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排式城市道路积水排蓄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8802发布日期:2019-03-22 20:43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排式城市道路积水排蓄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排水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排式城市道路积水排蓄滞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常有大雨导致城市道路被淹的问题,国家大力倡导建设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需要发挥每一块没有被混凝土硬化区域的雨水吸收、蓄滞作用,并与城市河道、官网一起发挥洪水排泄、调节的作用。但现有城市道路中间或两边的绿化带一般都高于路面,仅能起到美化和一定的空气净化作用,却不具有收集雨水、排除路面积水的功能。常见的,在路面两侧设置一定数量的雨水排水口,上盖落水箅子,落水口收集的雨水进入市政管网,排泄于附近河道或湖泊中。

这种设计的优点是责任明确,维护管理方便,但缺点也显而易见。第一,与路面平齐的落水箅子容易被落叶、垃圾等阻塞,在较大风雨时易导致路面积水影响交通。第二,城市道路路面积累的轮胎磨损粉末、灰尘等,被雨水冲刷后进入市政管网排到河道或湖泊,从而对城市河道或湖泊造成污染。第三,所有的管网都是为尽快排水设计布设,雨水不能蓄留利用,而绿化带浇水又需要从自来水取水,也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堵塞,维护方便,排水效率高,能将路面雨水蓄留进行过滤再用于浇灌绿化,节约水资源的侧排式城市道路积水排蓄滞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侧排式城市道路积水排蓄滞装置,包括用于存放积水的集水箱,集水箱沿绿化长边带方向间隔布置,集水箱位于绿化带结构的下方;绿化带结构从上到下有生长介质层、过滤格栅、过滤贮水层组成,绿化带结构的一侧与路缘石相连,路缘石内部并排设有多根进水管,进水管的入流口与路面平齐。路面与入流口平齐能使积水迅速进入本装置,同时多根进水管并排设置,加快了路面积水的排出,提高了排水效率,间接的保证了路面的交通状况,绿化带结构分为三层,该绿化带结构有着较好的蓄水、吸水、过滤功能,生长介质层吸收的雨水能直接为植物提供所需的水分,确保了绿化带植物的正常生长,过滤格栅能将收集的水进行一定的过滤,使过滤后的水进入过滤贮水层进行储存,用于长时间不下雨导致植物干旱时浇灌植物,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本装置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排水效果好,有利于市场的推广。

作为优选,集水箱内部由隔板隔成左右两个区间,左侧区间为内格,右侧区间为外格。集水箱由隔板隔成两个区间,当过滤贮水层的水溢出时会流入集水箱的内格中,内格的水慢慢上浮到达最高水位时水会流入外格中,同时水中的泥沙等杂物会沉淀在内格中,流入外格的水杂质较少,可用于浇灌或回收再次利用。

作为优选,集水箱右侧侧壁上设有溢流管,溢流管连接横向设置的排水管,溢流管下方对应设有出水管,出水管的一端连接集水箱,出水管另一端连接连通管。集水箱沿绿化长边带方向间隔布置,以下部连通管和上部排水管相连。集水箱的外格下部设有连通管,与其他集水箱相连通,形成串珠式的水体,可供绿化带灌溉使用。集水箱外格上部与排水管相连,当外格蓄满水后,通过上面的溢流口排到排水管中,排水管与市政管网或外排河道相连,连接处设有逆止阀,多余的水可以排出到官网或河道中。

作为优选,进水管的外侧包裹有橡胶圈,进水管的入流口处设有网格,网格表面固连有尼龙条。进水管外侧的橡胶圈能对进水管起到保护作用,不使橡胶圈与路缘石直接接触,维护也较为方便,入流口处设有网格能避免较大的石块或其他杂物滑落至进水管内,确保了进水管的正常使用,进水管的入流口与路面平齐,因此会有落叶落下挡住入流口造成堵塞,网格上的尼龙条能挡住落叶,使落叶不会将入流口堵死,保证了整个装置的正常运行。

作为优选,进水管的中段填充有石英砂填料与活性炭填料。进水管的中部填充有两种填料,能对雨水有一定的过滤作用,能有效的去除雨水中的一些悬浮颗粒,使雨水中的一些颗粒物质吸附在该填料中。

作为优选,集水箱的内格内设有若干球体,球体之间由弹性绳相连,首尾两端的弹性绳连接集水箱的侧壁,球体的表面均布有针孔,球体的内部设有碱性物质,碱性物质由海绵层包裹。 当雨水从过滤贮水层溢出至内格时,雨水会撞击到球体表面,使连接球体的弹性绳上下晃动,在晃动的过程中,球体会浸入内格的雨水中,雨水会从球体表面的针孔中渗漏进去,球体最内层的碱性物质在晃动时也会快速析出,使雨水的PH值升高,大多数重金属生产氢氧化物形成沉淀,降低重金属对雨水的危害,能使雨水用于再次浇灌,碱性物质外侧的海绵层能使其更充分的溶于水中。

