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床地下水渗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33029发布日期:2021-03-02 17:07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路床地下水渗透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路床地下水渗透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的道路施工过程中,地下水容易造成流砂现象,流砂在工程施工中能造成大量的土体流动,致使地表塌陷或建筑物的地基破坏,能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或直接影响建筑工程及附近建筑物的稳定,在设计和施工中需要考虑采用必要的排水或隔水措施,避免或减轻水对路基施工和使用的危害。
[0003]
申请号为cn201920826983.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路床地下水渗透结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路堤层、渗水层和路床原土层,所述渗水层内设有沿道路长度方向延伸的纵向盲沟和若干沿道路宽度方向延伸的横向盲沟,若干所述横向盲沟均匀分布于所述纵向盲沟的相对两侧并与纵向盲沟连通,所述路床原土层内设有若干与所述纵向盲沟连通的集水井,若干所述集水井通过管道与外部市政管网连通,所述横向盲沟沿道路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引水管,所述引水管一端伸入所述渗水层中,另一端倾斜朝下延伸至所述横向盲沟中。
[0004]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引水管的安装方式是通过掩埋砾石层设置在横向盲沟内,安装不稳定、牢固,在地下水的长期冲刷下,引水管容易发生偏移或沉降,当发生沉降或偏移后,难以保证引水管的一端仍处于横向盲沟内,另外相邻两根引水管之间的间距可能会变小,引水管的位置分布不均,引水管的引水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路床地下水渗透结构,引水管的安装更加牢固稳定,不易发生移动或沉降现象。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
一种路床地下水渗透结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路堤层、渗水层和路床原土层,所述渗水层内设有沿道路长度方向延伸的纵向盲沟和若干沿道路宽度方向延伸的横向盲沟,若干所述横向盲沟均匀分布于所述纵向盲沟的相对两侧并与纵向盲沟连通,所述路床原土层内设有若干与所述纵向盲沟连通的集水井,若干所述集水井通过管道与外部市政管网连通,所述横向盲沟沿道路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引水管,所述引水管一端伸入所述渗水层中,另一端倾斜朝下延伸至所述横向盲沟中,位于一条所述横向盲沟同一侧的多个所述引水管之间设置有两个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设置在引水管的两端,所述连接件将多根引水管连接在一起。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直接将引水管埋设于横向盲沟内,本方案通过连接件将横向盲沟同一侧的多根引水管连接在一起,加强了引水管之间的连接关系,同时在引水管的两端均设置了连接件,两个连接件与横向盲沟同一侧的多根引水管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方形结构,这个方形结构不易发生形变,即相邻的两根水管之间的距离能够始终保持一
致,多根引水管分摊承担地下水的冲刷力,即使长期处于地下水的冲刷,其位置不易发生偏移,也不易发生沉降,路堤层和路床原土层中的地下水渗透至渗水层中,渗水层中的水从各个方向渗透至若干横向盲沟和纵向盲沟中,若干横向盲沟中的渗透水再汇聚到纵向盲沟中,然后渗透水流入纵向盲沟底部的集水井内,最后通过管道进入外部市政管网中,实现对地下水的收集与利用;路堤层和路床原土层中的地下水通过渗水层进行渗透,减少路堤层和路床原土层中的地下水含量,提高道路的防沉降性能;渗水层中的渗透水通过纵向盲沟和若干横向盲沟进行导流并利用若干集水井进行收集,将地下水收集至市政管网系统中,既减少地下水对道路性能的不利影响,也可提高地下水的利用率。
