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8794发布日期:2019-03-22 20:43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市政道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市政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许多市政排水都是在道路两边挖有排水沟,在排水沟顶部开口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排水沟渠连通的缺口,且缺口内并列铺设有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排水沟盖板,盖板上均匀设置有长条形的漏水孔,那么在雨天时雨水透过漏水孔流入排水沟内,但这存在如下问题:1、落叶或塑料袋等杂物有时会掉入漏水孔内,并卡在漏水孔内将其密封,导致路面上的液体不能很好的透过漏水孔流入排水沟内;2、盖板在受外力影响下容易在缺口内进行前后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市政排水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市政排水装置,包括位于道路两侧的排水沟渠,所述排水沟渠顶部开口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排水沟渠连通的缺口,且缺口内并列铺设有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排水沟盖板,盖板上均匀设置有漏水孔,所述盖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凸起,且缺口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凸起的矩形卡槽,其中相邻两组盖板中同侧相邻的两组凸起位于同一组卡槽内,所述漏水孔为四棱台结构,其中漏水孔的最小开口端与盖板的顶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底端面为粗糙面。

优选的,所述凸起的其中一端与盖板中对应的宽度方向侧壁处于同一垂直面,其中凸起底部顶角处设置有倒圆角。

优选的,所述漏水孔的最大开口端位于排水沟渠内的正上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当有杂物由漏水孔的最小开口端流入漏水孔后,由于漏水孔为上小下大的结构,所以能进入漏水孔的杂物基本都能从其底端最大开口端掉入排水沟渠内,即使有少量杂物卡在漏水孔内,那么在雨天的时候雨水对其进行冲刷,由于漏水孔的特性也容易将杂物冲入排水沟渠内,而进一步为了剔除漏水孔内的稳固杂物,可用细木棍等工具插入漏水孔内捅开杂物,使其掉入排水沟渠内,而上述多种方式均有助于减小杂物将漏水孔堵塞的几率,使得雨水能顺利的流入排水沟渠内。

2、前后相邻两组盖板中同侧相邻的两组凸起位于同一组卡槽内,通过卡槽卡住凸起的方式防止盖板在缺口内前后窜动,而缺口则卡住盖板防止前左右窜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技术背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盖板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盖板的左视图。

图中:1、排水沟渠,2、缺口,3、盖板,4、漏水孔,5、凸起,6、卡槽,7、倒圆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一种市政排水装置,包括位于道路两侧的排水沟渠1,在排水沟渠1顶部开口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排水沟渠1连通的缺口2,其中缺口2侧壁及排水沟渠1侧壁均浇筑有水泥层对其进行浇固,而在缺口2内并列铺设有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排水沟盖板3,盖板3将排水沟渠1顶部开口密封防止大块杂物掉入排水沟渠1内,同时为了使得地面上的雨水流入排水沟渠1内,所以在盖板3上均匀设置有漏水孔4,那么地面上的雨水透过漏水4孔流入排水沟渠1内。

本实施例中的漏水孔4为四棱台结构,其中漏水孔4的最小开口端与盖板3的顶部连通,而漏水孔4的最大开口端位于排水沟渠1内的正上方,那么有杂物由漏水孔4的最小开口端流入漏水孔4后,由于漏水孔4为上小下大的结构,所以能进入漏水孔4的杂物基本都能从其底端最大开口端掉入排水沟渠1内,即使有少量杂物卡在漏水孔4内,那么在雨天的时候雨水对其进行冲刷,由于漏水孔4的特性也容易将杂物冲入排水沟渠1内,而进一步为了剔除漏水孔4内的稳固杂物,可用细木棍等工具插入漏水孔4内捅开杂物,使其掉入排水沟渠1内,而上述多种方式均有助于减小杂物将漏水孔4堵塞的几率,使得雨水能顺利的流入排水沟渠1内,其中本实施例中漏水孔4最小开口端的前后宽度为0.5~1.5cm、最大开口端的前后宽度为1.5~2.5cm,漏水孔4最大开口端的左右长度不大于排水沟渠1的宽度。

其中为了防止盖板3在缺口2内进行前后滑动,如图5所示,在盖板3长度方向的前后两端均浇筑有混凝土材质的凸起5,凸起5与盖板3之间为一体设置,同时在缺口2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凸起5的矩形卡槽6,其中前后相邻两组盖板3中同侧相邻的两组凸起5位于同一组卡槽6内,通过卡槽6卡住凸起5的方式防止盖板3在缺口2内前后窜动,而缺口2则卡住盖板3防止前左右窜动。

本实施例中盖板3的底端面为粗糙面,以此加强盖板3与缺口2底壁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盖板3窜动,如图5、6所示,前侧凸起5的前端与盖板3前端处于同一垂直面、后侧凸起5的后端与盖板3后端处于同一垂直面,同时凸起5底部顶角处设置有倒圆角7。当将盖板3卡入缺口2内时,凸起5的倒圆角7有助于引导凸起5滑入卡槽6内,此时卡槽6卡住凸起5防止盖板3前后窜动。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