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井轨道清障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05599发布日期:2021-01-12 07:42阅读:80来源:国知局
斜井轨道清障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斜井轨道清障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矿井提升运输是采矿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井下各工作面采掘下来的矿石或矸石,需运输设备提至地面,人员的升降,材料、设备的输送,也都要通过提升运输设备来完成。“运输是矿井的动脉,提升是咽喉”形象地描述了矿井提升运输系统的工作过程与重要作用。

斜井提升系统主要由提升容器,提升钢丝绳、提升机、钢轨轨道及装卸载设备等组成。钢轨轨道是提升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维护对提升系统的安全有很大的影响。斜井矿用提升容器(包括箕斗、矿车)的工作原理是:采用绞车牵引提升钢丝绳的方式实现容器在钢轨轨道上的上升和下放。在提升系统长期使用的情况下,由于提升容器在运行过程中晃动等原因,容器内的矿石或矸石容易掉落,堆积在钢轨轨道两侧或轨面上,对提升容器的运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如未及时清理,容易发生掉轨等安全事故。

针对此问题,矿方需定期安排人员进行轨道清理。目前,多数矿方采用的清理方式为人工清理,安排人员从斜井井口开始,沿着轨道对掉落的矿石或矸石进行清理,采用此方式清理的缺陷在于:

1,每次工作时间长,工作难度系数大,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2,人员位于巷道内作业,一旦发生容器滑落,对人员、容器都有很大的危险性,因此安全系数较低

3,不能保证清理的及时性,提升容器的运行依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未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斜井轨道清障保护装置,通过将斜井轨道清障保护装置固定在提升容器的端部,提升容器运行时,斜井轨道清障保护装置也开始工作,将轨道处的掉落物扫出,保证提升容器运行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斜井轨道清障保护装置,包括相对竖向布置的外撑板、内撑板,外撑板、内撑板的后端固定有上下相对布置的上卡爪、下卡爪,外撑板、内撑板的前端连接有斜撑板;所述外撑板、内撑板下端之间转动安装有传动轴,传动轴中部固定安装有行走轮;所述传动轴外端伸出外撑板,传动轴外端固定安装有锥形轮;所述斜撑板下端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外端固定安装有从动轮,从动轮与所述锥形轮配合连接;转轴上固定安装有扫辊。

其进一步是:所述外撑板、内撑板的后端通过“十”字筋板与上卡爪、下卡爪焊接连接。

所述上卡爪、下卡爪卡在提升容器端部,上卡爪、下卡爪与提升容器之间采用焊接或者螺栓连接。

所述斜撑板后侧面固定有一对u型卡板,一对所述u型卡板分别与外撑板、内撑板的前端配合连接。

所述内撑板的前端具有凸出的定位块,定位块上侧边固定有一对螺柱;内侧的所述u型卡板扣合在定位块上,u型卡板底部开设有与螺柱对应配合的通孔;所述螺柱穿过u型卡板通孔,螺柱上端安装有紧固螺母;所述u型卡板上、下侧与紧固螺母、定位块上侧边之间分别设置有弹簧。

所述行走轮中间开设有凹槽,行走轮滚动配合安装在提升容器行走的轨道上。

所述锥形轮表面具有橡胶层,所述从动轮表面具有橡胶层,锥形轮表面与从动轮表面滚动接触。

所述斜撑板下端两侧焊接固定有耳板,所述转轴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侧的耳板上。

所述扫辊表面具有均布的凸起。

所述外撑板、内撑板之间通过横板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提升容器运行动作为动力源,节省人力、物力,避免人员在巷道内作业的危险性;

2,装置固定在提升容器端部和提升容器一起运行,可以保证轨面及时得到清理,从而有效保护了提升容器的运行;

3,斜撑板、扫辊为易损件,本实用新型中斜撑板通过u型卡板与内、外撑板连接,便于斜撑板、扫辊的维修、更换;并且u型卡板与内、外撑板之间通过设置弹簧,保证斜撑板、扫辊可以有小幅度的浮动,再在扫辊逆向滚动下,能够避免掉落物卡住斜撑板、扫辊,从而保证提升容器的平稳、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是图1中a-a向视图;

图中:1、上卡爪;2、“十”字筋板;3、外撑板;4、锥形轮;5、耳板;6、转轴;7、从动轮;8、斜撑板;9、扫辊;10、u型卡板;11、内撑板;11-1、定位块;11-2、螺柱;12、行走轮;13、传动轴;14、横板;15、下卡爪;16、弹簧;17、紧固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斜井轨道清障保护装置,包括相对竖向布置的外撑板3、内撑板11,外撑板3、内撑板11之间通过横板14固定连接。外撑板3、内撑板11的后端通过“十”字筋板2与上卡爪1、下卡爪15焊接连接。上卡爪1、下卡爪15卡在提升容器端部,上卡爪1、下卡爪15与提升容器之间采用焊接或者螺栓连接。斜撑板8后侧面固定有一对u型卡板10,一对u型卡板10分别与外撑板3、内撑板11的前端配合连接。以内侧的u型卡板10为例说明:内撑板11的前端具有凸出的定位块11-1,定位块11-1上侧边固定有一对螺柱11-2;内侧的u型卡板10扣合在定位块11-1上,u型卡板10底部开设有与螺柱11-2对应配合的通孔。螺柱11-2穿过u型卡板10通孔,螺柱11-2上端安装有紧固螺母17;u型卡板10上、下侧与紧固螺母17、定位块11-1上侧边之间分别设置有弹簧16。

