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主塔爬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9330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桥梁主塔爬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桥梁主塔爬模,所述的桥梁主塔爬模包括:胶合板、木工字梁、横向背楞、连接爪、芯带、芯带插捎、垫板、拼缝背楞及吊钩;所述的胶合板与木工字梁之间用自攻螺钉连接,所述的木工字梁和横向背楞之间通过连接爪、芯带、芯带插捎、垫板及拼缝背楞连接,所述的吊钩与木工字梁之间用钢板和螺栓连接。在所述桥梁主塔爬模制作完成后进入标准段施工时可依靠自身的动力系统爬升而不占用塔吊吊装,大幅度的加快了施工进度,并保证了施工的安全。
【专利说明】桥梁主塔爬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建筑施工爬模技术,特别是关于一种桥梁主塔爬模。
【背景技术】
[0002]对桥梁结构比较高桥墩,在实际施工中,一般有两种常见的施工方式,一种是塔吊配合大钢模板吊装施工,另ー种是钢管脚手架平台组合钢模板,配合卷扬机吊装施工,其中第一种方法具有エ期短、施工难度低等优点,但施工成本比较高,吊装设备要求高;第ニ种方法虽然施工成本比较低、吊装设备要求不高,模板可重复利用,但一次混凝土施工循环长度短,エ期长、施工难度大,最大问题是墩柱外观质量差。
[0003]为了解决现有桥墩爬模技术存在的问题,亟待ー种新的爬模结构及爬模的制作方法。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桥梁主塔爬模,以在所述桥梁主塔爬模制作完成后进入标准段施エ时可依靠自身的动カ系统爬升而不占用塔吊吊装,大幅度的加快施工进度,并保证施工的安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桥梁主塔爬模,所述的桥梁主塔爬模包括:胶合板、木工字梁、横向背楞、连接爪、芯带、芯带插捎、垫板、拼缝背楞及吊钩;所述的胶合板与木工字梁之间用自攻螺钉连接,所述的木工字梁和横向背楞之间通过连接爪、芯带、芯带插捎、垫板及拼缝背楞连接,所述的吊钩与木工字梁之间用钢板和螺栓连接。
[000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胶合板与木工字梁采用所述自攻螺丝与地板钉正面连接。
[000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吊钩的数量为两个。
[0008]在一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吊钩对称设置在木工字梁上两侧。
[000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所述桥梁主塔爬模制作完成后进入标准段施工时可依靠自身的动カ系统爬升而不占用塔吊吊装,大幅度的加快了施工进度,并保证了施工的安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桥梁主塔爬模100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爬模的吊钩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爬模的横向背楞103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爬模的连接爪104的结构示意图;[001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爬模的芯带105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爬模的芯带插捎106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爬模的垫板107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爬模的拼缝背楞108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9 Ca)及图9 (b)为爬模的拼缝示意图;
