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式铁路桥梁钢混过渡段结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507392发布日期:2020-10-13 09:46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离式铁路桥梁钢混过渡段结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铁路桥梁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离式铁路桥梁钢混过渡段结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铁路桥梁是铁路跨越河流、湖泊、海峡、山谷或其他障碍物,以及为实现铁路线路与铁路线路或道路的立体交叉而修建的构筑物。其中钢结构系杆拱桥上的钢系杆拱下部结构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墩柱+钢横梁结构,由于钢横梁较轻且跨距较小,为了保证钢横梁与钢筋混凝土墩柱间的有效连接,又能较好地起到临时支撑、调整钢横梁作用,通常在钢筋混凝土墩柱与钢横梁连接部位设置钢混过渡段。传统的钢混过渡段分别采用两种结构形式,一是钢板包裹混凝土而形成整体的钢混柱结构形式,另一种为混凝土包裹钢柱而形成整体的钢混柱结构形式。但这两种结构主要用于跨度小、钢梁重量较轻且截面尺寸较小的门式墩,若钢横梁所需的跨度较大,而且需要跨越繁忙的铁路线,在这种情况下,制成的钢横梁的截面就会比较宽,而且重量重,显然上述传统的钢混过渡段结构已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式铁路桥梁钢混过渡段结构施工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分离式铁路桥梁钢混过渡段结构施工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

1)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工厂化方法制作外包钢板和临时钢垫石,然后运输至施工现场;其中外包钢板包括钢套箱、剪力板和连接件;钢套箱为上下端呈开口状的长方体形箱体结构,内表面中上部间隔距离向外突出形成有多块垂直设置的剪力板,外表面中部间隔距离设有一圈连接件;临时钢垫石包括钢垫石、剪力钉和预埋钢筋;钢垫石为长方体形箱体结构;多根剪力钉分布在钢垫石的左右侧面上;多根预埋钢筋的上端间隔距离连接在钢垫石的底面上;

2)在墩柱模板上开孔,然后用墩柱模板将钢套箱包裹住,使连接件穿过墩柱模板上的开孔而露在外部,同时增加临时支撑,以形成稳定体系;之后利用吊车将外包钢板连同墩柱模板一起进行吊装,使钢套箱的下部套在已完成下部结构的墩柱上部外表面上,人工配合吊车精确调整各部尺寸,直至达到要求;

3)利用吊车配合人工将两个临时钢垫石吊装到钢套箱内两侧的设计位置,人工配合调整位置后将预埋钢筋的下端与墩柱主筋上端焊接牢固,由此形成稳定体系,此时钢垫石的上端高于外包钢板10mm;

4)在钢套箱的内部进行墩柱上部结构的第一次混凝土浇筑,浇筑至钢垫石的底板齐平高度,由此将外包钢板固定住,形成更加稳定的体系;

5)待上述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凝固并达到100%强度后,人工拆除墩柱模板,检查外包钢板和临时钢垫石的高度,无问题后在每个临时钢垫石的上端依次安装支座下底板、支座弧形板和钢盖梁底部垫板,之后将利用吊车配合人工吊装钢横梁,将钢横梁的两侧放置在两块钢盖梁底部垫板上;

6)检查钢横梁的位置,无问题后,将外包钢板上的连接件与钢横梁进行焊接,可利用连接件来调整钢横梁的偏差,由此将钢横梁准确安装到位,形成稳定支撑体系;

