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多功能式道路清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7714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多功能式道路清扫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道路清扫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环保的要求也日益增高,清洁的道路是城市的形象担当。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很多道路清扫机,该机器在工作时,一边低速前进,一边进行除尘作业。

公知常识中,道路清扫机大体包括驾驶室、车架、清扫刷、扫刷驱动机构、前吸风管、垃圾仓、风机;清扫刷安装在车架的前部位置,扫刷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清扫刷进行高速旋转,垃圾仓安装在车架上,风机置于垃圾仓内部且用于在垃圾仓内部形成负压,垃圾仓设有排风出口,前吸风管的进气端靠近清扫刷,前吸风管的出气端与垃圾仓相接通。使用时,清扫刷高速旋转,将灰尘扫到前吸风管的进气端,由于风机在垃圾仓内部形成了负压,因此灰尘就被吸入到垃圾仓中。公知常识中,除尘方法主要以物理除尘为主,干湿兼用。

本申请人布局了一个专利,名称是一种垃圾分离过滤处理设备,专利号为CN201510034698.3,申请日为2015年1月24日。该专利就是典型的物理除尘技术。

但是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除尘效果依然不够好,尤其是面对污染较为严重的路面,清扫刷高速旋转所带起的灰尘不可能全部被前吸风管吸走,道路清扫机经过后依然会留下很多灰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化多功能式道路清扫机,除尘范围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并且除尘效果很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化多功能式道路清扫机,包括驾驶室、车架、清扫刷、扫刷驱动机构、前吸风管、垃圾仓、风机;所述清扫刷安装在车架的前部位置,所述扫刷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清扫刷进行高速旋转,所述垃圾仓安装在车架上,所述风机置于垃圾仓内部且用于在垃圾仓内部形成负压,所述垃圾仓设有排风出口,所述前吸风管的进气端靠近清扫刷,所述前吸风管的出气端与垃圾仓相接通,该清扫机还包括设置在车架后部的后吸单元、设置在驾驶室内的总控制台;所述后吸单元包括后吸风管、后吸入箱、调节油缸、支架、旋转油缸、滑块、丝杆、丝母、后摆杆、驱动电机、旋转支承,其中所述后吸风管由柔性伸缩管制成;所述总控制台包括用于控制驱动电机转矩的位置调控单元;

所述支架固定在车架后部,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支架一端,所述旋转支承安装在支架另一端,所述丝杆一端与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所述丝杆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旋转支承上,并且所述丝杆水平设置,并且所述丝杆的长度方向与车架的宽度方向相一致,所述丝母安装在滑块上,所述滑块可滑动地安装在支架上,所述丝母与丝杆相配合,所述旋转油缸安装在滑块上;

所述后摆杆水平设置,所述后摆杆一端安装在旋转油缸的动力输出端,所述后摆杆另一端与后吸入箱相铰接,所述调节油缸的缸筒铰接在后摆杆上,所述调节油缸的活塞杆与后吸入箱相铰接;

