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跑道卷材的挤压式铺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11007发布日期:2019-06-26 00:04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工程铺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跑道卷材的挤压式铺装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橡胶场地、橡胶跑道抗压强度高、平整度好、物理性能稳定、硬度弹性适当等特性。目前,在学校、健身场所等很多地方被广泛使用,但是它造价比一般跑道高,因此减少橡胶跑道铺装时的费用,延长其使用时间成为跑道铺装研究的重要方面。

防止跑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缝等问题,是延长跑道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但是在施工和跑道使用的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会引起跑道的裂缝,如:因基础处理不当,卷材拼接有缝隙,补积水材料和粘接剂材料选择使用不当等。现有技术中预制橡胶跑道的铺装通常采用在基础层上将多块卷材单元拼接构成跑道层,在相邻的两块卷材单元的拼接处下方放置应力增强层,通过粘接剂将卷材单元进行拼接,这样的拼接方式操作复杂,由于应力增强层是在两块卷材拼接接缝处,三块材料之间对接困难,铺装难度增加,并且铺装效果不理想。因此现在市场上急需一种解决跑道裂缝,延长跑道寿命的铺装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跑道卷材的铺装方法,通过挤压式搭接,降低铺装的难度,提升铺装的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跑道卷材的挤压式铺装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跑道卷材的挤压式铺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跑道基础层进行打磨找平,然后涂抹补积水材料并进行试水;

(2)将粘接剂铺设在基础层上形成粘接层,将卷材铺贴至粘接层上;卷材之间横向接口处重叠8-15cm,然后进行裁边,预留0.5-1.5cm,纵向接口处重叠1cm以上;

(3)采用挤压的方式将卷材与粘接层之间的空气挤出,同时将卷材之间的缝隙挤平,并在卷材接缝处压重物,静置,完成跑道铺装。

本发明提供的跑道卷材的挤压式铺装方法首先通过对基础层打磨找平,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使用补积水材料进行补积水,补积水材料填补之后具有良好的防水功能,防止雨水渗透对跑道的损害,同时补积水材料具有一定的粘性,能够与粘接层进行良好的粘接,提升跑道各层之间的粘接强度;然后进行粘接层的铺设和卷材的铺贴,在卷材铺贴的过程中,采用预设接口重叠,然后裁边的方式,然后采用挤压的方式,将空气挤出,同时在卷材接缝处压重物,所述重物可以是砖块,也可以是预制块,在卷材接缝处压重物保证接口处无缝隙、无高低差、无起泡,各层之间具有良好的粘接强度,提升跑道的使用寿命。

上述的跑道卷材的挤压式铺装方法,优选地,在铺装之前对跑道进行标线处理,在跑道标出8道分道线,取第一条跑道标线的原线宽的中位线作为每卷卷材铺装边界搭接位置。为了方便铺装,提高跑道的使用寿命,本发明提供的铺装方法,将跑道按照使用的需求划分分道线,将卷材搭接位置设置在分道线上,减少卷材搭接位置的踩踏,提高卷材的使用寿命。

上述的跑道卷材的挤压式铺装方法,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补积水材料包括甲组分和乙组分,所述甲组分与乙组分的重量比为1:4-6;涂抹补积水材料前,将甲组分和乙组分按照重量比进行均匀混合,然后进行均匀涂抹;所述甲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醚80-100份、mdi10-30份;所述乙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醚60-80份、二邻氯二苯胺甲烷30-50份、滑石粉80-100份、氯代棕榈油30-50份、二硬脂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1-2份和催化剂1-2份,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锌、有机锡、有机铋中的一种或多种。

跑道的使用寿命与各层材料的强度以及粘接强度有直接关系,现有技术中的通常在进行找平之后使用粘接剂进行各层之间的粘接,而本发明在找平之后,通过补积水材料填充,得到具有防水功能和粘接性能的补积水层。本发明提供的补积水材料分为甲组分和乙组分,两种组分通过上述的比例进行混合,甲组分中含有聚醚和mdi,乙组分中包括了聚醚、二邻氯二苯胺甲烷、滑石粉、氯代棕榈油、二硬脂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和催化剂,甲组分和乙组分在混合过程中发生反应,生成具有一定粘接性能的聚氨酯,并且在补积水原料中,二邻氯二苯胺甲烷作为扩链剂,滑石粉能够补强,氯代棕榈油具有增塑的功效,二硬脂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具有抗氧化的作用;有机铋、有机锡和有机锌等金属类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促进聚氨酯反应;有机锌、有机锡和有机铋在聚氨酯反应中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能够促进聚氨酯的生成;当有机铋与锌复合催化时,有机铋催化促进聚氨酯膜的耐溶解性,有机锌降低催化剂对聚氨酯的负面影响,复合催化剂降低异氰酸根与羟基的表观活化能,加快反应进行,提高聚氨酯的性能。所述有机锌可以为羟酸锌,所述有机锡可以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所述有机铋可以为异辛酸铋。

