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养护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28595发布日期:2022-09-06 21:22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养护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养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路养护洒水装置。


背景技术:

2.道路到在铺设完成后,尤其是在混凝图浇筑后需要对道路进行洒水,从而实现对混凝土道路的养护,以避免道路出现失水的情况。现有的洒水装置,由于喷淋头的朝向无法调节,从而降低产品的洒水范围,因此设计一款能够扩大洒水范围的洒水装置是十分必要的了。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喷淋头的朝向无法调节,从而降低产品的洒水范围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道路养护洒水装置,采用转动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以实现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分别带动第一洒水栓和第二洒水栓转动,从而调节第一洒水管上的第一喷淋头的朝向,并调节第二洒水管上的第二喷淋头的朝向,进而扩大产品的洒水范围,提升产品使用体验的效果。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4.一种道路养护洒水装置,道路养护洒水装置安装在运输车上,运输车包括底板,道路养护洒水装置包括:水箱、缓冲水栓、第一凹槽、第一转动板、第一洒水栓、第一洒水管、第一喷淋头、第二凹槽、第二转动板、第二洒水栓、第二洒水管和第二喷淋头;水箱安装在底板上;缓冲水栓为中空腔体,缓冲水栓的顶部与水箱相连通;第一凹槽设置在底板的一侧壁上;第一转动板嵌入第一凹槽内,且第一转动板与底板转动连接;第一洒水栓为中空腔体,第一洒水栓固定在第一转动板上,且第一洒水栓与缓冲水栓相连通;第一洒水管与第一洒水栓相连通;至少两个第一喷淋头设置在第一洒水管上;第二凹槽设置在底板的另一侧壁上;第二转动板嵌入第二凹槽内,且第二转动板与底板转动连接;第二洒水栓为中空腔体,第二洒水栓固定在第二转动板上,且第二洒水栓与缓冲水栓相连通;第二洒水管与第二洒水栓相连通;至少两个第二喷淋头设置在第二洒水管上。
5.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道路养护洒水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道路养护洒水装置还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一轴承;第一转轴依次穿过底板和第一转动板,且第一转轴与第一转动板无相对转动;两个第一轴承套装在第一转轴的两端,且两个第一轴承嵌入底板内。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道路养护洒水装置还包括:第一轴承盖;第一轴承盖绕设在第一转轴的外侧,第一轴承盖与第一转轴之间有间隙,第一轴承盖固定在底板上,且第一轴承盖与第一轴承相贴合。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道路养护洒水装置还包括:第二转轴和第二轴承;第二转轴依次穿过底板和第二转动板,且第二转轴与第二转动板无相对转动;两个第二轴承套装在第二转轴的两端,且两个第二轴承嵌入底板内。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道路养护洒水装置还包括:第二轴承盖;第二轴承盖绕设在第二转轴的外侧,第二轴承盖与第二转轴之间有间隙,第二轴承盖固定在底板上,且第二轴承盖与第二轴承相贴合。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道路养护洒水装置还包括:双头电机、第一传动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二传动轴、第三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双头电机固定在底板上;第一传动轴与双头电机的一端相连接;第一锥齿轮套设在第一转轴的外侧;第二锥齿轮套设在第一传动轴的外侧,且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第二传动轴与双头电机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三锥齿轮套设在第二转轴的外侧;第四锥齿轮套设在第二传动轴的外侧,且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相啮合。