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压路机后轮驱动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轮胎压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7665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胎压路机后轮驱动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轮胎压路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弹性变形碾压部件的压路机,具体来说,是一种无桥无 链条驱动方式的轮胎压路机后轮驱动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轮胎压路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全液压轮胎压路机的后轮驱动装置分有桥驱动、无桥有链条
驱动、无桥无链条驱动等几种驱动方式。其中有桥驱动方式的动力传递路线 为,发动机—液压泵-液压马达-驱动桥—链轮链条—后轮;无桥有链条驱动 方式的动力传递路线为,发动机—液压泵—液压马达—減速机—链轮链条—后 轮;无桥无链条驱动方式的动力传递路线为,发动机—液压泵—液压马达—减 速机—后轮。本实用新型中,仅涉及无桥无链条驱动方式的后轮驱动装置及其 压路机。
请参考图1,该图是现有技术中一轮胎压路机后轮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这种后轮驱动装置,具有明显的缺陷。 一是检修、维护困难,减速机3 与轮辋组件9连成一体,在对轮辋组件9维修时需拆下减速机3;两侧的轮胎 4共用一个轮辋组件9,不便于拆装,维修过程复杂,也易造成新的故障。二 是轮胎4更换不便,更换轮胎4时,要从车架IO上拆下水箱11,并拆开后轮 架1上的连接螺栓,再将后轮架1连同后轮驱动装置总成从车架10拆卸下来 后,然后将减速机3机油放出,拆下连接盘2和半轴12等,最后才能拆换轮 胎4,其拆装周期长,劳动强度大。
请参考图2,该图是现有技术中又一轮胎压路机后轮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如图2所示,减速机3通过连接盘2装设于后轮架1上,外侧轮轮辋411 与减速机3的输出端相连,外侧轮轮辋411与内侧4仑轮辋421通过连接件5 相连。内侧轮轮辋421上装设有轴承座6,后轮架1上通过一轴固定座8装设 有轴7,两轴承座6分别支撑于轴7的两端部。这种后轮驱动装置,仍存在不 足,简述如下(1) 如更换、修补左右任意一个内侧轮42的轮胎,需拆开轴固定座8 及左右两个连接件5,整体推出两个内侧轮42;
(2) 如修补左右任意一个外侧轮41的轮胎,需拆开轴固定座8及左右两 个连接件5,整体推出两个内侧轮42,再钻进后轮架1下进行修补;
(3) 如更换左右任意一个外侧轮41的轮胎,需拆开同侧的连接件5、液 压马达13,并拆开同侧连接盘2上连接后轮架1、减速机3输入端的众多螺栓, 在拉出连接盘2后,最后才能推出外侧轮41;
(4) 如更换或修理减速机3,需拆开连接件5,拆开液压马达13,拆开 连接盘2上连接后轮架1、减速机3输入端的众多螺栓,拉出连接盘2,才能 推出外侧4仑41,再拆下减速才几3 。
这种后轮驱动装置,在检修、维护时仍比较费时、费力,从而极大地影响 生产效率。此外,外侧轮41与内侧轮42由连接件5实现动力传递,其中,连 接件5为花键套,轴承座6为外花键。因存在内部间隙,花键副在动力传递中 容易产生冲击,从而影响动力传递的可靠性;而且,花键副制造复杂、成本较 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维护方便的轮胎压路机后轮驱动装 置;在此基础上,还提供一种使用该装置的轮胎压^各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轮胎压路机后轮驱动装置,其技术方案是 包括后轮架、两减速机、两内侧4仑和两外侧轮,所述各减速机的输出端与相应 外侧轮的轮辋连接,所述各内侧轮的轮辋与相应外侧轮的轮辋或减速机连接; 在所迷后轮架的外支架上各i殳置一外滑槽,在所述后4仑架的内支架上各设置一 内滑槽;还设置两滑动安装座及两滑动轴;所述各滑动安装座分别安装一所述 的减速机,并分别滑动连接相应的外滑槽;所述各滑动轴的一端分别支撑相应 内侧轮上设置的轴承座,另一端分别滑动连接相应的内滑槽。
优选地,还设置两过渡连接座及两减速机连接座;所述各过渡连接座分别 安装在一内侧轮轮辋上;所述各减速机连接座分别安装在一减速机上;所述各 过渡连接座和相应的减速机连接座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优选地,所述过渡连接座、减速机连接座均为分体结构。
