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和随其使用的铁路路轨夹锚固装置的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8387发布日期:2018-06-30 00:21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包括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和随其使用的铁路路轨夹锚固装置的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包括铁路路轨(railwayrail)侧柱绝缘体和随其使用的铁路路轨夹锚固装置的组件。
背景技术
:采用弹性路轨紧固夹以固定路轨的铁路路轨紧固组件除了包括向下支撑在铁路路轨的脚(foot)的每侧上的路轨紧固夹之外,还包括用于保持每个铁路路轨紧固夹的某种铁路路轨夹锚固装置。一些路轨紧固夹在平行于路轨的长度轴线的方向上被驱动到路轨上,一些路轨紧固夹被横向地驱动到路轨上。一些横向驱动的夹能够在其不支撑在路轨上的位置上被保持在锚固装置内,例如以便允许在运输到现场之前将路轨紧固组件预装在轨枕上,或者允许由锚固装置承载的侧柱电绝缘体在破损时得到更换。例如在EP0619852和EP0619851以及EP1987199和EP1987198中公开了这种夹和锚固装置。考虑到无碴轨道上的不同轨距和高度,在路轨紧固组件中提供横向和/或垂直的调整是可取的。在如上所述的路轨紧固组件中,其中通过锚固装置将侧柱绝缘体定位在路轨脚的侧面与锚固装置的前壁之间的空间中,可通过改变不同深度的外侧柱绝缘体来提供横向可调整性。不提供横向可调整性的标准系统将在路轨两侧上使用例如8mm侧柱。为了提供每个路轨座约+/-5mm的最大可行的横向调整,增加路轨座两侧上的锚固装置之间的间距,使得在每侧上使用13mm的侧柱。可将这些按照上至18mm和下至8mm的组合进行交换,使得使用的每个组合加起来恒定为26mm。为了以1mm为步长提供+/-5mm的横向调整,需要11个不同的侧柱深度。可通过将不同厚度的垫片引入路轨座中来实现对路轨本身的垂直调整。例如,为了以1mm为步长提供+10mm的高度调整,采用1mm、2mm、3mm和5mm厚的垫片,其能一起被添加以产生上至10mm的任何组合。每个垫片由诸如钢或HDPE的硬质材料制成,并且大致为路轨垫的尺寸和形状。在如上所述的路轨紧固组件中,其中通过锚固装置将侧柱绝缘体定位在路轨脚的侧面与锚固装置的前壁之间的空间中,侧柱绝缘体在从锚固装置到路轨脚边缘的水平上直线穿过,因此路轨紧固组件本身的垂直调整更加复杂。考虑到在这种组件中进行垂直调整,需要提供与一系列不同的侧柱绝缘体联接的具有不同趾高的一系列路轨紧固夹,当其高度变化时,一系列不同的侧柱绝缘体从固定高度的锚固装置向路轨的边缘向上或向下引入。因此,对于每个路轨高度,将需要不同的附加夹和不同的附加侧柱绝缘体。在实践中,通过该方法可获得的高度调整将限于例如+10mm的垂直调整。然而,出于实用原因(例如为了避免花费和复杂性),为每个垂直调整步长提供多个不同的夹变型和多个不同的侧柱绝缘体是不可取的。通过使夹趾高度和侧柱设计中的步长比路轨高度调整中的1mm的步长更粗略,可减少所需的变型数量。通过允许夹趾负载的小的变化以及路轨的边缘处的小的差别步长,可仅提供3个夹变型和3个侧柱变型来覆盖基本范围,同时保持趾负载的可接受的变化和可接受的路轨边缘步长,并且仍然提供10mm的路轨高度范围。然而,仍然存在的问题是,为了提供所有的组合,将需要在3个不同高度的每一个处提供11个不同的侧柱,这给出了33个组合。这些中的每个都必须制造,并且因为许多不同的部分需要处理,所以很难进行后勤处理,并且在实践中很难进行调整。技术实现要素: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第一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和用于保持弹性铁路路轨紧固夹的铁路路轨夹锚固装置的组件,该锚固装置构造成支撑第一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其中:第一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构造成在铁路路轨的脚的直立侧面和邻近路轨脚定位的铁路路轨夹锚固装置的直立承载面之间提供电绝缘承载面,电绝缘承载面由绝缘体的壁的外面提供,并且绝缘体进一步包括连接到壁的内面的构件,该构件具有在相对于承载面基本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到距壁的内面的深度大于或基本等于壁在所述方向上的深度的顶表面;并且铁路路轨夹锚固装置具有直立承载面,其包括构造成邻近路轨脚定位的前壁面、在基本垂直于前壁面的方向上从前壁面偏移锚固装置的深度的十分之一和一半之间的偏移距离的上部中心面,以及从上部中心面延伸以提供用于接收第一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的部分的搁架部分的锚固装置的面向上的表面。