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道路养护洒水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第一支撑座固定在底板上,第一支撑座套设在第一传动轴的外侧,且第一支撑座与第一传动轴转动连接;第二支撑座固定在底板上,第二支撑座套设在第二传动轴的外侧,且第二支撑座与第二传动轴转动连接。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道路养护洒水装置还包括: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第一软管为弹性体,第一软管的一端与缓冲水栓相连通,且第一软管的另一端与第一洒水栓相连通;第二软管为弹性体,第二软管的一端与缓冲水栓相连通,且第二软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洒水栓相连通。
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道路养护洒水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14.1.通过将水箱安装在底板上,将缓冲水栓的顶部通过水泵与水箱相连通,以实现将水箱内的水抽至缓冲水栓内;通过将第一凹槽设置在底板的一侧壁上,将第一转动板嵌入第一凹槽内,将第一转动板与底板转动连接,并将第一洒水栓固定在第一转动板上,以实现第一转动板在底板上的第一凹槽内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洒水栓转动;通过将第一洒水栓与缓冲水栓通过水泵相连通,以实现将缓冲水栓内的水注入第一洒水栓内;通过将第一洒水管与第一洒水栓相连通,并将至少两个第一喷淋头设置在第一洒水管上,以实现将第一洒水栓内的水经第一洒水管和第一喷淋头喷洒在地面上;通过将第二凹槽设置在底板的另一侧壁上,将第二转动板嵌入第二凹槽内,将第二转动板与底板转动连接,并将第二洒水栓固定在第二转动板上,以实现第二转动板在底板上的第二凹槽内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洒水栓转动;通过将第二洒水栓与缓冲水栓通过水泵相连通,以实现将缓冲水栓内的水注入第二洒水栓内;通过将第二洒水管与第二洒水栓相连通,并将至少两个第二喷淋头设置在第二洒水管上,以实现将第二洒水栓内的水经第二洒水管和第二喷淋头喷洒在地面上。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转动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以实现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分别带动第一洒水栓和第二洒水栓转动,从而调节第一洒水管上的第一喷淋头的朝向,并调节第二洒水管上的第二喷淋头的朝向,进而扩大产品的洒水范围,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15.2.通过将第一转轴依次底板和第一转动板,并使第一转轴与第一转动板无相对转动,以实现第一转动与第一转动板同步转动;通过将两个第一轴承套装在第一转轴的两端,并将两个第一轴承嵌入底板内,以实现第一转轴与底板能够发生相对转动,从而提升第一转轴转动的灵活性。
16.3.通过将第一轴承盖绕设在第一转轴的外侧,并使第一轴承盖与第一转轴之间有间隙,以避免第一转轴与第一轴承盖发生干涉;通过将第一轴承盖固定在底板上,并将第一
轴承盖与第一轴承相贴合,以实现将第一轴承固定在底板内,从而避免第一轴承从底板内脱离,以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17.4.通过将第二转轴依次底板和第二转动板,并使第二转轴与第二转动板无相对转动,以实现第二转动与第二转动板同步转动;通过将两个第二轴承套装在第二转轴的两端,并将两个第二轴承嵌入底板内,以实现第二转轴与底板能够发生相对转动,从而提升第二转轴转动的灵活性。
18.5.通过将第二轴承盖绕设在第二转轴的外侧,并使第二轴承盖与第二转轴之间有间隙,以避免第二转轴与第二轴承盖发生干涉;通过将第二轴承盖固定在底板上,并将第二轴承盖与第二轴承相贴合,以实现将第二轴承固定在底板内,从而避免第二轴承从底板内脱离,以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19.6.通过将双头电机固定在底板上,将第一传动轴与双头电机的一端相连接,以实现将双头电机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通过将第一锥齿轮套设在第一转轴的外侧,将第二锥齿轮套设在第一传动轴的外侧,并将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以实现当第一传动轴转动时,第一传动轴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动板和第一洒水栓转动,进而实现调节第一洒水管上的第一喷淋头的朝向。通过将双头电机的另一端与第二传动轴相连接,以实现双头电机带动第二传动轴转动;通过将第三锥齿轮套设在第二转轴的外侧,将第四锥齿轮套设在第二转动轴的外侧,并使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相啮合,以实现当第二传动轴转动时,第二传动轴通过第三锥齿轮和第四锥轮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转动板和第二洒水栓转动,进而实现调节第二洒水管上的第二喷淋头的朝向。