优选地,相应的过渡连4妄座、轴承座、滑动轴、内侧4仑各组装成一内4仑组 件;相应的滑动安装座、减速机、减速机连接座、外侧轮各组装成一外轮组件。
优选地,所述各内轮组件可在所述内滑槽内沿车轴方向滑动及垂直于车轴
方向滑动;所述各外轮组件可在所述外滑槽内沿垂直于车轴方向滑动。
优选地,在所述各外滑槽上设置有垂直于车轴方向的限位凹槽,所述各滑
动安装座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凹槽对应的限位凸环;或者,所述各外滑槽上设
置有垂直于车轴方向的限位凸环,所述各滑动安装座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环
对应的限位凹槽。
优选地,所述外滑槽、滑动安装座连4^部位的^f黄截面均为方形。 优选地,所述外滑槽、内滑槽均为类"u"型槽,其开口的一侧朝向压路才几后方。
优选地,所述后4仑架在所述各外滑槽、内滑槽的开口处分别设置长压板和
短压板,以便封闭所述各外滑槽、内滑槽;所述长压板与所述后轮架之间、所 述短压板与所述后轮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胎压路机,适用于无桥无链条驱动方式,其使用上述 的轮胎压路机后轮驱动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轮胎压路机后轮驱动装置;设置两个滑动 轴,使两内侧轮以分体形式布置,安装维护时无需将两内侧轮同时推出;后轮 架上设置外滑槽和内滑槽,内侧轮、外侧轮及其组件与后轮架之间均以滑动安 装方式连接,便于其安装、拆卸,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特别地,在其优选技术方案中,可进一步简化安装维护程序,具体是
(1) 如更换或修补左右任意一个内侧轮的轮胎,只需拆开内轮组件中的过 渡连接座及该处短压板,就能整体推滑出该内轮组件;
(2) 如修补左右任意一个外侧轮的轮胎,只需拆开同侧的内轮组件中的过 渡连接座及该处短压板,就能整体滑出该内轮组件,再钻进车架的后轮架下进 行修补;
(3) 如更换左右任意一个外侧轮的轮胎,只需拆开同侧的内轮组件中的过 渡连接座及该侧长压板,就能整体滑出该外轮组件;(4 )如果更换或修理减速机,只需拆开同侧的内轮组件中的过渡连接座及 该侧长压板,就能整体滑出该外轮组件,再拆下减速机,修理时无须拆卸液压 马达。
此外,外侧轮与内侧轮由减速机连接座和过渡连接座连接,两者通过螺栓 连接实现动力传递,其传递方式有效而可靠,且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胎压路机,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安装、维护 方便,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轮胎压路机后轮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2是现有技术中又一轮胎压路机后轮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3是本实用新型轮胎压路机后轮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4是图3中后轮架的结构示意图,相对于图3位置,其在周向上旋转
90。;
图5是图4中A-A剖面的左视图。 图1-5中,有关附图标记^L明如下
1、 后轮架,1-1、外支架,1-2、内支架;
2、 连接盘,21、滑动安装座;
3、 减速机;
4、 轮胎,41、外侧轮,411、外侧轮轮辋,42、内侧轮,421、内侧轮轮
辋;
5、 连接件,51、减速机连接座,52、过渡连接座;
6、 轴承座;
7、 轴,71、滑动轴;
8、 轴固定座;
10、 车架
11、 水箱;
12、 半轴;
13、 液压马达;14、 长压寺反;
15、 短压板;
16、 外滑槽;
17、 内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是,设置两个滑动轴,一端支撑内侧轮上的轴承座, 另 一端滑动连接后轮架上的内滑槽;设置两个滑动安装座,分别安装一减速机, 两个滑动安装座分别与后轮架上的外滑槽滑动连接。由此,使内侧4仑、外侧轮 及减速机分别以分体形式布置,维修或更换内侧轮、外侧轮及减速机时可独立 进行。
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具体说明。
请参考图3,该图是本实用新型轮胎压路机后轮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请同时参考图4、图5,其中,图4是图3中后轮架的结构示意图,相对于图 2位置,其在周向上旋转90。;图5是图4中A-A剖面的左视图。该轮胎压路 机后轮无链条驱动装置,适用于无桥无链条驱动方式,其包括后轮架l、两减 速机3、两内侧轮42和两外侧轮41,其中
