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心墙与混凝土基座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29668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沥青混凝土心墙与混凝土基座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沥青混凝土心墙与混凝土基座的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施工便捷、安全可靠的沥青混凝土心墙与混凝土基座的连接结构,能够宏观把控沥青混凝土心墙的渗漏情况。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沥青混凝土心墙与混凝土基座的连接结构,包括座坐落于基岩上或置于覆盖层上的混凝土基座和设置于基座上方的沥青混凝土心墙,沥青混凝土心墙的两侧依次为过渡区和堆石体,沥青混凝土心墙的下游侧、及混凝土基座的尾部设置有导墙,导墙内布置排水管并穿过下游侧堆石体延伸至坝外;混凝土基座与沥青混凝土心墙接触部位设为圆弧槽状,两者接触面之间涂刷有砂质沥青。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
【专利说明】
沥青混凝土心墙与混凝土基座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沥青混凝土心墙与混凝土基座的连接结构,尤其是一种底部 设置渗漏检查系统的沥青混凝土心墙与混凝土基座的连接结构,主要适用于水利水电工 程。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沥青混凝土良好的防渗性能以及其适应变形等特点,使得其在水利水电工程 中广泛应用,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为采用该材料的常用坝型。目前世界上已建最高的沥 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为挪威的Storglomvatn坝,其最大坝高124m,于1997年竣工;处于筹建 阶段的土耳其K0pm工程最大坝高139m,为世界上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拟建的最大工 程,代表着该坝型的最高设计水平;我国已建成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代表性工程为 2006年竣工的四川冶勒,其最大坝高124m,自竣工以来运行基本良好。
[0003] 随着现代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坝高也随之增大,我国目 前规划的该坝型最大坝高接近150m。对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而言,当坝高超过100m后,上 游堆石体的侧向变形效应以及库前蓄水后的复杂应力状态,导致心墙底部的应力集中,局 部可能产生拉应力,沥青混凝土心墙与混凝土基座有被拉裂或错动的可能性。为了监测沥 青混凝土心墙的运行状态,大量的观测设备在心墙前后埋设;但从多个工程的施工情况看, 观测设备在施工期破坏现象较为普遍,设备的成活率不高,同时,监测数据也不能宏观的反 应心墙的渗漏情况。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 施工便捷、安全可靠的沥青混凝土心墙与混凝土基座的连接结构,能够宏观把控沥青混凝 土心墙的渗漏情况。
[0005]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沥青混凝土心墙与混凝土基座的连接结 构,包括座坐落于基岩上或置于覆盖层上的混凝土基座和设置于基座上方的沥青混凝土心 墙,沥青混凝土心墙的两侧依次为过渡区和堆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混凝土心墙的下 游侧、及混凝土基座的尾部设置有导墙,导墙内布置排水管并穿过下游侧堆石体延伸至坝 外 。
[0006] 所述混凝土基座与沥青混凝土心墙接触部位设为圆弧槽状,两者接触面之间涂刷 有砂质沥青。
[0007] 所述导墙的高度D1 =0.3~1.2m。
[0008] 所述排水管倾斜设置、端部应置于混凝土基座顶高程以上,与基座顶高程的距离 D2 = (0.1~0.3)D1,并在排水管端部包裹土工布。
[0009] 所述砂质沥青的配合重量比为沥青:填料:细骨料=1:1:3。
[0010] 所述过渡区厚度为3~5m。
[0011 ] -种沥青混凝土心墙与混凝土基座的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步骤:
[0012] a.混凝土基座的浇筑:基础开挖形成建基面后,在基岩上或覆盖层上进行混凝土 基座的浇筑,在岸坡部位设置锚筋将混凝土基座锚固于岩体上;
[0013] b.导墙的浇筑:导墙设置于沥青混凝土心墙的下游侧、及混凝土基座的尾部,与混 凝土基座整体浇筑;对于混凝土基座置于基岩上的工程,导墙的高度D1 = 0.3~0.6m;对于 混凝土基座置于覆盖层上的工程,导墙的高度D1 =0.5~1.2m;
[0014] c.排水管的安装:排水管的一端部置于导墙内,尾部穿过沥青混凝土心墙下游侧 堆石体延伸至坝外;排水管倾斜设置、端部采用包裹土工布;
[00?5] d.砂质沥青的涂刷:在混凝土基座与沥青混凝土心墙的接触部位涂刷砂质沥青, 该砂质沥青配合重量比为:沥青:填料:细骨料=1:1:3。
[00?6] e.沥青混凝土心墙饶筑:在混凝土基座与沥青混凝土心墙接触面涂刷完砂质沥青 后,进行上部沥青混凝土心墙的浇筑;对于低坝,沥青混凝土心墙设置为等厚度;对于中高 坝,沥青混凝土心墙设计为上窄下宽的结构,底部一定范围内宽度适当加大;
[0017] f.过渡区填筑:过渡区置于沥青混凝土心墙与堆石体之间,过渡区与沥青混凝土 心墙同步上升填筑,过渡区厚度为3~5m。