[0009]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底杆、上管夹、下管夹、第一螺栓组件,所述底杆的布设方向与引水管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上管夹的底部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底杆的顶部,所述上管夹的顶部、下管夹的底部均开设有半圆形槽,所述上管夹的一侧与下管夹的一侧铰接,所述上管夹的另一侧和所述下管夹的另一侧均固定设有耳板,所述上管夹的另一侧朝向下管夹的另一侧转动且当两块耳板贴合时,此时所述上管夹的半圆形槽和下管夹的半圆形槽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槽,所述引水管贯穿圆形槽,所述引水管的外直径与圆形槽的内直径相同,所述第一螺栓组件设置在两块耳板之间,所述第一螺栓组件将两块耳板夹紧固定。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下管夹安装在底杆上时,先转动上管夹使其远离下管夹,此时上管夹的半圆形槽和下管夹的半圆形槽是分离状态,将引水管放置在上管夹的半圆形凹槽内,再转动上管夹使其靠近下管夹,当两个耳板相互贴合时,上管夹和下管夹正好配合将引水管包围住,再通过第一螺栓组件将两块耳板夹紧固定,限制两块耳板的移动范围,上管夹的转动被限制,引水管的外直径与圆形槽的内直径相同,此时引水管的外壁与圆形槽的内壁完全接触,接触面积较大,摩擦力较大,引水管在圆形凹槽内不易移动,通过同样的方式将多根引水管连接在一起,这一安装方式操作起来比较简单方便,多根引水管的安装也比较牢固、稳定,即使在地下水的长期冲刷下,多根连接在一起的引水管也不易分离。
[0011]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杆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布设方向与底杆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底杆在凹槽的两相对侧壁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长度方向与底杆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下管夹的下表面固定设有插块,所述插块的一侧开设安装孔,当所述插块插接在所述凹槽内时,此时安装槽与安装孔相通,所述底杆和插块之间设有第二螺栓组件,所述第二螺栓组件贯穿安装孔和安装槽设置,所述第二螺栓组件将插块和底杆夹紧固定。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施工中,相邻两根引水管之间的距离根据实际的施工工况会设计不同的间距,因此本方案中的插块能够在凹槽内任意滑动,根据实际情况调节位置,当插块滑动至合适的位置时,通过第二螺栓组件将插块与底杆夹紧固定在一起,安装槽的第二螺栓组件的安装基础,不论插块在凹槽内的何处,第二螺栓组件均能将插块与凹槽固定连接。
[0013]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相邻两条所述横向盲沟的相邻两个连接件之间可拆卸安装有两根连接杆,两根所述连接杆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件的两端。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的连接杆将相邻两个连接件连接在一起,进一步的
加强了多根引水管之间的连接关系,多根引水管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牢固、稳定。
[0015]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杆的两端均固定设有方形套筒,所述方形套筒内开设有方形通孔,所述方形通孔的布设方向与连接杆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连接杆为长条的方形结构,所述连接杆一端贯穿方形套筒,所述方形套筒的顶部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方形套筒在螺纹通孔处螺纹装配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底端贯穿螺纹通孔并与连接杆的上表面抵接。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形通孔设计便于连接杆的贯穿,连接杆与方形通孔适配,连接杆不易在方形套筒内转动,当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贯穿相邻两个连接件的方形套筒时,再通过拧入螺杆,螺杆与连接杆的上表面抵接进而将连接杆与方形套筒连接固定,这一安装结构比较简单,操作起来也十分方便、快捷,同时还能保证连接杆与方形套筒之间的连接牢固性、稳定性。
[0017]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杆上开设有多个插孔,所述连接杆在插孔处设有插杆,所述插杆的顶端大底端小,所述插杆顶端的直径比插孔的内直径大,所述插杆的底端依次贯穿插孔、横向盲沟、渗水层并植入路床原土层内。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杆上开设有插孔,当连接杆安装好后,向下钉入插杆,插杆钉入路床原土层,插杆的安装比较牢固,不易移动,也通过插杆间接加强连接杆与横向盲沟、渗水层、路床原土层之间的连接关系,插杆限制连接杆的移动范围,连接杆、连接件的安装也更加稳定、牢固。
