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32671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指中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鼻炎是鼻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其主要特点是炎症持续三个月以上或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间歇期亦不能恢复正常,且无明确的致病微生物,伴有不同程度的鼻塞,分泌物增多,鼻黏膜肿胀或增厚等障碍。根据慢性鼻炎的病理和功能紊乱的程度,可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前者是以鼻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为特征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后者是以黏膜、黏膜下层甚至骨质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增生肥厚为特点的鼻腔慢性炎症。

西医治疗慢性鼻炎一般采用抗炎、抗水肿类药物,喷雾或口服等,例如局部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用于滴入鼻腔的减充血剂、口服小剂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其中,局部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具有抗炎、抗水肿效应,并能促进损伤的纤毛上皮修复,是目前治疗鼻黏膜炎症性疾病的常用药物。

但是,以上西医的治疗方法往往见效虽快,但是往往只能一时缓解症状,极易复发,难以彻底治愈。

目前,中医也有不少治疗慢性鼻炎的处方或中成药,但是治疗效果往往不尽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药丸能够有效治疗慢性鼻炎,不易复发。

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丸,其中,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清半夏2-4、防风8-12、白芷5-7、苍耳8-10、辛夷8-12、荆芥8-12、牡荆叶8-12、木贼5-7、路路通5-7、石菖蒲2-4、鹅不食草5-7、细辛0.5-1.2、沙棘8-10、山药13-15、白扁豆8-10、莲子13-18、炙红芪8-12、巴戟天5-7、肉苁蓉4-6、益智仁5-7、菟丝子8-12、石斛8-12、天门冬5-7、百合13-15、北沙参8-10、龙眼肉13-15以及炼蜜40-80。

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丸中,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清半夏3、防风10、白芷6、苍耳9、辛夷10、荆芥10、牡荆叶10、木贼6、路路通6、石菖蒲3、鹅不食草6、细辛1、沙棘9、山药14、白扁豆9、莲子15、炙红芪10、巴戟天6、肉苁蓉5、益智仁6、菟丝子10、石斛10、天门冬6、百合14、北沙参9、龙眼肉14以及炼蜜60。

一种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丸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清半夏、防风、白芷、苍耳、辛夷、荆芥、牡荆叶、木贼、路路通、石菖蒲、鹅不食草、细辛、沙棘、山药、白扁豆、莲子、炙红芪、巴戟天、肉苁蓉、益智仁、菟丝子、石斛、天门冬、百合、北沙参以及龙眼肉烘干,粉碎,过100-150目筛,得到药粉;

步骤二、将蜂蜜熬制5-15分钟,得到炼蜜;

步骤三、将炼蜜与药粉混合,并和成膏泥状,静止20-40分钟后分制成丸状,即得所述中药丸。

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丸的制备方法中,步骤三中所加炼蜜的量以使所和成的膏泥能够成型且不粘手为准。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中医五行及辨证理论,认为慢性鼻炎的病因为:患者本身素体虚弱,外感风寒,邪气侵垄卫气,而卫气不足以抗其邪,使风寒之邪入内,闭其肺气,肺开窍于鼻,则鼻塞不通或多鼻涕,嗅觉下降,并伴有头痛、头昏、头沉等症。治宜用五行子母相救之法,补脾土以壮其母,使肺气足以抗邪;补肾水以平火,使母不受克;宣发肺气以散其风寒之邪,使鼻窍通,症自消。本发明中,清半夏,化痰、消痞散结、降逆;防风,发散风寒、除湿;白芷,祛风、祛寒、燥湿、通窍止痛;苍耳,散风、通鼻窍;辛夷,味辛、性温、散风寒、通鼻窍;荆芥,散风寒、透疹;牡荆叶,解表化湿、祛痰平喘;木贼,疏风散寒;路路通,祛风活络、利水、通经;石菖蒲,开窍、豁痰、理气、祛湿;鹅不食草,清热止咳、祛风通窍、散瘀消肿;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沙棘,化痰宽胸、补脾健胃、生津止渴;山药,补脾健胃、生津益肺;白扁豆,健脾化湿;莲子,健脾止泻、益肾、宁心安神;炙红芪,补气固表、利尿脱毒;巴戟天,补肾助阳、祛风;肉苁蓉,益精气、滋肾气;益智仁,温脾开胃、暖肾固气;菟丝子,补阳益阴、添精益髓;石斛、天门冬、百合合北沙参,益肺气、养五脏、补虚损;龙眼肉,健脾和胃、补肾养血。

