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加热结构的就地热再生复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91662发布日期:2021-03-17 00:40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具有加热结构的就地热再生复拌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就地热再生复拌机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具有加热结构的就地热再生复拌机。



背景技术:

复拌机是就地热再生的主机,通常设置于2~3台沥青路面加热机和加热铣刨机之后,加热机完成沥青路面加热软化,加热铣刨机完成路面铣刨形成再生料堆,最后沥青物料进入复拌机用于完成再生料提温、拌和等作业,沥青混合料从复拌机中流出后经过压路机压实,形成新的路面,目前市场上的复拌机存在以下几点缺陷:

1、铣刨机完成路面的加热和铣刨后,直接进入复拌机中搅拌,由于沥青路面铣刨后,需要添加物料,同时远离复拌机位置沥青热量流失的非常的多,导致新沥青混合料温度偏低导致的再生料摊铺温度低导致的再生质量差的问题;

2、复拌机设置第一搅拌的装置,单一搅拌装置受整体长度的影响,拌和时间短,拌和均匀性差;

3、现有的沥青进入复拌机的搅拌装置中,在搅拌装置的进料口前易出现积料、堆料,进料不畅;沥青热量散失大,拌和出料量不均衡,行车阻力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加热结构的就地热再生复拌机,其优点是,实现了沥青道路的安全、高标准、高质量的再生。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加热结构的就地热再生复拌机,包括机架和固定设置在机架前端的二次提温加热墙以及用于调节二次提温加热墙的角度和位置的加热墙翻升架,所述二次提温加热墙远离复拌机本体的一端设有分料螺旋装置;所述加热墙翻升架包括用于安装二次提温加热墙的固定架、用于驱动二次提温加热墙上下转动的第一油缸,所述固定架上竖直滑移有滑架,所述二次提温加热墙转动连接在滑架上;所述固定架绕竖直轴线转动连接在机架上,所述机架的前端靠近固定架的位置设有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共有两个并且分别位于滑架的两侧,所述第二油缸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机架上和固定架上。

进一步设置:所述二次提温加热墙的底部阵列设有若干翻松器,所述翻松器突出二次提温加热墙的底面,所述翻松器用于对深层的沥青加热。

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的中部下端设有底置搅拌装置,所述底置搅拌装置的出料端倾斜向上设有倾斜输料装置,所述倾斜输料装置的出料端设有顶置搅拌装置。

进一步设置:所述底置搅拌装置的前端和底置搅拌装置与倾斜输料装置之间均设有集喂料器,所述集喂料器包括沿机架宽度方向水平设置的喂料架、沿喂料架长度方向转动设置转轴以及固定在转轴上的两个螺旋片,两个所述螺旋片成相反的旋向设置。

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上设有环保装置,所述环保装置的进风口与倾斜输料装置连通。

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的前端上方设有封闭的驾驶室,所述驾驶室沿机架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在机架上,所述驾驶室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机架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轮滑移连接在滑轨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沥青被刨起之后进入底置搅拌装置之前时,先经过二次提温加热墙加热,确保后续沥青再生过程的温度达到要求,进而提高沥青再生的质量;

2、沥青通过倾斜输料装置,进入顶置搅拌装置中,进行二次搅拌,这样确保沥青混合料被充分的搅拌和加热。克服单一搅拌装置受整体长度的影响,拌和时间短,拌和均匀性差的问题;

3、当转轴转动时,沥青顺着螺旋片向中间汇聚,然后进入底置搅拌装置中。克服底置搅拌装置的进料口前出现积料、堆料,进料不畅;沥青热量散失大,拌和出料量不均衡,行车阻力大等问题;

4、由于沥青搅拌加热的过程中,会产生刺激性的气体,环保装置将这些刺激性的气体集中净化处理,提高施工的环境,体现绿色施工的主题;

5、封闭的驾驶室避免沥青烘烤过程产生的刺激性烟气危害到驾驶人员,有效保护驾驶人员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过弯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二测提温加热墙和加热墙翻转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加热墙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底置搅拌装置的前侧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的底置搅拌装置的后侧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的顶置搅拌装置的后侧面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的顶置搅拌装置的前侧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施例的倾斜输料装置和环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施例的体现驾驶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行走系统;3、二次提温加热墙;31、翻松器;4、加热墙翻升架;41、固定架;42、第一油缸;43、滑架;44、第二油缸;5、分料螺旋;6、驾驶室;61、滑轮;7、动力系统;8、介质喷洒装置;9、集喂料器;91、喂料架;92、螺旋片;10、底置搅拌装置;11、倾斜输料装置;12、环保装置;13、顶置搅拌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参考图1,一种具有加热结构的就地热再生复拌机,包括机架1和固定设置在机架1前端的二次提温加热墙3以及用于调节二次提温加热墙3的角度和位置的加热墙翻升架4,机架1的中部下端设有底置搅拌装置10,底置搅拌装置10的出料端倾斜向上设有倾斜输料装置11,倾斜输料装置11的出料端设有顶置搅拌装置13,底置搅拌装置10位于二次提温加热墙3的后侧。当沥青被刨起之后进入底置搅拌装置10之前时,先经过二次提温加热墙3加热,确保后续沥青再生过程的温度达到要求,进而提高沥青再生的质量。