本发明提供的补积水材料具有较高的密度,防水效果优良,能够有效防止雨水对跑道的破坏,同时能够与上层的粘接层形成良好的粘接,粘接强度高,提高跑道的使用寿命。

上述的跑道卷材的挤压式铺装方法,优选地,所述乙组分中还包括着色剂2-5份。

上述的跑道卷材的挤压式铺装方法,优选地,步骤(1)中涂抹补积水材料的次数为两次,根据场地积水情况选择杆尺,杆尺超过实际积水宽度,将杆尺放在标记的积水点,贴杆尺的边缘倒补积水材料,保持杆尺在水平方向保持倾斜45度,平拉到标记积水另一端,完成涂抹第一次补积水材料,待第一次补积水材料干透以后进行试水,然后进行第二次补积水,第二次补积水材料干透以后再进行试水,完成涂抹补积水材料。本发明通过两次涂抹补积水材料,提高补积水层的防水能力。

上述的跑道卷材的挤压式铺装方法,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粘接剂包括a组分、b组分和催化剂,所述a组分和b组分的重量比为1:3.5-4.5;所述催化剂为a组分重量的0.8-1.5%;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醚80-100份、mdi10-30份;

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醚60-80份、二邻氯二苯胺甲烷30-50份、氯代棕榈油30-50份和二硬脂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1-2份。在跑道卷材铺设的过程中,粘接剂决定了各层之间的粘接强度,对跑道的使用寿命有较大的影响。本发明在补积水材料之上铺设粘接剂,根据补积水材料的特点,采用两种组分的合成聚氨酯胶粘剂,通过上述的原料进行混合,得到的粘接剂的分子链中含有氨酯基和异氰酸酯基,异氰酸酯能够室温固化,本发明提供的粘接剂与补积水材料之间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同时与卷材之间也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并且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耐低温性能,保证了粘接的隔层之间的粘接强度,避免了空鼓、起泡等现象。

上述的跑道卷材的挤压式铺装方法,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锡。所述有机锡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或辛酸亚锡。本发明提供的有机锡催化剂,促进聚氨酯的固化,得到的聚氨酯的粘接性能良好,生产效率高。

上述的跑道卷材的挤压式铺装方法,优选地,所述粘接层的铺装方法为先将a组分、b组分混合,然后加入催化剂在温度为10-30℃,湿度在30-80%的条件下进行混合均匀,然后均匀铺设在基础层上形成粘接层。为了保证得到的粘接剂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本发明首先将a组分、b组分混合,然后加入催化剂在温度为10-30℃,湿度在30-80%的条件下进行混合均匀,在上述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原料能够得到充分的反应,得到的粘接剂粘接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上述的跑道卷材的挤压式铺装方法,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为0.5-2mm。

上述的跑道卷材的挤压式铺装方法,优选地,步骤(3)中,卷材之间横向接口处重叠10cm,然后进行裁边,预留1cm,纵向接口处重叠2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跑道卷材的挤压式铺装方法,首先对跑道的基础层进行打磨找平,然后涂抹补积水材料,得到相对平整的基础,补积水材料一方面具有防水的功效,防止水分渗透对跑道的破坏;另一面补积水材料具有一定的粘度,能够与粘结层进行良好的粘接,保证跑道与基础层之间的粘接强度;然后铺设粘接层,在粘接层上铺贴卷材,本发明提供的粘接层的粘接剂具有较高的粘度强度,能够与补积水材料、卷材实现良好的粘接,不易出现空鼓、脱胶的现象;本发明在粘接过程中卷材拼接处横向和纵向接口处均预设重叠部分,通过裁边的方式,预留较小的重叠,然后通过挤压、压制重物的方式实现拼接缝处无缝隙。本发明提供的铺装方法操作简单,跑道不易出现起泡、空鼓的现象,各层之间粘接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某学校的操场跑道的铺设

跑道卷材的挤压式铺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跑道进行标线处理,在跑道标出8道分道线,对跑道基础层进行打磨找平,然后涂抹补积水材料并进行试水,所述补积水材料包括甲组分和乙组分,所述甲组分与乙组分的重量比为1:4;涂抹补积水材料前,将甲组分和乙组分按照重量比进行均匀混合,然后进行均匀涂抹;所述甲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醚80份、mdi10份;所述乙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醚60份、二邻氯二苯胺甲烷30份、滑石粉80份、氯代棕榈油30份、二硬脂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1份和有机锌1份;

(2)将粘接剂铺设在基础层上形成粘接层,将卷材铺贴至粘接层上;所述粘接剂包括a组分、b组分和催化剂,所述a组分和b组分的重量比为1:3.5;所述催化剂为a组分重量的0.8%;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醚80份、mdi10份;

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醚60份、二邻氯二苯胺甲烷30份、氯代棕榈油30份和二硬脂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1份;

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所述粘接层的铺装方法为先将a组分、b组分混合,然后加入催化剂在温度为10℃,湿度在30%的条件下进行混合均匀,然后均匀铺设在基础层上形成粘接层;

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为0.5mm;

