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边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1444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生态边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态边沟。



背景技术:

边沟是是设置在挖方路基外侧或低路堤的坡脚外侧,用以汇集并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少量表面水的纵向水沟,现在国内大部分公路路堑边沟均采用矩形或者梯形浆砌边沟。

浆砌边沟虽然施工相对简单,但是对于行车视觉美感而言较差,因此人们设计出生态边沟,生态边沟是在满足公路排水功能的基础上,结合生态防护的理念,因地制宜,与眼线的地形地貌、自然环形相协调,以营造更好的公路行车环境。

目前,公开号为CN20531395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生态边沟,它包括收集路面径流的生态边沟本体,所述生态边沟本体的上侧为进水口,底部设有集水系统,所述集水系统的集水孔设置在生态边沟本体的底部且迎着生态边沟本体水流方向布设,所述生态边沟本体从进水口到出水孔依次设有种植土壤层、卵石层、蛭石层和碎石层。

这种具有净化功能的生态边沟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污染物对自然水的影响,保护水体环境以及节约水资源,但是由于其只通过沟本体进行排水,在降水量较多时,受到排水速度的限制,生态边沟来不及排水会使积水溢出,对路面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边沟,其具有能够迅速排水,不易形成较多积水对道路产生影响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生态边沟,包括沟本体,所述沟本体包括素土回填层,素土回填层向下凹陷形成沟道,沟道内设有若干根垂直朝向地面以下延伸的布水管,素土回填层内设有连通至河流的排水管,布水管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其出水口与排水管连通,布水管位于地面以上的位置设有若干个用于引排积水的导水孔。

如此设置,降雨时雨水在生态边沟中的水位逐渐上升,当降水量较小时,雨水先从布水管的侧面设置的导水孔排入布水管中,再从渗水口中向周围土壤中排放,降水量逐渐增大时,汇集的雨水可以从布水管的进水口进入排水管中,并且从排水管中排放到河流中,减小沟道的排水压力,在降水量较大而排水管溢满无法对积水进行排放时,沟本体中的积水水位升高,整个沟本体可以作为雨水的排放通道,同时素土回填层也可以吸收一部分积水,从而进一步增加排水的速率,减少积水的量,降低积水对路面和路基产生的影响。

进一步设置:所述布水管上设有雨帽,雨帽通过环绕布水管设置的若干根固定杆固定在进水口上。

如此设置,由于布水管的进水口是朝向上方设置的,因此在使用时容易有石子、落叶等杂质从进水口中进入布水管,会造成布水管和排水管的堵塞,设置雨帽可以将石子和落叶阻挡在进水口外,而固定杆的设置将雨帽和进水口隔开一定的距离,如此不妨碍进水口的排水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排水管上沿着其延伸方向设有若干个渗水口。

如此设置,当降水量较大,排水管中积水过多时,将所有积水都排入河流中会导致河流负担过重,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因此在排水管上开设渗水口可以使积水在排往河流的途中通过渗水口向土质层中渗出,从而分担大部分积水排放的压力,并且还能为土质层提供水分,保持土壤的湿润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渗水口沿着排水管分布有对称垂直面设置的两排,两排渗水口之间构成120°夹角。

如此设置,降水量较大时,难免会有少许泥沙从进水口中进入排水管,如果渗水口设置在排水管的正下方,长时间使用后这些泥沙会将渗水口堵塞,造成排水管渗水的阻碍,将渗水口设置成对称的两排且形成120°夹角,可以使泥沙淤积在管道的底部,在不妨碍渗水口渗水效果的情况下延长排水管上渗水口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设置:所述渗水口和导水孔外均包覆有至少三层土工格栅。

如此设置,由于渗水口埋设在土壤中,而导水孔距离素土回填层较近,在降水量较多时外部的泥沙容易进入导水孔中,造成导水孔的堵塞,妨碍整个生态边沟的排水效果,因此设置至少三层土工格栅可以防止泥沙阻碍导水孔和渗水口,达到更为良好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沟本体靠近公路的路基一侧设有若干层防渗土工布。

如此设置,由于素土回填层会吸收很大部分的积水,因此素土回填层经常保持湿润,而过多的水分会侵蚀路基,造成路基的损坏,因此在路基与沟本体之间设置防渗土工布可以防止素土回填层中的积水侵蚀路基,防止路基的损坏。

