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排水橡胶地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6748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排水橡胶地垫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排水橡胶地垫,包括方形的地垫本体,所述地垫本体的顶面为踩踏平面,所述地垫本地的底面设有若干排水沟,所述各排水沟相互连通并通至地垫本体边缘。本实用新型在地垫本体的底面设置排水沟并且排水沟连通至地垫本体边缘,那么当水落在地面上时,会随着排水沟迅速流走,不容易造成地面积水,给使用者带来了一定的方便,也对地垫所在外围建筑物带来一定的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地垫防滑。
【专利说明】一种自排水橡胶地垫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垫,特别是涉及一种自排水橡胶地垫。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面上的橡胶地垫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如图1所示,地垫呈方形,顶面和底面均为平面,多块这种类型的地垫拼合使用,若遇到下雨或导致地面积水的情况时,积水会被底面阻挡而无法排走。另一种如图2所示,地垫呈方形并设有若干贯穿上下的孔,这些孔主要是起防滑作用和避免地垫顶面积水,但是在水进入上述的孔后也无法排出,最终水依然积存在地垫内,对于地垫的美观和使用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排出积水的自排水橡胶地垫。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自排水橡胶地垫,包括方形的地垫本体,所述地垫本体的顶面为踩踏平面,所述地垫本地的底面设有若干排水沟,所述各排水沟相互连通并通至地垫本体边缘。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各排水沟纵横交错,使得地垫本体底面形成与地面接触的凸台。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台上设有凹槽。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地垫本体的底面分为中间区域和边缘区域,位于边缘区域的凸台与地垫本体边缘平齐。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设置在中间区域的凸台上。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地垫本体的底面设置排水沟并且排水沟连通至地垫本体边缘,那么当水落在地面上时,会随着排水沟迅速流走,不容易造成地面积水,给使用者带来了一定的方便,也对地垫所在外围建筑物带来一定的保护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2]图1是传统地垫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传统地垫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3和图4所示的自排水橡胶地垫,包括方形的地垫本体I,地垫本体I的顶面为踩踏平面,地垫本地的底面设有若干排水沟2,各排水沟2相互连通并通至地垫本体I边缘。
[0017]如图3所示,各排水沟2纵横交错,使得地垫本体I底面形成与地面接触的凸台3,这些凸台3主要是起了受力的作用。地垫本体I的底面分为中间区域和边缘区域,位于边缘区域的凸台3与地垫本体I边缘平齐,主要是防止人员在边缘位置踩踏后,地垫本体I发生难以逆转的变形而影响其外表质量。
[0018]如图4所示,在中间区域的凸台3上设有圆形的凹槽4,一方面,这些凹槽4在接触地面时起到一定的防滑作用,另一方面,在保证地垫本体I结构的强度的前提下,能够省下一定的原材料,从而节约生产成本。
[0019]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自排水橡胶地垫,包括方形的地垫本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垫本体(I)的顶面为踩踏平面,所述地垫本地(I)的底面设有若干排水沟(2),所述各排水沟(2)相互连通并通至地垫本体(I)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排水橡胶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排水沟(2)纵横交错,使得地垫本体(I)底面形成与地面接触的凸台(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排水橡胶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3)上设有凹槽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排水橡胶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垫本体(I)的底面分为中间区域和边缘区域,位于边缘区域的凸台(3)与地垫本体(I)边缘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排水橡胶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设置在中间区域的凸台(3)上。
【文档编号】E01C11/24GK204000525SQ201420378786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9日
【发明者】郎小丽 申请人:广州市川奥体育设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