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架空线路过路弹簧式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22968发布日期:2020-08-21 14:34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电力架空线路过路弹簧式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安全警示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力架空线路过路弹簧式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输配电导线(含电缆)、杆塔及户外变压装置由于其分布范围较广、环境较为复杂,特别是架空线、塔杆、变压装置等分布在人员密集区或城乡结合部时,极易造成人员、施工机械或超高车辆的刮蹭和触电现象。

目前,电力塔杆、变压装置等电力系统均安装了警示标志,并且已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是,电力架空线路过路部分并没有任何的警示标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电力架空线路过路弹簧式警示装置,将汽车的压力通过气压转动机构将其转换成扭转力,再通过具有扭转力的往复丝杆带动显示屏进行左右晃动,使显示屏更醒目,警示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电力架空线路过路弹簧式警示装置,包括安装在路面的底座与标杆上的支架,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气压槽,所述气压槽内设有弹性气压机构,所述气压槽的内底部侧壁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内套设安装有传输管,所述传输管的末端设有与其连接的气压转动机构,所述支架的上表面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支架的侧壁安装有蓄电池与光敏传感器,所述支架的下端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内设有与气压转动机构相连接的往复移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弹性气压机构包括设置在设置在气压槽内的压力滑块,所述气压槽的内底部与压力滑块之间通过多个弹簧弹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气压转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架侧壁的圆柱架,所述圆柱架内设有圆柱腔,所述圆柱腔侧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圆周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扇叶,所述圆柱腔的上端侧壁设有进气口,所述圆柱腔的下端侧壁设有与进气口相对应的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内套设安装有传输管。

优选地,所述往复移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转轴末端并延伸至滑道内的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上套设有与其配合的往复滑块,所述往复滑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下端延伸至支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输出端与显示屏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光敏传感器串联在显示屏的控制电路内。

优选地,所述压力滑块的上表面进行圆弧过渡。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的边缘均布有反光膜。

本实用新型中,其有益效果为:

1.通过汽车本身的重力将气压槽内的空气通过传输管传输到圆柱腔内,吹动扇叶转动并带动往复丝杆转动,在往复丝杆的作用下往复滑块带动显示屏进行左右晃动,使显示屏更醒目,提高警示效果。

