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声屏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65435发布日期:2020-06-26 22:39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音声屏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噪声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音声屏障。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日益完善,高速公路和铁路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沿线居民带来了噪声污染,为此,当前的高速公路在居民区沿线通常设置声屏障,以减少噪声对沿线居民的影响。

当前的声屏障多采用金属板材为主体,其对噪声的吸收效果不太显著,吸收后的噪声仍然不符合排放的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声屏障对噪声的吸收效果不太显著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隔音声屏障,通过设置吸声板和隔音板减弱噪声的绕射,和对声能的转化,从而提高了噪声的吸收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隔音声屏障,包括多个支架、第一吸声板、第二吸声板和隔声板;支架下端竖直设置,多个支架间隔设置,支架上端朝向噪声发源地的一侧呈弧形设置,第一吸声板和第二吸声板竖直固定于相邻的两个支架上,隔声板竖直设置于第一吸声板和第二吸声板之间;第一吸声板设置于支架上端,第一吸声板上端呈和支架相匹配的弧形,第二吸声板设置于支架下端,隔声板包括两张透明板,且两张透明板之间留有间距形成真空隔层。本隔音声屏障上部和下部均采用吸声板,中部采用隔声板,声波在碰到隔音板时发生反射,在碰到吸声板时被吸收,这样的结构可以有效的减弱噪声的绕射;另外中部的隔声板采用透光率较高的双层透明板,且将隔层抽至真空,在有效阻断声波的传播路径的同时,也为司机和居民提供了一个开阔的视野环境。

进一步的,第一吸声板和第二吸声板均包括位于噪声源一侧的吸声面板、背离噪声源一侧的吸声背板和填充于吸声面板和吸声背板之间的吸音棉,吸声面板上均匀地开有若干个吸音针孔,且开孔率为30%至50%。当噪声源处发出的噪声传至第一吸声板或第二吸声板的吸声面板时,通过吸声面板上的吸音针孔进入到第一吸声板或第二吸声板内,吸声面板和吸声背板之间设有吸音棉,此处的吸音棉可以为离心玻璃棉、岩棉、矿棉或植物纤维喷涂等,吸音棉的内部有大量微小的连通的孔隙,噪声的声波沿着这些孔隙可以深入吸音棉内部,与吸音棉发生多次的反射和摩擦,从而将原来的声能转化为热能消耗掉。吸声面板的开孔率在30%至50%之间,在方便加工的范围内,保证了第一吸声板和第二吸声板的吸声效果。

进一步的,隔声板为加筋亚克力板,亚克力板又称为有机玻璃板,它具有极佳的透明度,其透光率高达92%以上,可以为司机提供开阔的视野,有效的减缓了司机在驾驶过程中的视觉疲劳;另外亚克力板对自然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即使经过长时间的日光照射和风吹雨淋也不会使其性能发生改变,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减少了隔音板的更换和维护次数,为道路维护人员大大的减轻了工作量,最后亚克力板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方便了隔声板的制作和维护。此外对亚克力板加筋,有效的提高了亚克力板的强度和刚度,进而提高了隔音板的抗风能力。

进一步的,支架为h型钢立柱,h型钢立柱表面设有80μm以上的镀锌层,镀锌层表面设有60μm以上的纯聚酯喷塑层。首先,h型钢属于高效经济裁面型材,其结构强度高,截面模数大,在承载条件相同时,可节约金属10%到15%;另外h型钢立柱的结构自重轻,结构稳定性高,塑性和柔韧性良好,抗自然灾害能力强;据统计,在世界上发生7级以上毁灭性大地震灾害中,以h型钢为主的钢结构建筑受害程度最小。其次,h型钢立柱表面设有80μm以上的镀锌层,镀锌层对h型钢立柱基体既提供了机械保护,又提供了电化学保护有效的防止了h型钢立柱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腐蚀。最后,在镀锌层表面设有60μm以上的纯聚酯喷塑层,进一步的防止了腐蚀氧化对h型钢立柱的破坏。

进一步的,第一吸声板和支架之间以及第二吸声板和支架之间均设有橡胶条。橡胶条具有减震作用,当本装置安装在高速公路或者火车铁路上时,在声波的作用下难免发生振动造成对噪声的吸收效果减弱,橡胶条对振动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有效的保证了本装置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通过将隔声板设置为双层,同时将隔层抽至真空,有效的提高了隔声板对噪声的阻断能力;

2、通过在h型钢立柱表面设有80μm以上的镀锌层,又在镀锌层表面设有60μm以上的纯聚酯喷塑层,对h型钢立柱基体既提供了机械保护,又提供了电化学保护有效的防止了h型钢立柱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腐蚀。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架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吸声板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隔声板的局部侧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支架、2-第一吸声板、3-第二吸声板、4-隔声板、6-橡胶条、11-镀锌层、12-纯聚酯喷塑层、21-吸声面板、22-吸声背板、23-吸音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隔音声屏障,包括间隔设置的支架1、第一吸声板2、第二吸声板3和隔声板4;本实施中支架1通过地脚螺栓安装与高速公路的防护栏上,或者铁路的护栏外,支架1为h型钢立柱,h型钢立柱竖直设置,h型钢立柱的上端朝向噪声发源地的一侧呈弧形设置,且h型钢立柱表面设有80μm-130μm的镀锌层11,镀锌层11表面设有70μm-100μm的纯聚酯喷塑层12,若干h型钢立柱在防护栏上间隔设置。

第二吸声板2竖直嵌入相邻的两个h型钢立柱的凹槽内,位于h型钢立柱的下端,且在第二吸声板2和h型钢的凹槽之间设有用于减震的橡胶条6;第一吸声板2嵌入相邻的两个h型钢立柱的凹槽内,位于h型钢立柱的上端,第一吸声板2上端呈和h型钢立柱相匹配的弧形,且在第一吸声板2和h型钢的凹槽之间也设有用于减震的橡胶条6。隔声板4竖直设置于第一吸声板2和第二吸声板3之间;且两张透明板之间留有间距形成隔层,本实施例中隔声板4采用的是加筋亚克力板,两张加筋亚克力板之间留有一定的间距,将两张加筋亚克力板隔层抽至真空,有效的阻断声波的传播。本实施例将隔层抽至真空为现有技术,比如通过活塞泵的活塞不断运动,改变泵体的体积,把气体排放出去,获得真空。

本实施例中,第一吸声板2和第二吸声板3均包括位于噪声源一侧的吸声面板21、背离噪声源一侧的吸声背板22和填充于吸声面板21和吸声背板22之间的吸音棉23,吸声面板21上均匀地开有若干个吸音针孔,且开孔率为30%至50%。当噪声源处发出的噪声传至第一吸声板2或第二吸声板3的吸声面板21时,通过吸声面板21上的吸音针孔进入到第一吸声板2或第二吸声板3内,吸声面板21和吸声背板22之间设有吸音棉23,此处的吸音棉23可以为离心玻璃棉、岩棉、矿棉或植物纤维喷涂等,吸音棉23的内部有大量微小的连通的孔隙,噪声的声波沿着这些孔隙可以深入吸音棉23内部,与吸音棉23发生多次的反射和摩擦,从而将原来的声能转化为热能消耗掉。吸声面板21的开孔率在30%至50%之间,在方便加工的范围内,保证了第一吸声板2和第二吸声板3的吸声效果。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