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铺设盲道路用的地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6781发布日期:2018-11-16 23:53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盲道砖,具体涉及一种铺设盲道路用的地砖。



背景技术:

盲道砖是为盲人安全提供的行路方便道路设施。一般由三类砖铺就,一类是条形方向引路砖,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称为行进盲道砖,或盲道方向引路砖;一类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碍,该转弯了,称为提示盲道砖,或盲道方位引路砖;最后一类是盲道危险警告引路砖,圆点较大,警视不要超越,前面危险。

盲道砖路,在城市中主要的市政设施与建筑物的位置和入口,仍需单独进行铺设,可告知视残者设施的具体位置,瓷砖粘合剂可使盲道砖更贴路面,协助视残者了解周围环境。如各种人行道口、城市广场入口、公交候车站、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的上口和下口,建筑入口、地下铁道入口和站台边缘,人行道上的障碍物等。有规律的环境和设施,可使视残者在盲杖的隅感下方便行进,如在人行道的外侧设置的立缘石、花台、围墙等设施,是视残者行走的最佳通道。

现有技术中,存在条形方向引路砖上的导盲条容易损坏,盲道砖进行维修或更换不方便,不利于盲人导盲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条形方向引路砖上的导盲条容易损坏,盲道砖进行维修或更换不方便,不利于盲人导盲的问题,提供一种铺设盲道路用的地砖,其应用时能够在盲道砖上的导盲条掉落或损坏的情况快速更换新的导盲条,保证盲人在盲道上的正常行走,避免更换整块盲道砖繁琐工作,节约更换成本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铺设盲道路用的地砖,包括地砖本体、导盲条,所述地砖本体内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凹形成带开口的通道,所述通道的下端连接有腔室,所述腔室的宽度大于通道的长度,所述导盲条与凹槽匹配,所述导盲条的下半部分设置在凹槽内,所述导盲条的宽度大于通道的开口宽度,所述导盲条的上表面内凹形成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上端设置有卡槽,且所述转动轴的上端与导盲条的上表面齐平,所述转动轴的下端伸出螺纹孔并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穿过通道设置在腔室内,所述凸块上设置有通过转动轴对称的两个螺纹孔二,所述地砖本体上设置有与两个螺纹孔二匹配的两个螺纹孔三,所述螺纹孔二与螺纹孔三通过设置的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地砖本体上设置若干相互平行的凹槽用于安装导盲条,避免导盲条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在凹槽底面内凹形成通道,通道下端连接有腔室,导盲条上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用于安装转动轴,转动轴的上端设置有卡槽,转动轴的下端设置有凸块,便于安装人员用工具通过卡槽旋转转动轴,使得凸块出现转向,凸块卡在腔室内部,避免导盲条在竖直方向上出现移动。通过螺栓伸入凸块上设置的两个螺纹孔二与导盲条上设置的螺纹孔三使得凸块与地砖本体连接,防止凸块随意转向影响导盲条在竖直方向上的稳定。

进一步的,一种铺设盲道路用的地砖,所述腔室的底部设置有漏水孔。腔室底部设置漏水孔是为了便于将进入腔室内的水排出,避免积水过多影响地砖本体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一种铺设盲道路用的地砖,所述地砖本体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位于腔室之间。地砖本体上腔室与腔室之间的设置有若干通孔是为了防止在下雨天雨水过大时引导排水,避免地砖本体表面积水过多影响盲人的正常行走。

进一步的,一种铺设盲道路用的地砖,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设置在导盲条与凸块之间。垫片的设置是为了使得导盲条与凹槽之间贴合紧密,进一步的放置导盲条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出现轻微移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铺设盲道路用的地砖,在导盲条出现损坏时,通过更换导盲条替代整个盲道砖的更换,节约导盲道路的维护成本,提高导盲道路的维修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一种铺设盲道路用的地砖,腔室底部设置漏水孔是为了便于将进入腔室内的水排出,避免积水过多影响地砖本体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一种铺设盲道路用的地砖,地砖本体上腔室与腔室之间的设置有若干通孔是为了防止在下雨天雨水过大时引导排水,避免地砖本体表面积水过多影响盲人的正常行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地砖本体、2-导盲条、3-凹槽、4-通道、5-腔室、6-螺纹孔、7-转动轴、8-卡槽、9-凸块、 10-螺纹孔二、11-螺纹孔三、12-螺栓、13-漏水孔、14-通孔、15-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铺设盲道路用的地砖,包括地砖本体1、导盲条2,所述地砖本体1内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凹槽3,所述凹槽3内凹形成带开口的通道4,所述通道4的下端连接有腔室5,所述腔室5的宽度大于通道4的长度,所述腔室5的底部设置有漏水孔13,所述地砖本体1上设置有若干通孔14,所述通孔14位于腔室5之间,所述导盲条的下半部分设置在凹槽3内,所述导盲条2的宽度大于通道4的开口宽度,所述导盲条2的上表面内凹形成螺纹孔6,所述螺纹孔6内设置有转动轴7,所述转动轴7的上端设置有卡槽8,且所述转动轴7的上端与导盲条2的上表面齐平,所述转动轴7的下端伸出螺纹孔6并连接有凸块9,所述凸块9穿过通道4设置在腔室5内,所述凸块9上设置有通过转动轴7对称的两个螺纹孔二10,所述地砖本体1上设置有与两个螺纹孔二10匹配的两个螺纹孔三11,所述螺纹孔二10与螺纹孔三11通过设置的螺栓12连接,还包括垫片15,所述垫片15设置在导盲条2 与凸块9之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地砖本体1上设置若干相互平行的凹槽3用于安装导盲条2,凹槽3 为方形,凹槽3的长*宽*高为:25cm×6cm×1cm。导盲条2的长*宽*高为:24.5cm×5.5cm ×3cm。导盲条2下半部分位于凹槽3内,上半部分位于凹槽3外,避免导盲条2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在凹槽3底面内凹形成通道4,通道4的宽度为4cm,长度为8cm,通道4下端连接有腔室5,腔室5的宽度为8cm,长度为8cm,导盲条2上设置有螺纹孔6,螺纹孔6用于安装转动轴7,转动轴7的上端设置有卡槽8,转动轴7的下端设置有凸块9,便于安装人员用工具通过卡槽8旋转转动轴7,使得凸块9出现转向,凸块9卡在腔室5内部,避免导盲条2在竖直方向上出现移动。通过螺栓12伸入凸块9上设置的两个螺纹孔二10与地砖本体1上设置的螺纹孔三11使得凸块9与地砖本体1连接,防止凸块9随意转向影响导盲条2 在竖直方向上的稳定。需要更换导盲条2时,将地砖本体1上紧固的螺栓12通过工具取下,在通过工具与转动轴7上端的卡槽8配合转动转动轴7,使得凸块9能从腔室5内通过通道4 取出,然后更换新的导盲条2,简单方便,可操作性强。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在腔室5的底部设置有漏水孔13,漏水孔13的设置是为了便于进入腔室5内的水通过漏水孔13排出,避免腔室5内积累过多水分导致腔室5内的凸块9 长期处于浸水状态,影响凸块9的使用寿命,同时影响地砖本体1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地砖本体1上的腔室5与腔室5之间设置有通孔14,便于下雨天水流量过大雨水不能及时从地砖本体1上排除,不利于盲人在导盲道路上正常行走,防止盲人因积水过多摔倒。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导盲条2与凸块9之间设置有垫片15,进一步避免导盲条2与凹槽3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移动,避免导盲条2轻微移动影响盲人的正常行走。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