7)在钢套箱的内部进行墩柱上部结构的第二次混凝土浇筑,待上述第二次浇筑的混凝土凝固并达到100%强度后,即可完成分离式铁路桥梁钢混过渡段结构的整个施工过程。

在步骤1)中,所述的多块剪力板1-2在钢套箱1-1上等间距分布;多根剪力钉2-2和预埋钢筋2-3分别在钢垫石2-1的侧面及底面上等间距分布。

在步骤4)和步骤7)中,所述的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

在步骤6)中,所述的连接件与钢横梁间焊接后形成的焊缝为一级焊缝。

本发明提供的分离式铁路桥梁钢混过渡段结构施工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钢混过渡段是在墩柱上部外侧设置外包钢板,外包钢板下部与墩柱一同浇筑,上部与钢横梁进行焊接,同时设置连接件,能够有效调整钢横梁的偏差;墩柱内部设置起支撑钢横梁作用的临时钢垫石,又能与钢筋混凝土墩柱形成整体结构,共同承受上部荷载,以确保钢系杆拱下部结构的整体稳定。

2、本施工方法适用于大跨度钢横梁且不能一次安装到位的情况,各构件安装方便、吊装快捷,可以提前预制而后吊装到位。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分离式铁路桥梁钢混过渡段结构施工方法时外包钢板、钢垫石纵向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外包钢板纵向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外包钢板、钢垫石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钢垫石侧面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钢垫石立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分离式铁路桥梁钢混过渡段结构施工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

1)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工厂化方法制作外包钢板1和临时钢垫石2,然后运输至施工现场;其中外包钢板1包括钢套箱1-1、剪力板1-2和连接件1-3;钢套箱1-1为上下端呈开口状的长方体形箱体结构,内表面中上部间隔距离向外突出形成有多块垂直设置的剪力板1-2,外表面中部间隔距离设有一圈连接件1-3;临时钢垫石2包括钢垫石2-1、剪力钉2-2和预埋钢筋2-3;钢垫石2-1为长方体形箱体结构;多根剪力钉2-2分布在钢垫石2-1的左右侧面上;多根预埋钢筋2-3的上端间隔距离连接在钢垫石2-1的底面上;在本发明中,多块剪力板1-2在钢套箱1-1上等间距分布;多根剪力钉2-2和预埋钢筋2-3分别在钢垫石2-1的侧面及底面上等间距分布;

2)在墩柱模板上开孔,然后用墩柱模板将钢套箱1-1包裹住,使连接件1-3穿过墩柱模板上的开孔而露在外部,同时增加临时支撑,以形成稳定体系;之后利用吊车将外包钢板1连同墩柱模板一起进行吊装,使钢套箱1-1的下部套在已完成下部结构的墩柱上部外表面上,人工配合吊车精确调整各部尺寸,直至达到要求;

3)利用吊车配合人工将两个临时钢垫石2吊装到钢套箱1-1内两侧的设计位置,人工配合调整位置后将预埋钢筋2-3的下端与墩柱主筋上端焊接牢固,由此形成稳定体系,此时钢垫石2-1的上端高于外包钢板10mm;

4)在钢套箱1-1的内部进行墩柱上部结构的第一次混凝土浇筑,浇筑至钢垫石2-1的底板齐平高度,由此将外包钢板1固定住,形成更加稳定的体系;在本发明中,所述的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

5)待上述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凝固并达到100%强度后,人工拆除墩柱模板,检查外包钢板1和临时钢垫石2的高度,无问题后在每个临时钢垫石2的上端依次安装支座下底板3、支座弧形板4和钢盖梁底部垫板5,之后将利用吊车配合人工吊装钢横梁6,将钢横梁6的两侧放置在两块钢盖梁底部垫板5上;临时钢垫石2起支撑钢横梁6的作用;

6)检查钢横梁6的位置,无问题后,将外包钢板1上的连接件1-3与钢横梁6进行焊接,连接件1-3与钢横梁6间焊接后形成的焊缝为一级焊缝,可利用连接件1-3来调整钢横梁6的偏差,由此将钢横梁6准确安装到位,形成稳定支撑体系;

7)在钢套箱1-1的内部进行墩柱上部结构的第二次混凝土浇筑,待上述第二次浇筑的混凝土凝固并达到100%强度后,即可完成分离式铁路桥梁钢混过渡段结构的整个施工过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