后轮架1固定在车架IO上,大致成水平布置;各减速机3的输入端与相 应液压马达13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与相应外侧轮41的轮辋连接;各内侧
各内侧轮42、外侧轮41之间以等间距排列,使得四个后轮受力均匀,以保证 碾压质量。
此外,还包括发动机、以及液压泵、液压马达13等部件,其中,所述各 部件之间可按照现有技术进行连接,在此不再赘述。由此,动力可按照发动机 —液压泵—液压马达—减速机—后轮的路线进行传递,从而实现内、外侧后轮 的无链条驱动。
为了装卸方便,该轮胎压路机后轮无链条驱动装置还设置以下部件,具体 是在所述后轮架1的外支架1-1上各设置一外滑槽16,在所述后轮架1的内 支架1-2上各设置一内滑槽17;还设置,两滑动安装座21,分别安装一所述
8的减速机3,各滑动安装座21滑动连接相应的外滑槽16;两滑动轴71, —端 分别支撑相应内侧轮42上设置的轴承座6,另一端分别滑动连接相应的内滑 槽17。其中
所述外滑槽16、内滑槽17可分别贯穿所述的外支架1-1、内支架1-2,也 可仅设置在所述的外支架1-1、内支架1-2的一侧。优选地,所述外滑槽16设 置在后轮架1的外支架1-1内侧,其距后轮架1的外支架1-1前缘、下缘的距 离均与车轴距后轮架1的外支架1-1前缘、下缘的距离相等;所述内滑槽17 设置在后轮架1的内支架1-2两侧,其距后轮架1的内支架1-2前缘、下缘的 距离均与车轴距后轮架1的内支架l-2前缘、下缘的距离相等。由此,使内侧 轮42、外侧轮41安装位置中心的连线垂直于车体的纵向,保证各后轮安装位 置的准确。
所述滑动安装座21,分别安装一减速机3;各滑动安装座21的连接部滑 动连接相应的外滑槽16。减速机3在滑动安装座21上安装好后,将滑动安装 座21沿垂直于车轴方向横向滑入外滑槽16中,实现减速机3在后轮架1上的 定位;拆卸时,按照相反顺序操作即可。
所述滑动轴71, —端分别支撑相应内侧轮42上设置的轴承座6,另 一端 分别滑动连接相应的内滑槽17。将内侧轮42轮辋与滑动轴71连接后,将滑 动轴71沿垂直于车轴方向横向滑入内滑槽17中,实现滑动轴71及内侧轮42 在后轮架l上的定位;再将滑动轴71及内侧轮42沿车轴方向纵向滑动,以便 内侧轮42与外侧轮41的轮辋或减速机3对接;在对接后,通过连接座将内侧 轮42与外侧轮41或减速机3连接并固定,由此完成内侧轮41、外侧轮41的 装配。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个滑动轴71 ,使两内侧轮42以分体形式布置, 安装维护时无需将两内侧轮42同时推出,由此可以单独对内侧轮42、外侧轮 41、或减速机3进行维修或更换。并且,后轮架1上设置两个外滑槽16和两 个内滑槽17,使得滑动安装座21与后轮架1之间、滑动轴71与后轮架1之 间均以滑动安装方式连接。由于外侧轮41、内侧轮42均可沿垂直于车轴方向 进行横向移动;在维修或更换部件时,只需将滑动安装座21及其组件、滑动 轴71及其组件横向滑出,而无需拆卸众多的螺栓,其安装、拆卸方便,可提
9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采取如下方案
内侧轮42通过连接座与外侧轮41或减速机3连接。优选地,内侧轮42 连接减速机3,其中,连接座由过渡连接座52、减速机连接座51组成过渡 连接座52安装在相应内侧轮42的轮辋上;减速机连接座51安装在相应减速 机3上;过渡连接座52和减速机连接座51之间通过螺4全连接。此种连接方式, 拆装方便、连接牢靠;而且,相对于花键副连接而言,还可防止外侧轮41、 内侧轮42之间连接间隙的沖击,保证动力传递可靠。
其中,所述过渡连接座52、减速机连接座51,可为整体结构,也可为分 体结构。优选地,所述过渡连接座52、减速机连接座51均采用分体结构,可 提高装卸的便捷性。 一般地,过渡连接座52、减速机连接座51均由两个完全 相同的结构组成,两者之间可通过法兰连接。此种结构,便于加工、可降低制 造成本。
特别地,将相应的过渡连4妄座52、轴承座6、滑动轴71、内侧4仑42组装 成内轮组件;同时,将相应的滑动安装座21、减速机3、减速机连4妄座51、 外侧轮41组装成外轮组件。由此,使得各内轮组件、各外轮组件在结构上完 全独立,从而可单独对其维修或更换;也就是说,在维修或更换某一内轮组件 或外轮组件时,无需将另外的内轮组件或外轮组件全部推出,从而有利于提高 装配效率。
为便于装配,使得各内轮组件可在内滑槽17内沿车轴方向滑动,即纵向 滑动;而且,各内轮组件还可在内滑槽17内沿垂直于车轴方向滑动,即横向 滑动;同时,使得各外轮组件可在外滑槽16内横向滑动。在对后轮进行总装
槽16和内滑槽17内,再将内轮组件纵向滑动到与外轮组件的对接位置,最后 再将二者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在各外滑槽16的内壁上设置垂直于车轴方向的限位凹槽,在 各滑动安装座21的外壁上设置与限位凹槽对应的限位凸环。当滑动安装座21 滑入外滑槽16中时,滑动安装座21上的限位凸环嵌入外滑槽16的限位凹槽 之中,由此限制外轮组件在车轴方向的纵向滑动。
