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柄的金属筒体植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00111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梳柄的金属筒体植粒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梳柄的金属筒体植粒机,包括操作平台、植毛颗粒承载板、筒体转动机构及植毛颗粒转移机构,使用时,预先在植毛颗粒承载板的容置槽中放满植毛颗粒,植毛颗粒转移机构向下移动,取物针插取植毛颗粒承载板上的一排植毛颗粒并向上移动,植毛颗粒转移机构再次向下移动,将取物针上的植毛颗粒对应插入筒体的一排通孔中,第二气缸驱动连接板带动取物针向上移动,同时,第一气缸并不运行,从而使压板将取物针上的植毛颗粒压置在筒体的通孔中,完成一排植粒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植粒机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植粒效率,且上述过程在控制程序的控制下完成,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避免了漏植现象的发生,有效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专利说明】
梳柄的金属筒体植粒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发梳的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梳柄的金属筒体植粒机。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城市化、科技化、人性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形象,越来越多的女生喜欢烫bobo头和卷发梨花头。由于经常去造型店花费不菲,所以目前很多人会自己购买造型用的圆梳。授权公告号为CN202874241U的中实用新型专利《圆梳》(申请号:CN201220533479.1)即披露了一种这样的结构,其包括梳齿、梳架和手柄,梳架采用金属材质,梳架为中空设计,梳架上设有多个立体通风小气孔,梳齿间隔排列在梳架上,梳齿采用陶瓷材质,在梳齿上设有猪鬃毛。
[0003]目前在类似的圆梳中,一般都包括一个筒体a,如图1所示,筒体a上间隔布置有多个通孔al,如果筒体a采用塑料材质,则猪鬃毛可以成束的直接插置在通孔al中并固定;而如果筒体a采用如专利CN202874241U中的金属材质,则猪鬃毛无法直接插置在筒体a上,需要预先在筒体a的通孔al种植如图2所示的植毛颗粒b,该植毛颗粒b具有能穿过通孔al并与通孔al内壁相匹配的本体bl及设于本体bl顶部与筒体a上表面相卡的凸圈b2,本体bl上开有上端口露出凸圈b2上的植毛孔b3。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人工方式将植毛颗粒b种植在筒体a上,而由于筒体a上通孔al数量较多,人工种植速度极慢,且由于人为因素的存在,很容易存在漏植现象,即有的通孔中未种植植毛颗粒,这样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梳子的生产效率,也导致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较差。
[0004]因此,提供一种梳柄的金属筒体自动植粒机显得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稳定性的梳柄的金属筒体植粒机。
[0006]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梳柄的金属筒体植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操作平台,该操作平台上设置有能在操作平台上前后、左右移动的第一托板;
[0008]植毛颗粒承载板,设于所述第一托板上,该承载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放置植毛颗粒的容置槽,各容置槽在承载板上成排排列且各排容置槽的数量与筒体上的各排通孔的数量相对应;
[0009]筒体转动机构,设于所述第一托板上,包括第一电机及用于承载筒体的转筒,所述转筒连接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筒体可脱卸的套置于转筒外周并位于植毛颗粒承载板的前侧或后侧;以及
[0010]植毛颗粒转移机构,能上下移动的设于操作平台上方,包括竖直布置的取物针及能上下移动的设于该取物针上的压板,所述取物针向下移动插入植毛颗粒承载板上的植毛颗粒中,所述取物针向上移动带动植毛颗粒向上移动,所述取物针再次向下移动将植毛颗粒插入筒体的通孔中,所述取物针再次向上移动在压板作用下将植毛颗粒留置在筒体的通孔中。
[0011]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托板通过一位置调整机构能前后、左右移动的设于操作平台上。
