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硅PU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2224发布日期:2018-08-31 20:30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U结构,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新型硅PU结构。



背景技术:

硅PU是一种符合人体工学原理并满足运动物理特性需要,具备上硬下弹结构特征并能直接在水泥或沥青基础上施工的健康型专业弹性合成球场面层材料系统,以单组份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组成缓冲回弹结构,双组份改性丙烯酸作为耐磨面层,由江门长河集团于2005年1月研发成功,并命名为“硅PU”。硅PU是一种常见的体育设施场地地面材料,其具有良好的的缓冲性和延展性,粘接力强,对基础有一定的治愈功能,能够自动找平,施工简单,抗老化性优秀,施工后化学性能稳定,不易产生气泡。由于硅PU的耐高温性能,使其吸热性能也高,促使热能向下层传递,使面层以下的层面会因温度过高或过低而影响自身的使用性能。现提供一种能解决此问题的一种新型硅PU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硅PU的耐高温性能,使其吸热性能也高,促使热能向下层传递,使面层以下的层面会因温度过高或过低而影响自身的使用性能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硅PU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硅PU结构,包括硅PU结构主体、基层、基面处理层、底部防护层、缓冲层、加强层、耐磨面层、终饰面层和隔热层,所述硅PU结构主体上设置有所述基层,所述基层的顶部设置有所述基面处理层,所述基面处理层的顶部设置有所述底部防护层,所述底部防护层的顶部设置有所述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顶部设置有所述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的顶部设置有所述耐磨面层,所述耐磨面层的顶部设置有所述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顶部设置有所述终饰面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缓冲层材质为有机硅与聚氨酯共聚接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强层材质为多异氰酸酯基和多羟基聚醚多元醇加有机硅改性合成的含有端异氰酸酯基高分子量的聚氨酯预聚体和其它辅助材料的组合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热层材质为硅树脂弹性隔热涂料涂覆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部防护层进行防水、防渗透处理。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是一种新型硅PU结构,该新型硅PU结构上设置的缓冲层提供缓冲吸收和减震保护,有效减缓地面对身体的反作用力所造成的运动伤害。PU面层耐磨层性能满足长期高使用频率的需要,具有超强的耐磨性。隔热层的设计使隔热层以下的层面不会因温度过高或过低而影响自身的使用性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硅PU结构主体;2、基层;3、基面处理层;4、底部防护层;5、缓冲层;6、加强层;7、耐磨面层;8、终饰面层;9、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硅PU结构,包括硅PU结构主体1、基层2、基面处理层3、底部防护层4、缓冲层5、加强层6、耐磨面层7、终饰面层8和隔热层9,硅PU结构主体1上设置有基层2,基层2的顶部设置有基面处理层3,基面处理层3的顶部设置有底部防护层4,底部防护层4的顶部设置有缓冲层5,缓冲层5的顶部设置有加强层6,加强层6的顶部设置有耐磨面层7,耐磨面层7的顶部设置有隔热层9,隔热层9的顶部设置有终饰面层8。

缓冲层5材质为有机硅与聚氨酯共聚接枝。

加强层6材质为多异氰酸酯基和多羟基聚醚多元醇加有机硅改性合成的含有端异氰酸酯基高分子量的聚氨酯预聚体和其它辅助材料的组合料。

隔热层9材质为硅树脂弹性隔热涂料涂覆而成,硅树脂弹性隔热涂料吸水量低、通气性高、隔热性优。

底部防护层4进行防水、防渗透处理。

具体的工作时,由于硅PU的耐高温性能,使耐磨面层7和终饰面层8能够吸收大量的热,促使面层温度升高,致使热能不断向下层传递,使面层以下的层面会因温度过高或过低而影响自身的使用性能,隔热层9可以阻挡热能的向下传递,从而延长硅PU结构的使用寿命,同时缓冲层5提供缓冲吸收和减震保护,耐磨面层7满足长期高使用频率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是一种新型硅PU结构,该新型硅PU结构上设置的缓冲层提供缓冲吸收和减震保护,有效减缓地面对身体的反作用力所造成的运动伤害。PU面层耐磨层性能满足长期高使用频率的需要,具有超强的耐磨性。隔热层的设计使隔热层以下的层面不会因温度过高或过低而影响自身的使用性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推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