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立体粉尘控制工作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2672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全立体粉尘控制工作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洒水车或移动式喷洒装备,具体为一种全立体粉尘控制工作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及市容市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城市环境卫生建设的需要,及时降低道路扬尘,治理雾霾天气,需要改善空气质量,有必要参考洒水车研究一种专用的除尘工作站。而当前我国在用的普通洒水车式除尘装备主要由前喷后洒、侧排水、高压枪喷射组成,大多用于道路洒水、冲洗,园林绿化灌溉等。对于防治雾霾,喷洒容积太小,改善空气质量效果甚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及时降低道路扬尘,改善雾霾现象的全立体粉尘控制工作站。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立体粉尘控制工作站,包含车体、储水的罐体、升降喷洒装置、前置喷洒装置和泵,所述罐体顶部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喷洒装置安装于升降装置上;所述升降装置为伸缩栏栅结构;所述升降喷洒装置为安装在两根平行的管上的多个喷头。

进一步,所述升降装置包含三组伸缩栏栅,伸缩栏栅的固定端位于罐体的尾部,通过移动伸缩栏栅的伸缩端使升降装置升起或降下。

进一步,所述喷头为活动连接安装,能调整喷头的喷射角度。

进一步,所述罐体内壁涂有防水漆。

进一步,所述罐体尾部还设有洒水炮。

进一步,所述升降喷洒装置通过软管连接所述罐体。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这种全立体粉尘控制工作站参考洒水车,具有前置喷洒抑尘装置和升降雾化降尘装置,车辆静止时升起升降喷洒装置能将水雾投送至30米扬灰层高度,升降喷洒装置降下后可在行驶是进行喷雾作业,确保大区域降尘作业的全面覆盖,带有上下、前后可调喷射旋转角的喷头确保最大的覆盖面积,通过前端双向喷头对路面进行抑尘、同时用举升雾化喷淋对空中细小颗粒进行抓灰降尘,从而形成立体降尘系统,粉尘控制效果可达1300M3,降尘效率95%,可及时有效的降低道路粉尘,改善雾霾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立体粉尘控制工作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升降装置升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1.1-前置喷洒装置,2-罐体,3-升降装置,4-升降喷洒装置。5-喷头,6-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介绍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可以预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结合现有技术的情况下,实施情况可能产生种种变化。

一种全立体粉尘控制工作站,包含车体1、储水的罐体2、升降喷洒装置4、前置喷洒装置1.1和泵,所述罐体2顶部设有升降装置3,所述升降喷洒装置4安装于升降装置3上;所述升降装置3为伸缩栏栅结构;所述升降喷洒装置4为安装在两根平行的管上的多个喷头5。所述升降装置3包含三组伸缩栏栅,伸缩栏栅的固定端位于罐体2的尾部,通过移动伸缩栏栅的伸缩端使升降装置3升起或降下。所述喷头5为活动连接安装,能调整喷头的喷射角度。所述罐体2内壁涂有防水漆。车体1前端的前置喷洒装置1.1为双向喷头,可有效控制和处理路面及路面两侧灰尘,所述罐体2尾部还设有洒水炮。所述升降喷洒装置通过软管6连接所述罐体。

所述泵可以是电磁泵,也可以用液压泵,泵出罐体2的水通过软管6到达升降喷洒装置4,最后经过喷头5雾化喷出。车体1的驾驶室设有微电脑一体化全触控操作平台,操作简单,易学易用。同时具备故障监测功能,能同时监控多个作业点,对车辆状态实现智能化控制。加装的黑匣子功能能对车辆状态、操作过程进行监控、记录,便捷的数据调取和故障判定功能能对车辆检修提供一手数据。在车辆静止时能通过升降装置3将水雾投送至30米扬灰层高度,升降装置3降下后可在行驶是进行喷雾作业,确保大区域降尘作业的全面覆盖。带有上下180°倾角和±10°前后喷射旋转角的高性能喷头确保最大的覆盖面积,通过前置喷洒装置1.1进行路面控尘,通过升降喷洒装置4进行立体降尘,微风下喷雾效果可达1300M3,降尘效率95%,可及时有效的降低道路粉尘,改善雾霾现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