外撑板3、内撑板11下端之间转动安装有传动轴13,传动轴13中部固定安装有行走轮12。行走轮12中间开设有凹槽,行走轮12滚动配合安装在提升容器行走的轨道上。传动轴13外端伸出外撑板3,传动轴13外端固定安装有锥形轮4,锥形轮4表面具有橡胶层。

斜撑板8下端两侧焊接固定有耳板5,转轴6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侧的耳板5上。转轴6外端固定安装有从动轮7,从动轮7表面具有橡胶层,锥形轮4表面与从动轮7表面滚动接触。转轴6上固定安装有扫辊9,扫辊9表面具有均布的凸起。

工作过程:

斜井轨道清障保护装置固定在提升容器端部,行走轮12滚动接触提升容器行走的轨道;提升容器运行时,行走轮12滚动并带动从动轮7,进而使得扫辊9逆向滚动,把轨道运行区间内的矿石或矸石拨到两侧,实现对轨道的清理,保证运行的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斜井轨道清障保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相对竖向布置的外撑板(3)、内撑板(11),外撑板(3)、内撑板(11)的后端固定有上下相对布置的上卡爪(1)、下卡爪(15),外撑板(3)、内撑板(11)的前端连接有斜撑板(8);

所述外撑板(3)、内撑板(11)下端之间转动安装有传动轴(13),传动轴(13)中部固定安装有行走轮(12);所述传动轴(13)外端伸出外撑板(3),传动轴(13)外端固定安装有锥形轮(4);

所述斜撑板(8)下端转动安装有转轴(6);所述转轴(6)外端固定安装有从动轮(7),从动轮(7)与所述锥形轮(4)配合连接;转轴(6)上固定安装有扫辊(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井轨道清障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撑板(3)、内撑板(11)的后端通过“十”字筋板(2)与上卡爪(1)、下卡爪(15)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井轨道清障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爪(1)、下卡爪(15)卡在提升容器端部,上卡爪(1)、下卡爪(15)与提升容器之间采用焊接或者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井轨道清障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板(8)后侧面固定有一对u型卡板(10),一对所述u型卡板(10)分别与外撑板(3)、内撑板(11)的前端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斜井轨道清障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板(11)的前端具有凸出的定位块(11-1),定位块(11-1)上侧边固定有一对螺柱(11-2);内侧的所述u型卡板(10)扣合在定位块(11-1)上,u型卡板(10)底部开设有与螺柱(11-2)对应配合的通孔;所述螺柱(11-2)穿过u型卡板(10)通孔,螺柱(11-2)上端安装有紧固螺母(17);所述u型卡板(10)上、下侧与紧固螺母(17)、定位块(11-1)上侧边之间分别设置有弹簧(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井轨道清障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12)中间开设有凹槽,行走轮(12)滚动配合安装在提升容器行走的轨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井轨道清障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轮(4)表面具有橡胶层,所述从动轮(7)表面具有橡胶层,锥形轮(4)表面与从动轮(7)表面滚动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井轨道清障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板(8)下端两侧焊接固定有耳板(5),所述转轴(6)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侧的耳板(5)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井轨道清障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辊(9)表面具有均布的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井轨道清障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撑板(3)、内撑板(11)之间通过横板(14)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布一种斜井轨道清障保护装置,属于矿井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相对竖向布置的外撑板、内撑板的后端固定有上下相对布置的上卡爪、下卡爪,外撑板、内撑板的前端连接有斜撑板;所述外撑板、内撑板下端之间转动安装有传动轴,传动轴中部固定安装有行走轮;所述传动轴外端伸出外撑板,传动轴外端固定安装有锥形轮;所述斜撑板下端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外端固定安装有从动轮,从动轮与所述锥形轮配合连接;转轴上固定安装有扫辊。本实用新型利用提升容器运行动作为动力源,节省人力、物力,避免人员在巷道内作业的危险性;装置固定在提升容器端部和提升容器一起运行,可以保证轨面及时得到清理,从而有效保护了提升容器的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韦敏康;王崇南;沈宏平;孟枫;王彦龙;李其勃;张晓风;戴光荣;韦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中翰矿山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13
技术公布日:2021.0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