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39597发布日期:2019-05-22 03:38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市政工程道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



背景技术:

道路很多都是多层铺设的,比如柔性路面,由于地质条件的问题,需要在柔性路面的下面构建坚硬的基础层,但是这样的结构很容易出现柔性路面与基础层连接不牢固而出现分层的问题,这就导致了这样的路面使用寿命短。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751253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包括路面铺设层,路面铺设层的下方设有具有多个网格的网状的固定架,固定架的下方设有基础层,固定架铺设在基础层上,固定架一半的厚度嵌入基础层内,路面铺设层铺在固定架的上方,固定架一半的厚度嵌入路面铺设层内;通过固定架让路面铺设层与基础层实现相互固定,从而防止路面铺设层与基础层之间出现滑移,避免分层的情况出现。

但是车辆在坡道上下坡的过程中,车辆需要经常刹车来降低车速,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较大会使沥青层与水泥层产生之间产生相对作用力,长此以往使沥青层与水泥层相对滑动,使得两者连接不再紧密,容易产生裂缝,并且路面长期受车辆载荷、温度、湿度的影响,会使裂缝不断扩大,影响道路使用的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具有提高其道路使用寿命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包括从下而上依次铺设的土基、垫层、基层、水泥层以及沥青层,在所述水泥层与沥青层之间设置有多个加强连接组件,所述加强连接组件包括布置于水泥层与沥青层之间的固定板、与固定板连接且依次插接于水泥层与基层内的中空桩锚、转动布置于中空桩锚内的转动轴、一端转动设置于转动轴圆周面上的弧形驱动杆以及转动布置于弧形驱动杆另一端上的连接板,在所述中空桩锚的圆周侧壁上开设有滑动腔,所述连接板通过弧形驱动杆滑动于所述滑动腔内,且初始状态时,所述连接板的外圆周壁与中空桩锚的外圆周壁平齐布置,在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与中空桩锚相通的注浆孔。

如此设置,首先,在土基上依次铺设垫层、基层和水泥层,在水泥层未完全凝固前,安装加强连接组件,将中空桩锚插入于水泥层中,并依次插接于基层内,且固定板的厚度一半嵌入与水泥层内;其次,再驱动转动轴处于中空桩锚内转动,使其弧形驱动杆驱动连接板处于滑动腔内伸出,使其连接板插接于水泥层以及基层内;紧接着,通过注浆孔向中空桩锚内注入水泥浆,且水泥浆通过滑动腔蔓延至各个层内,达到相连并固定的目的,提高中空桩锚与基层、水泥层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相邻层之间的连接强度;最后,待水泥层以及注入的水泥浆固化后铺设沥青层,使其沥青层完全覆盖固定板厚度的另一半,使得沥青层达到标准厚度,具有提高道路铺设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其使用寿命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弧形驱动杆至少设置有两根,多个所述弧形驱动杆一一对应连接有所述连接板,且在所述中空桩锚的圆周侧壁上一一对应于连接板开设有与其配合的滑动腔。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多个弧形驱动杆以及连接板,提高加强连接组件处于基层或水泥层内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加强连接组件与基层或水泥层之间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转动轴沿其长度方向上等距布置有多个所述的弧形驱动杆,多个所述弧形驱动杆一一对应连接有所述连接板,且在所述中空桩锚的圆周侧壁上一一对应于连接板开设有与其配合的滑动腔。

如此设置,通过在不同层上设置对组弧形驱动杆以及连接板结构,提高加强连接组件处于不同层上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加强连接组件对整个道路内结构强度。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设置有驱动盘,所述弧形驱动杆铰接于所述驱动盘上,在所述中空桩锚的圆周内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驱动盘转动布置于所述驱动盘内。

如此设置,通过驱动盘处于中空桩锚的环形槽内转动,提高转动轴处于中空桩锚内转动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加强连接组件的结构强度以及操作性能。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土基内固定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上端与水泥层平齐,出水管的下端与市政排水管道连接。

如此设置,通过出水光达到将道路内水分的排出至市政排水管道内,减小道路内层结构由于含水量过多而影响层与层之间的相对强度,进而提高其道路的结构强度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水泥层朝沥青层的端面上布置有多个集水槽,所述出水管连接于集水槽的槽底。

如此设置,通过沥青层的水蔓延至水泥层后,通过集水槽便于达到收集的作用,再通过出水管排出,达到疏水的作用,提高其道路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设置:所述转动轴朝向注浆孔的端面上开设有内六角孔。

如此设置,通过相应的工具插接于内六角孔内,达到驱动转动轴处于中空桩锚内转动的目的,便于操作者施工操作。

进一步设置:所述中空桩锚远离与固定板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尖状。

如此设置,便于中空桩锚插接于水泥层以及基层内,便于施工操作。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与斜坡垂直布置的加强板。

如此设置,通过加强板可提高加强连接组件与沥青层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通过加强板使其对沥青层在受力时,具有一定的支撑力,进而提高道路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倒扣。