[0012]具体的,所述的位置调整机构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托板、第二滑轨、第二电机及第三电机,所述第一滑轨设于操作平台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托板设于第一滑轨上并下表面具有与第一滑轨导向配合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二托板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滑轨在第二托板上方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与第一滑轨垂直布置,所述第一托板设于该第二滑轨上并下表面具有与第二滑轨导向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三电机与第一托板驱动连接。由于筒体上的每排通孔的位置并不是相互对齐的,因此,在对每一排筒体的通孔进行植粒时都需要对筒体及植毛颗粒承载板的位置进行微调,采用上述结构,即可实现筒体及植毛颗粒承载板位置的微调。
[0013]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操作平台上开设有位于第二托板下方的长孔,所述的第二电机设于操作平台下方并输出轴沿长孔的长度方向布置于长孔下方,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的操作平台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中部设置有第一丝杆,对应的,所述第二托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一向下延伸并穿过长孔的第一连接件,该第一连接件上具有与第一丝杆相匹配的第一丝套。采用上述结构,便于通过第二电机实现第二托板的左右移动,且上述结构设计也为电机的安装节约了空间,使植粒机整体结构紧凑、简洁。
[0014]优选地,所述第二滑轨通过支撑块支撑在第二托板上方,所述第一托板与第二托板之间形成有一安装空间,所述第三电机设于该安装空间中。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二托板上,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中部设置有第二丝杆,对应的,所述第一托板下表面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二连接件,该第二连接件上具有与第二丝杆相匹配的第二丝套。采用上述结构,便于通过第三电机实现第一托板的前后移动,并使植粒机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托板上设置有竖直并间隔布置的第一竖板、第二竖板,该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的内侧分别对应形成有一滑轨,对应的,所述植毛颗粒承载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该滑轨导向配合的滑槽,所述植毛颗粒承载板可脱卸的设于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之间。采用上述结构,便于更换植毛颗粒承载板,实现连续生产。
[0016]进一步优选,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之间还设置有能对植毛颗粒承载板起到承托作用的顶杆。在取物针插入植毛颗粒承载板上的植毛颗粒中时会对植毛颗粒承载板产生一定的压力,设置上述顶杆可确保植毛颗粒承载板始终处于水平状态,确保取物针均能稳定的取走植毛颗粒。
[001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机包括电机本体、主动轮、从动轮、皮带及传动轴,所述电机本体设于第一托板的一侧,所述主动轮连接于电机本体的输出轴上,所述从动轮设于主动轮一侧并通过皮带与主动轮连接,所述传动轴设于从动轮上,所述的转筒连接于传动轴上。本发明的第一电机采用步进电机,主动轮、从动轮、皮带的设置便于对转筒连接的松紧度进行调整,使用更加方便。
[0018]在上述各方案中,所述转筒上开有沿长度方向布置的长槽,该长槽与所述筒体上的各排通孔相对应,所述转筒的一端还设置有能防止筒体相对于转筒周向转动的限位凸起。上述长槽的设置便于为植毛颗粒的种植提供空间,而限位凸起的设置可确保植粒过程中筒体不发生移动,植粒位置准确。
[0019]在上述各优选方案中,所述操作平台上设置有一高于转筒的支架,该支架上设置有一支座,该支座上设置有能驱动植毛颗粒转移机构上下移动的第一气缸,该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朝下布置。
[0020]具体的,所述植毛颗粒转移机构包括连接架、第二气缸、连接板及所述的取物针和压板,所述连接架为回字形并设于第一气缸下方,所述第二气缸设于连接架的边框中并活塞杆朝下布置,所述连接板设于第二气缸活塞杆上,所述取物针间隔布置于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架的下边框构成所述的压板,该压板上开有供取物针穿过的通孔。采用上述结构,以将取物针上的植毛颗粒留置在筒体上,完成植粒过程。
