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通行、排水于一体的高速公路构造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1690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集通行、排水于一体的高速公路构造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桥涵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集通行、排水于一体的高速公路构造物。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施工工艺和施工水平显著提高,对集多功能于一体、取材方便、耐久性较好的结构形式要求越来越高。

在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中,小桥涵、通道的数量占全部工程的比重较大。小桥涵的设计是否合理,对整个工程造价和使用效果都有很大影响。为了使设计符合工程实际,做到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美观和有利环保的原则,就必须注重设计深度和细节,保证工程设计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钢筋混凝土箱形通道及钢筋混凝土板式排水涵这两种结构形式在平原区(土壤含水量较大、地下水位较高、地基承载力要求较低)应用较为广泛,因建筑材料的取材方便、耐久性较好得到广泛应用;但考虑平原区村落较多,路网、道路两侧及田间排水灌溉渠较发达,高速公路路线走向难免与村镇路网及灌溉网络有交叉,并且往往是道路两旁同时并行有排水或灌溉沟渠,如果单纯考虑采用构造物跨越,则跨径太大。考虑分开设置,一来改变了原有灌溉走向,对农业造成影响;二来在增加构造物设置数量的同时也加大了工程规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高速公路构造物过村落较多的平原区时存在影响农业生产且增大工程规模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集通行、排水于一体的高速公路构造物。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集通行、排水于一体的高速公路构造物,包括基础垫层,基础垫层上表面设置有基础,基础上表面设置有钢筋混凝土箱形通道,钢筋混凝土箱形通道内设置有中墩柱和位于其左右两侧的边墩柱,中墩柱与边墩柱的上端之间均固定有盖板,盖板与中墩柱和边墩柱围成的空腔延伸至钢筋混凝土箱形通道的前后两方,且与灌溉渠顺接。

该结构设计将钢筋混凝土箱型通道及其内的盖板排水涵洞合理结合,使得基础受力均衡,上覆荷载均匀分布,抗变形适应性强,满足地方百姓通行要求的同时又满足了路侧水渠灌溉的功能,克服了现有高速公路构造物过村落较多的平原区时存在影响农业生产且增大工程规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靠,在工程规模及构造物数量上做到经济合理设置及布设,对于施工总周期的缩短和建设费用的减少,将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解决高速公路在与平原区密集的路网及排水、灌溉网络交叉后对农业造成的影响,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基础垫层,2-基础,3-钢筋混凝土箱形通道,4-中墩柱,5-边墩柱,6-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集通行、排水于一体的高速公路构造物,包括基础垫层1,基础垫层1上表面设置有基础2,基础2上表面设置有钢筋混凝土箱形通道3,钢筋混凝土箱形通道3内设置有中墩柱4和位于其左右两侧的边墩柱5,中墩柱4与边墩柱5的上端之间均固定有盖板6,盖板6与中墩柱4和边墩柱5围成的空腔延伸至钢筋混凝土箱形通道3的前后两方,且与灌溉渠顺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