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墩底大体积混凝土的控温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290008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墩底大体积混凝土的控温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墩底大体积混凝土的控温装置,提供了一种在桥墩墩底的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度控制的装置,包括测温元件和散热管,所述测温元件安装在墩底上方的桥墩壁内,埋设在混凝土中,所述散热管安装在墩底内,埋设在混凝土中。本实用新型工艺简单,装配容易,通过对墩底的温度测量和控制,能够在比较极端的天气中,对桥墩进行保护,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提高桥梁的安全系数。
【专利说明】一种墩底大体积混凝土的控温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墩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在桥墩墩底的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度控制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纵目沟特大桥墩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桥墩形状的抛物线性及墩身高达105m,对桥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较高,墩底所需混凝土体积较大。墩底混凝土数量为1979.5m3,在施工过程中,如何解决混凝土的控温难题直接决定了大桥桥墩的施工质量。采用有效可行的控温设备是保证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的必要手段。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墩底大体积混凝土的控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墩底大体积混凝土的控温装置,包括测温元件和散热管,所述测温元件安装在墩底上方的桥墩壁内,埋设在混凝土中,所述散热管安装在墩底内,埋设在混凝土中。
[0006]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测温元件以四个为一组,连接为方形,每组测温元件安装在桥墩壁内作为一个测温点。
[0007]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散热管以两根为一组,为中部进水两侧出水的形式。
[0008]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散热管为横向流通布置的横向散热管和纵向流通布置的纵向散热管两种,所述横向散热管埋设在混凝土的位置比纵向散热管略高。
[0009]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工艺简单,装配容易,通过对墩底的温度测量和控制,能够在比较极端的天气中,对桥墩进行保护,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提高桥梁的安全系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墩底侧视截面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墩底另一侧视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A-A截面测温元件测点分布图;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B-B截面测温元件测点分布图;
[0014]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散热管的A管道平面布置图;
[0015]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散热管的B管道平面布置图;
[0016]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散热管的立体埋设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0018]参见图1-7的一种墩底大体积混凝土的控温装置,为了解决特大桥桥墩墩底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控温的难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①混凝土内埋设测温元件,准确测定温度混凝土内埋设散热管,降低温度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防止温度过大升降。
[0019]测温元件的测温误差不大于0.30C (25°C环境下);测试范围:-30°C~150°C;绝缘电阻应大于500M--。测试元件安装前,必须在水下Im处经过浸泡24h不损坏;测试元件接头安装位置应准确,固定应牢固,并与结构钢筋及固定架金属体绝热;测试元件的引出线宜集中布置,并应加以保护;测试元件周围应进行保护,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下料时不得直接冲击测试测温元件及其引出线;振捣时,振捣器不得触及测温元件及引出线。墩底混凝土内测温元件布置见图1-4。
[0020]测温记录由指定专人负责温度观测,连续观测时间不得少于15天;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控温速率及环境温度及温度应变的测试,在混凝土浇筑后,每昼夜不少于4次;测量的数据要随时整理、立即分析,发现问题要立即采取措施。
[0021]所述混凝土内埋设散热管,散热管采用采用Φ46Χ3πιπι钢管,管与管之间的连接采用与之配套的接头。散热管间距1.5m。散热管安装完毕后,要进行通水试验,确保通畅且不漏水。散热管内采用流动水散热控温,在开始浇筑混凝土时即通冷水,连续通水15天,水压可根据天气和水化热情况适当调整,应将出水口水温尽量控制在40°C以下。散热管在埋设和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防止堵塞和漏水,使用完毕后应灌浆封孔,出露部分要切除。墩底大体积混凝土内散热管布置见图5-7。
[0022]通过散热,确 保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温升值不宜大于50°C ;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不得大于25°C ;混凝土浇筑体的控温速率不宜大于2°C /d ;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C。
[0023]混凝土在凝结之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裂缝。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在干热或大风天气出现,裂缝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状态。施工中研制的措施:施工时选用干缩值较小早期强度较高的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严格控制水灰比,参加高效减水剂来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和易性,减少水泥及水用量,浇筑混凝土之前将已浇筑面及模板洒水湿润,浇筑后及时覆盖养护,并保持混凝土终凝前表面湿润,在高温和大风天气设置遮阳和挡风设施。
[0024]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施工中后期。
[0025]施工中研制的措施:高温季节浇筑时采用搭设遮阳板等辅助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温升,降低浇筑混凝土的温度。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以利于散热,减小约束。在混凝土内部设置冷却管道,通水冷却,减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并加强混凝土表面温度的监控,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湿润的草帘、麻片等覆盖,并注意洒水养护,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设置保温措施,以防止寒潮袭击。[002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温装置已成功应用于黄韩候铁路工程纵目沟大桥桥墩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施工过程中控温方便、实用,检测结果表明:墩底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保证纵目沟大桥墩底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00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墩底大体积混凝土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温元件和散热管,所述测温元件安装在墩底上方的桥墩壁内,埋设在混凝土中,所述散热管安装在墩底内,埋设在混凝土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墩底大体积混凝土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元件以四个为一组,连接为方形,每组测温元件安装在桥墩壁内作为一个测温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墩底大体积混凝土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以两根为一组,为中部进水两侧出水的形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墩底大体积混凝土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为横向流通布置的横向散热管和纵向流通布置的纵向散热管两种,所述横向散热管埋设在混凝土的位置比纵向散热管略高。
【文档编号】E01D21/00GK203429563SQ201320549636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5日
【发明者】杨小礼, 刘义立, 王路路, 任高峰 申请人:中南大学,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