10每米长度形成有第一透 水孔12的个数> 2700个,单位面积孔个数> 9000个/m2,开孔率为65%,环刚度>3KN/m2, 弯曲半径为30~40化,拉伸强度>14MPa,主孔孔径为2~4mm,壁厚>5mm,环向曲纹肋条 数为36条,蠕变比例《2%。该外管10主要固定插入已钻好的直径为150mm的排水孔内, 永不再拔出,不透水层13朝下放置,便于排水快速和保护渗透进去的雨水不再渗漏到岩± 中,管材带有初性主要是防止管材断裂,哪怕岩±层有部分沉降或挤压,带有初性的管子会 随着岩±层沉降挤压而变形,但不会断裂W至于严重影响其透水性能。
[0040] 如图5和图6所示,该内管20为全透型曲纹网状初性透水管体,该内管20的外 壁面上形成有第二曲纹肋21和第二透水孔22,该内管20可拆换地套设于外管10内;在 本实施例中,该内管20的外径为60mm,内管20均为改性皿PE材料,并且,所述内管20每 米长度形成有第二透水孔22的个数> 4800个,单位面积孔个数> 15000个/m2,开孔率为 100%,环刚度>KN/m2,弯曲半径为20~30化,拉伸强度> 17MPa,主孔孔径为1~2mm, 壁厚> 3. 2mm,环向曲纹肋条数为26条,蠕变比例《2%。该内管20的功能是插入外管10 内,规格选用外径60mm是为了更方便插入外管10内,另外也符合渗排水流量的选型,采用 环向全透型是方便施工,不需要在施工时像外管一样还要分哪部分朝下,节省施工工期,同 时能更有效地接收从外管10渗入的雨水,采用初性管材主要是防止管材断裂,哪怕岩±层 有部分沉降或挤压,带有初性的管子会随着岩±层沉降挤压而变形,但不会断裂W至于严 重影响其透水性能。
[0041] 该顶盖30为皿PE材质,顶盖30安装于外管10的顶部,如图9所示,该顶盖30为 带孔锥形结构,其上形成有多个通孔31。顶盖30 -头大一头小,主要套在外管10 -端,小 的一头在最顶部,方便外管10更容易插入排水孔内,带孔的目的是为了更多的将雨水渗透 进外管10内。
[0042] 如图10和图11所示,该底盖40为皿PE材质,底盖40安装于外管10的底部,该 底盖40为带孔平口排水堵头,其上形成有通孔41和平口 42,底盖40主要功能是将管内雨 水及时排出,同时也阻挡内管20滑出。
[0043] W及,所述外管10为多段,相邻两段外管10之间通过外管接头50连接,如图8所 示,该外管接头50为皿PE材质,其内外避免光滑,其上形成有多个通孔51。该外管接头50 主要是外管10的连接件,通常便于运输和施工,外管10长度一般不会超过6米,但边坡排 水孔一般都需要钻20米-30米深,所W要满足运个深度,必须要用运么长的管,那么就需要 直通配件来连接,内壁光滑是为了方便连接,外壁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