横向和/或垂直调整通常实际上仅很少应用。因此,申请人提出,实施本发明的组件简单且使用很少的部件,且将被提供为大多数时间使用的“默认”组件。意图在于将组件的第一侧柱绝缘体(“默认”侧柱绝缘体)安装在开始处以提供+5mm的垂直调整和+0mm的横向调整的“完成”调整位置。利用典型的8mm“默认”侧柱绝缘体,以提供最大5mm的垂直高度调整,这将产生到路轨边缘的向上或向下的非常陡的斜面。路轨夹不能在这种性质的斜面上驱动。然而,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锚固装置的前壁的中心部分被偏移。这与对第一侧柱绝缘体的相应中心部分所进行的以使其更厚的修改一同允许大大减小夹必须向上或向下驱动的最大斜面角度。例如,将锚固装置的中心支承面向后移动26mm,将最大斜面角度从5/8改变为5/34。在一个实施例中,偏移距离在锚固装置的深度的四分之一和一半之间,例如在锚固装置的深度的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之间。在第一侧柱绝缘体中,构件的顶表面距壁的深度理想地基本上是壁的深度的两倍。优选地,构件从其顶表面到其底表面的高度基本上与壁的高度相同。为了适应在由“默认”组件的第一“默认”侧柱绝缘体提供的范围之外的横向和/或垂直调整,实施本发明的组件优选地进一步包括部件套件,其包括第一多个第一侧柱绝缘体部分和第二多个第二侧柱绝缘体部分,其中:第一侧柱绝缘体部分中的任何一个与第二侧柱绝缘体部分中的任何一个可互锁,以形成第二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用于在铁路路轨脚的侧面和邻近路轨脚的铁路路轨夹锚固装置的承载面之间提供电绝缘,代替第一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第一多个的第一侧柱绝缘体部分各自具有外承载侧面,并且在基本垂直于第一侧柱绝缘体部分的外承载侧面所延伸的平面的方向上测量的最大深度上彼此不同;并且第二多个的第二侧柱绝缘体部分各自具有外承载侧面,并且在第二侧柱绝缘体部分的外承载侧面处测量的厚度彼此不同。第一多个中的第一侧柱绝缘体部分的数量不需要并优选地不与第二多个中的第二侧柱绝缘体部分的数量相同。在优选实施例中,在第一多个中有十一个第一侧柱绝缘体部分,并且在第二多个中仅有三个第二侧柱绝缘体部分。通过将侧柱绝缘体分成第一和第二可互连侧柱绝缘体部分,并提供不同深度的一组第一侧柱绝缘体部分,可减少所需的绝缘体部件的总数,以便在期望的范围内提供垂直和横向调整,其中一组第一侧柱绝缘体部分的每一个与不同厚度的一组第二侧柱绝缘体中的每一个可互连。例如,11个不同的第一侧柱绝缘体部分可提供所需的不同横向调整位置,而3个不同的第二侧柱绝缘体部分可提供所需的不同垂直调整组合。当两个元件夹在一起时,其提供所有所需的33个组合,但是仅有(11+3=)14个不同的部件,这不比仅提供横向调整所需的11个多很多。可使用不同的颜色编码来确保一起使用夹和垂直调整元件的正确组合,并且还可使用颜色编码来确保使用横向调整部件的正确组合。以这种方式,还可在检查轨道时提供关于轨道已调整位置以及调整程度的即时视觉反馈。第一侧柱绝缘体部分可成形以提供:用于抵靠铁路路轨夹锚固装置的各自直立承载面定位的上内部承载侧面和下内部承载侧面;用于定位在锚固装置的搁架部分上的底面;用于邻近路轨脚的直立侧面定位的外承载侧面;以及成形为与第二侧柱绝缘体部分配合接合的顶表面部分。第二侧柱绝缘体部分可成形以提供:用于邻近路轨脚的直立侧面定位的外承载侧面;以及成形为与第一侧柱绝缘体部分配合接合的底表面。第一和第二侧柱绝缘体部分中的一个可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突起,第一和第二侧柱绝缘体部分中的另一个可设置有用于接合各自突起的一个或多个对应的孔。例如,孔的一侧可设置有内凸耳或类似结构,在这种情况下,突起可设置有倒钩(例如在其端部处),使得当突起上的倒钩被推过凸耳时,倒钩接合凸耳以防止突起从孔中退出。