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种微珠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2369发布日期:2019-05-07 22:20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种微珠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标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种微珠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道路交通标线是指在车行道、缘石、障碍物上用规定的线条、图案或文字等表示交通规则所要求的导引、限制和警告的标志,设置道路交通标线是交通管理的一项措施,其作用在于管制和引导交通。道路反光玻璃微珠作为道路标线(漆)中的反光材料,能改善路面标线涂料逆反射性能,当汽车夜间行驶时,车灯照在带有玻璃微珠的道路标志线上,可使车灯的光线又平行反射回来,从而使司机看清前进方向,提高了夜间行车的安全性。

然而玻璃微珠粒径在10-250微米,施工过程中影响玻璃微珠反光的因素有撒播量和混合均匀度。标线施工时,大小不一的玻璃微珠需要经过散播混合装置混合,现有的混合撒播装置中,玻璃微珠通过在管内靠重力自上而下流动,经过分嘴口进入撒播器后实现混合,这种混合过程有大小玻璃微珠分离现象,撒在路面标线上的大玻璃微珠和小玻璃微珠分布不均匀;且玻璃微珠经过的分嘴口较窄,使得撒播器中的玻璃微珠的量不足,不能达到要求的撒播量;一般的撒播器中的撒播轴是由手推车的车轮提供原动力,通过链条传动来带动撒播轴的转动,进而撒播轴的转速通过行走速度来控制,不能准确控制撒播量,在车载快速施工过程中,不能达到要求的撒播量,且该撒播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自动化水平低,应用范围小。因此研制出一种多种微珠混合装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玻璃微珠的撒播量难以控制和玻璃微珠混合不均匀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多种微珠混合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种微珠混合装置,包括:预混合器、分嘴口和撒播装置,所述预混合器为管状结构,所述预混合器内部设置有螺旋片,所述预混合器上端为玻璃微珠的进口,所述预混合器下端与若干分嘴口上端连通,所述分嘴口下端与撒播装置的进口连通;

所述撒播装置包括:搅拌腔、撒播腔、叶片轮、撒播轴、调速电机、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所述搅拌腔和撒播腔均为上下两端开口且四周密封的腔体,所述搅拌腔下端与撒播腔上端连通,所述搅拌腔内设置有叶片轮,若干所述叶片轮固定在转轴上,所述转轴与搅拌腔腔壁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转轴一端位于搅拌腔外侧且该转轴端头与第一传动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撒播腔内设置有撒播轴,所述撒播轴圆周表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凸起块,所述撒播轴与撒播腔腔壁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撒播轴一端位于撒播腔外侧且该撒播轴端头与第二传动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调速电机设置于搅拌腔或撒播腔外侧壁上,所述调速电机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带轮,所述带轮与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之间均为皮带传动。

所述螺旋片由长方形钢片两端呈180度角扭曲成型,所述螺旋片固定设置在预混合器管壁上。

所述分嘴口下端口为竖直的平行入口,所述平行入口均匀分布在撒播装置的进口处。

所述分嘴口直径为2至5cm。

所述搅拌腔和撒播腔的侧壁上均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用于配合上述轴承转动。

所述调速电机为变频式调速电机,若干个所述叶片轮为等厚度叶片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多种微珠混合装置,结构简单,容易操作,通过增设预混合器、分嘴口和撒播装置,可以有效的控制玻璃微珠的撒播量和混合均匀度,预混合器和分嘴口的使用有效的控制了玻璃微珠混合均匀,撒播装置中设置的调速电机,精准的调控了撒播轴的转动速度,使得撒播量更为平稳,撒播在标线上的玻璃微珠更为均匀,从而提高玻璃微珠在标线施工中的反光或持续反光效果。

二、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多种微珠混合装置,采用的预混合器,不同大小的玻璃微珠通过螺旋钢片的内部机构,增加了玻璃微珠层流运动的速度梯度,使得玻璃微珠经过从分割至位置移动,又从位置移动至重新汇合的过程,使得玻璃微珠在预混合器中初步混合,防止了大小颗粒的分层,使得多种玻璃微珠混合均匀。

