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分道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3185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橡胶分道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在现有技术中,应用于公路交通上的分道墩,一般都是由钢筋混泥土制成的空心水泥分道墩。水泥分道墩刚性强,当行驶中的车辆不慎与之相碰撞时,车辆就会受到严重伤害,甚至会引发出重大交通事故。此外,一种由塑料制成的分道墩,是由塑料筒体并加入砂子而构成,但由于塑料筒体脆性高,塑料分道墩被车辆碰撞后极易损坏。因此目前已有技术中的分道墩还存在着使用安全性和产品耐用性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比较安全和耐用的橡胶分道墩。
本实用新型包括墩体(1)、孔塞(2)、底板(4)和筋板(5),特别是所述的墩体(1)内有腔孔(6);底板(4)连接在墩体(1)下端;筋板(5)横截面为交叉形,并与墩体(1)内的腔孔(6)侧面和顶面的内壁连接;墩体(1)和筋板(5)由橡胶模压成一体;加料孔(3)与墩体(1)内的腔孔(6)上端相通;孔塞(2)安装在加料孔(3)中。
所述的橡胶分道墩中,墩体(1)可以为园台或棱台形,底板(4)外缘可以凸出墩体(1)下端;底板(4)内壁可以与筋板(5)分离;墩体(1)和底板(4)的外表面可覆有涂料。
本实用新型由于选用橡胶材料制造。因此,它具有柔性强、耐碰耐撞,而且其内部又设有筋板,强度较高。当它受到行驶中的车辆碰撞后,既不易被车子撞坏,更不会给车子造成伤害。因此,它具有使用安全性和产品耐用性较高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
图1中A-A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墩体(1)、孔塞(2)、底板(4)和筋板(5)组成。墩体(1)内有腔孔(6);底板(4)连接在墩体(1)下端;筋板(5)横截面为交叉形,并与墩体(1)内的腔孔(6)侧面和顶面的内壁连接;墩体(1)和筋板(5)由橡胶模压成一体;加料孔(3)与墩体(1)内的腔孔(6)上端相通;孔塞(2)安装在加料孔(3)中。
本橡胶分道墩中,墩体(1)、孔塞(2)、底板(4)和筋板(5)均由橡胶模压制成。墩体(1)内的空腔可容置砂子或水。墩体(1)外形可为园台或棱台形,也可以为柱体及其它形体;孔塞(2)与加料孔(3)可用胶粘剂密封连接,也可制成螺栓螺孔形式密封连接;筋板(5)的横载面以十字交叉形最佳,并与墩体(1)内的腔孔侧面和顶面的内壁连接;加料孔(3)开在墩体(1)的顶面中,墩体(1)的腔孔(6)中由筋板(5)分隔出的四部分空腔的上端口都与加料孔(3)相通,砂子或水能从加料孔(3)中进入各空腔内;底板(4)与墩体(1)封闭连接,其外缘凸出墩体下端外围,其内面与筋板(5)可以分离或相连;墩体(1)的外表面可涂覆上不同颜色涂料,以达到醒目显示。
使用时,从加料孔(3)中把砂子或水装入墩体(1)内,然后封上孔塞(2)。此外,在墩体(1)的顶面上还可按需要另外连接上立柱。
权利要求1.一种橡胶分道墩,包括墩体(1)、孔塞(2)、底板(4)和筋板(5),其特征在于墩体(1)内有腔孔(6);底板(4)连接在墩体(1)下端;筋板(5)横截面为交叉形,并与墩体(1)内的腔孔(6)侧面和顶面的内壁连接;墩体(1)和筋板(5)由橡胶模压成一体;加料孔(3)与墩体(1)内的腔孔(6)上端相通;孔塞(2)安装在加料孔(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分道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墩体(1)为园台或棱台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橡胶分道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4)外缘凸出墩体(1)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橡胶分道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4)内面与筋板(5)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橡胶分道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墩体(1)和底板(4)的外表面覆有涂料。
专利摘要公路交通分道用的橡胶分道墩。它由墩体(1)、孔塞(2)、底板(4)和筋板(5)组成。墩体(1)内有腔孔(3);底板(4)连接在墩体(1)下端;横截面为交叉的筋板(5)与墩体(1)内的腔孔(6)侧面和顶面的内壁连接;墩体(1)和筋板(5)由橡胶模压成一体;墩体(1)顶面中开有加料孔(3);孔塞(2)安装在加料孔(3)中;加料孔(3)与墩体(1)内的腔孔上端相通。由橡胶材料制成,有柔性、使用安全、耐冲击和碰撞。
文档编号E01F9/011GK2454409SQ0026336
公开日2001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19日
发明者吕葛周 申请人:吕葛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