所述后吸入箱为空箱结构,所述后吸入箱上设有与地面相接触的脚轮,所述脚轮为万向轮,所述后吸入箱的下部为开口结构并靠近地面,所述后吸入箱的内腔通过后吸风管与垃圾仓的内部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启动风机,在垃圾仓内形成负压,气流依次经过后吸入箱、后吸风管,将灰尘从地面上吸入垃圾仓中,此时利用总控制台的位置调控单元控制驱动电机的旋转方向,从而控制丝杆的旋转方向,由于丝母与丝杆相配,丝母安装在滑块上,因此,丝杆的旋转运动可以转化为滑块的直线运动,以精确控制滑块的左右位置,当滑块移动到指定位置时,可基本确定后吸入箱的大体位置,然后利用调节油缸微调后吸入箱的位置,从而精确地控制后吸入箱的具体位置,使得后吸入箱能够更为充分地覆盖污染区域,以便吸入更多的灰尘;如果需要对车架的侧向区域进行除尘,可通过驱动电机、丝杆将滑块调整到丝杆端部附近的位置,然后通过旋转油缸来驱使后摆杆进行旋转,调节油缸可以微调后吸入箱的位置,使得后吸入箱能够准确地移动到车架侧向的污染区域,可正对卫生死角,提升除尘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由于设置了后吸单元,可吸取前吸风管遗落的灰尘或污染物,使得除尘更为彻底;其二,除尘范围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后吸入箱的位置能够得到灵活的调整,后吸入箱在经过一系列的位置调整后,不仅能够对车架后方区域进行除尘作业,还能对车架侧向区域进行除尘作业;其三,由于设置了一整套传动机构,诸如驱动电机、丝杆、滑块、后摆杆、调节油缸、旋转油缸等部件,传动平稳,且位置调整能力强,使得后吸入箱能够在地面上自由地变换位置,可依据现场污染范围灵活调整后吸入箱的位置和位置切换的频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清扫机还包括用于监控后吸单元工作状态的监控系统,所述监控系统包括球形监控器,所述球形监控器安装在垃圾仓后部,并且所述球形监控器用于监控车架后方区域以及后吸单元,所述总控制台包括处理模块、显示屏、无线接收模块,所述球形监控器与无线接收模块无线连接,所述处理模块与无线接收模块电性相连,所述处理模块可将球形监控器的信号转化成图像信息输出到显示屏上。便于监控后吸单元的工作状态和车架后方的清扫质量,也便于调控后吸入箱的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吸风管由柔性伸缩管制成,所述前吸风管的进气端处设有可调整前吸风管的进气端倾斜角度的角度调整组件,所述角度调整组件包括前调位油缸、夹套、底托架、与地面相接触的底轮,所述前调位油缸的缸筒铰接在车架上,所述夹套套装在前吸风管的进气端,所述夹套一端铰接在底托架上,所述夹套另一端与前调位油缸的活塞杆相铰接,所述底轮可转动地安装在底托架上,并且所述底轮用于支撑底托架。在作业时,清扫刷高速旋转,将灰尘扫到前吸风管的进气端,此时,利用前调位油缸将夹套稍稍抬起,前吸风管产生形变,使得前吸风管的进气端稍稍抬起并能够接纳更多的灰尘,提升前吸风管的吸尘效率,防止二次污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吸入箱的下部开口处设有用于遮挡灰尘的、由柔性材料制成的遮挡帘,所述遮挡帘沿着后吸入箱的下部开口边缘延伸并形成筒状结构。以更好地集中回收灰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遮挡帘密布有多根与地面相接触的、用于遮挡灰尘的刷毛。刷毛可很好地避开路面的凸起部分,且不易被磨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后吸单元的俯瞰图。

图4为后吸单元进行侧向清扫作业的状态示意图。

其中,1驾驶室,2总控制台,2a处理模块,2b显示屏,2c无线接收模块,3垃圾仓,3a排风出口,4风机,5后吸单元,501后吸风管,502后吸入箱,502a脚轮,502b遮挡帘,502c刷毛,503调节油缸,504支架,505旋转油缸,506滑块,507丝杆,508丝母,509后摆杆,510驱动电机,511旋转支承,6车架,7球形监控器,8扫刷驱动机构,9清扫刷,10前调位油缸,11夹套,12底轮,13底托架,14前吸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智能化多功能式道路清扫机,包括驾驶室1、车架6、清扫刷9、扫刷驱动机构8、前吸风管14、垃圾仓3、风机4;清扫刷9安装在车架6的前部位置,扫刷驱动机构8用于驱动清扫刷9进行高速旋转,垃圾仓3安装在车架6上,风机4置于垃圾仓3内部且用于在垃圾仓3内部形成负压,垃圾仓3设有排风出口3a,前吸风管14的进气端靠近清扫刷9,前吸风管14的出气端与垃圾仓3相接通,该清扫机还包括设置在车架6后部的后吸单元5、设置在驾驶室1内的总控制台2;后吸单元5包括后吸风管501、后吸入箱502、调节油缸503、支架504、旋转油缸505、滑块506、丝杆507、丝母508、后摆杆509、驱动电机510、旋转支承511,其中后吸风管501由柔性伸缩管制成;总控制台2包括用于控制驱动电机510转矩的位置调控单元2d。