三、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多种微珠混合装置,采用的分嘴口的直径较大,可满足较大的撒播量,增加了玻璃微珠单位时间的输出量,采用的分嘴口的数量可根据实际的工作需求进行设置,通过撒播量的大小来设置分嘴口的个数,该装置的适用范围更为广泛,满足了不同的生产需求。

四、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多种微珠混合装置,撒播装置则可以充分的混合玻璃微珠,通过叶片轮和撒播轴的作用,使得玻璃微珠在不分层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混合,采用的变频式调速电机,结构简单,使用可靠,维修方便,低频起动时力矩参负载冲击小,起动电流小,不加附加起动设备,效率高,节能显著,应用范围广,在50HZ以下可作恒转矩运行,在50HZ以上可作恒功率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种微珠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种微珠混合装置的撒播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中1为预混合器,2为分嘴口,3为撒播装置,31为搅拌腔,32为撒播腔,33为叶片轮,34为撒播轴,35为调速电机,36为第一传动轮,37为第二传动轮,38为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多种微珠混合装置,包括:一种多种微珠混合装置,包括:预混合器1、分嘴口2和撒播装置3,所述预混合器1为管状结构,所述预混合器1内部设置有螺旋片,所述预混合器1上端为玻璃微珠的进口,所述预混合器1下端与若干分嘴口2上端连通,所述分嘴口2下端与撒播装置3的进口处连通;

所述撒播装置3包括:搅拌腔31、撒播腔32、叶片轮33、撒播轴34、调速电机35、第一传动轮36和第二传动轮37,所述搅拌腔31和撒播腔32均为上下两端开口且四周密封的腔体,所述搅拌腔31下端与撒播腔32上端连通,所述搅拌腔31内设置有叶片轮33,若干所述叶片轮33固定在转轴上,所述转轴与搅拌腔31腔壁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转轴一端位于搅拌腔31外侧且该转轴端头与第一传动轮36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撒播腔32内设置有撒播轴34,所述撒播轴34圆周表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凸起块,所述撒播轴34与撒播腔32腔壁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撒播轴34一端位于撒播腔32外侧且该撒播轴34端头与第二传动轮37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调速电机35设置于搅拌腔31或撒播腔32外侧壁上,所述调速电机35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带轮,所述带轮与第一传动轮36和第二传动轮37之间均为皮带传动。

所述螺旋片由长方形钢片两端呈180度角扭曲成型,所述螺旋片固定设置在预混合器1管壁上。

所述分嘴口2下端口为竖直的平行入口,所述平行入口均匀分布在撒播装置3的进口处。

所述分嘴口2直径为2至5cm。

所述搅拌腔31和撒播腔32的侧壁上均安装有轴承座38,所述轴承座38用于配合上述轴承转动。

所述调速电机35为变频式调速电机,若干个所述叶片轮33为等厚度叶片轮。

使用时,根据玻璃微珠撒播量,通过外部的控制器调节调速电机35的转速,控制器上设置有控制开关和调速按钮,调速电机35打开后,调速电机35上的输出轴上固定的带轮转动,带轮通过皮带传动,带轮分别第一传动轮36和第二传动轮37转动,第一传动轮36、第二传动轮37与调速电机35上的带轮均设置在撒播装置2同侧,搅拌腔31内的第一传动轮36带动其内部的传动轴转动,均匀分布在所述传动轴上叶片轮33进行转动,撒播腔32内的第二传动轮37带动撒播轴34转动。

多种微珠混合装置启动后,玻璃微珠从预混合器 1的上端口进入,玻璃微珠通过预混合器1内的螺旋片进行初步混合,防止玻璃微珠直接下落而产生大小颗粒分层现象,从预混合器 1的下端口输出的玻璃微珠进入分嘴口2,玻璃微珠经过多个分嘴口2的分流作用,多个分嘴口2的出口均匀分布在搅拌腔31的入口处,玻璃微珠经过搅拌腔31中的叶片轮33的带动下,玻璃微珠得到充分混合,玻璃微珠从搅拌腔31的出口下落至撒播腔32,玻璃微珠下落至撒播轴34的矩形凸起之间的空隙处,随着撒播腔32内的撒播轴34的转动,玻璃微珠从撒播腔32下端出口均匀洒落至路面的标线处。

上述实施方式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效果,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进。因此,凡举所述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