20.7.通过将第一支撑座固定在底板上,将第一支撑座套设在第一传动轴的外侧,并使第一支撑座与第一传动轴转动连接,以实现第一支撑座对第一传动轴进行支撑,从而提升第一传动轴转动的灵活性;通过将第二支撑座固定在底板上,将第二支撑座套设在第二传动轴的外侧,并使第二支撑座与第二传动轴转动连接,以实现第二支撑座对第二传动轴进行支撑,从而提升第二传动轴转动的灵活性。
21.8.通过将第一软管设置为弹性体,将第一软管的一端与缓冲水栓相连通,并将第一软管的另一端与第一洒水栓相连通,以提升缓冲水栓与第一洒水栓连接的灵活性;通过将第二软管设置为弹性体,将第二软管的一端与缓冲水栓相连通,并将第二软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洒水栓相连通,以提升缓冲水栓与第二洒水栓连接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一种道路养护洒水装置的主视图;
23.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24.图3为图1的b处局部放大图;
25.其中,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26.10底板,11水箱,12缓冲水栓,13第一凹槽,14第一转动板,15第一洒水栓,16第一洒水管,17第一喷淋头,18第二凹槽,19第二转动板,20第二洒水栓,21第二洒水管,22第二喷淋头,23第一转轴,24第一轴承,25第一轴承盖,26第二转轴,27第二轴承,28第二轴承盖,29双头电机,30第一传动轴,31第一锥齿轮,32第二锥齿轮,33第二传动轴,34第三锥齿轮,
35第四锥齿轮,36第一支撑座,37第二支撑座,38第一软管,39第二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和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28.实施例1:
29.一种道路养护洒水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道路养护洒水装置安装在运输车上,运输车包括底板10,道路养护洒水装置包括:水箱11、缓冲水栓12、第一凹槽13、第一转动板14、第一洒水栓15、第一洒水管16、第一喷淋头17、第二凹槽18、第二转动板19、第二洒水栓20、第二洒水管21和第二喷淋头22;水箱11安装在底板10上;缓冲水栓12为中空腔体,缓冲水栓12的顶部与水箱11相连通;第一凹槽13设置在底板10的一侧壁上;第一转动板14嵌入第一凹槽13内,且第一转动板14与底板10转动连接;第一洒水栓15为中空腔体,第一洒水栓15固定在第一转动板14上,且第一洒水栓15与缓冲水栓12相连通;第一洒水管16与第一洒水栓15相连通;至少两个第一喷淋头17设置在第一洒水管16上;第二凹槽18设置在底板10的另一侧壁上;第二转动板19嵌入第二凹槽18内,且第二转动板19与底板10转动连接;第二洒水栓20为中空腔体,第二洒水栓20固定在第二转动板19上,且第二洒水栓20与缓冲水栓12相连通;第二洒水管21与第二洒水栓20相连通;至少两个第二喷淋头22设置在第二洒水管21上。
30.通过将水箱11安装在底板10上,将缓冲水栓12的顶部通过水泵与水箱11相连通,以实现将水箱11内的水抽至缓冲水栓12内;通过将第一凹槽13设置在底板10的一侧壁上,将第一转动板14嵌入第一凹槽13内,将第一转动板14与底板10转动连接,并将第一洒水栓15固定在第一转动板14上,以实现第一转动板14在底板10上的第一凹槽13内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洒水栓15转动;通过将第一洒水栓15与缓冲水栓12通过水泵相连通,以实现将缓冲水栓12内的水注入第一洒水栓15内;通过将第一洒水管16与第一洒水栓15相连通,并将至少两个第一喷淋头17设置在第一洒水管16上,以实现将第一洒水栓15内的水经第一洒水管16和第一喷淋头17喷洒在地面上;通过将第二凹槽18设置在底板10的另一侧壁上,将第二转动板19嵌入第二凹槽18内,将第二转动板19与底板10转动连接,并将第二洒水栓20固定在第二转动板19上,以实现第二转动板19在底板10上的第二凹槽18内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洒水栓20转动;通过将第二洒水栓20与缓冲水栓12通过水泵相连通,以实现将缓冲水栓12内的水注入第二洒水栓20内;通过将第二洒水管21与第二洒水栓20相连通,并将至少两个第二喷淋头22设置在第二洒水管21上,以实现将第二洒水栓20内的水经第二洒水管21和第二喷淋头22喷洒在地面上。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转动第一转动板14和第二转动板19,以实现第一转动板14和第二转动板19分别带动第一洒水栓15和第二洒水栓20转动,从而调节第一洒水管16上的第一喷淋头17的朝向,并调节第二洒水管21上的第二喷淋头22的朝向,进而扩大产品的洒水范围,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3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道路养护洒水装置还包括:第一转轴23和第一轴承24;第一转轴23依次穿过底板10和第一转动板14,且第一转轴23与第一转动板14无相对转动;两个第一轴承24套装在第一转轴23的两端,且两个第一轴承24嵌入底板10内。