第二侧柱绝缘体部分可具有顶表面,其被成形为使得其从第二侧柱绝缘体部分的外承载侧面向上或向下倾斜。因此,当这种第二侧柱绝缘体部分与第一侧柱绝缘体部分互锁时,如此形成的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的上表面成形为向上倾斜或向下倾斜的斜面。用作实施本发明的所谓“标准”组件中的“默认”侧柱绝缘体的侧柱绝缘体优选是一部分式的绝缘体,但可以是例如如上所述的两部分式的绝缘体。在优选实施例中,组件的锚固装置被构造成保持横向驱动到铁路路轨上的类型的弹性铁路路轨紧固夹,例如(但不限于)EP0619852或EP1987199中公开的夹。附图说明现在将通过示例的方式参考附图,其中:图1A示出了实施本发明的第一组件的侧视图,图1B示出了实施本发明的第一组件的局部平面图,图1C示出了实施本发明的第一组件的横截面侧视图,该第一组件设计用于1435mm的轨距,包括第一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图1D示出了实施本发明的第二组件的横截面侧视图,其设计用于1445mm的最大轨距,包括第二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图1E示出了实施本发明的第三组件的横截面侧视图,其设计用于1425mm的最小轨距,包括第二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图2示出了在实施本发明的组件中使用的锚固装置的透视图;图3A和图3B分别示出了在实施本发明的组件中使用的第一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的顶部透视图和底部透视图;图4A和图4B分别示出了如在图1D的左手侧和图1E的右手侧所示的在实施本发明的组件中使用的第二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的第一部分的从上方看的前透视图和后透视图,图4C示出了如在图1D的左手侧和图1E的右手侧所示的在实施本发明的组件中使用的第二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的第一部分的从下方看的透视图;图4D和图4E分别示出了如在图1D的右手侧和图1E的左手侧所示的在实施本发明的组件中使用的第二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的可替换的第一部分的从上方看的前透视图和后透视图,图4F示出了如在图1D的右手侧和图1E的左手侧所示的在实施本发明的组件中使用的第二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的可替换的第一部分的从下方看的透视图;图5A和图5D分别示出了如在图1D中所示的在实施本发明的组件中使用的第二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的第二部分的从上方看的前透视图和后透视图,图5G示出了如在图1D中所示的在实施本发明的组件中使用的第二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的第二部分的从下方看的透视图;图5B和图5E分别示出了在实施本发明的组件中使用的第二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的可替换的第二部分的从上方看的前透视图和后透视图,图5H示出了在实施本发明的组件中使用的第二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的可替换的第二部分的从下方看的透视图;以及图5C和图5F分别示出了如在图1E中所示的在实施本发明的组件中使用的第二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的另一可替换的第二部分的从上方看的前透视图和后透视图,图5I示出了如在图1E中所示的在实施本发明的组件中使用的第二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的另一可替换的第二部分的从下方看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A至图1E中所示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铁路路轨紧固组件中的每一个包括一对铁路路轨夹锚固装置3,其用于保持被横向地驱动到铁路路轨2的脚21上的类型的各自的弹性铁路路轨紧固夹。