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多功能公路修复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663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多功能公路修复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路修复车,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多功能公路修复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公路修复车为单一功能,修复一段公路,需开动多辆车,操作麻烦,开支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旋转压力钻、液压支架连成一个整体,液压控制开凿、修复路面,集切割、挖掘、铲平、压实柏油路面为一体,由汽车和纵、横向油缸拖动,既可开凿、又可铺设路面,压实路面的组合式多功能公路修复车。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汽车车厢,安装在车厢上的压力调整块,其结构要点是,旋转压力钻安装在车厢的后端,,与汽车发动机连接,旋转压力钻的钻杆上安装有工作钻头;液压油缸安装在汽车的底盘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车功能齐全,操作方便。液压支架可纵向、横向移动,一车多用,铺路、压面一气哈成。本车结构简单,经济实用。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图3是本实用新型旋转压力钻用钻头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大油缸与拉力油缸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小油缸与拉力油缸的连接示意图。
图6、图7、图8是大油缸用工作头结构示意图。
图9、图10、图11、是小油缸用工作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如图1,旋转压力钻6安装在汽车车厢的后端,旋转压力钻6上安装压力油缸5,与汽车发动机连接。根据工作需要旋转压力钻6的钻杆上可安装各种工作钻头,图2是切割破损路面用的钻头7,图3是压实路面用的压路头8,以及平整路基用的钻头等。车厢的底盘上安装大、小液压油缸4、3,大油缸4设置两对位于车厢的后部,每对大油缸两两相对设置,一个横向连接一拉力油缸9,另一个纵向连接一拉力油缸,这种设置可确保大油缸4横向、纵向移动。根据路面需要在大油缸4的下端可连接如图6、图7、图8所示的压力切割刀11、铲头12、压力辊13。小油缸3设置一对,两个小油缸相对设置,一个横向连接一拉力油缸9,另一个纵向连接一拉力油缸,位于大油缸4的后部。小油缸3分别安装有操纵连杆10,由汽车电机2为小油缸3提供动力。根据路面修复需要,在小油缸3的下端连接图9、图10、图11所示的金属刀片14、15、16。如图8,需压实路面时,将压力辊13分别安装在大、小油缸4、3上,实施压路。为了调整压力,在车厢上安装了压力调整块1,用于调整油缸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工作中,根据路面的实际情况,可在旋转压力钻,大、小油缸4、3上更换工作头,来完成对路面的修复。例如修补破损路面需切割路面时,在旋转压力钻6上安装切割钻头7,来切割破损路面,并取出破损部分。然后换上平整路基的工作头,对路基进行平整。再换上压路钻头8对路基进行加压,如果压力不够,可开动钻机摩擦加压,基础加固后,铺设柏油时,将压力辊8分别对接在大、小油缸上,将路面压平,再用铲平头铲平。
大面积修复首先用旋转压力钻6的切割头7,切割路面的两头,然后在大油缸4上安装压力切割刀11,切割路面,再用铲头12铲出破损路面,再换上清渣头清除灰渣,用修整头休整切割面,用刮平头刮平基础,再将小压力辊安装在小油缸3上压实路基,边缘部分用垂直压力头压实,铺设柏油后用大压力辊压实路面,最后用铲平头铲平。
裂纹修补在小油缸3上安装工作头,在工作头上安装切割刀,小油缸3在横、纵向拉力油缸9和操纵杆10的控制下旋转移动,其动力由汽车发电机2和电动机提供。按裂纹的走向切割出一个沟槽,然后用柏油填实,再用压力辊8滚压,最后用铲平头铲平。
路面翻新路修成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会暴露出路面的缺陷,对这些缺陷的修复,在大油缸4上安装路面翻新用的刮削头,对路面进行处理,铺上柏油,再换上大压力辊将路面压实,可大幅度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多功能公路修复车,包括汽车车厢,安装在车厢上的压力调整块,其特征在于,旋转压力钻安装在车厢的后端,与汽车发动机连接,旋转压力钻的钻杆上安装有工作钻头;液压油缸安装在汽车的底盘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多功能公路修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油缸由大、小油缸组成,分别与工作头连接,其中小油缸与电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多功能公路修复车,其特征在于,大油缸设置为两对,每对大油缸的一个油缸横向连接一拉力油缸,另一个纵向连接一拉力油缸;小油缸设置一对,其中一个横向连接拉力油缸,另一个纵向连接一拉力油缸。
专利摘要一种组合式多功能公路修复车,包括汽车车厢,安装在车厢上的压力调整块,其特征在于,旋转压力钻安装在车厢的后端,与汽车发动机连接,旋转压力钻的钻杆上安装有工作钻头;液压油缸安装在汽车的底盘上。本车功能齐全,操作方便。液压油缸可纵向、横向移动,一车多用,铺路、压面一气呵成。
文档编号E01C23/06GK2700385SQ20042002911
公开日2005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4日
发明者郝杰, 霍楠, 李全瑞 申请人:郝杰, 霍楠, 李全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