10或者,在所述各外滑槽16上设置有垂直于车轴方向的限位凸环,在所述
各滑动安装座21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环对应的限位凹槽。当滑动安装座21 滑入外滑槽16中时,外滑槽16上的限位凸环嵌入16滑动安装座21的限位凹 槽之中,由此也限制了外轮组件在车轴方向的纵向滑动。
此外,还可在外滑槽16、内滑槽17上设置导轨,相应地在滑动安装座21、 滑动轴71上设置导轮;由此,使得外轮组件、内轮组件滑入外滑槽16、内滑 槽17中时更容易,从而减轻劳动强度。
以上实施例中,外轮组件、内轮组件的对接方式是外轮组件固定,内轮 组件移动。当然也可采用相反的方式,即内轮组件固定,外轮组件移动。但后 者相对于前者而言,对液压系统的布局可能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 一般 不使用后一对接方式,而建议采取前一方式,即内轮组件可沿车轴方向纵向 滑动,外轮组件不能在车轴方向纵向滑动。
此外,为了保证外轮组件固定可靠,外滑槽16、滑动安装座21的形状应 进行一定的限制。优选的,外滑槽16、滑动安装座21两者之间连接部位的横 截面均为方形;并且,在该连接位置上,该外滑槽16外壁的尺寸与该滑动安 装座21的内壁尺寸相当。由此,当滑动安装座21滑入外滑槽16后,其在垂 直于车轴方向的横向运动也被限制,从而有利于外轮组件在后轮架1上的定位。
优选地,外滑槽16、内滑槽17均为类"U"型槽其三面封闭, 一面开口, 且开口的一侧朝向压路机后方。由此,外轮组件、内轮组件装配好后,从压路
机后方往前方推至总装位置,最后固定即可。
该种类"U"型槽,其封装也十分方便。优选地,所述后轮架l在各外滑槽 16的开口处"i殳置长压^反14,所述后轮架1在内滑槽17的开口处i殳置短压i反 15;所述长压板14与所述后轮架1之间、所述短压板15与所述后轮架1之间 通过螺栓固定,由此将所述的外滑槽16、内滑槽17封闭。在外滑槽16、内滑 槽17封闭后,滑动安装座21、滑动轴71被固定在后轮架1上,下面进一步 说明
如图3所示,在内轮组件和外轮组件装配完毕后,滑动轴71由所述短压 板15压住,滑动安装座21由长压板14压住,使得外滑槽16、内滑槽17的
ii开口被封闭;然后再通过螺栓将长压板14、短压板15固定在后轮架1上,也 就使得滑动安装座21、滑动轴71被固定在后轮架1上。由此,外轮组件、内 轮组件相对于后轮架l被定位,其不会发生垂直于车轴方向的横向运动。若需 对某一外轮组件或内轮组件进行拆卸,则将相应长压板14或短压板15松开, 在进一步松开相应减速机连接座51 、过渡连接座52之间的连接后,就可将该 外轮组件或内轮组件滑出。此种连接方式,连接可靠、拆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维护过程十分简便,简述如下
如果更换或修补左右任意一个内侧轮42的轮胎,只需拆开该内轮组件中 的过渡连接座52及该处短压板15,整体滑出该内轮组件;
如果修补左右任意一个外侧轮41的轮胎,只需拆开同侧的内轮组件中的 过渡连接座52及该处短压板15,整体滑出该内轮组件,再钻进车架10的后 轮架1下进行修补。
如果更换左右任意一个外侧轮41的轮胎,只需拆开同侧的内库仑组件中的 过渡连接座52及该侧长压板14,整体滑出该外轮组件。
如果更换或修理减速机3,只需拆开同侧的内轮组件中的过渡连接座52 及该侧长压板14,整体滑出该外轮组件,再拆下减速机3进行更换或修理。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拆卸过程进行-说明。
装配时,将过渡连接座52、轴承座6、滑动轴71、内侧轮42等组装成一 个内^^组件,共有两个内轮组件,其中,两个相邻的内轮组件为独立的组件; 将滑动安装座21、减速机3、减速机连接座51、外侧轮41组装成外轮组件, 共有两个外轮组件。在对后轮进行总装配时,将两个外轮组件和两个内轮组件 分别滑入后轮架1上的外滑槽16和内滑槽17内,再将内轮组件沿内滑槽17 的车轴方向纵向移动,直至将外轮组件和内轮组件用螺栓相连,最后分别将长
压板、短压板15压住滑动安装座21、滑动轴71,并用螺栓将长压板14、短 压板15固定在车架10上的后轮架1上。
按照该装配方式,先将后轮驱动装置的各零部件分别作为外轮组件和内轮 组件装配,再将各组件进行总装配,有利于实现部装和流水作业,使后轮的安 装和拆卸变得更简单、灵活,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部装检验和总装检验, 提高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有利于排除故障和维修,降低劳动强度。
12拆卸时,按照上述装配过程的相反顺序操作即可,其拆卸过禾呈同样十分简 便、快捷,在此不再赘述。