如此设置,在沥青层受力时,通过倒扣使其加强板与沥青层之间形成支撑力,提高加强连接组件与沥青层之间的连接强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驱动转动轴处于中空桩锚内转动,使其弧形驱动杆驱动连接板处于滑动腔内伸出,使其连接板插接于水泥层以及基层内;再通过注浆孔向中空桩锚内注入水泥浆,且水泥浆通过滑动腔蔓延至各个层内,达到相连并固定的目的,提高中空桩锚与基层、水泥层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相邻层之间的连接强度;

2、通过在不同层上设置对组弧形驱动杆以及连接板结构,提高加强连接组件处于不同层上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加强连接组件对整个道路内结构强度;

3、通过集水槽便于达到收集的作用,再通过出水光达到将道路内水分的排出至市政排水管道内,减小道路内层结构由于含水量过多而影响层与层之间的相对强度,进而提高其道路的结构强度的作用;

4、通过加强板可提高加强连接组件与沥青层之间的接触面积,再通过倒扣使其加强板与沥青层之间形成支撑力,提高加强连接组件与沥青层之间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中加强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加强连接组件转动轴轴线上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加强连接组件中中空桩锚与连接板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中:1、土基;11、固定板;111、注浆孔;12、中空桩锚;121、滑动腔;122、环形槽;13、转动轴;131、内六角孔;14、驱动盘;15、弧形驱动杆;16、连接板;17、加强板;18、倒扣;2、垫层;3、基层;4、水泥层;41、集水槽;5、沥青层;6、加强连接组件;7、出水管;8、市政排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从下而上依次铺设的土基1、垫层2、基层3、水泥层4以及沥青层5,且在水泥层4与沥青层5之间设置有多个加强连接组件6。

结合图1至图3所示,加强连接组件6包括布置于水泥层4与沥青层5之间的固定板11、一端与固定板11固定连接且依次插接于水泥层4与基层3内的中空桩锚12、转动布置于中空桩锚12内且与中空桩锚12同轴布置的转动轴13、多个沿转动轴13长度方向等距布置的驱动盘14、一端均转动设置于驱动盘14端面上的弧形驱动杆15以及转动布置于弧形驱动杆15另一端上的连接板16;中空桩锚12远离与固定板11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尖状,且在固定板11上开设有与中空桩锚12内相通的注浆孔111。

如图2和图3所示,为提高加强连接组件6的对道路铺设的结构强度,弧形驱动杆15至少设置有两根,本方案优选4根,且呈圆周状布置于驱动盘14的外圆周侧壁上,弧形驱动杆15均一一对应连接有连接板16。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同时,为便于连接板16安装于中空桩锚12上,在中空桩锚12的圆周侧壁上一一对应于连接板16开设有与其配合的滑动腔121,连接板16通过弧形驱动杆15滑动于滑动腔121内;在未插接安装时,连接板16收纳于滑动腔121内,且连接板16的外圆周壁与中空桩锚12的外圆周壁平齐布置。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中空桩锚12的圆周内侧壁上开设有与驱动盘14一一对应的环形槽122,驱动盘14转动布置于驱动盘14内,使其转动轴13固定转动于中空桩锚12内;为便于驱动转动轴13处于中空桩锚12内转动,在转动轴13朝向注浆孔111的端面上开设有内六角孔131。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提高加强连接组件6与青层的连接强度,在固定板11上设置有与斜坡垂直布置的加强板17,加强板17可布置有多个,且在加强板17上均一体设置有倒扣18,且倒扣18的方向反向布置于斜坡下坡的方向。

如图1所示,在土基1内固定设置有多个出水管7,在水泥层4朝沥青层5的端面上布置有多个集水槽41,出水管7的上端与集水槽41的槽底平齐,出水管7的下端与市政排水管道8连接。

具体铺设方法如下:首先,将市政排水管道8布设于土基1内,在将出水管7埋设于土基1内并与市政排水管道8连通布设;然后,依次铺设垫层2、基层3和水泥层4,在水泥层4未完全凝固前,安装加强连接组件6,将中空桩锚12插入于水泥层4中,并依次插接于基层3内;其次,固定板11的厚度一半嵌入与水泥层4内,再驱动转动轴13处于中空桩锚12内转动,使其弧形驱动杆15驱动连接板16处于滑动腔121内伸出,使其连接板16插接于水泥层4以及基层3内;紧接着,通过注浆孔111向中空桩锚12内注入水泥浆,且水泥浆通过滑动腔121蔓延至各个层内,达到相连并固定的目的,提高中空桩锚12与基层3、水泥层4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相邻层之间的连接强度,且在水泥层4上表面上开设有集水槽41,且与出水管7相通布置;最后,待水泥层4以及注入的水泥浆固化后铺设沥青层5,使其沥青层5完全覆盖加强板17以及倒扣18,使得沥青层5达到标准厚度,通过设置加强连接组件6以及相应的出水管7,具有提高道路铺设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其使用寿命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