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新型伸缩缝和预断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49228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新型伸缩缝和预断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具体涉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伸缩缝和预断缝。
【背景技术】
[0002]水泥混凝土路面需要设置伸缩缝和预断缝,目前,现有水泥混凝土路面均采用矩形缝。矩形缝存在不易观察是否渗水,温差变化影响大,封缝材料容易脱落,封水时间不能长久、效果差,且后期养护困难、成本高,选材面窄等问题。首先,施工时存在缺陷,在质量监督过程中难于监测施工时所封的缝是否完整到位或者密实。其次,平头缝就是矩形缝,矩形缝在板体低温收缩时就会产生裂缝,容易造成地表水渗入,对板下基层产生破坏。第三,当矩形缝有问题时,养护难于封阻,给后期养护造成很大难度,并且成本高、效果差,增大养护资金投入。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水泥混凝土路面矩形缝不易观察是否渗水,温差变化影响大,封水效果差,且后期养护困难、成本高,选材面窄等问题,提供一种封水效果更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0004]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新型伸缩缝I和预断缝2的水泥混凝土路面3,伸缩缝和预断缝采用V形上口 4。
[0005]所述具有新型伸缩缝和预断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可在横向或纵向伸缩缝I和预断缝2单独设置V形上口 4,也可以在横向和纵向伸缩缝2和预断缝3同时设置V形上口4。
[0006]所述V形上口 4的深度为2cm,缝底宽0.5-1.0cm,缝顶面宽2_3cm。
[0007]所述V形上口 4的填缝料包括4-5_粒径的颗粒状石料填料层5、热浙青层6和2-3mm粒径的石料封料层7。
[0008]本发明,旨在解决水泥混凝土路面封水效果差的问题,采用本技术,其有益效果如下:
[0009](I)矩形缝难以观察是否渗水,具有V形上口的伸缩缝和预断缝便于出现问题时观察。
[0010](2)矩形缝后期养护困难、成本高,具有V形上口的伸缩缝和预断缝后期养护成本较低。
[0011 ] (3)矩形缝选材面窄,V型缝选材面宽。
[0012](4)矩形缝温差变化影响大,封水效果差,具有V形上口的伸缩缝和预断缝温差变化影响小,封水效果比较好。
[0013](5)矩形缝使用寿命短,最短半年出现问题,具有V形上口的伸缩缝和预断缝可持续5-8年。
【附图说明】
[0014]图一是纵向具有V形上口的伸缩缝和预断缝断面布置图;
[0015]图二是横向具有V形上口的伸缩缝和预断缝断面布置图;
[0016]图三是具有V形上口的伸缩缝和预断缝剖面图。
[0017]附图编号名称:1、伸缩缝,2、预断缝,3、水泥混凝土路面,4、V形上口,5、颗粒状石料填料层,6、热浙青层,7、石料封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1
[0020]一种新型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向和纵向伸缩缝和横向预断缝均采用V形上口。横向预断缝的V形上口的深度为2cm,缝底宽0.5cm,缝顶面宽2cm。V形上口的施工工艺为:先采用4-5mm粒径的颗粒状石料填料至距顶面0.5cm处时烧洒热浙青,烧热浙青后,用2_3_粒径的石料封面压实。
[0021]实施例2
[0022]一种新型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向和纵向伸缩缝和横向预断缝均采用V形上口。伸缩缝的V形上口的深度为2cm,缝底宽1cm,缝顶面宽3cm。V形上口的施工工艺为:先采用4-5mm粒径的颗粒状石料填料至距顶面0.5cm处时烧洒热浙青,烧热浙青后,用2_3mm粒径的石料封面压实。
【主权项】
1.一种具有新型伸缩缝和预断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其特征在于:伸缩缝和预断缝采用V形上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新型伸缩缝和预断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其特征在于:在横向或纵向伸缩缝和预断缝单独设置V形上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新型伸缩缝和预断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其特征在于:在横向和纵向伸缩缝和预断缝同时设置V形上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新型伸缩缝和预断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上口的深度为2cm,缝底宽0.5-1.0cm,缝顶面宽2_3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新型伸缩缝和预断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上口的填缝料包括4-5_粒径的颗粒状石料填料层、热浙青层和2-3_粒径的石料封料层。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新型伸缩缝和预断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伸缩缝和预断缝采用V形上口,可在横向或纵向伸缩缝和预断缝单独设置V形上口,也可以在横向和纵向伸缩缝和预断缝同时设置V形上口。本发明可克服水泥混凝土路面矩形缝不易观察是否渗水,温差变化影响大,封水效果差,且后期养护困难、成本高,选材面窄等问题。
【IPC分类】E01C11-04
【公开号】CN104562889
【申请号】CN201410850139
【发明人】王新华
【申请人】王新华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