使用上述后轮驱动装置的轮胎压路机,适用于无桥无链条驱动方式,其发 动机、以及液压泵、液压马达等部件之间按照现有技术进行连接,在此不再赘 述。该轮胎压路机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安装、维护方便,可提高生产效 率,降低劳动强度,应用前景看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 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 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 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轮胎压路机后轮驱动装置,包括后轮架、两减速机、两内侧轮和两外侧轮,所述各减速机的输出端与相应外侧轮的轮辋连接,所述各内侧轮的轮辋与相应外侧轮的轮辋或减速机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轮架的外支架上各设置一外滑槽,在所述后轮架的内支架上各设置一内滑槽;还设置两滑动安装座及两滑动轴;所述各滑动安装座分别安装一所述的减速机,并分别滑动连接相应的外滑槽;所述各滑动轴的一端分别支撑相应内侧轮上设置的轴承座,另一端分别滑动连接相应的内滑槽。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两过渡连接座及两减 速机连接座;所述各过渡连接座分别安装在一内侧轮轮辋上;所述各减速机 连接座分别安装在一减速才几上;所述各过渡连接座和相应的减速机连接座之 间通过螺栓连接。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过渡连接座、减速机 连接座均为分体结构。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应的过渡连接座、轴承座、 滑动轴、内侧轮各组装成一内轮组件;相应的滑动安装座、减速才几、减速才几 连接座、外侧轮各组装成一外轮组件。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内轮组件可在所述内 滑槽内沿车轴方向及垂直于车轴方向滑动;所述各外轮组件可在所述外滑槽内垂直于车轴方向滑动。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各外滑槽上设置有垂 直于车轴方向的限位凹槽,所述各滑动安装座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凹槽对应 的限位凸环;或者,所述各外滑槽上设置有垂直于车轴方向的限位凸环,所 述各滑动安装座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环对应的限位凹槽。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滑槽、滑动安装座连 4^部位的^f黄截面均为方形。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滑槽、内滑槽均为类 "U"型槽,其开口的一侧朝向压赠4几后方。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架在所述各外滑槽、内滑槽的开口处分别设置长压板和短压板,以便封闭所述各外滑槽、内滑槽; 所述长压板与所述后轮架之间、所述短压板与所述后轮架之间通过螺4全固定。
10、 一种轮胎压路机,适用于无桥无链条驱动方式,其特征在于使用 如权利要求l-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轮胎压路机后轮驱动装置,包括后轮架、两减速机、两内侧轮和两外侧轮,各减速机的输出端与相应外侧轮的轮辋连接,各内侧轮的轮辋与相应外侧轮的轮辋或减速机连接;在后轮架的外支架上各设置一外滑槽,在后轮架的内支架上各设置一内滑槽;还设置两滑动安装座及两滑动轴;各滑动安装座分别安装一减速机,并分别滑动连接相应的外滑槽;各滑动轴的一端分别支撑相应内侧轮上设置的轴承座,另一端分别滑动连接相应的内滑槽。设置两滑动轴,使两内侧轮以分体形式布置,且内侧轮、外侧轮及其组件与后轮架间以滑动安装方式连接,便于安装、拆卸,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使用该装置的轮胎压路机。
文档编号E01C19/26GK201276669SQ20082020798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6日
发明者刘海涛, 吴双生, 辉 裴, 黄宗宁 申请人: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