[002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梳柄的金属筒体植粒机包括操作平台、植毛颗粒承载板、筒体转动机构及植毛颗粒转移机构,使用时,预先在植毛颗粒承载板的容置槽中放满植毛颗粒,植毛颗粒转移机构向下移动,取物针插取植毛颗粒承载板上的一排植毛颗粒并向上移动,第一托板带动筒体转动机构与取物针对准,植毛颗粒转移机构再次向下移动,将取物针上的植毛颗粒对应插入筒体的一排通孔中,第二气缸驱动连接板带动取物针向上移动,而与此同时,第一气缸并不运行,从而使压板将取物针上的植毛颗粒压置在筒体的通孔中,待取物针与植毛颗粒完全脱离后,第一气缸再驱动连接架整体向上移动,离开转筒,完成一排植粒工作,植粒过程继续,筒体转动机构不断将筒体转动至需要植粒的位置,从而实现筒体的连续植粒;与现有技术中的人工组装过程相比,本发明的植粒机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植粒效率,且上述过程在控制程序的控制下完成,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有效避免了漏植现象的发生,有效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发明【背景技术】中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发明【背景技术】中植毛颗粒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图3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图4的部分分解图;
[0027]图6为图3中植毛颗粒承载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图3中筒体转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图3中植毛颗粒转移机构结构示意图;
[0030]图9为图8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2]如图3?9所示,本实施例的梳柄的金属筒体植粒机包括操作平台1、植毛颗粒承载板2、筒体转动机构3、位置调整机构4及植毛颗粒转移机构5。在本实施例中,以图3中A方向为前方,以B方向为后方,以C方向为左方,以D方向为右方。
[0033]本实施例的植粒工作在操作平台I上完成。操作平台I上设置有能在操作平台I上前后、左右移动的第一托板11,该第一托板11通过位置调整机构4能前后、左右移动的设于操作平台I上。由于筒体a上的每排通孔al的位置并不是相互对齐的,因此,在对每一排筒体a的通孔al进行植粒时都需要对筒体及植毛颗粒承载板的位置进行微调,使二者相互对应,采用上述结构,即可实现筒体a及植毛颗粒承载板2位置的微调。
[0034]具体的,如图4、5所示,位置调整机构4包括第一滑轨41、第二托板42、第二滑轨43、第二电机44及第三电机45,第一滑轨41设于操作平台I的上表面上,第二托板42设于第一滑轨41上并下表面具有与第一滑轨41导向配合的第一滑块421,第二电机44与第二托板42驱动连接。操作平台I上开设有位于第二托板42下方的长孔12,第二电机44设于操作平台I下方并输出轴沿长孔12的长度方向布置于长孔12下方,第二电机44的输出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441固定的操作平台I的下表面上,第二电机44的输出轴中部设置有第一丝杆442,对应的,第二托板4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一向下延伸并穿过长孔12的第一连接件422,该第一连接件422上具有与第一丝杆442相匹配的第一丝套443。第二滑轨43在第二托板42上方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与第一滑轨41垂直布置,第一托板11设于该第二滑轨43上并下表面具有与第二滑轨43导向配合的第二滑块111,第三电机45与第一托板11驱动连接。第二滑轨43通过支撑块431支撑在第二托板42上方,第一托板11与第二托板42之间形成有一安装空间40,第三电机45设于该安装空间40中。第三电机45的输出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451固定在第二托板42上,第三电机45的输出轴中部设置有第二丝杆452,对应的,第一托板11下表面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二连接件,该第二连接件上具有与第二丝杆452相匹配的第二丝套。
[0035]如图6所示,植毛颗粒承载板2设于第一托板11上,该承载板2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放置植毛颗粒b的容置槽21,各容置槽21在承载板2上成排排列且各排容置槽21的数量与筒体a上的各排通孔al的数量相对应。第一托板11上设置有竖直并间隔布置的第一竖板13、第二竖板14,该第一竖板13与第二竖板14的内侧分别对应形成有一滑轨15,对应的,植毛颗粒承载板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该滑轨15导向配合的滑槽22,植毛颗粒承载板2可脱卸的设于第一竖板13与第二竖板14之间,植毛颗粒承载板2能从滑轨15的一侧滑入第一竖板13与第二竖板14之间,当一块植毛颗粒承载板2使用完毕后可更换新的植毛颗粒承载板2。第一竖板13与第二竖板14之间还设置有能对植毛颗粒承载板2起到承托作用的顶杆15。在植毛颗粒转移机构5移取植毛颗粒承载板2上的植毛颗粒b时会对植毛颗粒承载板2产生一定的压力,设置上述顶杆15可确保植毛颗粒承载板2始终处于水平状态,确保植毛颗粒转移机构5能稳定的取走植毛颗粒b。