[0020]图10及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斜拉杆控制爬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桥梁主塔爬模的方法流程图;
[0022]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爬模的操作平台示意图;
[0023]图14为横向背楞摆放步骤及木工字梁组装步骤的实物流程图;
[0024]图15至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爬模的胶合板铺设的过程结构图;
[0025]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爬模的端头木方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爬模的堆放示意图;
[0027]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爬模的吊升状态示意图;
[0028]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爬模的油漆封边示意图;以及
[0029]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爬模的拼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1]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桥梁主塔爬模100,所述的桥梁主塔爬模100包括:胶合板101、木工字梁102、横向背楞103、连接爪104、芯带105、芯带插捎106、垫板107、拼缝背楞108及吊钩109。
[0032]所述的胶合板101与木工字梁102之间用自攻螺钉连接,所述的木工字梁102和横向背楞103之间通过连接爪104、芯带105、芯带插捎106、垫板107及拼缝背楞108连接,所述的吊钩109与木工字梁102之间用钢板和螺栓连接。
[0033]较佳地,所述的胶合板101与木工字梁102采用所述自攻螺丝与地板钉正面连接。
[0034]较佳地,所述吊钩10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吊钩109对称设置在木工字梁上两侧。
[0035]相邻爬模之间直接拼缝时,采用如图9 (a)所示拼缝法;当相邻胶合板之间不能拼在一起吋,则增加拼缝模板,用芯带压住拼缝模板,按如图9 (b)所示的拼缝法。
[0036]较佳地,如图10及图11所示,锚碇为直角处时,阳角处胶合板通过斜拉杆控制,角部模板贴上海绵条,能有效保证模板角部不胀开和漏浆。图10及图11中,1001为斜拉座,1002为斜拉杆。
[0037]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ー种制作图1中的桥梁主塔爬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0038]步骤S1201:横向背楞摆放步骤:根据预定的间距将所述横向背楞并排放置于搭设的平台上,并在所述背楞上标识出定位线,拉准对角线,使得任意两条所述横向背楞构成的长方形对角线相等。[0039]由于墩身截面变化比较大,所以胶合板毎次都需要裁切一部分,这样才能保证墩身四角用拉杆连接紧固不漏浆。
[0040]在步骤S1201之前,还需要进行ー些准备工作,如工具的准备、辅助材料的准备,操作平台的拼装等。
[0041]常用工具有:手电钻、开孔器、钻头、批头、电刨、电锯、曲线锯、锯片、墨斗、铅笔、卷尺、角尺、电锯、靠尺、线坠、油漆刷、灰刀、毛笔、扳手、胶枪、气钉枪、气钉等。
[0042]常用的辅助材料包括:油漆、玻璃胶、原子灰、自攻螺钉、铁钉、钢丝等所用到的材料。
[0043]胶合板的正面需要打自攻螺钉,一般要求平台高度200-400mm,可选用“エ”字钢,或者槽钢搭设平台(如图13所示),操作平台大小根据爬模的大小选择拼装场地。要求操作平台搭设牢固、安全、平稳,对应的各构件平行而且确保在同一水平面上,对角线长度保持—致。