每个铁路路轨夹锚固装置3的邻近路轨脚21的侧面21A的前部支撑被构造为在路轨脚21的直立侧面21A与铁路路轨夹锚固装置3的直立承载面之间提供电绝缘承载面的第一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1'或第二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1。路轨2经由路轨垫8和在一些情况(除了图1C)下的至少一个垫片9支撑在路轨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为混凝土轨枕)7上。所示的组件被设计成允许轨道高度的垂直调整和轨距的横向调整。在该示例中,虽然锚固装置比“标准”形式高5mm,并且5mm垫片作为默认组件的一部分提供,但是采用了侧柱绝缘体和轨夹的不同高度和不同变型的进一步的垫片,以允许从其进行+/-5mm的垂直调整。特别地,如图1A至图1C所示,默认组件将采用“标准”夹和“水平上的(onthelevel)”第一(默认)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1',并且相同的夹和第一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1'将用于相对于此为+1mm和-1mm的调整。提供具有+3.5mm相对趾高的第一改进弹性铁路路轨紧固夹6'和具有向上倾斜的类型的第二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1,以覆盖+2mm至+5mm的调整(参见图1E的组件,其与图1A中的组件相比具有提供+5mm高度调整和-10mm轨距调整的部件),并且针对-2mm至-5mm的调整提供具有-3.5mm相对趾高的第二改进弹性铁路路轨紧固夹6"和具有向下倾斜的类型的另一第二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1(参见图1D的组件,其与图1A中的组件相比具有提供-5mm高度调整和+10mm轨距调整的部件)。图2更详细地示出了铁路路轨夹锚固装置3。铁路路轨夹锚固装置3具有直立承载面,包括构造成邻近于路轨脚21的位置的前壁面301、303、304以及从前壁面301、303、304偏移了偏移距离D的上中心面302。在该实施例中,D大约是在基本垂直于前壁面301、303、304的方向上的铁路路轨夹锚固装置3的深度D0的30%,但可以是铁路路轨夹锚固装置3的深度D0的十分之一和一半之间的任何值。铁路路轨夹锚固装置3具有面向上的表面,其从上中心面302延伸以提供用于接收第一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1'的部分110'或第二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1的部分43的深度为D的搁架部分31。如图3A和图3B所示,一部分式的第一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1'的电绝缘承载面10'由第一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1'的壁100'的外面提供。与现有技术的侧柱绝缘体不同,第一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1'进一步包括连接到壁100'的内面12'的构件110',其具有顶表面11',该顶表面11'在相对于电绝缘承载面10'基本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到距壁100'的内面的深度为d0,该深度d0大于或基本等于壁100'在所述方向上的深度dw。在该实施例中,顶表面距壁100'的内面12'的深度d0大约是壁100'的深度dw的两倍,但深度d0的值取决于锚固装置搁架部分31的深度D。例如,在D为26mm的情况下,在所示的实施例中,d0+dw为39mm,dw为13mm,因此d0为26mm,但是与D类似,d0可变化,例如在10mm至63mm的范围内变化。在图3A和图3B的实施例中,构件110'具有与壁100'的厚度hw基本上相同的厚度h。构件110'的底面15'和壁100'的底部设置有凹槽(rebate)105',以便减少第一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1'的总重量和材料。