作为优选,生长介质层内部设有硅砂自吸水棒,硅砂自吸水棒一端位于生长介质层内,另一端位于过滤贮水层中。吸水棒能够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从过滤贮水层及时吸水,调节水量,另外,在长时间没有降雨、比较干旱的情况下,吸水棒能后吸收过滤贮水层内的水,供植物吸收,增加植物整体的抗旱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多根进水管并排设置,加快了路面积水的排出,提高了排水效率,间接的保证了路面的交通状况,集水箱用隔板隔开雨水经过内格流入外格时泥沙都会沉于内格底部,集水箱内格内的球体能去除水中的重金属,集水箱的外格下部设有连通管,与其他集水箱相连通,形成串珠式的水体,可供绿化带灌溉使用,进水管的进水口出设有网格防止堵塞确保了本装置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侧排式城市道路积水排蓄滞装置,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侧排式城市道路积水排蓄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水管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进水管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集水箱内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植物;2.生长介质层;3.过水格栅;4.溢流管;5.排水管;6.连通管;7.隔板;8.硅砂自吸水棒;9.路缘石;10.入流口;11.路面;12.进水管;13.过滤贮水层;14.集水箱;15.橡胶圈;16.网格;17.尼龙套;18.石英砂填料;19.活性炭填料;20.内格;20a.弹性绳;20b.针孔;20c.碱性物质;20d.球体;21.外格;22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一种侧排式城市道路积水排蓄滞装置,包括用于存放积水的集水箱14,集水箱14沿绿化长边带方向间隔布置,集水箱14位于绿化带结构的下方;绿化带结构从上到下有生长介质层2、过滤格栅3、过滤贮水层13组成,绿化带结构的一侧与路缘石9相连,路缘石9内部并排设有多根进水管12,进水管12的入流口10与路面11平齐。路面与入流口平齐能使积水迅速进入本装置,同时多根进水管并排设置,加快了路面积水的排出,提高了排水效率,间接的保证了路面的交通状况,绿化带结构分为三层,该绿化带结构有着较好的蓄水、吸水、过滤功能,生长介质层吸收的雨水能直接为植物提供所需的水分,确保了绿化带植物的正常生长,过滤格栅能将收集的水进行一定的过滤,使过滤后的水进入过滤贮水层进行储存,用于长时间不下雨导致植物干旱时浇灌植物,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本装置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排水效果好,有利于市场的推广。

集水箱14内部由隔板7隔成左右两个区间,左侧区间为内格20,右侧区间为外格21。集水箱由隔板隔成两个区间,当过滤贮水层的水溢出时会流入集水箱的内格中,内格的水慢慢上浮到达最高水位时水会流入外格中,同时水中的泥沙等杂物会沉淀在内格中,流入外格的水杂质较少,可用于浇灌或回收再次利用。

集水箱14右侧侧壁上设有溢流管4,溢流管4连接横向设置的排水管5,溢流管4下方对应设有出水管22,出水管22的一端连接集水箱14,出水管22另一端连接连通管6。集水箱沿绿化长边带方向间隔布置,以下部连通管和上部排水管相连。集水箱的外格下部设有连通管,与其他集水箱相连通,形成串珠式的水体,可供绿化带灌溉使用。集水箱外格上部与排水管相连,当外格蓄满水后,通过上面的溢流口排到排水管中,排水管与市政管网或外排河道相连,连接处设有逆止阀,多余的水可以排出到官网或河道中。

进水管12的外侧包裹有橡胶圈15,进水管12的入流口10处设有网格16,网格16表面固连有尼龙条17。进水管外侧的橡胶圈能对进水管起到保护作用,不使橡胶圈与路缘石直接接触,维护也较为方便,入流口处设有网格能避免较大的石块或其他杂物滑落至进水管内,确保了进水管的正常使用,进水管的入流口与路面平齐,因此会有落叶落下挡住入流口造成堵塞,网格上的尼龙条能挡住落叶,使落叶不会将入流口堵死,保证了整个装置的正常运行。

进水管12的中段填充有石英砂填料18与活性炭填料19。进水管的中部填充有两种填料,能对雨水有一定的过滤作用,能有效的去除雨水中的一些悬浮颗粒,使雨水中的一些颗粒物质吸附在该填料中。

集水箱14的内格20内设有若干球体20d,球体20d之间由弹性绳20a相连,首尾两端的弹性绳20a连接集水箱14的侧壁,球体20d的表面均布有针孔20b,球体20d的内部设有碱性物质20c,碱性物质20c由海绵层20e包裹。 当雨水从过滤贮水层溢出至内格时,雨水会撞击到球体表面,使连接球体的弹性绳上下晃动,在晃动的过程中,球体会浸入内格的雨水中,雨水会从球体表面的针孔中渗漏进去,球体最内层的碱性物质在晃动时也会快速析出,使雨水的PH值升高,大多数重金属生产氢氧化物形成沉淀,降低重金属对雨水的危害,能使雨水用于再次浇灌,碱性物质外侧的海绵层能使其更充分的溶于水中。

生长介质层2内部设有硅砂自吸水棒8,硅砂自吸水棒8一端位于生长介质层2内,另一端位于过滤贮水层13中。吸水棒能够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从过滤贮水层及时吸水,调节水量;另外,在长时间没有降雨、比较干旱的情况下,吸水棒能后吸收过滤贮水层内的水,供植物吸收,增加植物整体的抗旱性。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侧排式城市道路积水排蓄滞装置实际应用时:道路积水到一定深度(0.5cm)后,可以通过路缘石9侧面的开口进入进水管12,进水管12与绿化带下部的过水格栅3及过滤贮水层13相连。进入进水管12的水先蓄满过滤贮水层13,水在这里进行过滤,多余的水通过过水格栅3通道排到集水箱14。集水箱14分内外两格,内格20边界与绿化带的边界相同,外格21边界超出绿化带。当水蓄满集水箱内格20时,溢流到外格21,起到沉淀泥沙的作用。集水箱14沿绿化长边带方向间隔布置,以下部连通管22和上部排水管5相连。集水箱14的外格21下部设有连通管22,与其他集水箱14相连通,形成串珠式的水体,可供绿化带灌溉使用。集水箱14外格21上部与排水管5相连,当外格21蓄满水后,通过上面的溢流口排到到排水管5中。

上述实施例中的常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叙述。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