本发明通过以上多种中药的合理配伍,补脾土以壮其母,使肺气足以抗邪;补肾水以平火,使母不受克;宣发肺气以散其风寒之邪,使鼻窍通,慢性鼻炎得以治愈。

本发明根据对临床100例患者观察统计,按照每日2-3丸,每丸5-8克的量进行服用,每5-10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2-5个疗程,对慢性鼻炎治愈率92%以上。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阅本说明书后能够据以实施。

一种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丸,其中,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清半夏2-4、防风8-12、白芷5-7、苍耳8-10、辛夷8-12、荆芥8-12、牡荆叶8-12、木贼5-7、路路通5-7、石菖蒲2-4、鹅不食草5-7、细辛0.5-1.2、沙棘8-10、山药13-15、白扁豆8-10、莲子13-18、炙红芪8-12、巴戟天5-7、肉苁蓉4-6、益智仁5-7、菟丝子8-12、石斛8-12、天门冬5-7、百合13-15、北沙参8-10、龙眼肉13-15以及炼蜜40-80。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清半夏、防风、白芷、苍耳、辛夷、荆芥、牡荆叶、木贼、路路通、石菖蒲、鹅不食草、细辛、沙棘、山药、白扁豆、莲子、炙红芪、巴戟天、肉苁蓉、益智仁、菟丝子、石斛、天门冬、百合、北沙参以及龙眼肉烘干,粉碎,过100-150目筛,得到药粉。

步骤二、将蜂蜜熬制5-15分钟,得到炼蜜。

步骤三、将炼蜜与药粉混合,并和成膏泥状,静止20-40分钟后分制成丸状,即得所述中药丸。

实施例1

1、称取清半夏30克、防风100克、白芷60克、苍耳90克、辛夷100克、荆芥100克、牡荆叶100克、木贼60克、路路通60克、石菖蒲30克、鹅不食草60克、细辛10克、沙棘90克、山药140克、白扁豆90克、莲子150克、炙红芪100克、巴戟天60克、肉苁蓉50克、益智仁60克、菟丝子100克、石斛100克、天门冬60克、百合140克、北沙参90克以及龙眼肉140克,110℃烘干40分钟,粉碎,过100目筛,得到药粉。

2、取枣花蜜650克,文火熬制10分钟,使水分蒸发后剩余500克,即得炼蜜。

3、将炼蜜与药粉混合均匀,和成膏泥状,静置20分钟。

4、将静置后的膏泥用制丸机制成每个为8克湿重的药丸,即得所述中药丸。

按照每日3丸的量进行服用,每5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4个疗程。

实施例2

1、称取清半夏35克、防风110克、白芷65克、苍耳85克、辛夷95克、荆芥110克、牡荆叶110克、木贼65克、路路通65克、石菖蒲35克、鹅不食草55克、细辛8克、沙棘92克、山药145克、白扁豆95克、莲子160克、炙红芪105克、巴戟天65克、肉苁蓉45克、益智仁45克、菟丝子95克、石斛105克、天门冬65克、百合145克、北沙参95克以及龙眼肉150克,120℃烘干30分钟,粉碎,过150目筛,得到药粉。

5、取槐花蜜700克,文火熬制12分钟,使水分蒸发后剩余550克,即得炼蜜。

6、将炼蜜与药粉混合均匀,和成膏泥状,静置25分钟。

7、将静置后的膏泥用制丸机制成每个为6克湿重的药丸,即得所述中药丸。

按照每日2-3丸的量进行服用,每7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6个疗程。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