[0044]步骤S1202:木工字梁组装步骤:在所述横向背楞的两端各放置一根木工字梁,在所述木工字梁上标识出定位线,拉准对角线,使两根所述木工字梁构成的长方形对角线相等;将所述两根所述木工字梁的同一端连上ー根细线作为基准线,剰余的所述木工字梁对齐所述基准线排放,并使之与两根所述木工字梁平行;通过所述连接爪将所述木工字梁固定在所述横向背楞上;在固定所述连接爪时,将安装所述吊钩的所述木工字梁的两侧均用所述连接爪连接,并且两侧的所述连接爪要固定在所述木工字梁的内侧,其余的所述连接爪的方向交错放置;最后按图纸尺寸装上吊钩109。特别注意,在选择安装吊钩109的木梁吋,距吊钩孔距离最近的木工字梁腹板指接缝应该大于1.5米。安装所述吊钩时,用ー块钢板和吊钩夹紧所述木工字梁,然后用螺栓固定,钢板的大小尺寸和孔位与吊钩的钢板相同。图14为横向背楞摆放步骤及木工字梁组装步骤的实物流程图。
[0045]步骤S1203:胶合板铺设步骤,包括:步骤1:将第一块所述胶合板的四角打引孔,采用钢钉定位;步骤2:将所述第一块胶合板打引孔,将引孔前端扩大2 — 3mm,用电钻打自攻螺钉;步骤3:将角处的所述钢钉拆下,打自攻螺钉;步骤4:铺第二块所述胶合板,在第ー块所述胶合板与第二块所述胶合板的接缝处涂抹玻璃胶粘合;重复步骤I 一 4。
[0046]胶合板铺设步骤具体实施时,首先要将面板先按照图纸裁好铺到木工字梁上,尺寸有误差时,用手工刨把尺寸找好(如图15所示)。
[0047]然后,将第一块面板四角打引孔,钢钉定位(不要钉太深),如图16所示。
[0048]接着,将此面板引孔定位,打引孔(如图17所示),并将引孔前端扩大2 — 3mm (如图18所示)。
[0049]用电钻打自攻螺钉。
[0050]将4角处钢钉拆下,打自攻螺钉。
[0051]铺第二面板,将接缝处抹玻璃胶,粘合,拼缝紧凑(如图19所示)。以后步骤重复以上步进行操作,直到所有的面板都铺设完成。
[0052]面板全部铺好后,将板面擦干净,去除尘土,将面板表面水分擦干,将调好的原子灰抹于面板螺钉处,刮平。
[0053]另外,在面板铺设步骤中,如果胶合板的长度超过了所述木工字梁的长度,根据超出的尺寸设置端头木方。端头木方的作用是:増加模板顶部的整体刚度,防止混凝土污染模板背面,最重要是防止起吊时木梁跟面板间发生位移(如图20所示)。
[0054]步骤S1204:埋件孔打孔步骤:将预先设定的图纸孔位采用墨斗弹线方法确定孔在模板上的位置,使孔的上下、左右位置偏差在2mm以内。在该埋件孔打孔步骤中,打孔时使电钻与胶合板的面垂直,使得打好的孔无偏斜现象。
[0055]通过上述步骤S1201至步骤S1204,就完成了爬模的制作。
[0056]完成爬模的制作之后,还需要进行堆放、吊升、合模、封边、拼接、紧固等操作,下面简单介绍如下:
[0057]1.爬模的堆放
[0058]组装完成的爬模,需要有规律的堆放在一起。首先,选用ー块平坦、坚实的场地,确保爬模堆放时不会发生傾斜。将第一块爬模面朝上并保持离开地面净高300mm以上,背楞朝下放置平稳,确保水平,不能有晃动余量。然后在面板上放置2-3根长条木方(一般间距为2米),木条长度与爬模长边相近即可,接着放第二块爬摸,一般5、6块为ー堆,如图21所
/Jn o
[0059]2.爬模吊升
[0060]爬模吊升状态下,钢丝绳与面板接触处要垫木块,如图22所示。
[0061]3.爬模合模
[0062]合模前用洗衣粉水清洗面板,清洗面板宜用中等硬度的毛刷刷洗,板面要擦干净,否则面板上的灰尘会沾到混凝土的表面。本エ序在混凝土冲毛之后进行。
[0063]爬模干后,用刷子或干净的毛巾,将爬模表面刷上脱模剂。不要刷太多,严禁流淌,以有油光而无油痕为最佳。保证脱模剂均匀,雨后可再刷一遍脱模剂。检查钢筋是否与爬模拉杆孔、埋件系统相冲突,有冲突的须调整钢筋位置。
[0064]按照施工測量点,焊牢在钢筋上控制爬模间距的定位支撑,一般エ地采用钢筋两侧加混凝土保护层做内撑。
[0065]吊模:起重机吊钩挂好两根钢丝绳,头带卡环,栓在木梁吊钩上。吊车要缓慢起动,在爬模没离开地面时,起动一定要慢。吊车转到指定的位置,缓慢落钩,模板落稳后,将爬模临时栓好,解开吊钩卡环。继续吊下ー块爬摸。
[0066]合模校正:先将爬模边缘用仪器或线坠校正模板的垂直度,并用角尺调整阴阳角爬模的角度,确保垂直度与角度达到设计要求。然后穿好套管、拉杆,拧紧螺母。复查爬摸,调整至符合浇混凝土要求。注意,套管不宜过长,伸出爬模背面20_为佳。
[0067]4.拆模
[0068]浇筑完混凝土后,当混凝土强度达到6MPa时,可以松动对拉螺杆一到ニ扣,当混凝土强度达到IOMPa时可以进行拆摸。拆模时先卸下拉杆螺母,抽出拉杆,堆放在适当位置。卸下芯带,将模板后移或者吊走。如模板内有定位的埋件系统,应先拆卸安装螺栓。