32.通过将第一转轴23依次底板10和第一转动板14,并使第一转轴23与第一转动板14无相对转动,以实现第一转动与第一转动板14同步转动;通过将两个第一轴承24套装在第一转轴23的两端,并将两个第一轴承24嵌入底板10内,以实现第一转轴23与底板10能够发生相对转动,从而提升第一转轴23转动的灵活性。
33.具体地,第一转轴23为花键轴,第一转动板14上设置有花键孔,第一转轴23穿过第一转动板14上的花键孔,以实现第一转轴23与第一转动板14无相对转动。
34.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道路养护洒水装置还包括:第一轴承盖25;第一轴承盖25绕设在第一转轴23的外侧,第一轴承盖25与第一转轴23之间有间隙,第一轴承盖25固定在底板10上,且第一轴承盖25与第一轴承24相贴合。
35.通过将第一轴承盖25绕设在第一转轴23的外侧,并使第一轴承盖25与第一转轴23之间有间隙,以避免第一转轴23与第一轴承盖25发生干涉;通过将第一轴承盖25固定在底板10上,并将第一轴承盖25与第一轴承24相贴合,以实现将第一轴承24固定在底板10内,从而避免第一轴承24从底板10内脱离,以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36.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道路养护洒水装置还包括:第二转轴26和第二轴承27;第二转轴26依次穿过底板10和第二转动板19,且第二转轴26与第二转动板19无相对转动;两个第二轴承27套装在第二转轴26的两端,且两个第二轴承27嵌入底板10内。
37.通过将第二转轴26依次底板10和第二转动板19,并使第二转轴26与第二转动板19无相对转动,以实现第二转动与第二转动板19同步转动;通过将两个第二轴承27套装在第二转轴26的两端,并将两个第二轴承27嵌入底板10内,以实现第二转轴26与底板10能够发生相对转动,从而提升第二转轴26转动的灵活性。
38.具体地,第二转轴26为花键轴,第二转动板19上设置有花键孔,第二转轴26穿过第二转动板19上的花键孔,以实现第二转轴26与第二转动板19无相对转动。
39.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道路养护洒水装置还包括:第二轴承盖28;第二轴承盖28绕设在第二转轴26的外侧,第二轴承盖28与第二转轴26之间有间隙,第二轴承盖28固定在底板10上,且第二轴承盖28与第二轴承27相贴合。
40.通过将第二轴承盖28绕设在第二转轴26的外侧,并使第二轴承盖28与第二转轴26之间有间隙,以避免第二转轴26与第二轴承盖28发生干涉;通过将第二轴承盖28固定在底板10上,并将第二轴承盖28与第二轴承27相贴合,以实现将第二轴承27固定在底板10内,从而避免第二轴承27从底板10内脱离,以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4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道路养护洒水装置还包括:双头电机29、第一传动轴30、第一锥齿轮31、第二锥齿轮32、第二传动轴33、第三锥齿轮34和第四锥齿轮35;双头电机29固定在底板10上;第一传动轴30与双头电机29的一端相连接;第一锥齿轮31套设在第一转轴23的外侧;第二锥齿轮32套设在第一传动轴30的外侧,且第二锥齿轮32与第一锥齿轮31相啮合;第二传动轴33与双头电机29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三锥齿轮34套设在第二转轴26的外侧;第四锥齿轮35套设在第二传动轴33的外侧,且第四锥齿轮35与第三锥齿轮34相啮合。
42.通过将双头电机29固定在底板10上,将第一传动轴30与双头电机29的一端相连接,以实现将双头电机29带动第一传动轴30转动;通过将第一锥齿轮31套设在第一转轴23
的外侧,将第二锥齿轮32套设在第一传动轴30的外侧,并将第二锥齿轮32与第一锥齿轮31相啮合,以实现当第一传动轴30转动时,第一传动轴30通过第一锥齿轮31和第二锥齿轮32带动第一转轴23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动板14和第一洒水栓15转动,进而实现调节第一洒水管16上的第一喷淋头17的朝向。通过将双头电机29的另一端与第二传动轴33相连接,以实现双头电机29带动第二传动轴33转动;通过将第三锥齿轮34套设在第二转轴26的外侧,将第四锥齿轮35套设在第二转动轴的外侧,并使第三锥齿轮34与第四锥齿轮35相啮合,以实现当第二传动轴33转动时,第二传动轴33通过第三锥齿轮34和第四锥轮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转动板19和第二洒水栓20转动,进而实现调节第二洒水管21上的第二喷淋头22的朝向。
