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路面清理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5439阅读:6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路路面清理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路路面清理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公路使用年限的增加,路面磨损老化,加之大吨位车辆和超载车辆碾压等因素,路面形成不同程度的纵向和横向的沟槽,既纵横方向起伏的车辙。从而给路面保洁带来不便。公路路面主要存在以下至污因素:1、雨雪过后的冰雪和泥土残留物在车辙和沟槽内无法清除;2、车辆运输过程中散落的沙石、泥土和其他杂物散落在车辙和沟槽内无法清除。3、开放式公路在平交路口雨雪天气进入公路的车辆带入的泥土。上述主要因素直接导致公路的使用性能降低,公路路面的附着系数下降,从而降低了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车辆行驶的稳定性,给行车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最终的结果直接导致运输效率降低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目前还没有一种专门用于对不平整的公路以及公路上的杂物进行清理的专用机械。通常是通过人工清扫的方式对公路进行清理,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低、不能清除车辙沟槽内的污物,清扫不彻底。采用普通的推土机等大型机具,很容易造成对路面的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对路面清洁效率高,且对路面破坏程度低的公路路面清理工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路路面清理工具,包括清洁框架,清洁框架上设置有弹簧管柱,弹簧管柱内设置有清洁柱,清洁柱穿过弹簧管柱,清洁柱上设置有限位块,弹簧管柱内还设置有弹簧,弹簧设置在限位块与弹簧管柱之间的清洁柱上,清洁柱一端连接设置在清洁柱顶部的电机的输出轴上,清洁柱另一端连接设置在清洁柱底部的清洁刷,清洁框架的一侧还设置有铲架,铲架上还设置有销轴,清洁铲通过销轴设置在铲架内。

优选的,所述弹簧套设在清洁柱上,便于清洁柱可在弹簧管柱内移动。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中心线、清洁柱的中心线和弹簧管柱的中心线为同一条中心线,使得电机转动带动清洁柱转动平稳,有利于清洁刷转动平稳。

优选的,所述铲架为U形,且U形开口之间设置有清洁铲弹簧,清洁铲的一端连接在清洁铲弹簧上,清洁铲的另一端设置在铲架外部,便于清洁铲容易将路面上的垃圾清除,且降低了对路面的破坏。

优选的,所述清洁铲为弧形状,便于将路面上的车辙和沟槽内的垃圾清除。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直径与弹簧管柱的直径相配合,使得清洁刷清洁灵活,且降低了对路面的破坏。

优选的,所述清洁柱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活动连接,电机转动从而通过清洁柱带动清洁刷转动,达到对路面清洁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具有对路面清洁效率高,且对路面破坏程度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公路路面清理工具清洁刷缩至弹簧管柱底部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公路路面清理工具清洁刷伸出弹簧管柱外时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清洁框架;2、弹簧管柱;3、弹簧;4、清洁柱;41、限位块;5、电机;6、清洁刷;7、铲架;8、销轴;9、清洁铲;10、清洁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公路路面清理工具,包括清洁框架1,清洁框架1上设置有弹簧管柱2,弹簧管柱2内设置有清洁柱4,清洁柱4穿过弹簧管柱2,清洁柱4上设置有限位块41,弹簧管柱2内还设置有弹簧3,弹簧3设置在限位块41与弹簧管柱2之间的清洁柱4上,清洁柱4一端连接设置在清洁柱4顶部的电机5的输出轴上,清洁柱4另一端连接设置在清洁柱4底部的清洁刷6,清洁框架1的一侧还设置有铲架7,铲架7上还设置有销轴8,清洁铲9通过销轴8设置在铲架7内。

弹簧3套设在清洁柱4上,便于清洁柱4可在弹簧管柱2内移动,电机5的输出轴的中心线、清洁柱4的中心线和弹簧管柱2的中心线为同一条中心线,使得电机5转动带动清洁柱4转动平稳,有利于清洁刷6转动平稳,铲架7为U形,且U形开口之间设置有清洁铲弹簧10,清洁铲9的一端连接在清洁铲弹簧10上,清洁铲9的另一端设置在铲架7外部,便于清洁铲9容易将路面上的垃圾清除,且降低了对路面的破坏,清洁铲9为弧形状,便于将路面上的车辙和沟槽内的垃圾清除,限位块41的直径与弹簧管柱2的直径相配合,使得清洁刷6清洁灵活,且降低了对路面的破坏,清洁柱4一端与电机5的输出轴活动连接,电机5转动从而通过清洁柱4带动清洁刷6转动,达到对路面清洁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法是:当路面上有垃圾时,清洁铲9的另一端与垃圾相接触,由于清洁铲9的一端连接在清洁铲弹簧10上,使得清洁铲9绕着销轴8转动,并对路面上的垃圾产生一个反作用力,将垃圾清除,机5转动通过清洁柱4带动清洁刷6转动,可对清洁铲9清洁后的路面进行清理,清洁刷6在弹簧管柱2内的弹簧3作用下,还可以根据路面的平整程度,自动调节上下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具有对路面清洁效率高,且对路面破坏程度低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创造,凡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