上述支架504固定在车架6后部,驱动电机510安装在支架504一端,旋转支承511安装在支架504另一端,丝杆507一端与驱动电机510的动力输出端相连,丝杆507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旋转支承511上,并且丝杆507水平设置,并且丝杆507的长度方向与车架6的宽度方向相一致,丝母508安装在滑块506上,滑块506可滑动地安装在支架504上,丝母508与丝杆507相配合,旋转油缸505安装在滑块506上。

上述后摆杆509水平设置,后摆杆509一端安装在旋转油缸505的动力输出端,后摆杆509另一端与后吸入箱502相铰接,调节油缸503的缸筒铰接在后摆杆509上,调节油缸503的活塞杆与后吸入箱502相铰接。

上述后吸入箱502为空箱结构,后吸入箱502上设有与地面相接触的脚轮502a,脚轮502a为万向轮,后吸入箱502的下部为开口结构并靠近地面,后吸入箱502的内腔通过后吸风管501与垃圾仓3的内部相连通。

工作时,启动风机4,在垃圾仓3内形成负压,气流依次经过后吸入箱502、后吸风管501、垃圾仓3,将灰尘从地面上吸入垃圾仓3中,此时利用总控制台2的位置调控单元2d控制驱动电机510的旋转方向,从而控制丝杆507的旋转方向,由于丝母508与丝杆507相配,丝母508安装在滑块506上,因此,丝杆507的旋转运动可以转化为滑块506的直线运动,以精确控制滑块506的左右位置,当滑块506移动到指定位置时,可基本确定后吸入箱502的大体位置,然后利用调节油缸503微调后吸入箱502的位置,从而精确地控制后吸入箱502的具体位置,使得后吸入箱502能够更为充分地覆盖污染区域,以便吸入更多的灰尘。

该清扫机还包括用于监控后吸单元5工作状态的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包括球形监控器7,球形监控器7安装在垃圾仓3后部,并且球形监控器7用于监控车架6后方区域以及后吸单元5,总控制台2包括处理模块2a、显示屏2b、无线接收模块2c,球形监控器7与无线接收模块2c无线连接,处理模块2a与无线接收模块2c电性相连,处理模块2a可将球形监控器7的信号转化成图像信息输出到显示屏2b上。便于监控后吸单元5的工作状态和车架6后方的清扫质量,也便于调控后吸入箱502的位置。

上述前吸风管14由柔性伸缩管制成,前吸风管14的进气端处设有可调整前吸风管14的进气端倾斜角度的角度调整组件,角度调整组件包括前调位油缸10、夹套11、底托架13、与地面相接触的底轮12,前调位油缸10的缸筒铰接在车架6上,夹套11套装在前吸风管14的进气端,夹套11一端铰接在底托架13上,夹套11另一端与前调位油缸10的活塞杆相铰接,底轮12可转动地安装在底托架13上,并且底轮12用于支撑底托架13。在作业时,清扫刷9高速旋转,将灰尘扫到前吸风管14的进气端,此时,利用前调位油缸10将夹套11稍稍抬起,前吸风管14产生形变,使得前吸风管14的进气端稍稍抬起并能够接纳更多的灰尘,提升前吸风管14的吸尘效率。

上述后吸入箱502的下部开口处设有用于遮挡灰尘的、由柔性材料制成的遮挡帘502b,遮挡帘502b沿着后吸入箱502的下部开口边缘延伸并形成筒状结构。以更好地集中回收灰尘。

上述遮挡帘502b密布有多根与地面相接触的、用于遮挡灰尘的刷毛502c。刷毛502c可很好地避开路面的凸起部分,且不易被磨坏。

如图4所示,如果需要对车架6的侧向区域进行除尘,可通过驱动电机510、丝杆507将滑块506调整到丝杆507端部附近的位置,然后通过旋转油缸505来驱使后摆杆509进行旋转,调节油缸503可以微调后吸入箱502的位置,使得后吸入箱502能够准确地移动到车架6侧向的污染区域,可正对卫生死角,提升除尘效率。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