4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道路养护洒水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座36和第二支撑座37;第一支撑座36固定在底板10上,第一支撑座36套设在第一传动轴30的外侧,且第一支撑座36与第一传动轴30转动连接;第二支撑座37固定在底板10上,第二支撑座37套设在第二传动轴33的外侧,且第二支撑座37与第二传动轴33转动连接。
44.通过将第一支撑座36固定在底板10上,将第一支撑座36套设在第一传动轴30的外侧,并使第一支撑座36与第一传动轴30转动连接,以实现第一支撑座36对第一传动轴30进行支撑,从而提升第一传动轴30转动的灵活性;通过将第二支撑座37固定在底板10上,将第二支撑座37套设在第二传动轴33的外侧,并使第二支撑座37与第二传动轴33转动连接,以实现第二支撑座37对第二传动轴33进行支撑,从而提升第二传动轴33转动的灵活性。
45.实施例2:
46.一种道路养护洒水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道路养护洒水装置安装在运输车上,运输车包括底板10,道路养护洒水装置包括:水箱11、缓冲水栓12、第一凹槽13、第一转动板14、第一洒水栓15、第一洒水管16、第一喷淋头17、第二凹槽18、第二转动板19、第二洒水栓20、第二洒水管21和第二喷淋头22;水箱11安装在底板10上;缓冲水栓12为中空腔体,缓冲水栓12的顶部与水箱11相连通;第一凹槽13设置在底板10的一侧壁上;第一转动板14嵌入第一凹槽13内,且第一转动板14与底板10转动连接;第一洒水栓15为中空腔体,第一洒水栓15固定在第一转动板14上,且第一洒水栓15与缓冲水栓12相连通;第一洒水管16与第一洒水栓15相连通;至少两个第一喷淋头17设置在第一洒水管16上;第二凹槽18设置在底板10的另一侧壁上;第二转动板19嵌入第二凹槽18内,且第二转动板19与底板10转动连接;第二洒水栓20为中空腔体,第二洒水栓20固定在第二转动板19上,且第二洒水栓20与缓冲水栓12相连通;第二洒水管21与第二洒水栓20相连通;至少两个第二喷淋头22设置在第二洒水管21上。
47.通过将水箱11安装在底板10上,将缓冲水栓12的顶部通过水泵与水箱11相连通,以实现将水箱11内的水抽至缓冲水栓12内;通过将第一凹槽13设置在底板10的一侧壁上,将第一转动板14嵌入第一凹槽13内,将第一转动板14与底板10转动连接,并将第一洒水栓15固定在第一转动板14上,以实现第一转动板14在底板10上的第一凹槽13内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洒水栓15转动;通过将第一洒水栓15与缓冲水栓12通过水泵相连通,以实现将缓冲水栓12内的水注入第一洒水栓15内;通过将第一洒水管16与第一洒水栓15相连通,并将至少两个第一喷淋头17设置在第一洒水管16上,以实现将第一洒水栓15内的水经第一洒水管16和第一喷淋头17喷洒在地面上;通过将第二凹槽18设置在底板10的另一侧壁上,将第二
转动板19嵌入第二凹槽18内,将第二转动板19与底板10转动连接,并将第二洒水栓20固定在第二转动板19上,以实现第二转动板19在底板10上的第二凹槽18内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洒水栓20转动;通过将第二洒水栓20与缓冲水栓12通过水泵相连通,以实现将缓冲水栓12内的水注入第二洒水栓20内;通过将第二洒水管21与第二洒水栓20相连通,并将至少两个第二喷淋头22设置在第二洒水管21上,以实现将第二洒水栓20内的水经第二洒水管21和第二喷淋头22喷洒在地面上。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转动第一转动板14和第二转动板19,以实现第一转动板14和第二转动板19分别带动第一洒水栓15和第二洒水栓20转动,从而调节第一洒水管16上的第一喷淋头17的朝向,并调节第二洒水管21上的第二喷淋头22的朝向,进而扩大产品的洒水范围,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48.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道路养护洒水装置还包括:第一软管38和第二软管39;第一软管38为弹性体,第一软管38的一端与缓冲水栓12相连通,且第一软管38的另一端与第一洒水栓15相连通;第二软管39为弹性体,第二软管39的一端与缓冲水栓12相连通,且第二软管39的另一端与第二洒水栓20相连通。
49.通过将第一软管38设置为弹性体,将第一软管38的一端与缓冲水栓12相连通,并将第一软管38的另一端与第一洒水栓15相连通,以提升缓冲水栓12与第一洒水栓15连接的灵活性;通过将第二软管39设置为弹性体,将第二软管39的一端与缓冲水栓12相连通,并将第二软管39的另一端与第二洒水栓20相连通,以提升缓冲水栓12与第二洒水栓20连接的灵活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