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主梁侧向限位的防止径向爬移过大的预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0898发布日期:2018-06-22 23:30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主梁侧向限位的防止径向爬移过大的预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领域,涉及曲线桥梁侧向限位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主梁侧向限位的防止径向爬移过大的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匝道、城市立交曲线桥梁上部结构的径向爬移问题在后期运营过程中是时有发生的,而径向爬移过大是其主要病害形式之一。径向爬移过大会造成桥梁伸缩缝处错位丧失工作能力、支座剪切变形过大而失效,致使桥梁无法正常使用甚至发生主梁翻转事故。基于此,在弯箱梁桥建成通车后,及时设置径向爬移报警装置并对桥梁的径向位移进行限制,对于管养单位及时处理桥梁病害保证桥梁的正常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制备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主梁侧向限位的防止径向爬移过大的预警装置,能够有效限制桥梁主梁的径向位移并提供及时预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主梁侧向限位的防止径向爬移过大的预警装置,包括预警装置和限位装置,所述的预警装置和限位装置设于主梁和盖梁之间;

所述的预警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所述的第一固定架的一端埋置于主梁内,第一固定架的另一端设有应变计触头;

所述的第二固定架的一端埋置于盖梁内,第二固定架的另一端设有橡胶块,所述的橡胶块上设有应变计和应变计触头,所述的应变计与中央处理系统连接;

所述的限位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的第一连接板埋置于主梁内,所述的第二连接板埋置于盖梁内,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球铰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区别技术特征:

所述的第一固定架包括钢板和螺纹钢筋,所述的螺纹钢筋设于第一固定架上,与钢板之间呈60°~75°夹角埋置与主梁内;所述的第二固定架与第一固定架的结构相同。

所述的钢板宽度为盖梁宽度的0.8倍。

所述的螺纹钢筋有多个,螺纹钢筋的长度为25~40cm。

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上固接有钢绞线,所述的钢绞线上连接有球头,所述的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球座,所述的球头与球座配合安装。

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上和第二连接板上还设有螺栓,所述的螺栓埋置于主梁和盖梁中。

所述的中央处理系统与太阳能集热板连接。

所述的主梁为曲线梁,所述的预警装置设于主梁的外侧,所述的限位装置设于主梁的内侧。

所述的第一固定架上的应变计触头与第二固定架上的应变计触头之间的间距为支座容许变形距离的8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用于曲线梁中,当主梁沿径向外移时,设于主梁外侧的预警装置感应移动的距离,设于主梁内侧的限位装置限制梁的进一步移动。当径向变位使钢板与橡胶块接触,应变计接通电路,中央处理器激发报警信号,使管养单位收到预警信息以便采取取进一步措施。在预警装置发出预警的同时,主梁内侧的限位装置开始工作,限制径向变位的进一步发展。

(2)本实用新型的限位装置中的钢绞线与盖梁连接端采用球铰连接,且钢绞线具备一定的变形能力,在限制径向偏移的同时,不致影响主梁的正常纵向变位;而钢绞线与主梁连接一端的固定,径向位移超过规定限值时限位装置开始工作限制径向位移。

(3)实用新型使用太阳能集热板作为自供电装置,与中央处理系统连接,不需要专门的供电设备,造价低,施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侧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预警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安装在曲线梁上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1-主梁,2-盖梁,3-预警装置,4-限位装置, 5-应变计触头,6-橡胶块,7-应变计,8-中央处理系统,9-太阳能集热板, 10-支座;

(3-1)-第一固定架,(3-2)-第二固定架;(3-1-1)-钢板,(3-1-2)- 螺纹钢筋;

(4-1)-第一连接板,(4-2)-第二连接板,(4-3)-钢绞线,(4-4)- 球头,(4-5)-球座,(4-6)-螺栓。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中,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示,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基于主梁侧向限位的防止径向爬移过大的预警装置,包括预警装置3和限位装置4,预警装置3和限位装置4设于主梁1和盖梁2之间;主梁1为曲线梁,预警装置3设于主梁的外侧,限位装置4设于主梁1的内侧,每个支座10的两侧各设有一个限位装置4。

预警装置4包括第一固定架3-1和第二固定架3-2,第一固定架3-1 的一端埋置于主梁1内,第一固定架的另一端设有应变计触头5;第二固定架3-2的一端埋置于盖梁2内,第二固定架的另一端设有橡胶块6,橡胶块6上设有应变计7和应变计触头5,应变计7与中央处理系统8连接;主梁1和盖梁2之间设有支座10,第一固定架3-1上的应变计触头5与第二固定架3-2上的应变计触头5之间的间距为支座10容许变形距离的80%。

第一固定架3-1包括钢板3-1-1和螺纹钢筋3-1-2,螺纹钢筋3-1-2设于第一固定架3-1上,与钢板3-1-1之间呈60°~75°夹角埋置与主梁1内,这样呈一定的倾斜角可防止螺纹钢筋从主梁中脱落;第二固定架3-2与第一固定架3-1的结构相同。钢板3-1-1宽度为盖梁2宽度的0.8倍。螺纹钢筋3-1-2有多个,螺纹钢筋的长度为25~40cm。

限位装置4包括第一连接板4-1和第二连接板4-2,第一连接板4-1 埋置于主梁1内,第二连接板4-2埋置于盖梁2内,第一连接板4-1和第二连接板4-2之间球铰连接。

第一连接板4-1上固接有钢绞线4-3,钢绞线4-3上连接有球头4-4,第二连接板4-2上设有球座4-5,球头4-4与球座4-5配合安装。

另一个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连接板4-1上和第二连接板4-2上还设有螺栓4-6,螺栓埋置于主梁1和盖梁2中。

另一个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中央处理系统8与太阳能集热板9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当主梁1发生径向移动时,且该位移超过容许变形的80%时,径向变位使内侧钢板3-1-1与橡胶块6接触,应变计7接通电路,中央处理器8 激发报警信号,使管养单位收到预警信息以便采取取进一步措施。在预警装置3发出预警的同时,主梁内侧的限位装置4开始工作,通过钢绞线 4-3来限定主梁1与盖梁2之间的进一步位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