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车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2761阅读:2071来源:国知局
减速车道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路政设施,具体涉及一种能够使失控车辆缓慢减速的车道。



背景技术:

车辆失控是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告诉公路上行驶时,车速一般在100-120km/h左右,车辆在如此高速的状态下一旦失去控制必将酿成严重的后果。车辆失控一般主要由爆胎和刹车失灵两种原因导致,对于爆胎而言,若驾驶人驾驶经验丰富,采取适当的紧急操作尚能够减小一定的伤害,而对于刹车失灵这一故障而言,驾驶人只能等待车辆自然减速,或利用避险车道紧急减速。传统的避险车道一般都是由砂石堆积而成,车辆进入避险车道以后,利用砂石的流动性来吸收车体的动能,从而使车辆减速,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车辆高速状态下冲入砂石车道仍然会产生较大的瞬间冲击力,其缓冲效果有限,难以确保驾驶人的人身安全,且砂石车道会使车辆造成较大的损伤,车辆陷入砂石内难以拖出,为后续事故的处理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能够使失控车辆缓慢减速的车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使失控车辆缓慢减速的车道,包括多根相互平行布置的水平托辊,所述各托辊被装配在同一水平面内,各托辊的上辊面组合成供车辆行驶的承载面,所述各托辊均被装配为能够独立的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且每个托辊的下方均设置有一组独立的弹性单元,所述弹性单元被装配为:当托辊受压下移时,弹性单元能够对托辊产生向上的弹力。

优选的,所述托辊被装配为能够沿自身轴线自由转动。

优选的,还包括举升装置,所述举升装置包括托板和千斤顶,所述托板水平设置,所述千斤顶用于驱动托板上下运动,所述托板被装配为在以下两个工位之间活动:

优选的,工位一,托板位于各托辊竖直往复运动的行程以下,未对各托辊的竖直往复运动产生阻挡;

优选的,工位二,托板对各托辊同时形成支撑,使各托辊均保持在未受压时的高度,并阻止受压的托辊下移。

优选的,所述每个托辊的两端分别连有一滑块,所述滑块沿竖直方向与车道两侧设置的滑槽构成滑动配合,所述各托辊的端部贯穿滑槽上靠近车道中心一侧的槽壁设置,且该侧槽壁上设有用于避让托辊的上下滑动的条型孔,每个滑块的底部分别设有一竖直向下延伸的导杆,所述导杆与滑槽底壁上设置的导套构成滑动配合,所述导杆上套装有压簧,所述压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滑块的底面和导套的顶面上,该压簧即为所述的弹性单元。

优选的,所述每个托辊的两端分别连有一滑块,所述滑块沿竖直方向与车道两侧设置的滑槽构成滑动配合,所述滑块上远离车道中心的一侧设有一凸伸部,所述凸伸部凸出于滑槽上远离车道中心一侧的槽壁外侧,且该侧槽壁上设有用于避让凸伸部的上下滑动的条形孔;所述托板设置在滑槽上远离车道中心一侧的槽壁的外侧,且托板位于各凸伸部的正下方,所述托板的底面与多个沿车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竖直千斤顶的活塞杆固接。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远离车道中心的一侧还设有罩壳,所述凸伸部和举升单元均被隐藏在罩壳与滑槽侧壁围合而成的空腔内,所述罩壳的顶壁下侧设有弹性材料制成的缓冲垫。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沿竖直方向布置的凸条和凹槽,相邻两滑块之间的凸条和凹槽相互嵌合,使各滑块之间首尾相接,且凸条与凹槽在竖直方向构成相对滑动配合。

优选的,还包车辆遇险报警系统,所述车辆遇险报警系统包括用于检测各托辊是否下移的位置传感器,以及信号处理模块、储存有车道所在路段信息的存储模块和无线信号发射模块,位置传感器检测到有托辊下移时,位置传感器将信号发送至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接收到位置传感器的信号后将报警信号和存储模块中的车道所在路段信息一同发动至无线信号发射模块,无线信号发射模块将信号发送至远程基站。

优选的,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利用托辊下方的弹性单元逐步吸收车体动能,使车辆速度能够线性递减,从而减轻对车内人员的冲击;另外,本发明中的举升装置能够将下陷的托辊举起,以便于将事故车辆从避险车道拖出,为事故的后续处理提供了便利;其次,本发明还具有报警功能,当车辆在本发明的车道上遇险时,能够第一时间同时交警部分前来处理,进一步保障了车内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避险车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避险车道罩壳拆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i局部放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避险车道罩壳与滑槽拆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ii局部放大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避险车道内侧主视图,图中滑槽和罩壳为拆除状态;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避险车道外侧主视图,图中滑槽和罩壳为拆除状态;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滑块、导杆、压簧及导套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7所示,一种能够使失控车辆缓慢减速的车道,包括多根相互平行布置的水平托辊10,所述各托辊10被装配在同一水平面内,各托辊10的上辊面组合成供车辆行驶的承载面,所述各托辊10均被装配为能够独立的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且每个托辊10的下方均设置有一组独立的弹性单元,所述弹性单元被装配为:当托辊10受压下移时,弹性单元能够对托辊10产生向上的弹力。当失控车辆驶入本发明的车道时,车轮20所到之处的托辊10均会受压下移,从而将车体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单元的弹性势能,当车轮20移开后,弹性单元的弹性势能有转换成托辊10的动能,托辊10向上运动并与车道两侧设置的限位结构产生撞击从而释放能量。弹性单元能够逐步吸收车体动能,使车辆速度线性递减,从而减轻对车内人员的冲击

