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夹平移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4881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防夹平移闸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闸,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在红外线对射发生故障时通过机械移位对电机制动,防止闸板夹人、伤人(物)的防夹平移闸。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大型商场、写字楼和金融中心陆续落成。目前应用于商场、写字楼、大厦等公共场合的通道管理设备主要有摆闸、翼闸和平移闸等,根据现有的商场、写字楼、大厦等的环境,相对于其它闸机,平移闸更适合该环境的使用。平移闸主要用红外线对射技术来进行障碍物的识别,当通过的人或物体阻挡红外线对射后实现开门,以防止门扇夹人、伤人(物),但是红外线对射容易受太阳光干扰影响及电子元器件的老化,造成红外线对射不灵敏或误动作,致使门扇会发生夹人、伤人(物)的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红外线对射发生故障时通过机械移位对电机制动,防止闸板夹人、伤人(物)的防夹平移闸。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防夹平移闸,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摆臂结构,所述摆臂结构驱动一闸板作扇形平移,所述摆臂结构由一驱动机构驱动其摆动;所述摆臂结构包括固定在驱动机构驱动端的主动摆臂和轴接在闸板上的从动摆臂,所述主动摆臂与从动摆臂设置为限位移动,还设置有一检测主动摆臂与从动摆臂位移的感应器;所述闸板受物体阻拦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主动摆臂与从动摆臂产生移动,从而感应器检测到位移控制驱动机构停止工作或反向工作。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主动摆臂和从动摆臂分别连接在一弹性机构的二端,所述主动摆臂与从动摆臂位移时压缩弹性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弹性装置为固定在主动摆臂上的复位弹簧座和抵压在从动摆臂上的复位顶杆,所述复位顶杆和复位弹簧座之间弹性压缩有一复位弹簧。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主动摆臂固定在由电机驱动的主动轴上;所述从动摆臂一端轴接在主动轴上,另一端轴接在闸板上,从动摆臂通过至少一螺杆连接在主动摆臂,穿过螺杆的主动摆臂的螺纹孔或/和从动摆臂的螺纹孔设置为向二者相对移动方向的弧形。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主动摆臂的螺纹孔或从动摆臂的螺纹孔上设置有一螺纹孔套,所述螺纹孔套的高度稍高于螺纹孔的深度,所述螺杆由螺纹孔套穿过并紧固。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从动摆臂围绕主动轴设置有多个大于固定螺杆的螺纹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感应器为固定在主动摆臂上的限位开关,所述主动摆臂与从动摆臂产生相对移动时从动摆臂触发限位开关。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摆臂结构为平行设置在机架上的二套。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摆臂结构还连接有一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变形时其弹力力距小于闸板的重力力距。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闸板上连接有一闸板固定座,所述从动摆臂轴接在闸板固定座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摆臂结构主要由主动摆臂和从动摆臂组成,当闸板受物体阻拦时,连接闸板的从动摆臂相对于主动摆臂产生位移,感应器检测到位移后控制电机停止工作或反向工作。本实用新型当红外线对射设备发生故障时能通过机械结构来实现门扇受阻后机械元器件移位,对电机实行制动,达到防止闸板夹人、伤人(物)的效果,形成设备的第二道安全防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摆臂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正常合闸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遇障合闸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正常合闸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遇障合闸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防夹平移闸,参考图1至图6,包括机架20,所述机架20上设置有摆臂结构,所述摆臂结构驱动一闸板19作扇形平移,所述摆臂结构由一带减速箱22的电机21驱动其摆动;所述摆臂结构包括固定在由减速箱22驱动的主动轴24或主动轴1的主动摆臂5和轴接在闸板19上的从动摆臂6,所述主动摆臂5与从动摆臂6设置为限位移动,还设置有一检测主动摆臂5与从动摆臂6位移的感应器12;所述闸板19受物体阻拦时,主动轴24或主动轴1驱动主动摆臂5摆动与从动摆臂6产生移动,从而感应器12检测到位移控制电机21停止工作或反向工作。

本防夹平移闸由于摆臂结构主要由主动摆臂5和从动摆臂6组成,参考图4和图6,当闸板19受物体阻拦时,连接闸板19的从动摆臂6相对于主动摆臂5产生位移,从动摆臂6停止而主动摆臂5在主动轴的驱动下继续摆动,感应器12检测到位移后控制电机21停止工作或反向工作。从而当红外线对射设备发生故障时通过机械结构实现门扇受阻后机械元器件移位,来对电机21实行制动,达到防止夹人、伤人(物)的效果,形成设备的第二道安全防线。

在一实施例的防夹平移闸,请参考图1至图2,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主动摆臂5和从动摆臂6分别连接在一弹性机构的二端,所述主动摆臂5与从动摆臂6位移时压缩弹性装置。从而当障碍物离开后实现主动摆臂5与从动摆臂6的复位。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装置为通过螺丝19固定在主动摆臂5凹槽上的复位弹簧座和抵压在从动摆臂6上的复位顶杆15,复位顶杆15的顶端为宽度稍大于从动摆臂6厚度的U形槽,复位顶杆15的U形槽卡入从动摆臂6,复位顶杆15和复位弹簧座17之间弹性压缩有一复位弹簧16,利用复位弹簧16在障碍物离开闸板19后实现主动摆臂5与从动摆臂6的复位。

在一实施例的防夹平移闸,请参考图1至图2,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主动摆臂5通过法兰3固定在由电机21驱动的减速箱22的主动轴1,主动轴1上设置有法兰固定键2,通过卡簧4使主动摆臂5和从动摆臂6轴接在主动轴1上,从动摆臂6的另一端通过设置在其上的门板轴10轴接在闸板19的闸板座25上,门板轴10上套设有轴承23,从动摆臂通过靠近门板轴10的位置设置有一固定孔,主动摆臂5对应固定孔设置有螺纹孔,一螺杆14通过垫片13穿过螺纹孔和固定孔由防松螺母9固定,主动摆臂5的螺纹孔设置为向主动摆臂5和从动摆臂6二者相对移动方向的弧形。从而当从动摆臂6移障停止时,主动摆臂5螺纹孔的弧形方向摆动一段距离,为了在保证螺杆14与防松螺母9紧固的同时使螺杆14在主动摆臂5的螺纹孔能自由滑动,在螺纹孔内穿设有一螺纹孔套11,螺纹孔套11穿入螺纹孔的高度稍高于螺纹孔的深度,螺杆14由螺纹孔套11穿过并由防松螺母9紧固。

在一实施例的防夹平移闸,请参考图1至图2,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从动摆臂6围绕主动轴1或24设置有多个大于固定螺杆8的螺纹孔,螺纹孔同样穿过有螺纹孔套7,固定螺杆8螺丝固定在法兰3上,从而使整体连接更可靠。

在一实施例的防夹平移闸,请参考图1至图2,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感应器12为固定在主动摆臂5上的限位开关,所述主动摆臂5与从动摆臂6产生相对移动时从动摆臂6触发限位开关。通过机械开关使设备工作更可靠,在其它实施例中,感应器也可为红外开关、超声波开关等非接触式开关。

在一实施例的防夹平移闸,请参考图1至图2,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摆臂结构为平行设置在机架20上的二套。

在一实施例的防夹平移闸,请参考图1至图2,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摆臂结构还连接有一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变形时其弹力力距小于闸板的重力力距。利用弹性装置抵消闸板19施加在主动轴1、24上的重力力距,减少电机21的功率,从而节省电能。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防夹平移闸进行了阐述,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