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床地下水渗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33029发布日期:2021-03-02 17:0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路床地下水渗透结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路堤层(1)、渗水层(2)和路床原土层(3),所述渗水层(2)内设有沿道路长度方向延伸的纵向盲沟(4)和若干沿道路宽度方向延伸的横向盲沟(5),若干所述横向盲沟(5)均匀分布于所述纵向盲沟(4)的相对两侧并与纵向盲沟(4)连通,所述路床原土层(3)内设有若干与所述纵向盲沟(4)连通的集水井(6),若干所述集水井(6)通过管道与外部市政管网连通,所述横向盲沟(5)沿道路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引水管(7),所述引水管(7)一端伸入所述渗水层(2)中,另一端倾斜朝下延伸至所述横向盲沟(5)中,其特征在于,位于一条所述横向盲沟(5)同一侧的多个所述引水管(7)之间设置有两个连接件(8),两个所述连接件(8)分别设置在引水管(7)的两端,所述连接件(8)将多根引水管(7)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床地下水渗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8)包括:底杆(81)、上管夹(82)、下管夹(83)、第一螺栓组件(84),所述底杆(81)的布设方向与引水管(7)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上管夹(82)的底部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底杆(81)的顶部,所述上管夹(82)的顶部、下管夹(83)的底部均开设有半圆形槽(85),所述上管夹(82)的一侧与下管夹(83)的一侧铰接,所述上管夹(82)的另一侧和所述下管夹(83)的另一侧均固定设有耳板(86),所述上管夹(82)的另一侧朝向下管夹(83)的另一侧转动且当两块耳板(86)贴合时,此时所述上管夹(82)的半圆形槽(85)和下管夹(83)的半圆形槽(85)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槽,所述引水管(7)贯穿圆形槽,所述引水管(7)的外直径与圆形槽的内直径相同,所述第一螺栓组件(84)设置在两块耳板(86)之间,所述第一螺栓组件(84)将两块耳板(86)夹紧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床地下水渗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杆(8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811),所述凹槽(811)的布设方向与底杆(81)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底杆(81)在凹槽(811)的两相对侧壁均开设有安装槽(812),所述安装槽(812)的长度方向与底杆(81)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下管夹(83)的下表面固定设有插块(831),所述插块(831)的一侧开设安装孔,当所述插块(831)插接在所述凹槽(811)内时,此时安装槽(812)与安装孔相通,所述底杆(81)和插块(831)之间设有第二螺栓组件(13),所述第二螺栓组件(13)贯穿安装孔和安装槽(812)设置,所述第二螺栓组件(13)将插块(831)和底杆(81)夹紧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路床地下水渗透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条所述横向盲沟(5)的相邻两个连接件(8)之间可拆卸安装有两根连接杆(9),两根所述连接杆(9)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件(8)的两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路床地下水渗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杆(81)的两端均固定设有方形套筒(10),所述方形套筒(10)内开设有方形通孔,所述方形通孔的布设方向与连接杆(9)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连接杆(9)为长条的方形结构,所述连接杆(9)一端贯穿方形套筒(10),所述方形套筒(10)的顶部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方形套筒(10)在螺纹通孔处螺纹装配有螺杆(11),所述螺杆(11)的底端贯穿螺纹通孔并与连接杆(9)的上表面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路床地下水渗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9)上开设有多个插孔(91),所述连接杆(9)在插孔(91)处设有插杆(12),所述插杆(12)的顶端大底端小,所述插杆(12)顶端的直径比插孔(91)的内直径大,所述插杆(12)的底端依次贯穿插孔(91)、横向盲沟(5)、渗水层(2)并植入路床原土层(3)内。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床地下水渗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形槽(85)的内侧
壁固定设有橡胶垫(87),所述橡胶垫(87)具体为防滑橡胶垫。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床地下水渗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盲沟(5)倾斜设置且所述横向盲沟(5)远离纵向盲沟(4)的一端较高、靠近纵向盲沟(4)的一端较低。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