卷材之间横向接口处重叠8cm,然后进行裁边,预留0.5cm,纵向接口处重叠1cm;每卷卷材铺装边界搭接位置设置在第一条跑道标线的原线宽的中位线处;

(3)采用挤压的方式将卷材与粘接层之间的空气挤出,同时将卷材之间的缝隙挤平,并在卷材接缝处压重物,静置,完成跑道铺装。

实施例2

某科技园运动场地的跑道铺设

跑道卷材的挤压式铺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跑道进行标线处理,在跑道标出8道分道线,对跑道基础层进行打磨找平,然后涂抹补积水材料并进行试水,所述补积水材料包括甲组分和乙组分,所述甲组分与乙组分的重量比为1:6;涂抹补积水材料前,将甲组分和乙组分按照重量比进行均匀混合,然后进行均匀涂抹;所述甲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醚100份、mdi30份;所述乙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醚80份、二邻氯二苯胺甲烷50份、滑石粉100份、氯代棕榈油50份、二硬脂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2份、异辛酸铋1份、有机锌1份和着色剂2份;所述涂抹补积水材料的次数为两次,根据场地积水情况选择杆尺,杆尺超过实际积水宽度,将杆尺放在标记的积水点,贴杆尺的边缘倒补积水材料,保持杆尺在水平方向保持倾斜45度,平拉到标记积水另一端,完成涂抹第一次补积水材料,待第一次补积水材料干透以后进行试水,然后进行第二次补积水,第二次补积水材料干透以后再进行试水,完成涂抹补积水材料;

(2)将粘接剂铺设在基础层上形成粘接层,将卷材铺贴至粘接层上;所述粘接剂包括a组分、b组分和催化剂,所述a组分和b组分的重量比为1:4.5;所述催化剂为a组分重量的1.5%;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醚100份、mdi30份;

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醚80份、二邻氯二苯胺甲烷50份、氯代棕榈油50份和二硬脂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2份;所述催化剂为辛酸亚锡;

所述粘接层的铺装方法为先将a组分、b组分混合,然后加入催化剂在温度为30℃,湿度在80%的条件下进行混合均匀,然后均匀铺设在基础层上形成粘接层;

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为2mm;

卷材之间横向接口处重叠15cm,然后进行裁边,预留1.5cm,纵向接口处重叠3cm;每卷卷材铺装边界搭接位置设置在第一条跑道标线的原线宽的中位线处;

(3)采用挤压的方式将卷材与粘接层之间的空气挤出,同时将卷材之间的缝隙挤平,并在卷材接缝处压重物,静置,完成跑道铺装。

实施例3

某运动场地的跑道铺设

跑道卷材的挤压式铺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跑道进行标线处理,在跑道标出8道分道线,对跑道基础层进行打磨找平,然后涂抹补积水材料并进行试水,所述补积水材料包括甲组分和乙组分,所述甲组分与乙组分的重量比为1:5;涂抹补积水材料前,将甲组分和乙组分按照重量比进行均匀混合,然后进行均匀涂抹;所述甲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醚90份、mdi20份;所述乙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醚70份、二邻氯二苯胺甲烷40份、滑石粉90份、氯代棕榈油40份、二硬脂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1.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2份和着色剂1份;所述涂抹补积水材料的次数为两次,根据场地积水情况选择杆尺,杆尺超过实际积水宽度,将杆尺放在标记的积水点,贴杆尺的边缘倒补积水材料,保持杆尺在水平方向保持倾斜45度,平拉到标记积水另一端,完成涂抹第一次补积水材料,待第一次补积水材料干透以后进行试水,然后进行第二次补积水,第二次补积水材料干透以后再进行试水,完成涂抹补积水材料;

(2)将粘接剂铺设在基础层上形成粘接层,将卷材铺贴至粘接层上;所述粘接剂包括a组分、b组分和催化剂,所述a组分和b组分的重量比为1:3.8;所述催化剂为a组分重量的1%;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醚100份、mdi30份;

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醚80份、二邻氯二苯胺甲烷50份、氯代棕榈油50份和二硬脂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2份;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所述粘接层的铺装方法为先将a组分、b组分混合,然后加入催化剂在温度为25℃,湿度在60%的条件下进行混合均匀,然后均匀铺设在基础层上形成粘接层;

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为1mm;

卷材之间横向接口处重叠10cm,然后进行裁边,预留1cm,纵向接口处重叠2cm;每卷卷材铺装边界搭接位置设置在第一条跑道标线的原线宽的中位线处;

(3)采用挤压的方式将卷材与粘接层之间的空气挤出,同时将卷材之间的缝隙挤平,并在卷材接缝处压重物,静置,完成跑道铺装。

通过试验对本发明实施例1-3得到的跑道进行拉伸强度和粘接强度的测试,结果为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得到的跑道的粘合强度为6-8kn/m,拉伸强度3-5mpa。这说明本发明提供的补积水材料和粘接剂配合铺装的方法,得到的跑道各层之间粘接牢固,拉伸强度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