[0036]如图7所示,筒体转动机构3设于第一托板11上,筒体转动机构3包括第一电机31及用于承载筒体a的转筒32。转筒32连接于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上,筒体a可脱卸的套置于转筒32外周并位于植毛颗粒承载板2的后侧。具体的,第一电机31采用步进电机,第一电机31包括电机本体311、主动轮312、从动轮313、皮带314及传动轴315,电机本体311设于第一托板11的一侧,主动轮312连接于电机本体311的输出轴上,从动轮313设于主动轮312—侧并通过皮带314与主动轮312连接,传动轴315设于从动轮313上,转筒32连接于传动轴315上。主动轮312、从动轮313、皮带314的设置便于对转筒32连接的松紧度进行调整,使用更加方便。转筒32上开有沿长度方向布置的长槽321,该长槽321与筒体a上的各排通孔al相对应,转筒32的一端还设置有能防止筒体a相对于转筒32周向转动的限位凸起322。上述长槽321的设置便于为植毛颗粒b的种植提供空间,而限位凸起322的设置可确保植粒过程中筒体a不发生移动,植粒位置准确。
[0037]如图8、9所示,植毛颗粒转移机构5能上下移动的设于操作平台I上方,包括竖直布置的取物针51及能上下移动的设于该取物针51上的压板52,取物针51向下移动插入植毛颗粒承载板2上的植毛颗粒b中,取物针51向上移动带动植毛颗粒b向上移动,取物针51再次向下移动将植毛颗粒b插入筒体a的通孔al中,取物针51再次向上移动在压板52作用下将植毛颗粒b留置在筒体a的通孔al中。具体的,操作平台I上设置有一高于转筒32的支架6,该支架6上设置有一支座61,该支座61上设置有能驱动植毛颗粒转移机构5上下移动的第一气缸63,该第一气缸63的活塞杆朝下布置。植毛颗粒转移机构5包括连接架53、第二气缸54、连接板55及上述取物针51,连接架53为回字形并连接于第一气缸63的活塞杆上,第二气缸54设于连接架53的边框中并活塞杆朝下布置,连接板55设于第二气缸54活塞杆上,取物针51间隔布置于连接板55上,连接架的53下边框构成压板52,该压板52上开有供取物针51穿过的通孔521。
[0038]使用本实施例的植粒机时,预先在植毛颗粒承载板2的容置槽21中放满植毛颗粒b,该过程虽然为人工完成,但并不复杂,直接将植毛颗粒承载板2插入放有植毛颗粒的存储器中用手在植毛颗粒承载板2上不断抚平即可快速完成植毛颗粒b的放置;植毛颗粒转移机构5在第一气缸63的驱动下向下移动,取物针51插取植毛颗粒承载板2上的一排植毛颗粒b后在第一气缸63的驱动下向上移动,第一托板11带动筒体转动机构3移动至筒体a上的待植粒通孔al与取物针51对准,植毛颗粒转移机构5在第一气缸63的驱动下再次向下移动,将取物针51上的植毛颗粒b对应插入筒体a的一排通孔al中,第二气缸54驱动连接板55带动取物针51向上移动,而与此同时,第一气缸63并不运行,从而使压板52将取物针51上的植毛颗粒b压置在筒体a的通孔al中,待取物针51与植毛颗粒b完全脱离后,第一气缸61再驱动连接架53整体向上移动,离开转筒32,完成一排植粒工作,植粒过程继续,筒体转动机构3不断将筒体a转动至需要植粒的位置,从而实现筒体a的连续植粒。
【主权项】
1.一种梳柄的金属筒体植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操作平台,该操作平台上设置有能在操作平台上前后、左右移动的第一托板; 植毛颗粒承载板,设于所述第一托板上,该承载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放置植毛颗粒的容置槽,各容置槽在承载板上成排排列且各排容置槽的数量与筒体上的各排通孔的数量相对应; 筒体转动机构,设于所述第一托板上,包括第一电机及用于承载筒体的转筒,所述转筒连接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筒体可脱卸的套置于转筒外周并位于植毛颗粒承载板的前侧或后侧;以及 植毛颗粒转移机构,能上下移动的设于操作平台上方,包括竖直布置的取物针及能上下移动的设于该取物针上的压板,所述取物针向下移动插入植毛颗粒承载板上的植毛颗粒中,所述取物针向上移动带动植毛颗粒向上移动,所述取物针再次向下移动将植毛颗粒插入筒体的通孔中,所述取物针再次向上移动在压板作用下将植毛颗粒留置在筒体的通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梳柄的金属筒体植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板通过一位置调整机构能前后、左右移动的设于操作平台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梳柄的金属筒体植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置调整机构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托板、第二滑轨、第二电机及第三电机,所述第一滑轨设于操作平台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