2.在白天时,太阳能电池板将阳光转换成电能储存到蓄电池内,在夜间时,光敏传感器触发,显示屏使用蓄电池中的电进行发光显示,在夜间显示更醒目的同时节省了电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力架空线路过路弹簧式警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力架空线路过路弹簧式警示装置的a处放大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力架空线路过路弹簧式警示装置的底座左视剖切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力架空线路过路弹簧式警示装置的圆柱架左视剖切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气压槽、3压力滑块、4弹簧、5出气孔、6传输管、7支架、8滑道、9蓄电池、10光敏传感器、11滑杆、12往复滑块、13往复丝杆、14显示屏、15圆柱腔、16转轴、17扇叶、18进气口、19出气口、20太阳能电池板、21圆柱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电力架空线路过路弹簧式警示装置,包括安装在路面的底座1与标杆上的支架7,底座1的上端设有气压槽2,气压槽2内设有弹性气压机构,弹性气压机构包括设置在设置在气压槽2内的压力滑块3,压力滑块3的上表面进行圆弧过渡,气压槽2的内底部与压力滑块3之间通过多个弹簧4弹性连接,气压槽2的内底部侧壁设有出气孔5,出气孔5内套设安装有传输管6,传输管6的末端设有与其连接的气压转动机构,气压转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架7侧壁的圆柱架21,圆柱架21内设有圆柱腔15,圆柱腔15侧壁转动连接有转轴16,转轴16的圆周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扇叶17,圆柱腔15的上端侧壁设有进气口18,圆柱腔15的下端侧壁设有与进气口18相对应的出气口19,进气口18内套设安装有传输管6,通过汽车重力将气压槽2内的空气压缩,并通过传输管6将压缩空气传输到进气口18内,压缩气体吹动扇叶17围绕转轴16转动,利用汽车的重量通过机构转换为机械能,设备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支架7的上表面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20,支架7的侧壁安装有蓄电池9与光敏传感器10,支架7的下端设有滑道8,滑道8内设有与气压转动机构相连接的往复移动机构,往复移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转轴16末端并延伸至滑道8内的往复丝杆13,往复丝杆13上套设有与其配合的往复滑块12,往复滑块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滑杆11,滑杆11的下端延伸至支架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14,显示屏14的边缘均布有反光膜,转轴16转动带动往复丝杆13转动,在往复丝杆13的作用下,往复滑块12通过滑杆11带动显示屏14进行左右晃动,使显示屏14上的警示信息更加醒目,太阳能电池板20的输出端与蓄电池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蓄电池9输出端与显示屏1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光敏传感器10串联在显示屏14的控制电路内,太阳能电池板20使设备更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中,将底座1埋入路面,压力滑块3露在表面,将支架7安装在标杆上,当汽车快要经过架空线路的下方前,汽车车轮压到压力滑块3,压力滑块3克服弹簧4的弹性力向气压槽2的底部滑动,将气压槽2内的空气压缩并通过传输管6进入圆柱架21内,压缩空气从圆柱腔15的进气口18进入,高速气体吹动扇叶17围绕转轴16转动,转轴16转动带动往复丝杆13转动,在往复丝杆13的作用下,往复滑块12通过滑杆11带动显示屏14进行左右晃动,使显示屏14上的警示信息更加醒目,在白天时,太阳能电池板20将阳光转换成电能储存到蓄电池9中,到了夜晚,光敏传感器10触发控制效果使显示屏14使用蓄电池9中的电而发亮,进入白天时光敏传感器10再次触发,自动关闭显示屏14的电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电力架空线路过路弹簧式警示装置,包括安装在路面的底座(1)与标杆上的支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有气压槽(2),所述气压槽(2)内设有弹性气压机构,所述气压槽(2)的内底部侧壁设有出气孔(5),所述出气孔(5)内套设安装有传输管(6),所述传输管(6)的末端设有与其连接的气压转动机构,所述支架(7)的上表面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20),所述支架(7)的侧壁安装有蓄电池(9)与光敏传感器(10),所述支架(7)的下端设有滑道(8),所述滑道(8)内设有与气压转动机构相连接的往复移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架空线路过路弹簧式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气压机构包括设置在设置在气压槽(2)内的压力滑块(3),所述气压槽(2)的内底部与压力滑块(3)之间通过多个弹簧(4)弹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架空线路过路弹簧式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转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架(7)侧壁的圆柱架(21),所述圆柱架(21)内设有圆柱腔(15),所述圆柱腔(15)侧壁转动连接有转轴(16),所述转轴(16)的圆周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扇叶(17),所述圆柱腔(15)的上端侧壁设有进气口(18),所述圆柱腔(15)的下端侧壁设有与进气口(18)相对应的出气口(19),所述进气口(18)内套设安装有传输管(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架空线路过路弹簧式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移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转轴(16)末端并延伸至滑道(8)内的往复丝杆(13),所述往复丝杆(13)上套设有与其配合的往复滑块(12),所述往复滑块(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滑杆(11),所述滑杆(11)的下端延伸至支架(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架空线路过路弹簧式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0)的输出端与蓄电池(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9)输出端与显示屏(1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光敏传感器(10)串联在显示屏(14)的控制电路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架空线路过路弹簧式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滑块(3)的上表面进行圆弧过渡。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架空线路过路弹簧式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14)的边缘均布有反光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力架空线路过路弹簧式警示装置,包括安装在路面的底座与标杆上的支架,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气压槽,所述气压槽内设有弹性气压机构,所述气压槽的内底部侧壁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内套设安装有传输管,所述传输管的末端设有与其连接的气压转动机构,所述支架的上表面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支架的侧壁安装有蓄电池与光敏传感器,所述支架的下端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内设有与气压转动机构相连接的往复移动机构。本实用新型,将汽车的压力通过气压转动机构将其转换成扭转力,再通过具有扭转力的往复丝杆带动显示屏进行左右晃动,使显示屏更醒目,警示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田向科;杨文淼;吕文艳;杜新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沁阳市供电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3
技术公布日:2020.08.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