[0069]5.封边
[0070]为了确保爬模的长期周转使用,在切割和钻孔后必须采用含丙烯酸成分的油漆进行封边。要求必须分别封边两次,确保爬模边缘充分吸收油漆(如图23所示)。
[0071]6.爬模之间的拼接
[0072]由于木材是ー种自然资源,不同的含水量,尺寸就有微小的变化。在拼装时,爬模与爬模间的接缝处,应留0.5?Imm的空隙。每隔5块板,接缝可以用海绵胶带2401或硅胶过渡,使爬模在浇筑混凝土并吸收水分后有变形的余地(如图24所示)。
[0073]7.爬模的紧固
[0074]若用螺钉固定,预先钻细孔,固定部位应离边缘20mm,离角25mm。
[0075]通常在紧固螺钉前需在孔上打上环氧树脂或硅胶,再拧紧螺钉,拧入深度应至少保留2-3层薄板(约3-4_)不被穿透。在对混凝土表面有很高要求吋,螺钉头应拧入至模板表面以下2mm,然后用环氧树脂或原子灰充填抹平。
[0076]8.模板的修补
[0077]在清洁后发现爬模表面损伤的部位,不论是表层木质结构损伤还是覆膜损伤,都必须立即进行修补。这样,可以确保爬模经长期周转使用后,还能获得好的浇筑效果。
[0078]修补材料为常用的环氧树脂或腻子。先将爬模损伤部位的松散结构用凿子或砂轮机打磨干净,再将掺有固化剂的树脂或腻子填补伤疤处,待凝固后将表面打磨平整即可。为増大附着力,在固化前可以适当钉几个骑马钉,以确保修补部位贴近原样。
[0079]9.爬模内的水分平衡
[0080]若爬模中的水分含量变化过快(干燥的爬模直接浇筑,或者脱模后在太阳暴晒下过快干燥),可能会使爬模表面因内部水分布不均匀产生细微的暂时不平整现象(借助反光才能观察到)。爬模在经过1-2次浇筑后,爬模内部各处水分渐渐渗透平衡,这类现象便会随之自行消失。
[0081]10.防紫外线辐射
[0082]由于酚醛树脂覆膜长期暴晒会褪色,因此在堆放时避免在阳光下长时间暴晒。当爬模长期不使用时,应将爬模妥善储存。
[0083]11.爬模拼装质量标准
[0084]爬模的质量满足甲方施工要求,拼装成型后,需达到以下标准:
[0085]I)板面对角线误差值小于3.0mm;
[0086]2)相邻爬模高低差±0.5mm,两块爬模拼缝间隙±0.5mm ;
[0087]3)板面平整度±0.5mm,爬模局部变形不应大于1.0 mm ;
[0088]4) 21mm的维萨板倒用30-40次。
[0089]12.对拉螺杆的做法
[0090]墩身爬模对拉长度不大于3.5米时螺杆采用通长的方法,用PVC套管4 32x2和对拉螺杆,拉杆周转使用;在大于3.5米时,采用300mm长的对拉螺杆(内连杆)与エ地自备的由20钢筋焊接,焊接长度大于20公分,内连杆通过锥形接头与IOOOmm长的外连杆相连接,用螺母固定于钢背楞上。
[0091]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桥梁主塔爬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桥梁主塔爬模包括:胶合板、木工字梁、横向背楞、连接爪、芯带、芯带插捎、垫板、拼缝背楞及吊钩; 所述的胶合板与木工字梁之间用自攻螺钉连接,所述的木工字梁和横向背楞之间通过连接爪、芯带、芯带插捎、垫板及拼缝背楞连接,所述的吊钩与木工字梁之间用钢板和螺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主塔爬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合板与木工字梁采用所述自攻螺丝与地板钉正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主塔爬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的数量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梁主塔爬模,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吊钩对称设置在木工字梁上两侧。
【文档编号】E01D21/00GK203429560SQ201320403783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9日
【发明者】韩高茂, 庄国强, 赵余夫, 傅珺, 夏天, 张靓, 鲍廉梵 申请人: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