优选的,所述托辊10被装配为能够沿自身轴线自由转动。一般情况下,托辊10的下陷对车轮20产生的阻力足以抵消车辆怠速时的牵引力,此时托辊10可以周向固定设置。但为了避免某些动力较强的车辆在怠速状态下的牵引力任然能够克服托辊10的阻力,最好将托辊10设置成能够自由转动的形式,此时,当车轮20陷在下移的托辊10上时,托辊10能够在车辆驱动轮的摩擦力作用下转动,从而防止驱动轮产生向前的牵引力。

进一步的,还包括举升装置,所述举升装置包括托板15和千斤顶16,所述托板15水平设置,所述千斤顶16用于驱动托板15上下运动,所述托板15被装配为在以下两个工位之间活动:

工位一,托板15位于各托辊10竖直往复运动的行程以下,未对各托辊10的竖直往复运动产生阻挡;

工位二,托板15对各托辊10同时形成支撑,使各托辊10均保持在未受压时的高度,并阻止受压的托辊10下移。

举升装置能够将下陷的托辊10举起,以便于将事故车辆从避险车道拖出,为事故的后续处理提供了便利。

优选的,所述每个托辊10的两端分别连有一滑块11,所述滑块11沿竖直方向与车道两侧设置的滑槽17构成滑动配合,所述各托辊10的端部贯穿滑槽17上靠近车道中心一侧的槽壁171设置,且该侧槽壁171上设有用于避让托辊10的上下滑动的条型孔173,如图8所示,每个滑块11的底部分别设有一竖直向下延伸的导杆12,所述导杆12与滑槽17底壁上设置的导套13构成滑动配合,所述导杆12上套装有压簧14,所述压簧14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滑块11的底面和导套13的顶面上,该压簧14即为所述的弹性单元。除本实施例以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启示下还应当能够想到其他弹性结构来实现对导杆12的缓冲,例如采用碟簧作为弹性元件或直接将各托辊10安装在弹性钢梁上。这些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常规替代方案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但需要强调的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具有结构稳定、紧凑、易于实施等优势。

优选的,所述滑块11上远离车道中心的一侧设有一凸伸部111,所述凸伸部111凸出于滑槽17上远离车道中心一侧的槽壁172外侧,且该侧槽壁172上设有用于避让凸伸部111的上下滑动的条形孔174;所述托板15设置在滑槽17上远离车道中心一侧的槽壁172的外侧,且托板15位于各凸伸部111的正下方,所述托板15的底面与多个沿车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竖直千斤顶16的活塞杆固接。本发明的附图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凸伸部111为上窄下宽的斜楔状结构,这种形状能够提高凸伸部111的抗剪强度,防止凸伸部111与滑块11之间由于载荷过大而产生断裂。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17的远离车道中心的一侧还设有罩壳18,所述凸伸部111和举升单元均被隐藏在罩壳18与滑槽17侧壁围合而成的空腔内,所述罩壳18的顶壁下侧设有弹性材料制成的缓冲垫。罩壳18能够防止内部结构由于日晒雨淋而加速腐蚀、老化,提高零部件使用寿命,缓冲垫能够减缓滑块11回弹时对罩壳18顶壁产生的冲击。

优选的,所述滑块1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沿竖直方向布置的凸条112和凹槽113,相邻两滑块11之间的凸条112和凹槽113相互嵌合,使各滑块11之间首尾相接,且凸条112与凹槽113在竖直方向构成相对滑动配合。各滑块11之间相互约束,减少了滑槽17本身的限位结构,提高滑块11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对滑块11进行标准化设计,以便于根据实际需要对车道的长度进行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车辆遇险报警系统,所述车辆遇险报警系统包括用于检测各托辊10是否下移的位置传感器,以及信号处理模块、储存有车道所在路段信息的存储模块和无线信号发射模块,位置传感器检测到有托辊10下移时,位置传感器将信号发送至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接收到位置传感器的信号后将报警信号和存储模块中的车道所在路段信息一同发动至无线信号发射模块,无线信号发射模块将信号发送至远程基站。当车辆在本发明的车道上遇险时,能够第一时间同时交警部分前来处理,进一步保障了车内人员的人身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