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交通降温防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81443发布日期:2021-04-06 12:29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慧交通降温防护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慧交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慧交通降温防护栏。



背景技术:

智慧交通是在智能交通(简称:its)的基础上,在交通领域中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移动互联网等技术,通过高新技术汇集交通信息,对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公众出行等等交通领域全方面以及交通建设管理全过程进行管控支撑,使交通系统在区域、城市甚至更大的时空范围具备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等能力,以充分保障交通安全、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效能、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为通畅的公众出行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服务。

而现在沥青路面在公路与城市道路铺装中占有很大比重,由于其组成材料具有较高的太阳热辐射吸收率,夏季路面温度可高达60℃以上。过高的温度会导致沥青路面产生高温病害。正常在城市道路会使用洒水车对城市道路进行降温,但洒水车行进缓慢,在高速公路上没有办法使用,路面温度过高极易造成爆胎事件的发生,爆胎一旦发生会极大的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而现有技术降温喷水覆盖角度较小效率低下,结构复杂在出现护栏故障或者磕碰时候容易发生漏水现象;高速公路上在汽车快速行驶突然喷水也会造成一定的安全事故,因此需要有相应的警示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交通降温防护栏,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慧交通降温防护栏,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部左侧和上部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左侧所述连接块的左侧和右侧所述连接块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栏本体,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指示灯,所述支撑柱的下部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的后端固定螺接有t型管,所述t型管的下部与基座转动连接,所述t型管下端固定螺接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底部与水管固定螺接,所述支撑柱的下部左侧和下部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的内腔左侧固定连接有智能控制芯片,所述基座的内腔中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指示灯、智能控制芯片、电磁阀、温度感应器和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智能控制芯片内置有定时控制系统。

优选的,所述防护栏本体截面呈w状。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数量为若干,且支撑柱以相等的距离与防护栏本体固定螺接,所述指示灯数量为若干,且每三个支撑柱设置一个指示灯。

优选的,所述t型管的中部呈齿轮状,且齿轮的直径小于电机齿轮直径,所述t型管的齿轮与电机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喷头与水平面呈十五度夹角。

优选的,所述温度感应器位于容纳槽的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呈w型的防护栏本体的设置,增加防护栏本体应对冲击力的能力,且结构简单降低造价;通过t型管中部设置有齿轮,且电机齿轮与t型管齿轮啮合连接的设置,构成转动结构增大喷头的喷射角度;通过喷头与水平位置呈十五度夹角的设置,使喷头可以将水均匀的喷洒在路面上;通过将电磁阀和水管设置在基座下方,在支撑柱和防护栏本体收到撞击损坏时不会损坏电磁阀和水管造成漏水。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支撑柱,2、连接块,3、防护栏本体,4、指示灯,5、容纳槽,6、喷头,7、t型管,8、电磁阀,9、水管,10、基座,11、温度感应器,12、智能控制芯片,13、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慧交通降温防护栏,包括支撑柱1,所述支撑柱1的上部左侧和上部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所述左侧所述连接块2的左侧和右侧所述连接块2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栏本体3,所述支撑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指示灯4,所述支撑柱1的下部设置有容纳槽5,所述容纳槽5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喷头6,所述喷头6的后端固定螺接有t型管7,所述t型管7的下部与基座10转动连接,所述t型管7下端固定螺接有电磁阀8,所述电磁阀8的底部与水管9固定螺接,所述支撑柱1的下部左侧和下部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温度感应器11,所述支撑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基座10,所述基座10的内腔左侧固定连接有智能控制芯片12,所述基座10的内腔中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13,所述指示灯4、智能控制芯片12、电磁阀8、温度感应器11和电机13电性连接,所述智能控制芯片12内置有定时控制系统。

其中,所述防护栏本体3截面呈w状,增加了方护栏本体3的支撑力;所述支撑柱1数量为若干,且支撑柱1以相等的距离与防护栏本体3固定螺接,所述指示灯4数量为若干,且每三个支撑柱1设置一个指示灯4,使装置在喷水前进行示警,以减小安全事故发生;所述t型管7的中部呈齿轮状,且齿轮的直径小于电机13齿轮直径,所述t型管7的齿轮与电机13齿轮啮合连接,使喷头6具有转动的能力,以增大喷水范围;所述喷头6与水平面呈十五度夹角,使喷头6在喷水时可以更有针对性冲击路面;所述温度感应器11位于容纳槽5的上方,在可以保证温度间测的同时避免其受喷水影响。

工作原理:在一种智慧交通降温防护栏使用的时候,首先将水管9埋设于地下,通过电磁阀8(所述电磁阀为常闭电磁阀是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不做详述)将水管9和t型管7固定螺接,接着着将基座10埋设于水管9的上方,然后对装置通电,并将水管9接通自来水,在路面温度过高时,温度感应器11将温度信号输送给智能控制芯片12,智能控制芯片12接通电磁阀8,并且同时对电机13供电和指示灯4供电,此时指示灯4发光喷水示警,水通过水管9经过电磁阀8留到t型管7中,再从喷头6向路面喷出,电机13通过齿轮传动缓慢带动t型管7转动,以增大喷射角度,在电机13转动到最大角度时,智能控制芯片12对电机13方向供电,以将t型管7转动回原位,实现往复喷水,在一轮喷水结束后控制芯片12断开供电,间隔预设时间之后再次喷水(所述智能控制芯片和温度感应器均为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不做详述),在发生撞击造成护栏损坏之后,由于常闭电磁阀8设置在基座和水管9之间,可减少护栏上部破坏造成漏水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