[0019]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半圆形槽的内侧壁固定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具体为防滑橡胶垫。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引水管放置在圆形凹槽内时,增加的防滑橡胶垫防滑效果好,引水管在防滑橡胶垫内不易移动,同时橡胶垫的材质较软,对引水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0021]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横向盲沟倾斜设置且所述横向盲沟远离纵向盲沟的一端较高、靠近纵向盲沟的一端较低。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向盲沟延伸沿路宽方向延伸至道路的边缘处,可以使路堤层和路床原土层中各个地方的渗透水均可以较快地渗透进横向盲沟中,而且渗透水进入横向盲沟中后可以顺流至位于横向盲沟较低一端处的纵向盲沟中,从而使渗透水快速汇集至集水井中,加快地下水的渗透收集速度。
[002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
1.通过连接件将横向盲沟同一侧的多根引水管连接在一起,加强了引水管之间的连接关系,同时在引水管的两端均设置了连接件,两个连接件与横向盲沟同一侧的多根引水管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方形结构,这个方形结构不易发生形变,即相邻的两根水管之间的距离能够始终保持一致,多根引水管分摊承担地下水的冲刷力,即使长期处于地下水的冲刷,其位置不易发生偏移,也不易发生沉降;
[0025]
2.下管夹在底杆上的位置可以任意调节,以适用于不同施工工况下下管夹的安装。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下管夹与底杆之间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0030]
附图标记:1、路堤层;2、渗水层;3、路床原土层;4、纵向盲沟;5、横向盲沟;6、集水井;7、引水管;8、连接件;81、底杆;811、凹槽;812、安装槽;82、上管夹;83、下管夹;831、插块;84、第一螺栓组件;85、半圆形槽;86、耳板;87、橡胶垫;9、连接杆;91、插孔;10、方形套筒;11、螺杆;12、插杆;13、第二螺栓组件;14、地表水管道;15、土工布。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路床地下水渗透结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路堤层1、渗水层2和路床原土层3,路堤层1在道路的相对两侧边缘处均设有地表水管道14,渗水层2宜采用平板震捣器捣实,切不可采用碾压,夯打等方法,以免影响通水效果,渗水层2采用粒径10~30石子滤水层,厚60mm,石子应优先采用鹅卵石,在渗水层2和路堤,1之间还铺设有土工布15,渗水层2内设有沿道路长度方向延伸的纵向盲沟4和若干沿道路宽度方向延伸的横向盲沟5,若干横向盲沟5均匀分布于纵向盲沟4的相对两侧并与纵向盲沟4连通,横向盲沟5和纵向盲沟4的上口宽度为1.0m,下口宽度为0.7m,深度为2.6m,横向盲沟5和纵向盲沟4内充填碎、砾石等粗粒材料并铺以倒滤层,路床原土层3内设有若干与纵向盲沟4连通的集水井6,相邻两个集水井6之间的距离为25米,集水井6的尺寸为1.5
×
1.5m,深度为2.8m,内填碎石,并埋设φ50潜水泵一个,若干集水井6通过管道与外部市政管网连通,横向盲沟5沿道路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引水管7,引水管7一端伸入渗水层2中,另一端倾斜朝下延伸至横向盲沟5中,位于一条横向盲沟5同一侧的多个引水管7之间设置有两个连接件8,两个连接件8分别设置在引水管7的两端,连接件8将多根引水管7连接在一起,连接件8由铁合金制成,其表面喷涂有防腐防锈漆。
[0033]
相比直接将引水管7埋设于横向盲沟5内,本方案通过连接件8将横向盲沟5同一侧的多根引水管7连接在一起,加强了引水管7之间的连接关系,同时在引水管7的两端均设置了连接件8,两个连接件8与横向盲沟5同一侧的多根引水管7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方形结构,这个方形结构不易发生形变,即相邻的两根水管之间的距离能够始终保持一致,多根引水管7分摊承担地下水的冲刷力,即使长期处于地下水的冲刷,其位置不易发生偏移,也不易发生沉降,路堤层1和路床原土层3中的地下水渗透至渗水层2中,渗水层2中的水从各个方向渗透至若干横向盲沟5和纵向盲沟4中,若干横向盲沟5中的渗透水再汇聚到纵向盲沟4中,然后渗透水流入纵向盲沟4底部的集水井6内,最后通过管道进入外部市政管网中,实现对地下水的收集与利用;路堤层1和路床原土层3中的地下水通过渗水层2进行渗透,减少路堤层1和路床原土层3中的地下水含量,提高道路的防沉降性能;渗水层2中的渗透水通过纵向盲沟4和若干横向盲沟5进行导流并利用若干集水井6进行收集,将地下水收集至市政管网系统中,既减少地下水对道路性能的不利影响,也可提高地下水的利用率。
[0034]
横向盲沟5倾斜设置且横向盲沟5远离纵向盲沟4的一端较高、靠近纵向盲沟4的一
端较低。横向盲沟5延伸沿路宽方向延伸至道路的边缘处,可以使路堤层1和路床原土层3中各个地方的渗透水均可以较快地渗透进横向盲沟5中,而且渗透水进入横向盲沟5中后可以顺流至位于横向盲沟5较低一端处的纵向盲沟4中,从而使渗透水快速汇集至集水井6中,加快地下水的渗透收集速度。