参考图1,机架1上还设有行走系统2和动力系统7,动力系统7提供整体机械的动力,使得设备能够运行,机架1上位于动力系统7和顶置搅拌装置13之间设置介质喷洒装置8。

参考图1,沥青经过二次提温加热墙3加热后,进入底置搅拌装置10中,在底置搅拌装置10中与其他物料进行第一次充分的翻滚混合,由于底置搅拌装置10位于机架1上的两个行走系统2之间,从而底置搅拌装置10的长度受到限制,因此沥青通过倾斜输料装置11,进入顶置搅拌装置13中,进行二次搅拌,这样确保沥青混合料被充分的搅拌和加热。克服单一搅拌装置受整体长度的影响,拌和时间短,拌和均匀性差的问题。

参考图2-4,二次提温加热墙3远离复拌机本体的一端设有分料螺旋5装置,二次提温加热墙3的底部阵列设有若干翻松器31,翻松器31突出二次提温加热墙3的底面,翻松器31用于对深层的沥青加热。这样设计的创新点在于通过独特的二次提温通道和翻松器新结构,实现沥青混合料内外同时提温,有效克服了沥青料堆和原路面之间的高度差,达到良好的再生料提温和路面热连接效果;二次提温加热墙3和翻松器的结构与公开号cn111501484a中记载二次提温通道和翻松器新结构相同。

参考图2-4,加热墙翻升架4包括用于安装二次提温加热墙3的固定架41、用于驱动二次提温加热墙3上下转动的第一油缸42,固定架41上竖直滑移有滑架43,二次提温加热墙3转动连接在滑架43上,转动轴线为机架1的宽度方向。滑架43通过链轮结构或者油缸进行上下移动,从而根据被刨起的沥青的凸起情况进行调节二次提温加热墙3的高度。第一油缸42用于调节二次提温加热墙3倾斜角度,即二次提温加热墙3远离机架1一端的翘起高度。这样避免极个别翘起的沥青块撞击到二次提温加热墙3上。

参考图2-4,固定架41绕竖直轴线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机架1的前端靠近固定架41的位置设有第二油缸44,第二油缸44共有两个并且分别位于滑架43的两侧,第二油缸44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机架1上和固定架41上。当在对弯道的沥青路面进行修复时,此时第二油缸44开始工作,驱动固定架41和固定架41上的二次提温加热墙3转动,使得二次提温加热墙3与机架1之间形成夹角,这样避免二测提温加热墙突出沥青路面。

参考图5-9,底置搅拌装置10的前端和底置搅拌装置10与倾斜输料装置11之间均设有集喂料器9,集喂料器9包括沿机架1宽度方向水平设置的喂料架91、沿喂料架91长度方向转动设置转轴以及固定在转轴上的两个螺旋片92,两个螺旋片92成相反的旋向设置。喂料架91上固定设置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螺旋片92,当转轴转动时,沥青顺着螺旋片92向中间汇聚,然后进入底置搅拌装置10中。克服底置搅拌装置10的进料口前出现积料、堆料,进料不畅;沥青热量散失大,拌和出料量不均衡,行车阻力大等问题。

参考图1,沥青混合料加热、提料、搅拌环节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和烟尘,均为无组织排放,存在环境污染,且外泄热烟气烤焦、熏污绿化带植被,造成环境破坏。因此在机架1上设有环保装置12,环保装置12的进风口与倾斜输料装置11连通。由于沥青搅拌加热的过程中,会产生刺激性的气体,环保装置12将这些刺激性的气体集中净化处理,提高施工的环境。环保装置12于公告号cn111501483a的申请文件中记载的环保装置12结构相同。

参考图1和图10,机架1的前端上方设置封闭的驾驶室6,封闭的驾驶室6避免沥青烘烤过程产生的刺激性烟气危害到驾驶人员。驾驶室6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在机架1上,驾驶室6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滑轮61,机架1上设有滑轨,滑轮61滑移连接在滑轨上。这样设置使得驾驶室6能够动,进而让驾驶人员获得更好的视野,确保驾驶的准确性。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沥青被刨起之后进入底置搅拌装置10之前时,先经过二次提温加热墙3加热,确保后续沥青再生过程的温度达到要求,进而提高沥青再生的质量;接着沥青进入底置搅拌装置10中,在底置搅拌装置10中与其他物料进行第一次充分的翻滚混合,由于底置搅拌装置10位于机架1上的两个行走系统2之间,从而底置搅拌装置10的长度受到限制,因此沥青通过倾斜输料装置11,进入顶置搅拌装置13中,进行二次搅拌,这样确保沥青混合料被充分的搅拌和加热。克服单一搅拌装置受整体长度的影响,拌和时间短,拌和均匀性差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