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形路段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1610阅读:637来源:国知局
坡形路段排水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道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坡形路段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公路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配套设置有排水设备,但目前公路上的排水设备容易堵塞,容易使得雨水蓄积,雨水蓄积后会造成路面损坏,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也容易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

申请号为“201620092937.0”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用排水装置,包括在道路表面设置的集水板及接水管等,从而将道路表面的雨水收集到道路下方的下水道中,这样虽然能达到接近雨水积蓄的问题,但是在坡形路段处,由于公路形成一定高度差,坡面上的灰尘和杂物受自身重力原因便会堆积在坡体底部,此时便会容易堵塞集水板,导致排水装置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堵塞的坡形路段排水结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坡形路段排水结构,包括坡形的道路本体,所述道路本体的末端凹陷设置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侧壁设置有连通下水道的泄流槽,所述排水槽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上表面为半圆柱形的排水柱,所述排水柱外侧壁贴合排水槽内壁,所述排水槽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排水柱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升降部,所述排水柱长度方向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引导雨水进入泄流槽的引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没有下雨时,升降部控制排水柱处于排水槽内,使得排水柱只有上表面凸出于道路上表面,此时排水柱可以起到减速带的作用,对下坡的车辆进行减速,同时借助排水柱封闭排水槽,从而起到避免灰尘和杂质进入到排水槽的目的,取得了防止堵塞的有益效果;当下雨时,通过升降部将排水槽升起,使得排水柱两侧的引流槽与道路上方连通,从而使得雨水顺着引流槽进入到排水槽内,起到排水的作用,同时排水柱的进一步上升,也会起到增强减速效果的辅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部包括设置在排水柱下方的支撑气囊,所述道路本体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支撑气囊内气压的气泵,所述气泵设置有连通支撑气囊并位于道路本体内的送气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气泵控制支撑气囊内的气压大小,从而实现控制排水柱在竖直方向的滑移,同时,当有车辆碾压排水柱时,排水柱下方的支撑气囊受到车辆的作用力,便会被压缩变形,从而起到缓冲作用力的作用,因此反馈给车辆的反作用力会变小,避免反作用力过大会导致车辆难掌控的问题,从而取得了保护驾驶人员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排水柱上表面贴合设置有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的减震垫,所述减震垫末端贴合道路本体的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减震垫进一步缓冲车辆受到的反作用力,使得车辆可以更平缓地减速,取得了保护驾驶人员的有益效果。同时减震垫末端贴合道路本体,也可以起到进一步密封排水槽的作用,取得了增强排水槽密封性的辅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垫两侧末端分别设置有可弯折的滤网,所述滤网另一端固定在道路本体表面,所述滤网用于阻碍水中的大颗粒杂质进入排水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滤网将水中的杂质阻挡在外,避免排水槽堵塞,取得了进一步增强防堵塞的有益效果,同时密封垫贴合道路本体表面时,滤网也可以起到增强密封性的辅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垫表面涂覆有用反光材料制成的反光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光带将车辆直射光线反射回发光处,从而起到提醒使用者前方有积水处,取得了增强道路安全性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排水柱下端向内凹陷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与排水槽侧壁紧密贴合的密封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支撑气囊被封闭在密封块下方,从而使得雨水与杂质无法接触到支撑气囊,避免尖锐碎片戳破支撑气囊,取得了增强稳定性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排水柱底部凹陷设置有配合支撑气囊的平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气囊会填满平衡槽,在改变支撑气囊内气压的时候,支撑气囊顶部依然会充满平衡槽,从而对排水柱起到引导作用,取得了进一步增强结构稳固性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排水柱两侧分别延伸设置有上表面为坡形的定位块,所述排水槽两侧向内凹陷设置有供定位块上下滑移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顶部设置有配合定位块的坡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定位块与定位槽的配合,进一步增强结构的稳固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同时借助排水柱封闭排水槽,从而起到避免灰尘和杂质进入到排水槽的目的,取得了防止堵塞的有益效果;排水柱在为了排水而上升时,也会起到增强减速效果的辅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道路与排水柱位置关系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排水柱和排水槽位置关系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排水槽具体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排水柱封闭排水槽时的位置关系图。

图中,1、道路本体;2、排水槽;3、排水柱;4、升降部;21、泄流槽;22、定位槽;31、引流槽;32、限位槽;33、密封垫;34、减震垫;35、滤网;36、反光带;37、定位块;38、平衡槽;41、支撑气囊;42、送气管;43、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坡形路段排水结构,包括坡形的道路本体1,道路本体1的末端凹陷设置有方形的排水槽2,排水槽2的侧壁设置有连通下水道的泄流槽21,排水槽2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上表面为半圆柱形的排水柱3,排水柱3外侧壁贴合排水槽2内壁。

排水槽2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排水柱3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升降部4,排水柱3长度方向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引导雨水进入泄流槽21的引流槽31。升降部4包括设置在排水柱3下方的支撑气囊41,支撑气囊41采用具有弹性的橡胶材料制成,道路本体1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支撑气囊41内气压的气泵43,气泵43设置有连通支撑气囊41并位于道路本体1内的送气管42。利用气泵43控制支撑气囊41内的气压大小,从而实现控制排水柱3在竖直方向的滑移,同时,当有车辆碾压排水柱3时,排水柱3下方的支撑气囊41受到车辆的作用力,便会被压缩变形,从而起到缓冲作用力的作用,因此反馈给车辆的反作用力会变小,避免反作用力过大会导致车辆难掌控的问题,从而取得了保护驾驶人员的作用。排水柱3下端向内凹陷设置有限位槽32,限位槽32内设置有与排水槽2侧壁紧密贴合的密封垫33,从而使得雨水与杂质无法接触到支撑气囊41,避免尖锐碎片戳破支撑气囊41。

排水柱3上表面贴合设置有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的减震垫34,减震垫34末端贴合道路本体1的上表面,使得支撑气囊41被封闭在密封块下方。减震垫34两侧末端分别设置有可弯折的滤网35,滤网35另一端固定在道路本体1表面,滤网35用于阻碍水中的大颗粒杂质进入排水槽2内,借助滤网35将水中的杂质阻挡在外,避免排水槽2堵塞,同时密封垫33贴合道路本体1表面时,也能增强密封垫33的密封性。减震垫34表面涂覆有用反光材料制成的反光带36,反光带36将车辆直射光线反射回发光处,从而起到提醒使用者前方有积水处并到达了坡底。

排水柱3底部中央向内凹陷设置有截面为半圆形的平衡槽38,支撑气囊41充满平衡槽38,借助平衡槽38来增强排水柱3的平衡性,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排水柱3无法准确复位。

排水柱3两侧底端分别延伸设置有坡形的定位块37,排水槽2向内凹陷设置有供定位块37上下滑移的定位槽22,借助定位块37与定位槽22坡形顶部的配合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在没有下雨时,升降部4控制排水柱3处于排水槽2内,使得排水柱3只有上表面凸出于道路本体1上表面,此时排水柱3可以起到减速带的作用,对下坡的车辆进行减速,同时借助排水柱3封闭排水槽2,从而起到避免灰尘和杂质进入到排水槽2的目的。减震垫34的底部也会贴合道路本体1上表面,从而增强排水槽2的密封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