托板设于第一滑轨上并下表面具有与第一滑轨导向配合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二托板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滑轨在第二托板上方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与第一滑轨垂直布置,所述第一托板设于该第二滑轨上并下表面具有与第二滑轨导向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三电机与第一托板驱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梳柄的金属筒体植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上开设有位于第二托板下方的长孔,所述的第二电机设于操作平台下方并输出轴沿长孔的长度方向布置于长孔下方,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的操作平台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中部设置有第一丝杆,对应的,所述第二托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一向下延伸并穿过长孔的第一连接件,该第一连接件上具有与第一丝杆相匹配的第一丝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梳柄的金属筒体植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轨通过支撑块支撑在第二托板上方,所述第一托板与第二托板之间形成有一安装空间,所述第三电机设于该安装空间中;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二托板上,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中部设置有第二丝杆,对应的,所述第一托板下表面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二连接件,该第二连接件上具有与第二丝杆相匹配的第二丝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梳柄的金属筒体植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板上设置有竖直并间隔布置的第一竖板、第二竖板,该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的内侧分别对应形成有一滑轨,对应的,所述植毛颗粒承载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该滑轨导向配合的滑槽,所述植毛颗粒承载板可脱卸的设于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梳柄的金属筒体植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包括电机本体、主动轮、从动轮、皮带及传动轴,所述电机本体设于第一托板的一侧,所述主动轮连接于电机本体的输出轴上,所述从动轮设于主动轮一侧并通过皮带与主动轮连接,所述传动轴设于从动轮上,所述的转筒连接于传动轴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梳柄的金属筒体植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上开有沿长度方向布置的长槽,该长槽与所述筒体上的各排通孔相对应,所述转筒的一端还设置有能防止筒体相对于转筒周向转动的限位凸起。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梳柄的金属筒体植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上设置有一高于转筒的支架,该支架上设置有一支座,该支座上设置有能驱动植毛颗粒转移机构上下移动的第一气缸,该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朝下布置。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梳柄的金属筒体植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植毛颗粒转移机构包括连接架、第二气缸、连接板及所述的取物针和压板,所述连接架为回字形并设于第一气缸下方,所述第二气缸设于连接架的边框中并活塞杆朝下布置,所述连接板设于第二气缸活塞杆上,所述取物针间隔布置于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架的下边框构成所述的压板,该压板上开有供取物针穿过的通孔。
【文档编号】B23P19/027GK105855846SQ201610408014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6月8日
【发明人】陈奇伟, 相琼颖
【申请人】宁波瑞孚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