[0035]
参照图3和图4,连接件8包括:底杆81、上管夹82、下管夹83、第一螺栓组件84,底杆81的布设方向与引水管7的长度方向垂直,上管夹82的底部可拆卸安装在底杆81的顶部,上管夹82的顶部、下管夹83的底部均开设有半圆形槽85,上管夹82的一侧与下管夹83的一侧铰接,上管夹82的另一侧和下管夹83的另一侧均固定设有耳板86,上管夹82的另一侧朝向下管夹83的另一侧转动且当两块耳板86贴合时,此时上管夹82的半圆形槽85和下管夹83的半圆形槽85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槽,引水管7贯穿圆形槽,引水管7的外直径与圆形槽的内直径相同,第一螺栓组件84设置在两块耳板86之间,第一螺栓组件84将两块耳板86夹紧固定。
[0036]
当下管夹83安装在底杆81上时,先转动上管夹82使其远离下管夹83,此时上管夹82的半圆形槽85和下管夹83的半圆形槽85是分离状态,将引水管7放置在上管夹82的半圆形凹槽811内,再转动上管夹82使其靠近下管夹83,当两个耳板86相互贴合时,上管夹82和下管夹83正好配合将引水管7包围住,再通过第一螺栓组件84将两块耳板86夹紧固定,限制两块耳板86的移动范围,上管夹82的转动被限制,引水管7的外直径与圆形槽的内直径相同,此时引水管7的外壁与圆形槽的内壁完全接触,接触面积较大,摩擦力较大,引水管7在圆形凹槽811内不易移动,通过同样的方式将多根引水管7连接在一起,这一安装方式操作起来比较简单方便,多根引水管7的安装也比较牢固、稳定,即使在地下水的长期冲刷下,多根连接在一起的引水管7也不易分离。
[0037]
底杆8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811,凹槽811的布设方向与底杆81的长度方向平行,底杆81在凹槽811的两相对侧壁均开设有安装槽812,安装槽812的长度方向与底杆81的长度方向平行,下管夹83的下表面固定设有插块831,插块831的一侧开设安装孔,当插块831插接在凹槽811内时,此时安装槽812与安装孔相通,底杆81和插块831之间设有第二螺栓组件13,第二螺栓组件13贯穿安装孔和安装槽812设置,第二螺栓组件13将插块831和底杆81夹紧固定。
[0038]
在实际施工中,相邻两根引水管7之间的距离根据实际的施工工况会设计不同的间距,因此本方案中的插块831能够在凹槽811内任意滑动,根据实际情况调节位置,当插块831滑动至合适的位置时,通过第二螺栓组件13将插块831与底杆81夹紧固定在一起,安装槽812的第二螺栓组件13的安装基础,不论插块831在凹槽811内的何处,第二螺栓组件13均能将插块831与凹槽811固定连接。
[0039]
相邻两条横向盲沟5的相邻两个连接件8之间可拆卸安装有两根连接杆9,两根连接杆9分别设置在连接件8的两端。
[0040]
增加的连接杆9将相邻两个连接件8连接在一起,进一步的加强了多根引水管7之间的连接关系,多根引水管7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牢固、稳定。
[0041]
底杆81的两端均固定设有方形套筒10,方形套筒10内开设有方形通孔,方形通孔的布设方向与连接杆9的长度方向平行,连接杆9为长条的方形结构,连接杆9一端贯穿方形套筒10,方形套筒10的顶部开设有螺纹通孔,方形套筒10在螺纹通孔处螺纹装配有螺杆11,
螺杆11的底端贯穿螺纹通孔并与连接杆9的上表面抵接。
[0042]
方形通孔设计便于连接杆9的贯穿,连接杆9与方形通孔适配,连接杆9不易在方形套筒10内转动,当连接杆9的两端分别贯穿相邻两个连接件8的方形套筒10时,再通过拧入螺杆11,螺杆11与连接杆9的上表面抵接进而将连接杆9与方形套筒10连接固定,这一安装结构比较简单,操作起来也十分方便、快捷,同时还能保证连接杆9与方形套筒10之间的连接牢固性、稳定性。
[0043]
连接杆9上开设有多个插孔91,连接杆9在插孔91处设有插杆12,插杆12的顶端大底端小,插杆12顶端的直径比插孔91的内直径大,插杆12的底端依次贯穿插孔91、横向盲沟5、渗水层2并植入路床原土层3内。
[0044]
在连接杆9上开设有插孔91,当连接杆9安装好后,向下钉入插杆12,插杆12钉入路床原土层3,插杆12的安装比较牢固,不易移动,也通过插杆12间接加强连接杆9与横向盲沟5、渗水层2、路床原土层3之间的连接关系,插杆12限制连接杆9的移动范围,连接杆9、连接件8的安装也更加稳定、牢固。
[0045]
半圆形槽85的内侧壁固定设有橡胶垫87,橡胶垫87具体为防滑橡胶垫。当引水管7放置在圆形凹槽811内时,增加的防滑橡胶垫防滑效果好,引水管7在防滑橡胶垫内不易移动,同时橡胶垫87的材质较软,对引水管7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0046]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布设引水管7时,先通过连接件8将一条横向盲沟5同一侧的多个引水管7连接在一起,具体的安装方式为,转动上管夹82使其远离下管夹83,此时上管夹82的半圆形槽85和下管夹83的半圆形槽85是分离状态,将引水管7放置在上管夹82的半圆形凹槽811内,再转动上管夹82使其靠近下管夹83,当两个耳板86相互贴合时,上管夹82和下管夹83正好配合将引水管7包围住,再通过第一螺栓组件84将两块耳板86夹紧固定,实现连接件8对引水管7的固定。
[0047]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