进一步设置:所述布水管的排水口上包覆有过滤层。

如此设置,降水量过大并且在沟道中形成高水位的积水时,积水中容易带有过多的砂石,此时积水从进水口进入排水管中会导致过多的泥沙堆积,容易造成管道的堵塞,设置过滤层可以将这些泥沙阻挡在外,从而延长排水管堵塞的时间,增加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设置:所述渗水口呈圆台形状设置,其直径大的一端靠近布水管中心设置。

如此设置,由于需要从管道内向外侧排水,将渗水口设置成圆台形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土质层中向管道内渗水,同时可以增加排水时渗水口处的压强,从而增加排水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排水管为波纹管,渗水口位于波纹管的波峰上。

如此设置,排水管为波纹管,管内的水会先充满波峰处的孔隙,而渗水口位于波峰,渗水管内的水在水压的作用下向外渗透,处于波峰处的渗水口有利于内部水分的排出,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外界水的进入,其次波纹管的波纹结构有效的提高了其外压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沟道的表面设有绿化带层。

如此设置,绿化带层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增加整个城市的环保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优化公路的行车环境,提升公众的行车体验,同时绿化带中的植物可以消耗大量的积水,达到更为良好的排水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当降水量较小时,雨水先从布水管的侧面设置的导水孔排入布水管中,再从渗水口中向周围土壤中排放,降水量逐渐增大时,汇集的雨水可以从排水管中排放到河流中,在降水量较大而排水管溢满无法对积水进行排放时,整个沟本体可以作为雨水的排放通道,从而进一步增加排水的速率,减少积水的量,降低积水对路面和路基产生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A-A处的剖面图;

图3是排水管的剖面图。

图中,1、沟本体;2、素土回填层;21、沟道;3、布水管;31、进水口;32、出水口;33、导水孔;34、雨帽;35、固定杆;36、过滤层;4、排水管;41、渗水口;5、土工格栅;6、防渗土工布;7、波峰;8、绿化带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生态边沟,如图1所示,其包括沟本体1,沟本体1的左侧是路基,路基上方为路面,路基与沟本体1之间设有若干层防渗土工布6,由于沟本体1中含水量较多,防渗土工布6的设置可以防止沟本体1中的水渗透进路基中导致路基的损坏。

如图1所示,沟本体1中间位置向下凹陷,形成弧形的沟道21,沟道21中可以积攒一定量的积水并且顺着沟道21的方向排出,沟道21中心设置有若干根布水管3,布水管3沟本体1下方延伸,布水管3的上端是进水口31,下方是出水口32,沟本体1的底部埋设有排水管4,布水管3的出水口32与排水管4连通。

如图1和图2所示,布水管3顶部设有雨帽34,雨帽34通过环绕进水口31设置的若干根固定杆35固定在进水口31的顶部,雨帽34可以防止落叶等杂质直接进入进水口31,导致布水管3和排水管4的堵塞,布水管3位于沟道21上方的位置上设置有若干个导水孔33,当积水的量不足以淹没进水口31时可以从导水孔33中进入布水管3内,并且通过底部的排水口排出,导水孔33外包覆有至少三层土工格栅5,可以防止周围的泥沙堵塞导水孔33,进水口31处设有过滤层36,可以将杂物隔离。

参见图1和图2,排水管4延伸到河流中,其上还设有两排渗水口41,渗水口41对称设置,并且它们之间构成的夹角为120°,同时在排水管4的底部留有空间,可以用来淤积泥沙,防止渗水口41的堵塞,与导水孔33外相同,渗水口41外侧包覆有至少三层土工格栅5,可以防止土质层中的泥沙堵塞住渗水口41。

如图1和图2所示,素土回填层2的表面上设有绿化带层8,素土回填层2可以吸收大量的积水,并且绿化带层8中的植物也可以对其进行辅助的吸收,将水通过素土回填层2、排水管4的排水作用和渗水作用,就能够达到很好的排水效果,不容易积攒大量的积水,减少积水对路面的损坏。

参见图1和图2,排水管4为波纹管,渗水口41位于波纹管的波峰7上,波峰7处能够积存较多的水,积水可以形成较大的压力并从渗水口41中向外排出,渗水口41整体呈圆台形状,其截面为梯形,渗水口41直径小的一端朝向土质层设置,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土质层中水流到排水管4中。

当降水量较大时,可以现在沟道21内积存形成水流,然后通过导水孔33和进水口31将积水从布水管3排入排水管4中,通过排水管4将积水排入河流中,同时排水管4中的渗水口41将大部分积水渗透到土质层中,进一步降低积水的存积,达到更为良好的排水效果。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