如图1D和图1E所示,为了允许垂直和横向调整,在组件的非默认版本中,采用两部分式的第二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1。在这种情况下,第二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1的电绝缘承载面由单独形成的可互锁的第一侧柱绝缘体部分4和第二侧柱绝缘体部分5的各自外承载侧面40、50提供。预期第一多个第一侧柱绝缘体部分4和第二多个第二侧柱绝缘体部分5将是可用的,其中第一侧柱绝缘体部分4中的任何一个与第二侧柱绝缘体部分5中的任何一个可互锁,以形成第二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1,第一侧柱绝缘体部分4在基本垂直于外承载侧面40延伸的平面的方向上测量的最大深度d1、d2方面彼此不同,第二侧柱绝缘体部分5在外承载侧面50处测量的厚度t0、t1、t2方面彼此不同。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将与“默认”一部分式的第一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1'一起设置十一个第一侧柱绝缘体部分4和三个第二侧柱绝缘体部分5。在图1D的左侧和图1E的右侧且更详细地在图4A至图4C中示出了被设计用于最大轨距的这种第一侧柱绝缘体部分4中的第一个41。在图1D的右侧和图1E的左侧且更详细地在图4D至图4F中示出了被设计用于最小轨距的这种第一侧柱绝缘体部分4中的第二个42。尽管这里仅示出了两个,但是如上所述,也将提供多个中间尺寸的另外的第一侧柱绝缘体部分。在每种情况下,第一侧柱绝缘体部分4(41、42)被成形以提供:上内部承载侧面41和下内部承载侧面42,用于抵靠铁路路轨夹锚固装置3的各自直立承载面定位;底面43,用于定位在铁路路轨夹锚固装置3的搁架部分31上;外承载侧面40;后壁45;顶表面部分44A、44B,被成形为用于与第二侧柱绝缘体部分5配合接合;以及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47。第一侧柱绝缘体部分的下侧也设置有凹槽46,以节省材料并因此减少重量。在图1D中,且更详细地,在图5A、图5D和图5G中,示出了这种第二侧柱绝缘体部分5中的第一个第二侧柱绝缘体部分51。在图5B、图5E和图5H中示出了这种第二侧柱绝缘体部分5中的第二个第二侧柱绝缘体部分52。在图1E中,且更详细地,在图5C、图5F和5I中,示出了这种第二侧柱绝缘体部分5中的第三个第二侧柱绝缘体部分53。在每种情况下,第二侧柱绝缘体部分5成形为提供用于邻近路轨脚21的直立侧面21A定位的外承载侧面50,以及成形为与第一侧柱绝缘体部分4配合接合并具有减少重量的凹槽53的底表面51。第一个第二侧柱绝缘体部分51在外承载面50处具有厚度t1,其是三者中的最小厚度,并且提供向下的斜面。第二个第二侧柱绝缘体部分52在外承载面50处具有厚度t0,其是三者中的中间厚度,并且提供平坦的上表面。第三个第二侧柱绝缘体部分53在外承载面50处具有厚度t2,其是三者中的最大厚度,并且提供向上的斜面。每个第二侧柱绝缘体部分5的底表面51设置有三个突起521、522、523,并且每个第一侧柱绝缘体部分4的顶表面44设置有用于与各个突起521、522、523接合的三个对应的孔441、442、443。最外孔441和443的各个内壁设置有内凸耳441A、443A,并且每个对应的突起521和523在其端部处设置有倒钩521A、523A,使得当突起上的倒钩被推过凸耳时,倒钩接合凸耳以防止突起从孔中退出。为了确保部件在正确的方向上互锁,最内孔442的边缘成形有用于接收从最内突起522延伸的对应部分522A的凹部442A。如上所述,第一个第二侧柱绝缘体部分51和第三个第二侧柱绝缘体部分53具有各自的顶表面52,其被成形为从第二侧柱绝缘体部分5的外承载侧面50向上或向下倾斜。因此,当这种第二侧柱绝缘体部分5与第一侧柱绝缘体部分4互锁时,如此形成的第二铁路路轨侧柱绝缘体1的上表面成形为向上倾斜或向下倾斜的斜面。能够用于实现各个所需的横向轨距和高度调整的绝缘体和垫片的厚度的示例在下面的表1和表2中示出。表1表2每个路轨座的垂直高度调整(mm)垫片堆厚度+510(5+5)+49(5+4)+38(5+3)+27(5+2)+16(5+1)05-14-23-32-41-5-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