[001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为了宏观上把控沥青混凝土心墙的渗漏情 况,掌握坝体的运行状态,提供一种底部设置渗漏检查系统的沥青混凝土心墙与混凝土基 座的连接结构,适用于沥青混凝土心墙底部设置渗漏检查系统的水利水电工程;本实用新 型的结构设计简单、施工便捷、安全可靠,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0020]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沥青混凝土心墙与混凝土基座的连接结构,尤其 是一种底部设置渗漏检查系统的沥青混凝土心墙与混凝土基座的连接结构。
[0022]本实施例中,混凝土基座1座坐落于基岩上或置于覆盖层上,基座上方浇筑有沥青 混凝土心墙5,心墙两侧依次为过渡区6和堆石体101,且过渡区6与沥青混凝土心墙5料同步 上升填筑,厚度为3~5m;混凝土基座1与沥青混凝土心墙5之间采用砂质沥青4涂刷,并在沥 青混凝土心墙5的下游侧、混凝土基座1的尾部设置有导墙2,排水管3-端置于导墙2内、尾 部经沥青混凝土心墙5下游侧堆石体101延伸至坝外;导墙2的高度可根据混凝土基座1的下 伏基础条件确定,对于混凝土基座1置于基岩上的工程,导墙2的高度D1 = 0.3~0.6m;对于 混凝土基座1置于覆盖层上的工程,导墙2的高度应适当加大,D1 = 0.5~1.2m;排水管3-般 倾斜设置、端部应置于混凝土基座1顶高程以上,与基座顶高程的距离D2 = (0.1~0.3)D1。 [0023]本实施例的具体施工步骤:
[0024] a.混凝土基座1的浇筑:当基础开挖形成的建基面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混凝土基 座1的浇筑;混凝土基座1为沥青混凝土心墙5的承载体,一般情况下要求混凝土基座1坐落 于基岩上;对于覆盖上的工程,混凝土基座1的断面应适当加大;当混凝土基座1体型较大 时,应注意温控措施,避免开裂;在岸坡部位,为确保混凝土基座1的稳定性,可以设置锚筋 将基座1锚固于岩体上;混凝土基座1与沥青混凝土心墙5接触部位一般设计成圆弧的槽状 结构,从而使得接触部位受力均匀;
[0025] b.导墙2的浇筑:导墙2设置于沥青混凝土心墙5的下游侧、混凝土基座1的尾部,与 混凝土基座1整体浇筑;由于导墙2体型单薄,因此,该部位其它结构的施工应加强现场监 管,避免造成导墙2的破损;导墙2主要起截水作用,将通过心墙渗漏的水体汇集后,通过排 水管3引出;对于混凝土基座1置于基岩上的工程,导墙2的高度D1=0.3~0.6m;对于混凝土 基座1置于覆盖层上的工程,导墙2的高度应适当加大,D1 =0.5~1.2m;
[0026] c.排水管3的安装:排水管3的一端置于导墙2内,尾部经心墙下游侧堆石体101延 伸至坝外,通过排水管尾部的观测结构对心墙渗漏水体进行量测,为便于水流外排,排水管 应设置成倾斜坡;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排水管3的保护,防止施工中的破损;为防止土 石料等堵塞排水管3,其端部应包裹土工布等;
[0027] 为防止过渡料6中沉积于底部的粉细颗粒堵塞排水管3,排水管端部应置于混凝土 基座1顶高程以上,与基座顶高程的距离D2= (0.1~0.3)D1;排水管3的间距应根据管径、混 凝土基座1下伏基础条件确定:若混凝土基座1置于基岩上,排水管3间距可适当加大;若混 凝土基座1置于覆盖层上,排水管3间距可适当减小;
[0028] d.砂质沥青4的涂刷:砂质沥青4设置于混凝土基座1与沥青混凝土心墙5接触面 上,便于两种材料更好的结合;施工中砂质沥青4应加热使其处于流动或半流动状态,以便 于涂刷;砂质沥青由三种材料拌和而成,即与沥青混凝土相同的细骨料、填料、沥青;砂质沥 青配合重量比为沥青:填料:细骨料=1:1:3。
[0029] e .沥青混凝土心墙5饶筑:当混凝土基座1与沥青混凝土心墙5接触面处涂刷完砂 质沥青4后,可进行上部心墙的浇筑;沥青混凝土心墙5施工中,应严格按照规范及相关技术 要求进行把控,确保心墙的施工质量;沥青混凝土心墙为工程的防渗结构,由于其良好的工 程特性,实际应用中心墙的宽度设计较小。对低坝而言,为便于施工,心墙一般设置为等厚 度;对于中高坝,为节约投资,根据其受力特点将心墙设计为上窄下宽的结构,底部一定范 围内宽度适当加大;
[0030] f.过渡区6填筑:过渡区6置于沥青混凝土心墙5与堆石体101之间,在两者间起协 调变形的作用;施工填筑中,过渡区6与心墙5料同步上升,因此,应细化现场施工环节,确保 过渡区6的碾压密实且不会造成心墙的沥青混凝土料污染;过渡区厚度一般3~5m,过渡料 颗粒的组成应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控制。
【主权项】
1. 一种沥青混凝土心墙与混凝土基座的连接结构,包括座坐落于基岩上或置于覆盖层 上的混凝土基座(1)和设置于基座上方的沥青混凝土心墙(5),沥青混凝土心墙的两侧依次 为过渡区(6)和堆石体(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混凝土心墙(5)的下游侧、及混凝土基 座(1)的尾部设置有导墙(2),导墙内布置排水管(3)并穿过下游侧堆石体(101)延伸至坝 外。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基座(1)与沥青混凝土心 墙(5)接触部位设为圆弧槽状,两者接触面之间涂刷有砂质沥青(4)。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墙(2)的高度D1 = 0.3~1.2m。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3)倾斜设置、端部应置于 混凝土基座(1)顶高程以上,与基座顶高程的距离D2= (0.1~0.3)D1,并在排水管端部包裹 土工布。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区(6)厚度为3~5m。
【文档编号】E02B7/06GK205617317SQ201620011804
【公开日】2016年10月5日
【申请日】2016年1月5日
【发明人】陆素洁
【申请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