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板梁桥横向预应力摩擦板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3704发布日期:2019-03-13 23:41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心板梁桥横向预应力摩擦板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心板梁桥横向预应力摩擦板加固结构,属于工程加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建成的公路桥梁,很多采用空心板梁结构,空心板之间通过铰缝形成一个整体,共同承受荷载,整体受力。但随着长期工作运行,板梁之间的铰缝处出现破损病害,形成单空心板受力情况,造成桥面渗水,铰缝混凝土松散、脱落,纵、横向开裂,顺铰缝出现纵向裂缝,铰缝处渗水严重,桥面雨水沿铰缝下流,造成空心板边钢筋腐蚀,部分铰缝对应地面上有明显水迹,加剧了桥梁的损害,降低了桥梁使用寿命。而重新浇筑铰缝,需中断交通,影响运营,施工费时费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心板梁桥横向预应力摩擦板加固结构,通过在相邻空心板间的铰缝处设置摩擦板装置,使相邻空心板形成整体,共同承受载荷,空心板梁整体受力,避免了因桥梁局部损坏造成的单空心板集中受力情况发生,且易安装,施工简单,可以在不中断交通或短时间中断交通的工况下作业,降低了桥梁加固维修的费用,延长了桥梁整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施方便、降低桥梁维修加固费用、延长桥梁使用寿命的空心板梁桥横向预应力摩擦板加固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心板梁桥横向预应力摩擦板加固结构,其包括空心板和设于两个所述空心板之间铰缝处的摩擦板装置,所述摩擦板装置包括与左侧空心板相匹配的左侧l型钢板和与右侧空心板相匹配的右侧l型钢板,所述左侧l型钢板和右侧l型钢板通过锚栓和锚栓螺母固定在连接板上,且所述锚栓上端锚固在所述空心板内,所述左侧l型钢板和右侧l型钢板的立板外侧面上均设有摩擦层,且两个所述摩擦层紧密贴合在一起,所述左侧l型钢板和右侧l型钢板与所述空心板之间灌注有粘钢结构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于空心板梁下方的张拉装置,用于在拆除所述连接板后对所述空心板梁整体进行拉紧,所述张拉装置包括碳纤维板,所述碳纤维板左端与固设于空心板梁左端的张拉锚具相连,右端与固设于空心板梁右端的固定锚具相连,所述碳纤维板张拉后通过结构胶和卡板固定在所述空心板梁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铰缝下部两侧分别在两个所述空心板上开设l型凹槽,所述左侧l型钢板和右侧l型钢板嵌设于所述l型凹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侧l型钢板和右侧l型钢板上方封堵有聚合物砂浆,所述左侧l型钢板和右侧l型钢板的横板外端与所述空心板配合处封堵有聚合物砂浆,所述左侧l型钢板和右侧l型钢板两侧封堵有聚合物砂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摩擦层采用橡胶材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空心板梁桥横向预应力摩擦板加固结构,通过在相邻空心板间的铰缝处设置摩擦板装置,使相邻空心板形成整体,共同承受载荷,空心板梁整体受力,避免了因桥梁局部损坏造成的单个空心板集中受力情况的发生,且易安装,施工简单,可以在不中断交通或短时间中断交通的工况下作业,降低了桥梁加固维修的费用,延长了桥梁整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1张拉锚具、2空心板梁、21空心板、3固定锚具、4铰缝、5摩擦板装置、6碳纤维板、7左侧l型钢板、8右侧l型钢板、9锚栓、10锚栓螺母、11粘钢结构胶、12摩擦层、13聚合物砂浆、14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发明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5所示的一种空心板梁桥横向预应力摩擦板加固结构,其包括空心板21和设于两个所述空心板21之间铰缝4处的摩擦板装置5。所述摩擦板装置5包括与左侧空心板21相匹配的左侧l型钢板7和与右侧空心板21相匹配的右侧l型钢板8,所述左侧l型钢板7和右侧l型钢板8通过锚栓9和锚栓螺母10固定在连接板14上,且所述锚栓9上端锚固在所述空心板21内。所述左侧l型钢板7和右侧l型钢板8的立板外侧面上均设有摩擦层12,且两个所述摩擦层12紧密贴合在一起,所述左侧l型钢板7和右侧l型钢板8与所述空心板21之间灌注有粘钢结构胶11。所述铰缝4下部两侧分别在两个所述空心板21上开设l型凹槽,所述左侧l型钢板7和右侧l型钢板8嵌设于所述l型凹槽内。所述左侧l型钢板7和右侧l型钢板8上方封堵有聚合物砂浆13,所述左侧l型钢板7和右侧l型钢板8的横板外端与所述空心板21配合处封堵有聚合物砂浆13,所述左侧l型钢板7和右侧l型钢板8两侧封堵有聚合物砂浆13,设置所述聚合物砂浆13是为了方便在所述左侧l型钢板7和右侧l型钢板8与所述空心板梁2之间灌注粘钢结构胶11。本实施例中,所述左侧l型钢板7和右侧l型钢板8宽度比所述空心板梁2宽度要小,所述摩擦层12采用橡胶材质。

通过在相邻空心板21间的铰缝4处设置摩擦板装置5,使相邻空心板21形成整体,共同承受载荷,空心板梁2整体受力,避免了因桥梁局部损坏造成的单个空心板21集中受力情况的发生,且易安装,施工简单,可以在不中断交通或短时间中断交通的工况下作业,降低了桥梁加固维修的费用,延长了桥梁整体的使用寿命。

所述空心板梁桥横向预应力摩擦板加固结构还包括设于空心板梁2下方的张拉装置,用于在拆除所述连接板14后对所述空心板梁2整体进行拉紧,所述张拉装置包括碳纤维板6,所述碳纤维板6左端与固设于空心板梁2左端的张拉锚具1相连,右端与固设于空心板梁2右端的固定锚具3相连,所述碳纤维板6张拉后通过结构胶和卡板61固定在所述空心板梁2上。

具体实施方式:

施工过程中,从所述铰缝4底部凿洞,将所述空心板梁2上的铰缝4下部凿宽,在所述铰缝4两侧的所述空心板21上开设l型凹槽,所述l型凹槽宽度略大于所述左侧l型钢板7和右侧l型钢板8的宽度,以便于在所述l型凹槽与所述摩擦板装置5之间封堵聚合物砂浆13。首先往所述铰缝4下部凿宽部的顶部封堵聚合物砂浆13,把所述左侧l型钢板7和右侧l型钢板8通过锚栓9和锚栓螺母10固定在连接板14上,把所述锚栓9上端锚固在所述空心板21内,这时所述左侧l型钢板7和右侧l型钢板8与所述l型凹槽相匹配,所述聚合物砂浆13刚好位于所述左侧l型钢板7和右侧l型钢板8上方,然后往所述左侧l型钢板7和右侧l型钢板8的横板外端与所述空心板21配合处封堵聚合物砂浆13,往所述左侧l型钢板7和右侧l型钢板8两侧封堵聚合物砂浆13,最后往所述左侧l型钢板7和右侧l型钢板8与所述空心板梁2之间灌注粘钢结构胶11。待所述粘钢结构胶11凝固后,拆下所述连接板14。往所述碳纤维板6与所述空心板梁2之间填充结构胶,通过所述张拉锚具1对所述空心板梁2进行拉紧,完成整体加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